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學好初中物理?

自己想ooo


對於如何學好初中物理,一下是一個初中物理郝老師給你一些建議。

  • 對於還沒有學習物理,接觸物理的同學,要掌握孩子的身心發展規律。在幼兒園階段和小學階段,注重培養孩子的空間認知度的鍛鍊;培養孩子的動手能力,讓孩子走進生活,感受生活中點點滴滴的細節;培養孩子的觀察力。經常提出一些問題,培養孩子的思考能力;注重數學思維能力的訓練。只有在上初中前,孩子的這幾個方面的能力提高了,初中學習物理就很容易了。
  • 對於已經上初中的八年級同學而言,要勤于思考,樂於動手。在剛開始,就要帶著問題去探究學習。對於每一節課程內容,學習之前要先預習,然後思考問題,帶著問題上課。課堂要集中注意力,認真聽講,務必要將簡單的物理知識點學懂弄通。課後上網查詢這一節課有關的故事和延展內容,當看到有趣的故事或引起思考的內容,就會躍躍欲試的動手實踐了。這時就要給自己準備好“玩具”,方便自己大膽“破壞”。長期以往,就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穫。你就會發現物理很有趣,物理很“好玩”。
  • 對於初中九年級的同學來說,在延續了八年級的習慣,就會形成興趣,有興趣的支撐,學好九年級物理就不在話下。如果從九年級開始你才想好好學習物理,這時也不遲。你只需要的是多思考,更多的動手,更廣泛的接觸有趣的故事,也就是在課本框架內,更放肆的“玩物理”。
  • 學好物理的具體“玩法”。

比如要學好光學部分,就要多準備些“激光筆”、蠟燭等和“玻璃玩具”,按照課本要求結合光和玻璃玩具“玩遊戲”,有時可以善意的有目地的“破壞”“玩具”。可以在各種方式的“折磨”下,觀察和記錄效果和結果。

要學好力學部分,就要模擬農民伯伯和工人叔叔“工作”。學習和使用工具,給自己買一套裝備(如小鋸子、小錘子、膠水、各種小木材、塑料瓶等),有時可以廢物再利用,可以製作一些工具,在工具製作和使用過程中領悟包含的物理知識。

學習電磁學部分時就更有趣味了,給自己置辦一套初中電學實驗器材,再結合自己的老舊電子玩具,先做課本實驗,在動手過程中理解物理知識。然後利用身邊的東西,進行拓展實驗。很快你就喜歡這樣“玩”著學,慢慢的自己不懂的物理理論就變得通俗易懂了。

學習其他部分物理知識時,主要還是突出一個字“玩”,比如聲學,熱學,運動學方面,都是可以先聽故事,後面玩玩遊戲,最終知識就會在愉快的玩耍中,“跑進”你大腦。讓你記憶深刻,不易忘記。

  • 總之,學好物理就要會玩動手類遊戲。在思考中學,在動手中悟,只有勤于思考,樂於動手。不光物理能學好,數學、化學、生物等都能學好。學會這種玩遊戲式的物理學習方法,你一定會學好物理,愛上物理。

37度2的風


我來說幾句自己對學好物理的見解吧。首先初中相對而言比較簡單,多半以上都來自生活中的一些場景或者事情,只要對生活有一些常識性知識,物理一般還差不多。那麼要學好這個東西還是要有點東西的,那我就談談自己的一些方法。

第一基礎概念要紮實。對於理科而且是物理學習,基礎的紮實很重要,有些學生都不知道卷子上說的啥,你說讓人揪心不,你先知道它是什麼,明確基礎的概念然後在穩固提高。那我舉個初中同學經常犯錯的一個例子吧,關於簡單機械裡面的有用功和總功這個概念,大多數人只記下了那個GH和FS這個字母,卻沒有理解有用功和總功的的物理意義所表達的意思,有用功的概念是我們為了達到這種目的所做的功,總功是我們動力所做的功,我們要分析題目的具體場景。上面那兩個字母是我們豎直方向簡單機械的有用功和總功而已,不是所有的簡單機械裡面的有用功和總功!!只有夯實基礎然後才可以有所進步。

第二要養成好的學習習慣。對應初中它的邏輯性不是那麼強,但是許多基礎一般的學生經常會做這道題,但是10分就只得2分3分,讓你不明白。然後下來一看自己都會,但是由於你的馬馬虎虎,沒有養成好習慣。卷子亂,而且字跡潦草。你說給你分還是不給你分。給你把你的字跡都對不起那點分,不給把有感覺不能作為老師還要有點人性,那麼最近就給你幾分吧,至少寫在卷子上了。把你的字跡寫工整,平時做題規範,該文字語言敘述的敘述,該寫公式然後計算的一步一步來,不要還沒有學會走呢就開始跑,真以為自己姚明啊!

