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溪作家作品選】關山度若飛


【資溪作家作品選】關山度若飛

一老漢年屆七旬,世居深山,頭一回出家門,來到山外,猛抬頭,眼前見一長串箱子似的龐然大物,穿山越嶺歡奔飛跑。老人簡直驚呆愣住了,不禁失聲大喊:“哇嘖啦呱!格(這)樣大的傢什(東西)弄個(怎麼)跑到格樣快啊,格是睏(躺)到跑,要是企(站)起來跑個話,還不曉得有幾樣快呢!……”

這是我聽幾位在鄉鎮工作過的退休老幹部,閒聊時講述的一段流傳在資溪民間的笑話故事。這笑話雖有些誇張,然詼諧中卻有幾分苦澀。細想之,我覺得它道出了上世紀50年代資溪通火車前山裡人世代被大山封困,難免孤陋寡聞的悲苦實情。

【資溪作家作品選】關山度若飛

資溪地處武夷山脈腹地,自古交通十分封閉。舊縣誌載:“邑地僻遠,環四面皆峻嶺急流……山高不利車,溪小不通舟。”全縣無一寸可駕車的路,無一條可行船的河。當地民謠尤為形象地道出了箇中的人們苦澀辛酸:“地無三尺平,出門爬高嶺。開門就見山,出外登天難!”以前縣人必需的日用食鹽,得由商販僱挑工去福建邵武,要翻過陡狹的鐵牛關,攀越高聳的大禾山,沿著細窄盤彎的古驛道,一個挑工肩挑背馱才運來七八十斤食鹽。至解放前,全縣僅有幾條鵝卵石或青板石鋪路,寬不盈三尺,彎彎繞繞、忽高忽低如羊腸般的山徑小道,通往鄰縣及全縣四鄉八村;大部分地段也是常年林木覆蓋,苔滑陰溼,蟲獸出沒,行走艱難。那時資溪人要去撫州再快也要兩天多;若去省城南昌,至少得四天以上。舊中國資溪縣民生活極度貧苦窘困,僅從人們出行的舉步維艱中就可見一斑!


盼望能有走車子的路通進縣裡來

是千百年來資溪人

縈懷於心的一個美夢


舊中國,資溪的官府也曾有過修公路的“設想”。民國35年(1946),國民黨縣當局以“戡亂之需修公路”為名,強向全縣民眾攤捐派費。然時過一年餘,公路未修一尺,官員們的“設想”竟成了他們敲榨百姓勒索錢財中飽私囊的一場“設局”;老百姓的血汗錢無情地被官員生吞活剝地榨取,縣人期盼修路的美夢最終變成了一場噩夢!


“蕭瑟秋風今又是,換了人間。”

是新中國,資溪人千百年來的美夢,

才真正逐步變成了美好現實——


歷史濃墨重彩地記載下新中國的曠世偉績:共和國成立翌年5月,傑出愛國華僑陳嘉庚先生在首屆全國政協會上遞交《關於修建鷹廈鐵路的提案》,獲開國領袖毛主席首肯,當即批示國務院立項實施。後因不久朝鮮戰爭爆發,而延至1954年2月21日動工。由王震將軍率解放軍鐵道兵投入施工,他們冬抗嚴寒夏戰酷暑,逢山開路,遇水搭橋,不畏艱險,有一批戰士不幸捐軀長眠於工地沿線。資溪人民發揚當年蘇區擁護紅軍的光榮傳統,傾注極大熱情支援築路部隊:派出勞力200名,投入糧食681萬公斤、蔬菜和肉類副食品100萬公斤、稻草125萬公斤、木材14294立方米、毛竹18萬根及築路所需器材1500餘件,徵用水田1362畝、山林602畝及遷屋、遷祖墳等,都毫無怨言積極響應配合,為建設鷹廈鐵路大家都全身心地投入和奉獻。其間,為鐵路修建需要,從1954年12月開工,由撫州、貴溪兩地民工負責修建與鐵路線並行的沙質公路,至次年5月5日貴溪上清至資溪縣城公路通車載客;年底,資溪至鷹潭段鐵路鋪軌,1956年元旦客、貨試運營,縣人第一次坐上汽車、火車走出山門,揭開了資溪歷史嶄新一頁。

【資溪作家作品選】關山度若飛

1956年12月,鷹潭至廈門鐵路鋪上最後一根鐵軌,全線通車臨時運營;次年12月,鐵道部隊正式將鐵路交付地方運營。福建省由此改寫零鐵路歷史,陳嘉庚尤其激情難抑,欣然命筆致信毛主席,老先生由衷讚頌:“新中國好,毛主席偉大!”

