手中有近200萬的存款,該怎麼理財?現在全買了銀行的定期?

隨便取個名字fff


我是冰雨,很高興回答你的問題~

我的建議是分散投資,做好資產配置的同時,獲取收益,減少風險,還可以實現一些自己的目標和願望。

以下資金的分配根據自己的情況與風險接受度決定。

你可以把一部分錢用於買保障型保險,為自己做好相應的保障。你的資金量還算充裕,保額可以大一些。

再有一部分錢留下來為自己的未來做規劃,比如養老,孩子上學還有去實現自己的一些願望和理想等。

這一部分錢你可以選擇一些相對穩定穩定,且收益還不錯的投資品,比如說債券,債券基金,信託,分紅險等。

每一個規劃最好都有一個專門的賬戶,不要輕易挪用。

剩下的一部分,你可以去投資一些風險相對大,收益也很不錯的投資品種,比如說股票,股票基金,期貨等等。

以上就是我的答案,有問題的話歡迎來私信~


冰雨先生


手裡有200萬的存款,應該怎麼理財呢?我們先來看一個朋友的理財方法,如下圖所示,這位朋友把194萬現金,全部放在了餘額寶裡,一天的收益大概是122元左右,7日年化收益率只有2.268%,這個這樣的理財方法是否合理呢?



我不知道你放在銀行的定期存款利率是多少?如果你的存款利率低於2.2%,那麼你的理財方法還不如上面這位朋友做的好,但是上面這位朋友的存款利率確實有點低,接近200萬的資金一年收入才4萬多元,顯然跑不過貨幣貶值的速度。

有沒有更好的理財方法呢?答案是肯定的,按照正常的無風險投資收益率,嗯,你每年存款利率至少應該達到4%以上,如果能夠做到6%,那就是非常理想的。

我們再來看,另一個朋友的投資理財方法,如下圖所示,是在餘額寶收益率下跌到3%以後,這位朋友就把資金陸續轉移到了民營銀行的創新存款,這種存款的利率是4.5%,可以隨時支取,5年之後,資金將回到綁定的銀行卡,因為這個產品的基礎資產是5年期銀行存款,而存款的最高期限就是5年。

如果你的定期存款能達到上面這款產品的收益率:4.5%,200萬元存款每年就可以獲得9萬元的收益,這顯然要好於上一位把資金全部放在餘額寶的朋友,因為在風險基本相同的情況下,後者比前者的收益率翻了一番,每年可以多獲益4萬餘元。

最後我們再來看一個高風險投資的案例,如下圖所示,是一位朋友投資偏股基金獲得理財收益的情況。


我們看到這位朋友在2019年一共獲得了75.29萬元的收益,年化投資收益率達到34%以上,而他年初的本金也只有200萬元多一點,這樣的投資收益率應該說是非常可觀的。

所以,200萬元如何理財,不同的方法收益差別是非常大的,你既可以安穩的享受4%左右的投資收益,也可以通過不同風險產品的組合配置,獲得更高的投資收益率。


互金直通車


真羨慕你有那麼多的資金,之前我也回答過一個有80萬閒散資金的金主,今天我把我的理財投資門道分享給你

1.200萬全部定存了,每年的利息可想而知,現在定存年率看得見,趕不上每年貶值的速度,所以我想說的第一個就是投資不動產,現在不像以前隨便買套房都掙錢的時代了,當然要看地段,政策,個人推薦去國家九大中心城市入手,地段就不用多說了,最好控制在100以內,如果能遇到好的地方政策機遇,可以花小部分錢低首付購得新一線城市房產

2.第二部分就是股市,大部分股民都是虧損的,這點不假,因為大部分都想短期盈利,所以看股市一定要長期投資,看好中國市場,對國家政策和黨領導有信心,跟著國家的市場導向分析行情,我因為15年買的股一直持有現在已經翻了一倍多,別看大盤一直低谷,好的公司長期一直向上的增長態勢

3.第三部分就是國債或者地方債券,這種風險也是很低,而且收益一般是定存的2倍,國家政府擔保,收益可觀,實體項目,國家扶持,值得推薦

希望我的三點建議能夠對你有幫助[機智]


