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都有16岁,在那年我遇到了影响一生的《平凡的世界》

谁都有16岁,在那年我遇到了影响一生的《平凡的世界》


从昨天开始,“16岁”这个词刷屏了。

起头是一个16岁的高中生给武汉的方 方阿姨网上写了封信。看来这个学生也没有学过著作权,竟然没有署名,这不但会使其身份权难以保护,而且如果因报刊杂志转发、引用、摘用也没有财产权,这也说明学法的重要性。

另外,一般来说,写信特别是写给特定个人的信,如果人家不同意最好不用网络公开送达这种方式,毕竟“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宪法保护”。网络发信有点公开信的性质,在一方是实名另一方是匿名的情况下,不但不好回信,而且也涉及到名誉权啊什么的之争。

看到昨(2020年3月19)日作家方阿姨也回了封信,这倒也是礼仪,毕竟人家来了信,你不回等于无礼,咱国人讲究来而不往非礼也。

我倒不是来评价信,这也不是我专长,我想说的是16岁这个美丽的年纪,方阿姨的16岁是1971年,我在其后的一年才出生,而这位16岁的年轻人比我儿子年龄都小,看来16岁真是个值得写一写的好年龄。

有首歌曲叫《十七岁那年的雨季》,十七岁那年的雨季,我们有共同的期许/也曾经紧紧拥抱在一起。明明应该是十六岁那年的雨季,雨季该提前一年,看来是作词人偷懒了一年。

说到16岁,谁没有16岁呢?我也有16岁,而且那一年我遇到了一本书《平凡的世界》影响了我的一生。

我的16岁是1988年,我在山东青州五中读高一。难怪人家都称我隔壁老王,NND,一算今年都3个16岁了。真的老了啊!

高一的生活是苦闷的,既有为了跳出农门而跃跃欲试的少年张狂,也有升学压力下对未来渺茫生活的去意彷徨。哦,那个欲说还休的年代!忘记了是怎样偶然的机会,我从同班刘同学处看到了一本《平凡的世界》的书。他是我们班有名的学问家,人送外号“教授”。

一九七五年二三月间,一个平平常常的日子,细的雨丝夹着一星半点的雪花,正纷纷淋淋地向大地飘洒着。时令己快到凉蛰,雪当然再不会存留,往往还没等落地,就已经消失得无踪无影了。黄土高原严寒而漫长的冬天看来不要过去,但那真正温暖的春天还远远地没有到来。

就这样朴素的文字,就这样简洁的景物描写,一下子攫取了我的那颗青春的、骚动的心。于是,一直在老师心目中是好学生的我,在那个晚自习,在一本教科书的伪装下,我将前两卷《平凡的世界》一气读完(因为第三卷还没有印刷出来,再说人家还没有从北京邮寄到我们那个乡下高中)。然后,长长舒了一口气!孙少平、孙少安、孙兰香、田福军,作品中一个个鲜活的形象在我脑海中萦绕,历久弥新。这是一部人生的励志书,主人公的勇气和精神给人以鼓舞和希望,催人奋发和上进。

1988年,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播出了这部小说,随后,全国十几个省市的电台又陆续重播,引起轰动。每天中午12时30分,听着收音机传来的熟悉声音: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播长篇体验古今社会,听长篇品味今古人生。让我们的故事传进千家万户,让每位听众走进我们长篇联播的新天地。听众朋友,请继续欣赏荣获茅盾文学奖的由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的路遥的《平凡的世界》,由李野默演播。

那一刻风轻云淡,那一刻物我两忘,心都陶醉了。我趴在收音机前,醉心地听着,孙少平、孙少安、田润叶……一个个名字,一个个故事,在我的脑海中弥漫开来。那时候,觉得人生中只有一件事,一件天大的事,那就是听小说,听广播。还记得,每到这时候,连饭也顾不上吃,大家都敛声屏气,即便是院子里的狗,也静伏着,大气也不敢出。就这样,小说、人物、情节,连同李野默先生的名字,以及他的声音,一同融进了我的生命。据说电台、出版社和作者共收到听众和读者来信近万封。这里面就有我的不止一封。我曾经幻想有一天会播出我对先生的敬仰之情,希望能有一天收到路遥先生的亲笔回信。星期天,独自一个人打听着路、到陕西省作协的大院门口游逛,期待着邂逅先生,那个破落的小院让我素然起敬,因为最崇敬的路遥先生就在这里,山不在高有龙则灵,院不在大,有作家则名。现在想来多么好笑啊!但你应该知道,每个人都曾或多或少有过一个与文学有关的梦,年轻人有梦想才有希望,你绝对不能嘲笑一个年轻人的梦想!因为你如果没有了梦想,只能证明你老了。

2013年路经延安大学,心一阵痛:因为这是先生就学和人生归宿的地方啊!路遥先生的母校是延安大学,他也安葬在该校的后山上。让人惋惜的是,2018年4月份我曾专程到先生墓地拜谒,在延安大学一路打听,许多学生只知道后面山上有个路遥先生墓,但至于具体方位几乎没有人说清楚,现在的年轻人已经不知道先生了,更可能很少会知道先生对这个世界对我们这一代的影响之大。最终和几位先生的粉丝同行,在暮霭中靠着手机导航,一路寻找和摸索才找到。先生,我来了!来看望您了!

我已经很久不看电视剧,包括自己录制的节目看的也不多,因为没有时间。但2015年春节期间基本上看完了56集的电视剧《平凡的世界》。听着熟悉的陕西话,将电视剧情节与小说相一一对照,再次让我想起这30年每次读小说的情景。一晃30多年,时光真像杀猪刀,刀刀催人老。好在我老了,但主人公孙少平、孙少安仍然年青。而庆幸的是我的法治理想还在。太太笑话我,“我们看电视剧是堕落,你看就不堕落了”。我确实说过这话,但《平凡的世界》是我的人生励志书,其实一般人不知道的是早在1990年中国电视剧制作中心制作并由央视播出14集同名连续剧,有首今天还为人熟记的主题歌曲《就恋这把土》。

就是这一溜溜沟沟,就是这一道道坎坎。就是这一片片黄土,就是这一座座秃山。……就恋这一排排窑洞,就恋这一缕缕炊烟。就恋这一把把黄土,就盼有一座座青山。

由于路遥先生生前不是太满意,后来就没有再播出。想想也是,14集怎么能演绎出一部平凡的世界,2015年版共56集,还删改了大量的原著情节,因为这部描写1975年到1985年十年间,普通人在时代变革中所走过的艰难历程,是那个至今让人怀念不已的那个激情年代的百科全书。

路遥先生的一生只有短短的42年。在2016年,那一年我44岁,我整个人都感到很焦虑,因为人生过半,人生就像踢足球一样进入了下半场。我感到了时光的匆匆,好多事有想法甚至有办法就是没时间落实,人生无奈莫过于此。其实,也经常想:假设路遥先生还活着,今天的他是怎么样子?最好的假设是他仍然像30年前一样,埋头写作,为歌颂伟大的时代、为歌颂伟大的人民而呕心沥血,然后再创艺术高峰。但他也可能会成为专职作协主席,开会、坐主席台成为他的主要工作,每天讲着官话的路遥会让我们读者多么伤心?

今天,让我们再次重读先生的经典,学习先生的精神!经常想一想为什么活,怎么活,才能不负韶华,不负时代!

我一直感激时代,让我在16岁那个年纪,遇到了《平凡的世界》,影响我至今,也必然会影响我终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