鷹廈鐵路建成通車後,資溪“紐接贛鄱八閩,襟連內陸沿海”的區位優勢日益凸顯。在國家對老區建設的重視支援下,接著又從1958年開始,幾十年來,資溪先後參與修建連接鐵路、溝通境外、貫穿縣境東西和南北的316國道(資黃線)和206省道(資洵線)以及通往各鄉鎮的縣級公路和林區公路。進入新世紀,尤其是黨的十八大以來,鄉鄉、村村通公路工程全面啟動,至2018年底,全縣已形成了內外上下四通八達脈絡順暢的交通網。

【資溪作家作品選】關山度若飛


“要致富,快修路;路修通,出富翁。”交通狀況的改變,資溪正呈現“山門開放,激活百川活水;綠色發展,催生一派生機”的欣欣向榮的興旺景象。交通事業的突飛猛進,使縣人的“時空感”不斷刷新,思想觀念和生活方式也隨之發生巨大變化:走出去,山裡農民果敢地闖出一支名聞遐邇的資溪農民麵包軍團,湧現了張協旺、鍾啟文、徐全龍、鄭歡厚、張鳳林、周國義等一批資產過億、過千萬的麵包大王;引進來,先後引進福建、浙江、廣東、海南等客商,投資興業辦廠,重點發展生態旅遊產業,以大覺山創5A景區為龍頭,帶動全域旅遊風生水起……人們的錢包鼓起來了,隨著公路等級不斷 “升級換代”的降坡、減彎和拓寬,路面由沙質逐步升級硬化為水泥、瀝青等,各類摩托甚至高檔豪華汽車也像燕雀般紛紛“飛入尋常百姓家”。

尤其令資溪人民銘懷感恩的是:2015年3月6日,習近平參加全國人大江西代表團審議,面對面親切詢問來自資溪縣新月畲村的蘭念瑛代表:“高速公路通到你們那裡了吧?”領袖的關懷是提振資溪縣幹群共謀發展奮發有為的巨大動力源。投資27.01億元,銜接鷹瑞高速貫穿資溪縣境東西的資光高速公路抓緊動工,2017年1月4日舉行通車典禮。由此,資溪的社會經濟發展駛入“快車道”。


【資溪作家作品選】關山度若飛


天塹變通途,關山度若飛。如今資溪人驅車往撫州只需1小時;往省城也僅2小時可達。近年的每年春節期間,一些在外經商務工的資溪人,紛紛駕駛著豪車回鄉過年。今年過年時,我過去在中學教書時的一位學生,也開著一輛價值百萬的大奔從數千裡之外的大連回到資溪探親。一見面他就興奮地對我說:“沒想到資溪也高速通到家門口了!”這位昔日農民的兒子,今天腰纏萬貫的企業家,眉宇間洋溢著的滿是幸福、自豪!

【資溪作家作品選】關山度若飛

我受邀坐上他開的大奔上了高速。透過玻璃窗外,那含金納翠的青山,蘊華懷秀的綠野,那別墅般的排排農舍,工業園區整齊劃一的廠房……撲面而來。腦際間我閃回一個信息:備受資溪人民關注的吉武溫高鐵,也正被列入國家擬建計劃項目,資溪也不日將跨進“高鐵時代”。此刻我突發奇想,高鐵通到資溪那天,猛見那高速列車風馳電掣般從眼前飛掠而過,我們總該不會像當年那位山裡老漢見著火車那樣失態地狂呼高叫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