展鵬先生


說實話,手中有200萬存款確實很多了,理財方式選擇也有很多選擇,雖然我作為銀行人,但是並不建議全買銀行定期存款。我們都是知道銀行存款雖然保本保息,但是收益也相對較低,既然有200萬存款,所以也是可以承擔一些風險,所以綜合考慮,應該選擇收益風險均衡的理財方式,根據現在經濟發展水平,結合自己的所瞭解和接觸的建議選擇綜合的理財方式。

可以將手中自己按比例分開理財,首先拿出50%左右的資金用於保本保息的銀行大額存款,銀行大額存款一般起存金額在20萬以上到時達到50萬或者100萬收益會更高,100萬三年年化收益一般在4.0%-4.5%之間,也是可以的。這一部分自己主要保本保息,長期存儲,防控風險,把風險降到最低。

其次,可以拿出10%-20%選擇低風險理財產品,必須銀行的理財產品,型鋼理財產品起存金額一般在10萬以上,收益一般在4.0%左右,看似還沒有大額存款高,其實對於小額金額收益還不錯,並且可以選擇開放式理財,流動性較高,可以隨時支取,用錢也比較靈活,綜合來看,需要投資一部分。

另外,就是適當選擇,收益型理財產品,例如:股票、基金,交易分開投資,錦基金投資可以高於股票,畢竟股票風險還是高於基金,如果沒有投資經驗,建議選擇基金投資,長期持有。股票的話選擇一部分熱門行業,嘗試投資一部分即可。

最後,主要還是以風險低,收益穩定為主,以銀行大額存款和銀行理財為主,股票基金兼容,一定要根據自己情況合理理財,理財有風險,入市需謹慎!


一個財經小人物


如果我手中有200萬存款,不可能全放銀行,銀行風險雖小,但收益率太低。

我們要合理規劃家庭理財方案,讓收益最大化,風險最小化。下面我來講講我個人的理財方案,供參考:

首先:(1):我會拿出10%的存款,放銀行存活期,也備不時之需和生活開支,再拿10%的存款存銀行定期,當作養老基金,好下半生有一個保障。

(2):再拿出30%的存款,去買五年期國債,和一些教育基金,保本投資,收益也不錯。

(3),再拿20%的存款,去做些如房產,信託之類的價值投資。

(4)拿10%,買保險,給全家一個後勤保障。

(5)剩下的20%,如果可以承受一些風險,比喻買一些基金和股票類投資,風險雖大,但收入也大,但這需要一些專業知識,需謹慎投資。


恆嶺廚房


手中有近200萬的存款,不是小數目了,對理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現在全買了銀行的定期,這種做法是不太明智的,建議改換理財方式,合理搭配理財組合。

目前四大銀行定期存款,一年期的最高只有2%左右,三年期的最高只有2.75%,五年期的最高只有2.75%,另一方面,今年的CPI居高不下,12月10日,根據國家統計局網站公佈數據顯示,2019年11月份,全國居民消費價格(CPI)同比上漲4.5%。

所以,把錢存銀行定期不是個好辦法,連名義上的CPI都跑不過,存在銀行裡實際上是負利率的,而且存的時間越長,貨幣購買力貶值越大。

那麼,這200萬如何理財才能讓收益最大化,跑贏通貨膨脹呢?

買民營銀行的儲蓄存款產品

目前銀行的無風險理財產品中,收益較高的大額存單和國債,最高利率大概在4%左右,這個利率和11月的CPI相比,沒有多少優勢,還是負利率的。所以,我們對收益應該有更高的要求。

在京東金融APP和度小滿金融APP上,有一些民營銀行發行的儲蓄存款產品,五年期的最高利率能達到5%以上,目前最高的能達到5.4%,如圖:

這些理財產品雖然是民營銀行發行的,但是屬於存款類產品,受存款保險法保護,50萬以下是沒有風險的,本息保障,50萬以內100%賠付。而且,當日起息,到期本息兌付,可提前支出,最快實時到賬,優點很多。

