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經意間的小商品,瞬間成為人人需要,變為商人買賣的熱錢


不經意間的小商品,瞬間成為人人需要,變為商人買賣的熱錢

自新冠病毒引發的肺炎疫情開始爆發後,口罩需求量暴噴,一時間,成為國人最大的搶手貨。

難難難!急急急!口罩成為中國乃至全世界的緊俏商品品;

一批原來在生死線上掙扎的口罩製造商,神奇般地活了過來;

一些國內的大型企業、國資企業。紛紛增加口罩生產業務。

近一個多月以來,無數口罩生產企業猶如雨後春筍般拔地而起。

如果按照2020年1月23日武漢封城日期為起始點,那麼1月23日後,一共有5489家生產口罩的企業註冊成立。

在這5600餘家企業中,處於“在業”狀態的有1718家;處於“存續”狀態的則有3894家;處於“註銷”狀態的有4家。另外,在這5600餘家企業中,包含個體工商戶共計745家。

生產製造口罩的企業所在行業看,大部分企業集中在批發零售業和製造業,佔比分別為50.69%和39.19%;其次為科學研究和技術服務業,佔比6.38%。

怎麼會有這麼多人前赴後繼進來做口罩生意?

當然,在國家急需口罩抗擊疫情時許多企業急國家所急。解決疫情所困的積極性是值得肯定的。

同時,口罩供需產生巨大商機也油然而生。對商品需求極為敏感的製造商看到這一點,於是一個以前不引起人們注意的小商品,紛紛做起口罩生產和買賣,成為商人牟取暴利的最佳時機。

近日,有媒體披露行業內知情人坦露罩行業最迅猛和瘋狂的增長,從價格狂漲,亂象叢生的口罩機,到坐地起價的熔噴布,再到到處新開的口罩廠,瘋狂大批量進入的訂單量......。

在做口罩生意的首端有兩部分人賺錢了大錢,一個是口罩的直接製造商,另一個是提供製造口罩的設備與原料商。

一、口罩製造商的生意經

1、訂單供不應求。

全國、乃至全球,爭需口罩。我國是世界最大的生產和出口國。提供了全球50%的口罩製造和銷售,生產條件和原料供應系統齊全。疫情前,口罩廠老闆苦逼得要死,求著把口罩供給藥店,供給醫療機構,有時候對方還愛答不理的。而現在國內、國外的訂單都在湧進來,有的企業不到一週,接了3000萬個口罩訂單,有些企業接的都是期貨,排期到6月份。有 人說他是英國皇室的,拿了英國皇室的紅頭文件給我看,說每個月要2000萬片口罩,一直持續半年。業主跟他說,現在拿誰的紅頭文件給我都沒用啊,我交不出貨就是交不出貨。

2、資金回籠秒殺

只要你每天有出貨量,得到的就是現金流。從來沒見過客戶打款這麼痛快過,以前很多人是能拖一個月是一個月,現在都是秒打款。

廠家要求預付50%貨款,對方就會打50%;有時候要求付全款,對方也直接就打過來了。甚至100萬以內的訂單,幾十萬的訂單,有些時候都不籤合同。

一個都是的朋友想訂一批口罩。他跟廠家說,“你這樣,我先給你打20萬,你先把那批貨給壓著,明天、後天能發貨就行。”

統籌能力強,膽子大的老闆甚至玩起空手套白狼的遊戲。老闆是怎麼做的呢,比如對方下了一個億的口罩訂單,他會要求先預付全款或者至少一半,5000萬。這些人膽子很大,他們拿到預付款,再去買機器,現做。其實很多跟口罩行業原本沒關係的人,反應速度都很快。

3、生產許可審批倒掛;籌備建廠時間短;生產工藝相對簡單。

想要生產、售賣口罩,首先要備齊三個證:第2類醫療器械設備生產許可證、第2類醫療器械生產設備以及銷售許可證。現在政府開設了綠色通道,可以先辦備案,快速把資質辦出來。

籌備建生產線,到購置生產機器、原材料、辦理資質、建口罩廠,花一個月時間。

按照正常生產,一臺口罩機每天生產口罩10萬個到16萬個不等,按每個至少純賺一塊來算,保守估計一天能賺10萬塊。早期口罩機價格也就在十幾萬、二十幾萬的樣子,算上原材料,兩三天就回本,後面都是淨賺。

4、技術人員---硬件工程師

工廠不但要有生產場地、無塵車間,還要有自己的硬件工程師,投入設備基本上就能正常生產。

市場上的工程師完全不夠用,這還引發了一個新的現象,工程師直接高薪挖走。口罩機調配師以前每個月工資是5000到10000,現在直接2萬挖走,急需他們去調試設備。最高時漲價到8萬每天,注意,是每天。更關鍵的是,根本搶不過來。

5、利潤空間大

口罩的利潤空間很大,一般來說毛利可達到60%-70%之間。比如你投入成本1000萬元,有3000萬訂單的生產量,你可以有2000萬元的利潤可賺。

如果以一條口罩機生產線120萬元,1分鐘生產130個口罩計算,1天24小時不停工可生產18萬個口罩。若每個口罩售價3元錢,一天營收54萬元。

假設每個口罩利潤為1元錢一隻,那麼僅一條線每天利潤就是18萬,一個月賺540萬元,口罩儼然成為了“印鈔機”。

二、原料或設備供應商的生意經

1、口罩機

在疫情發生之前,一般的口罩機,全新的最多也就10來萬,不到20萬。但現在,漲十倍都有人要。

最便宜130萬,最高賣到150萬。

中國原有口罩機產能很大,但跟不上需求。新建口罩廠的,做口罩機生意的,很多都是跨行業的。譬如,化妝品的老闆、電子煙的老闆、衛生巾廠的老闆、藥廠老闆,還有服裝場老闆,無塵車間是生產口罩的必備條件之一,這些領域基本上都有現成的工廠場地

2、購主要原料--熔噴布

熔噴布叫做口罩的“心臟”,它就是用來做口罩中間的過濾層,隔絕病毒、飛沫的材料。

2018年,國內熔噴布的產量為5.35萬噸/年。產量非常有限,製作也很麻煩,是藉助高速熱氣流噴吹,形成的細纖維,而不是紡織品。

熔噴布價格暴漲,普通的口罩的成本不超過6毛錢,正常時候就3、4毛,最高峰的時候5、6毛。基本上,現貨批發價是兩塊錢以上,期貨是一塊五到兩塊之間,大概這麼一個價格體系。

熔噴布貨源,頭一天價格還是十幾萬,第二天直接漲成35萬。有人用很高的價格囤了很多,但是後來發現不好賣了,很多工廠老闆都5噸、10噸、20噸,最多可能就40、50噸的量購入。

絕大多數熔噴布廠商每天的產能都不足1噸。因為更稀有,所以熔噴布基本上一天一個價格。所以也有很瘋狂的人,直接購置熔噴布機和原材料,直接生產熔噴布,這又是另一個領域了。

三、瘋狂增長中的危機

1、問題口罩機

有一工廠買了20臺機器,到現在也一臺都不能生產,所有的設備都有問題。搞得大家都非常疲憊。行業裡也有人接了數億的訂單,投了上百條生產線,但口罩機調試不出來,一切都等於零。

問題機器,至少向市場流入了2000臺機器。花資金買這家工廠口罩機的人,預計95%的口罩機都有問題。

2、疫情結束會有很大的損失。

為了能夠適應市場的需要,許多廠家儲存了足夠的熔噴布,到疫情的最後時刻,會出現問題。但與在此期間賺到的暴利相比,已經可以省略不談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