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網江西電力:駐村第一書記的戰"疫"扶貧故事


國網江西電力:駐村第一書記的戰

  消費日報網訊(彭海燕)為助力決戰決勝脫貧攻堅,國網江西省電力有限公司系統累計派出駐村第一書記89名、駐村工作隊員145名,承擔全省各級政府158個扶貧點(包含定點貧困村和結對幫扶點)的幫扶任務。疫情發生以來,國網江西電力系統駐村書記奮戰在扶貧第一線,投入到"戰疫"與"戰貧"的大考中,以實際行動踐行初心使命,彰顯了電網扶貧幹部的責任擔當。

扶貧產業發展的"領路人"

鄒紹敏是國網進賢縣供電公司派駐七里鄉蘭溪村的第二位駐村第一書記,第一任書記李俊敏同志為了幫扶蘭溪村脫貧獻出了寶貴的生命。2018年5月,鄒紹敏接過李俊敏未竟的扶貧事業,把發展產業扶貧項目的責任扛在肩上,努力帶領村民們增收致富。

國網江西電力:駐村第一書記的戰

鄒紹敏學習油茶樹的種植

  3月12日一早,鄒紹敏急匆匆地來到村支部,今天他要組織貧困戶和村民們隨農業專家一同去現場學習油茶樹的種植知識和培育經驗。

  在田龔邊的荒地上,一棵棵油茶樹迎風舒展,翠色慾滴。一部分是當年李俊敏帶領貧困戶栽下的,大部分是去年12月底,鄒紹敏帶領村民重新種下的,足有40多畝。

  眼下,茶樹苗正需扶苗、培土、施肥。這是一個技術活,打理不到位就容易讓前期的投入"打水漂"。鄒紹敏深知"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的道理,待疫情形勢好轉就促成了這個現場教學。貧困戶非常珍惜,一大早趕來。

  蘭溪村支部書記說:"供電公司不僅免費把油茶苗送到貧困戶手上,還把專家請到了家門口,種好了茶油樹,將會給村民們帶來長期而穩定的經濟來源,大家以後的日子一定越過越紅火。"

  井岡山市睦村鄉,是當地遠近聞名的"李果之鄉",眼下果農們正忙著整枝條、防春寒、施肥除草以及抗旱排灌準備工作。

國網井岡山市供電公司派駐睦村的駐村第一書記張德忠牽掛著村裡的扶貧戶。3月9日一大早,張德忠來到貧困戶黃細娥家走訪。看到黃細娥一家人手不夠,忙著為園裡的黃桃進行整枝和施肥的時候,他捲起衣袖、拿上剪刀,加入到隊伍中。

國網江西電力:駐村第一書記的戰

國網井岡山市供電公司駐村第一書記張德忠到貧困戶家中現場瞭解因疫情失業人員情況。(肖玉瓊/攝)

"張書記也成果農了。"黃細娥還在讀高中的兒子見狀笑著說。"現在不串門不聚集,有了更多的精力抓生產,我們的黃桃、萘李一定會有個好收成。"看著漫山遍野的桃花和梨花綻放,張德忠鼓勵著黃細娥一家。

   在上饒市廣信區清水鄉前汪村的田間地頭,也是一派繁忙的景象。該村是省公司定點幫扶村,三年來這裡修路、修渠、強電網,村容村貌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這一切與國網上饒供電公司選派的駐村第一書記方敏和駐村工作隊員的辛勞密不可分。

3月5日一大早,方敏戴好口罩,拿起一把鐵鍬,坐上村民的摩托車就匆匆上山幹活了。高山水稻是村裡重點打造的扶貧產業項目之一。驚蟄前後,正是備耕春耕的黃金時期。300畝梯田急待播種、灌溉。

國網江西電力:駐村第一書記的戰

方敏(左一)帶領工作隊對電力設施巡檢

人誤地一時,地誤人一年。部分高山梯田需要用電抽水灌溉。方敏早早就帶領工作隊對涉及春耕生產灌溉的專用變壓器、線路設備、漏電保護器、電錶箱等電力設施進行了一番細緻的巡檢,確保了灌溉設備安全運轉。今天,他計劃幫助幾個貧困戶乾點莊稼活。抬眼望去,春光無限,在層層疊疊、優美婉轉的梯田裡,鄉親們辛勤地播種下一年的希望。

   貧困戶返崗就業的"介紹人"

又到一年採茶時,今年受疫情影響,採茶人員不能按時到崗到位,可把九江都昌汪墩鄉紅橋村千紫山白茶種植基地的負責人羅立志急壞了。

國網江西電力:駐村第一書記的戰

曾光走訪白茶種植基地

  曾光是國網九江供電公司派駐定點扶貧村紅橋村的駐村第一書記,得知到這一信息後,他立馬動員村裡的貧困戶前去務工。白茶種植基地缺工的難題解決了,貧困戶也多了一個務工的好去處。