定投指數基金

定投指數基金又稱為懶人理財法,如果長期定投的話,能分攤成本,降低風險,對缺少財經專業知識的普通人來說,是非常不錯的投資方式。

定投指數基金秘訣在於堅持,從長期來看,是能跑贏CPI的,年化收益率不錯。當前我國的股市一直在3000點以下徘徊,很多股票已經跌出價值來了,此時做基金定投,擇機入市,是可以考慮的。

買一二線城市房子

房子從長期來看,是最好的抗通貨膨脹投資品之一,當然,目前樓市已經入冬了,市場趨冷,而且很多城市的房價高高在上,接下來可能要有調整,這就要求我們出手買房一定要謹慎,精挑細選,不要出於恐慌心理買房。

雖然現在的樓市不太樂觀,但是無論什麼時候都是有值得買入的房子的,關鍵看你的眼光,還有機會。買房就像創業一樣,如果買到稱心如意的房子,跑贏CPI完全沒問題,而且會給你帶來不菲的財富增值,所以,適時出手,買入一二線城市的房子,也是個不錯的選擇。不過,只建議留意一二線城市的房子,其餘的城市房子不建議購買。

綜上所述,手中有200萬存款 ,如果好好利用,不但能跑贏CPI,還能給自己帶來極大的財富增值,一年的收益是非常可觀的。


李中東


視乎年齡與負債情況,才能給予200萬存款的投資計劃。以下舉例說明一二。

1.60歲的離退休人員,穩健可靠是核心。

歲月不饒人,花甲之年,200萬,說多不多,說少不少,確保資產穩中有升是理財核心價值觀。

50%,即100萬,一年期定期,到期並自動轉存。

25%,即50萬,投資國債逆回購,期限可選21天期及以上。到期後,可滾動操作。

10%,即20萬,投資上證50ETF/滬深300ETF,並備兌遠期合約,到期展期。一年操作幾次,預計年化收益率10%左右。

5%,即10萬,投資上證50/滬深300成份股。這是快樂投資,相當於快樂麻將。做做短差,打打新股,有期許,有盼頭,每天樂顛顛,生活有滋有味。

5%,即10萬,存入支付寶。當作開支及短期備用金,還亨受遠高於活期的利息收入。買東買西,用支付寶支付,每一分錢都處於最佳狀態。

2.30歲而立之年,積極進取投資。

5%,即10萬,存入支付寶。當作開支及短期備用金,還亨受遠高於活期的利息收入。買東買西,用支付寶支付。

55%,即110萬,投資上證50/滬深300指數基金。享受中國經濟發展紅利。長期預期年化收益率不低於6%。

30%,即60萬,作為一套120萬元房產的首付。有房,就有家的感覺,就有港彎的溫馨。

10%,即20萬,報考一個MBA,投資自己的能力成立。最好的投資,恰恰是在最好的年齡,投資教育。自己的成長,勝過一切財富的增長。

其餘年齡的投資方案,暫略。


湧現凌


朋友們好,手中有近200萬元的存款,投資理財是一個很好的思路。全部買定期,產品過於單一,風險沒有有效分散,需求沒有得到比較全面的保障。因此,一個綜合性的,組合型分散風險投資方案,不僅能取得高收益,而且,分散了整體資金的風險,保障更全面,更容易保值,甚至增值。


首先,手中近200萬元存款,全部買了定期,有利有弊,但產品過於單一,沒有發揮出200萬元資金量的優勢。

1,全部買定期,產品集中在存款,不知過於單一的風險突現。

2,200萬元資金量的優勢,沒有得到體現。同樣產品同樣週期,進行純理財,資金量大收益,收益率就有可能更高而且選擇的餘地更大。

3,綜合收益率偏低,面臨嚴重的提前支取,按活期計息風險。

小結:手中勁200萬存款,全部買銀行定期,最大的優勢是安全性保本保息,受存款保險制度保護。不足也非常明顯。

其次,分散風險,組合投資,優選適配度高的產品,更適合200萬元及以上的大資金。

1,200萬元,集中投資面,臨極大的單一風險,有可能一損俱損。而且全部買定期,沒有發揮出資金量的優勢,一旦臨時用錢,又有可能面臨,額外的活期計息風險,保障過不夠全面。

2,來參考一款,200萬元左右的,分散投資,低風險甚至極低風險,較高綜合收益率方案:

A,100萬元購買信託。發揮大資金的優勢,在抵押擔保齊全,管理專業的情況下,賺取每年7%~10%的預期收益率而且很靈活通常按季度或按年收益。

B,八十萬元分,結合存款保險制度,分兩家不同銀行,存入大額存單,三年期。保本保息,年化固定利率4.125%~4.215%。

C,20萬元,享受利率上浮的優惠,又保證了臨時用錢有一定的流動性。


小結:優化組合,分散了風險,大大提高了,綜合收益率,穩定了整個理財計劃,靈活,保障更多更全面。

最後,來做總結分析:

手中工近200萬元的存款,結合存款保險制度,現在全部買了銀行定存,是可行的。但也有很多不足,缺乏流動性,保障不全面,單一風險沒有分散。

但從實踐來分析,手中近200萬元的存款,按組合投資,有更大的優勢。


理財迦


200萬全部買銀行定期其實很不划算,因為現在定期存款一年期利率才2.1%、三年期利率3.2%、五年期利率4.1%,存一年的話利息太低,存五年時間性太長。

200萬存款如何理財,我個人建議按照投資組合的原理,大部分是穩健理財再搭配一小部分風險理財,這樣風險理財就算是一時虧損也不至於傷筋動骨,反之一旦風險理財大漲你的收益要能水漲船高。

01.50萬還是放銀行三年定期存款,一方面作為生活中的緊急備用金,急用錢時可以隨時提取;另外一方面沒有用時三年定期的收益率也是不錯的。

銀行存款存在一個弊端,雖然支持你隨時進行提前支取,但是沒有到期的話提前支取那麼定期利率就只能按照活期利率0.38%來計算。

因此,為了不讓50萬因為提前支取導致全部的利息損失,我建議分成幾筆分開進行定存,這樣碰到急用錢時就可以按需支取。

50萬放銀行定期相當於一年的利息收入在16000元。

02.一年定期理財不能少,它是讓資金穩定增值的主要方式。

現在個網絡理財平臺如支付寶、微信理財通等都推出了一年定期理財產品,普遍收益率都在4.5%左右,這邊拿出80萬分開買入多款一年定期理財,一來可以分散風險二來需要用錢時也可以按需進行停止續期。

為什麼不把存銀行的50萬全部拿來存一年定期理財,收益率高出那麼多?這是因為定期理財有個限制,就是定期理財一旦買入沒有到期時沒辦法提前贖回的。

80萬用來購買一年定期理財,每年收益在36000元。

03.債券基金屬於中低風險,適合長期持有複利。

債券基金十分的適合長期投資,持有時間越久收益越穩定風險越低。

經過研究債券基金一般持有五年以上都能做到平均年化收益率6%,是理財小白的不二之選,一經買入就不用操心其他的事交給基金經理和時間就行了,你所要做的就是耐心等待。

債券基金可以定投也可以一次性買入,我建議選擇6只債券基金每隻10萬進行買入,同樣是分散風險的目的。

60萬預估一年收益在36000元。

04.剩下的20萬建議開啟基金定投,爭取讓收益飛起來。

建議選擇不同板塊或者不同類型的基金進行定投,可以起到分散風險的作用。基金定投原理是按照分批分期買入,有時買到高價有時買到低價,平均下來你的持倉成本就會低於大部分人,等市場好轉大漲時你持有的基金就能率先賺錢。

因此,一旦開啟基金定投就要做到止盈不止損,在相應大跌的時候要學會逆勢手動加倉,這樣你才能賺到錢。

根據股市3-5年會有一波牛市的特徵,一般基金定投3-5年都能做到翻一番,我們打個8折也能做到平均年化收益率15%左右,當然虧損的時候也能有這麼多。

20萬通過基金定投盈利時收益為30000元,虧損時也是30000元。

綜上

當碰到好的行情,一年收益在16000+36000+36000+30000=11.8萬,年化收益率為5.9%;當碰到行情差的時候,一年收益在5.8萬,年化收益率為2.9%;這樣操作每年都是正收益,這才是理財讓資金不斷複利的真諦所在。