第三點也是最後一點,我覺得這點是我對於物理想昇華的學生總結的。其實物理本來就是生活中的東西平時你也經常應用他的原理或者什麼,但是你就是不喜歡,那麼如果你喜歡,你愛他,我就不信你把他學不會。關於物理的學習我就隨便說一哈,希望能對大家有所幫助。






武哥愛物理


物理學科學習要記住這幾個字:先死後活,不死不活,死去活來

下面我給大家解釋一下,物理學科眾所周知是利用定義、定理、公式、法則來解決題目的,所以先死後活就意味著不需要有充足的時間和準備去記憶大量的公式定律,這是物理的初級入門必須要掌握的,不死不活代表著如果你沒有掌握固定的基礎公式世界沒有辦法融會貫通的,當然更沒有辦法面對同一個知識點的無窮變化,考試是不可能給出大量原題的,唯有以不變應萬變吃透基礎公式,做到脫口而出,才能做題得心應手,所以我們說死去活來。

初中自八年級開始學習物理開始,只有五大板塊的內容:聲、光、熱、力、電。都很難嗎?其實不然,聲現象除了典型過橋,過隧道問題基本人人都能輕鬆掌握,光學就是凸透鏡成像難些,但是隻要輕鬆一幅圖就能搞定,熱學就一個吸收和放出熱量公式,力學電學是重點,說了這麼多,除了要牢記開篇12個字,剩下的就是要學會找四點,分別是重點、難點、易錯點、考點。找準考試考什麼,應該學什麼練什麼就非常明確了。當然只是我的個人建議,希望可以幫助到你。


大雨落無聲


曾流傳這樣一句話“學好數理化,走遍天下”可見數學,物理,化學的重要性。怎麼才能學好物理呢?為大家提供一些建議。



一般初中都是從初二開始學習物理,在此之前有的同學甚至連物理是什麼都不知道。所以學習物理大家都在同一起跑線上,只要掌握了方法,學好物理並不難。

1.上課聽講,做好筆記。

無論學習那一科,上課聽講都是最主要的。物理也不例外,在上課的過程中聽到一些重要的知識要及時的記下來。跟緊老師的思路,能在課上消化的知識點一定要當堂課就記住。筆記是日後複習的依據,一定要多聽多記。基礎知識非常重要,一定要掌握好。

2.分清重點,難點,逐一攻破。

物理學是研究聲,光,熱,電,力的一門學科,通過兩年的學習對物理有了更深一步的理解,當然初中的物理知識都是物理學的基礎。要分清重難點,對於一些簡單的知識背一背,看一些例題就會的不必下大功夫去學習。



比如說,電學部分和力學部分是初中物理的難點那麼大家就要在這方面下功夫,多花時間把知識點背的牢牢的,特別是公式和在使用公式時的條件。然後在去尋找題型和答題方法切記切記要多做題。仔細的去分析,然後是歸納總結每種題的方法。

3.歸納整理,尋找做題方法。

這點很重要,也是很多同學在平時學習過程中容易忽略的,歸納總結是一種好的學習方法和能力,要為自己培養這種能力,把平時做題發現的類型題都總結在一起去對比,就能發現其中的規律從中尋找解題方法,可以提升做題速度,避免同一失誤的在此出現。

4.多做題,提升做題速度

無論題怎麼出都是圍繞著基本知識點,知識題的問法發生了變化。學習理科一定要勤奮,向懶惰說不。平時多多做題,多積累,在考場上時間就是分數,如果什麼都會就是因為做題慢而答不完卷子,那就有些遺憾了。多做題可以加快做題速度,為檢查爭取時間。

學習物理其實不難,只要掌握好方法就是完全可以的,切記天才出於勤奮而不是懶惰,希望這些可以幫助到大家。


小雨gogo


1/5 分步閱讀

注重理解,而非背公式

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初中物理公式其實不難

但需要有很多理解的地方,例如摩擦力那一章節

因此多探究這個公式的意思和用途,而不是背出來完事

2/5

學會預習

因為物理不想英語這些學科,從小就開始學習

所以在短暫的時間裡,要達到中考的水平,這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所以學生要學會在上課之前預習一下課本,哪怕只是看看公式的樣子也好。

