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人,不管你在外混得怎麼樣,農村的房屋不能丟,田土不能荒!

全國上下一心,經過兩個月的艱苦奮戰,來勢洶洶的新冠肺炎疫情得到了遏制,昨晚我也參加了小圈子內的小聚會,人雖不多,但那種久別重逢的感慨讓我感悟至深,聚會中大家談的最多的就是這次疫情給我們帶來的啟發和感悟,一致贊同此次新冠肺炎疫情也只有在中國、在中國領導的英明決策下,才能如此迅速有效的得到遏制。現在看到每天媒體播報的外國疫情失控和不以人為本的防疫的決策,我們為自己生在中國感到幸福和自豪!同時,一個哥哥在這次疫情中經歷,把我們引導到了這次疫情給我們帶來的感悟中,大家的第一個感悟就是,

農村人,不管你在外混得怎麼樣,鄉下的房屋不能丟,田土不能荒!

農村人,不管你在外混得怎麼樣,農村的房屋不能丟,田土不能荒!

哥哥姓薛,五十多歲,土生土長的農村人,住在離城鎮比較偏遠的深山村野中,從小飽嘗農民的艱辛和不易,成家較晚,受生育計劃影響,只有一女兒,十年前薛哥為了改善家庭的生活狀況和給讀高中的女兒創造一個好的學習生活條件,切底擺脫“土老冒”的命運,毅然踏上打工熱潮,成為真正的農民工!

開始薛哥從工地苦力做起,慢慢得到了大家的認可,從小工、師傅幹到了小包工頭,於是幾年前就叫老婆放棄家裡的田土種植,和他一去工地上。

去年他因為工地沒能及時結算工程款,他要在工地上等錢給兄弟們發工資,就沒能回家過年,今年決定回老家過年,給祖墳上上香,走走親戚串串門,也和年多未見面的女兒一家團聚,現在他的女兒也成家了,還有了兩個孩子,都不大,他也給女兒在重慶賣了房子,女兒也按他的規劃,離開了農村,生活在主城,擺脫了“土老冒”的命運。

聽說要回鄉下過年,女兒一家四口沒有任何猶豫和推辭,在臘月28來到農村老家,薛哥他們在臘月27已經到家,他說他到家的時候心裡覺得淒涼,年多家裡沒人住,到處是黴爛和蜘蛛網,好幾處房頂都漏水,地上都長滿了野草和青苔,完全沒有了家的感覺,經過一番收拾,勉強能住人了就準備將就幾天。他們本來就沒準備回來住幾天,原計劃是三十夜在家裡過,初一去給老墳燒香,初二起去串門給老輩子和老表些拜年,初五在家裡聚會後初六就踏上打工的旅途,於是就採辦了七八天的生活日用,瓜果蔬菜,開開心心過年了!

農村人,不管你在外混得怎麼樣,農村的房屋不能丟,田土不能荒!

誰知,毫無預兆的肺炎疫情打亂了他們的計劃,從初二起,一家六口都只能在家裡,由於土地荒了沒人種,又不能外出購買物資,他們儲存的七八天的物資,硬被他們扮開堅持了十多天,最後彈盡糧絕,顆米沒得的時候,他打電話,叫在鎮上的老挑給他賣物資去,結果他老挑想不起辦法給他把物資購買和送到他家,最後他萬不得已,給他們村的隊長打了電話,他們隊長才專門安排人員一週去鎮上給他們賣一週的物資回來,放在門外,他們自己拿進去。可是由於防疫要求,除了超市外,其他的什麼生意都沒人做,超市的物資也不全,更別說禽蛋肉了,就連蔬菜都沒啥子,兩個小外孫一天被關在家裡,又沒零食吃,哭哭鬧鬧的,煩死個人。

回想起這些,薛哥眼睛裡滿是無奈和落寞。他說,他準備隔幾天就去工地上,但這次出去是一個人,他老婆留在家,首先是把老家房子翻修好,然後就是在家裡把能做的田土都做上。因為這兩個月裡,他思考了很多,家裡的房子不能丟,田土不荒,人生一輩子,不管你在外混得好還是撇,最後都要落葉歸根,最後總得有個去處,再說世事無常,說不定什麼時候一些無法意料的災難就會降臨,那個時候,在農村有個房子,有塊田土,也就有了最後的退路!