假設你從事高風險理財,200萬第一年的收益率是30%,第二年虧損個25%,看似你還盈利其實不算買賣手續費你還倒虧5萬,你的本金只剩195萬了。而我的穩健投資理財第二年本金變成了217.6萬。


小方聊投資理財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人們經濟水平也在不斷的提高。很多人有了數額不少的存款,幾百萬、幾千萬大有人在。

一、理財的本質

很多人選擇把現金存在銀行,購買了銀行定期存款。這也符合我國居民當前財富管理習慣。安全性是第一位的,本金不能有損失。

200萬吃銀行定期存款利息,這無可厚非。這恰恰是財富管理的本質,把錢放在一個安全的地方。有一些收益,就足夠了。

銀行的保本產品不只是銀行定期存款,還有銀行大額存單、結構性存款。這些產品的所以都比傳統的銀行定期存款高,大概高20%左右。

二、先來認識一下銀行大額存單這個產品

關注銀行保本產品的人應該都知道,最近一兩年銀行大額存單銷售非常火爆。往往產品推出幾分鐘就被搶光了。

大額存單和銀行定期存款相比,提高了准入門檻,至少20萬元起存。

大額存單的年化收益,3年期平均在4%左右,5年期平均在4.2%左右。比同期銀行定期存款高15~20%。

大額存單比銀行定期存款多了一個轉讓功能。急需資金的時候,可以把大額存單轉讓出去,利息有輕微損失,但還是比定期存款提前支取按活期算要高很多。同時具有非常好的流動性。

大額存單就是銀行存款,保本保收益,安全性毋庸置疑。

三、再來認識一下銀行結構性存款

銀行結構性存款本質上是存款。是銀行的一款保本產品。由於大家對這個產品不是太熟悉,搞不清楚結構性存款的交易結構,所以一直不溫不火。

理財新規發佈之後,結構性存款才被作為保本理財的替代品,漸漸走進了大眾的視野。

隨著銀行的結構性存款新規的發佈,結構性存款有了更加清晰的定義,有了明確的管理要求和規範。

結構性存款的結構主要體現在我們買入的錢會分成兩部分。大部分線存為銀行定期存款,獲取固定收益;小部分資金掛購金融衍生品,去博取高額的收益。

所以結構性存款的收益,一般來講會更高一些,平均在4.5%左右。高的話可以達到9~10%左右,也可能低至1%左右。

強調一點,結構性存款本金受存款保險條例保障,但利息是不受保障的。

四、現在銀行的理財產品安全嗎?

自從資管新規之後,銀行便不再發行保本理財產品。新發型的理財產品都是淨值型非保本浮動收益型理財產品。

由於大部分人並沒有專業的理財知識,所以對當前的銀行理財產品看得不是很清楚。過去銀行理財產品都是保本的,不用考慮那麼多,閉著眼睛買就行。

但現在情況不同了,由於監管要求打破剛性兌付,在大家的潛意識裡,現在的銀行非保本理財產品風險很大,有損失本金的風險。理論上也確實有這樣的可能。

但是,監管方面並不是說和老百姓過不去,非得把風險轉嫁給老百姓。而是通過這樣一種方式,讓理財產品迴歸本源:受人之託、代人理財。

過去的保本理財也不是說就100%的安全,只是說風險被留在了銀行內部。而我們則獲得了暫時的安全。

但是當銀行內部這種風險積聚的越來越大的時候,就會引發銀行流動性風險,進而引發整個金融系統的系統性分析。那麼我們資金就由安全變得不安全。

所以監管方面出臺了一系列的關於理財的監管辦法,目的就是使銀行的理財產品更加規範、更加專業、更加安全。

五、200萬該怎麼理財?

200萬不是一筆小資金,不是簡單的買一個產品或者兩個產品。必須要做財富管理規劃。從安全性、收益性、流動性等各個方面權衡考慮。

資金也需要分成幾個部分。大部分的資金考慮安全性,可以購買上文所講的銀行保本產品;

一小部分資金用來考慮流動性,可以買一些貨幣基金,現金管理類理財產品等可以靈活支取的產品。主要是滿足生活所需。

最後用剩下的一小部分資金去資本市場博弈,可以投資股票,成功了則獲取高額收益,失敗了損失也不大,可以進退自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