3/5

獨立做題

物理一定要獨立做題,因為物理這門學科,非常容易讓學生們產生一種幻覺

就是我聽著都懂啊,應該不難吧

其實很難,只有當同學上手以後才發現,上課聽得懂,題目做不來

所以一定要在平時多做題,題目做得多了就不會出現上述這種情況了。

4/5

認真對待物理實驗

書本讀的再多也不如實驗做上幾遍

所以平時的物理實驗課一定要認真對待,儘量去動手參與它

因為物理實驗運用到的物理知識,一定是初中物理裡最為重要的一些知識。

5/5

學會糾錯,多問老師

初中物理有些題很難,特別是最後幾道大題

所以為了自己的正確率一定要多糾錯,多問老師。

這樣才能保證自己在考試時候的分數。


升本正能量


初中物理大體分為三大板塊:力學、光學、電學。儘管只是初級的涉獵,但對於社會實踐幾乎為零的初中同學來講,抽象程度可想而知。這就需要同學自身多做些可行性的實驗,來幫助自己加深理解,有條件的話,可以邀請家長一起參與和配合。吃透的理論才會完美的運用到實踐中,這也正是初中物理的精髓所在。比如力學,掌握力的平衡,力的種類,能量守恆,自然就能化解力的運算。光學變焦,多聯想近視鏡,老花鏡的原理。電學,結合小實驗,課後多請教家長,來幫助自己理解幾大定律和左右手法則,相信一定可以大大提高同學們對學好物理的自信心。



50赫茲


一門學科,要想輕鬆學好,一定要對它感興趣!

其實我個人對物理比對化學感興趣,可能是因為初中化學背的部分比較多吧( p′︵‵。)但是物理卻給我一種神秘感,就是很想去好好學的那種感覺,對於我來說,我的好方法有以下幾點(可能因人而異[捂臉])

一.對物理產生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這話真的一點都不假。舉個例子吧,我和我同桌真的是一對反例,她喜歡化學,她平常對化學就很感興趣,而我,比較喜歡物理,一上物理課我就很開心,結果,中考成績給了我們最好的證明,她化學比我高兩分,我物理比她高十幾分(◦˙▽˙◦)

此外,給大家推薦兩本書《三體》這本書對科學的幻想真的很棒,還有《時間簡史》讀這本書可能看不懂,但是對提高學習物理的興趣確實不錯的選擇。

PS:千萬不要有女生學不好物理的方法,的確男生學習物理時比女生輕鬆一些,但是,一定要給自己信心,如果你自己都不相信自己,誰還相信你!

二.提前預習

預習真的很重要!!!

剛開始是出於對物理的好奇,每節上物理課之前我都會提前去預習,後來我慢慢發現,我預習後比不預習的人接受的知識更快。可是,第一年剛學物理,也沒什麼很好的辦法,稀裡糊塗過了一年,最後才考60(╥╯﹏╰╥)ง,那時候,我也沒有刷題,寫錯題的習慣。

預習的時候可以把物理書上的例子多看看結合著自己去理解新定義和公式,這樣學習的時候會省事很多。

三.寫題一定要有理有據

剛開始學電學時,有些懵,對電路圖並聯電路很摸不著頭腦,那段時間物理就只在五十分以上了。後來學透電學後,我發現,每個題寫出來真的都是有理有據,真的不能憑自己的猜想,或許這次會走運寫對,下一次就不一定了。

我寫題原來就比較急,還沒讀透就開始寫了,可是在最後上了五節一對一發現了自己的毛病,開始認真讀題,劃出重點,發現這樣既省時又不容易出錯。

四.一定要認真

物理中沒有太複雜的計算,而這時一定要認真,我算數就容易有一些毛病……emmm……所以,儘量不要再這些小毛病上出錯。




米糖AI


學習初中物理大致可以分作這麼幾個步驟,課前預習、課堂聽講、背誦概念、動手練習、解決問題、錯題重現、定時複習!

一、課前預習,不是說課前看看課本就算預習了,真正預習是深入的自學、理解課本內容的過程,能掌握百分之七八十的知識,對自己不理解的難點部分心中有數,能提出一些針對課本內容的問題。

如果你想問:既然如此,還要老師幹什麼?我告訴你,你的前途你做主,老師只能幫你,不能起決定作用!

二、課堂聽講,這個環節要注意的是,認真和老師、周圍同學互動,對於預習環節掌握的內容進一步補充、拓展。對於不懂的問題得到了清晰地梳理、深入的理解!

前兩個環節容易出現的問題是,多數同學只能完成好一個環節,或者不能長遠的堅持。因為他認為:反正有老師講解,所以就不用預習了;可能他還會想:我已經預習會了,就不用再聽了。知識是多方面的重複和強化,不要怕多做幾遍。書讀百遍其義自見!

三、背誦概念,如果前兩環節完成的很紮實,背誦環節就是水到渠成了,很容易就將知識記憶到了腦海裡。很多學理科的學生不喜歡背書,認為理科靠的是理解,不需要讀書,這是錯誤的認識。只有將知識牢記在腦海裡,用它的時候才能很快提取。

四、動手練習,前面環節的紮實讓你覺得做題是如此的簡單,錯誤率很低,但是仍需要做大量的練習題,一方面強化知識,另一方面學會知識的應用。如果前面環節進行稀鬆,做題就難了。不會做物理、物理難的認識就佔據了你的內心。不會、更不會、惡性循環!