農村人,不管你在外混得怎麼樣,農村的房屋不能丟,田土不能荒!

於是我們就針對這個話題發表了自己的看法,最後一致認為:農村人,不管你在外混得怎麼樣,鄉下的房子不能丟,田土不能荒!我總結了,歸納為以下幾點:

為什麼大家認為農村的房子不能丟?

首先,在城裡居住,人口的稠密度遠比在鄉下的大,在一些災難來臨的時候,在農村居住的安全因素遠比城裡居住要高得多,特別是瘟疫傳染之類的災難,這個時候在鄉下有房子可居住,就成了一種有力的安全保障;

其次,你在城裡買房,並不是要你拋棄農村房子,你完全可以同時擁有,農村的空氣比城裡的空氣質量要高得多,更適合居住和養老,你完全可以年輕的時候或者能在城裡賺錢的時候在城裡,定期回鄉下收拾房屋,打理田土。老了,找不了錢了,或者厭倦了城市生活的時候,你在農村有房子你才能去鄉下居住養老,才能落葉歸根,說句難聽的話,你在鄉下沒個住處,沒塊土地,百年之後你先找個埋葬骸骨的地方可能都是難事!

然後,你放棄了農村的房屋你就會失去宅基地,國家收回宅基地後,你想在到農村去批地建房子是越來越難,但現在宅基地可不比以前了,審批很難的,還會越來越難!

最後,如果鄉下沒有個房子,你回鄉下沒有個居住的地方,本來屬於你的承包地你就會沒有精力和行駛去種植打理,慢慢的他就會荒蕪或者歸人家種植,你也就失去了權限,隨之,你的子孫後代也可能因此喪失農村的土地權限,那麼如果你的子孫在能力不如你,無法在城市生存下去,或者因不可抗拒災害和力量需要返回農村生活的時候怎麼辦?因此留住鄉村的房子,也是給子孫後代留一個後路,留一個保障!

因此,我們認為,農村老家的房屋千萬不能丟了,不然有什麼意外發生的話,城裡如果去不了,農村連個遮風躲雨的地方都沒有就慘了!

農村人,不管你在外混得怎麼樣,農村的房屋不能丟,田土不能荒!

至於農村的田土不能荒的道理,大家都知道,土地是我們生存依賴的基本,我們賴以生存的糧食是靠田土生長的,如果田土都荒了,我們就沒有糧食吃,就難以生存。也許你會說,我有錢,可以去買啊。先不說如果愚見幾年天災,無糧可買你怎麼應對?就說以現在中國的糧食存儲,不會出現無糧可買的情況,但誰能意料到有無不可抗力情況讓你面臨出不去也送不來的情況?祖先們說過“家有餘糧心不慌”,只有我們不讓田土荒蕪,每年按時種糧種菜,讓家裡實實在在的有存糧才能心裡不慌,在大災大難面前,錢不頂用,有口吃的,才能保命!

我們這個年齡的人沒有真正過過災荒,不懂得有餘糧的重要性,我們的父輩經歷過災荒的痛苦,對災荒的恐慌和恐懼不是我們能理解的,過去他們“存糧”就如同現在“存款”,是每個農家追求的生產盈餘,存糧的多寡,也是衡量一個農家是否殷實的標誌。豐年多存糧,荒年不恐慌,是農耕文明的傳統智慧,也是中國農民的生存常識。我們一定要有長遠部署考慮和居安思危的意識,農村的田土不能荒,只有這樣才能讓我們家有餘糧而心不慌!


農村人,不管你在外混得怎麼樣,農村的房屋不能丟,田土不能荒!

以上就是我們在疫情期間的感悟之一,農村人,不管你在外混得怎麼樣,農村的房屋不能丟,田土不能荒!你們對這個感悟怎麼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