五、解決問題,針對上一環節不會的習題,虛心請教老師,或者虛心請教比自己學習好的學生,爭取將不會的題理解透,做熟練。這個環節,旨在查漏補缺!

六、錯題重現,或者說錯題從做,與其非要找到與不會的題相似的題來練習,不如針對錯題多做幾遍,開始的時候,一天做兩遍,後來隔天做一次,直到熟練!題不怕重複,熟練後自然能舉一反三,不妨一試!

七、由於人的記憶是有規律的,再聰明的人也會遺忘,所以我們要在一到兩週時將前面所學知識做一個系統的複習。直到熟練!

如果前面的各個環節能做到很好,那麼在學習新知識時就做到了滴水不漏,學習成績自然不會太差。為什麼只能說不會太差呢?原因是還要看這個學生對於知識的接受能力。不過只要能多次的強化知識,任何一個人都能學好物理!但是能堅持下來的學生是少之又少,這樣就涉及了一個學生的意志力了!

所以說,要先學好任何一門學科,都離不開一些天賦,和沒日沒夜的努力進取!


中學物理


物理是很接近生活的一門學科,電力,力學等等,都是我們伸手可觸的東西,感覺難學是因為你沒有融入到物理體系裡面去,反過來說就是你平常在生活中缺少去發現問題,觀察問題的,進而思考問題以至於解決問題的習慣,比如力學來說吧!為啥兩個人抬水,距離水桶遠點的一個人,抬起來會感覺輕鬆一些,這就涉及到力的力距問題,為啥我們下坡時感覺會輕鬆些,上坡吃力,這是重力原因,為啥單車能向前走,而我們騎單車時是往後使力的,這就涉及到摩擦力的因素;再說電這塊吧,時時刻刻會用到的,為啥分零線和火線,一根線傳遞不就ok了嗎?省力省材料的,是吧!普通電池的正負極為啥直接接線後會發熱發燙等等,這些都是物理,物理其實不難,你要去理解他,感受他,你會發現他很有趣,是一門討人喜歡的學科!剛接觸物理是有點陌生,去結合生活,培養興趣,你會有很大的收穫的!

騷年,加油,你會愛上的!


課堂小不懂


獨立完成老師佈置的作業:老師佈置的作業是有針對性的,能反覆讓學生理解定義和概念,一定要獨立地完成,在做作業時學會思考物理現像和物理的思維方法,不少學生不注意老師佈置的作業,不按質按量完成,而是把時間浪費在課外題上,不注意抓基礎,初中是基礎的培養。這點要記住,不要本末倒置。

重視物理過程,重視輔助作圖:要對物理過程一清二楚,不管是理論過程,還是實踐過程,物理過程弄不清必然存在解題的隱患。題目不論難易都要儘量畫圖,有的畫草圖就可以了,有的要畫精確圖,要動用圓規、三角板、量角器等,畫圖能夠變抽象思維為形象思維,更精確地掌握物理過程

全力上課,專心聽講:上課要認真聽講,不走神。不要自以為是,要虛心向老師學習,向同學學習。不要以為老師講得簡單而放棄聽講,如果真出現這種情況可以當成是複習、鞏固。儘量與老師保持一致、同步,不同看法下課後再找老師討論,不能自搞一套,否則就等於是完全自學了。入門以後,有了一定的基礎,則允許有自己一定的活動空間,學得越多,自己的東西越多。

學會抓重點:抓住要害就等於抓住了命脈。而每一本書、每一單元、每一節課、每個練習都有關鍵考察點和關鍵的解決方法。這些就是物理中的“命脈”所在。比如“所有的圓周運動的關鍵在於尋找向心力的來源”,“所有萬有引力問題的解決方法主要是兩大思路,“所有力學實驗的基礎是紙帶問題題,““紙帶問題的關鍵點只有兩點:求加速度和求某一點的速度”,“電學實驗的關鍵在於兩大問題:電路選擇,分壓式和限流式,器材選擇”等等。物理就是這樣,無論出題者咋考,始終是圍著重點的知識點在轉圓周的。

重視知識的系統性:要重視知識結構,要系統地掌握好知識結構,不能孤零零的背些定義在腦子裡,要有一個對物理課本的系統概念,這樣才能把零散的知識系統起來。大到整個物理的知識結構,小到力學的知識結構,甚至具體到章,如靜力學的知識結構等等。這種彈性擴展思考方式,會把整個物理知識串通在一起,讓人思考起來更容易。只有把握住了系統的結構,才作對綜合的壓軸題做到得心應手,迎難而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