  在紅橋村,曾光一直心繫72戶貧困戶的脫貧。確保貧困戶脫貧不返貧,有一個穩定的工作是關鍵。經過三年的努力,這裡的白芷、單參和白茶種植等產業扶貧項目已初具規模和成效,幫助好多貧困戶實現了在家門口務工。去年,曾光主動對接讓白茶入駐國網商城平臺,通過更大更廣的銷售渠道實現了白茶增銷、貧困戶增收。國網九江供電公司也因出色的扶貧工作獲評全省脫貧攻堅"組織創新獎"。

  這段時間,曾光從早忙到晚,支持貧困戶就業、幫助貧困戶返崗,不知疲倦。在他的協調組織下,有100多名務工人員重新返回工作崗位,增收有了著落。

  "謝謝你們幫我在這裡找到了工作,這下我不用擔心了!"在瑞金市工業園區門前,來自貧困戶家庭的小肖對江西電力職院派駐瑞金市元坑村的駐村第一書記章華和扶貧工作隊員彭超連聲道謝。即便隔著口罩,也遮不住她開心的笑容。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元坑村大部分原外地務工人員無法返崗,其中就有不少貧困家庭的勞動力。長時間沒有了經濟來源,外出復工時間不確定,讓他們充滿了擔憂。

國網江西電力:駐村第一書記的戰

章華走訪瞭解貧困戶就業情況

  章華等人看在眼裡,急在心上。他通過就業局、鄉政府等途徑獲取包括美潤環保、得邦照明等企業的招工信息後,第一時間在村內奔走相告,前後陪同4批20多人次前往市區應聘。截止3月6日,已有11人簽訂了勞務合同。貧困戶就業有了著落,有效緩解了疫情對家庭經濟收入的影響。

  

農副產品外賣的"推銷員"

   3月6日一大早,國網撫州東鄉區供電公司駐小璜鎮橫山村第一書記揭標榮像往常一樣來到小璜鎮橫山村走訪巡查疫情防控工作。當來到貧困戶饒接興家門口時,發現老倆口正在為自家鴨蛋銷路愁眉不展。

"揭書記,你來看看,疫情這段時間,這麼多的雞蛋、鴨蛋都沒賣出去,這可怎麼辦呀!本打算趁著過年把雞蛋、鴨蛋賣個好價錢,再買點雞苗、鴨苗,多賺點錢,這下全泡湯了。"揭書記當即承諾:"鴨蛋的事你放心,我來幫你們想辦法。"

國網江西電力:駐村第一書記的戰

國網撫州東鄉區供電公司駐村第一書記揭標榮為貧困戶銷售鴨蛋。(苗靜/攝)

  揭標榮跟老倆口議好銷售價格後,立即開始藉助自己的微信群、朋友圈廣開"門路"推銷。"土鴨蛋很新鮮,0.8元一個,有需要的請及時聯繫。""可以送貨上門,支持微信轉賬。""我要100個、我要300個……"一個個愛心訂單源源不斷,這下可忙壞了揭標榮。因疫情防控影響,下了定單的朋友、客戶不便出行,全部由他親自幫忙接單,統計好地址及數量,又利用中午及晚上的休息時間,及時將鴨蛋送到客戶手中。短短几天時間,滯銷的鴨蛋就全部賣光,徹底解決了貧困戶饒接興的"煩心事"。

3月8日,國網龍南縣供電公司駐里仁鎮新裡村第一書記徐忠霞的朋友圈裡熱鬧非凡。她曬出的自己和村民們的勞動成果——艾米果,成為了熱銷產品。一盒10個15元,價美物廉的綠色食品,很快便收穫了大批留言,大家紛紛下單購買。

國網江西電力:駐村第一書記的戰

國網龍南縣供電公司駐里仁鎮新裡村第一書記徐忠霞(左一)

  為了進一步幫扶村裡的貧困戶,徐忠霞在抓防疫工作的同時,一直思考著如何拓寬貧困戶增收的渠道,想出了通過製作售賣民俗小吃的方式,幫助貧困戶增收。"第一次做的100多個艾米果很快就賣出去了,我非常高興。"貧困戶李小娟喜悅之情溢於言表。"全村現在只有6戶10人還沒有脫貧。今年要解決村民的就業問題,同時發展地方民俗小吃提高他們的經濟收入。我們不僅要脫貧,還要致富!"徐忠霞充滿信心地說道。

   關心貧困學子教育的"好心人"

戰"疫"時期,停課不停學,農村貧困家庭的孩子能不能登錄在線課堂,保證正常的學習?這是國網宜春供電公司派駐靖安縣古竹村的駐村第一書記胡倫龍惦記的大事。2月15日,在防疫卡點通宵執勤的他,聯繫古竹小學學校校長劉暉,登門前往貧困戶家瞭解學生學習情況。

國網江西電力:駐村第一書記的戰

胡倫龍為貧困學子解決網絡難題

  來到貧困學子郭程梅的家裡,中風癱瘓在床的郭秀沅老人見面就拉著胡倫龍的手,就像見到自己的親人一般。郭秀沅一家因病致貧,他和老伴身體患病,兒子因離異長期酗酒。眼看著聰明懂事的孫女郭程梅,因家中沒有錢安裝網絡,面臨著義務教育得不到保障的難題,家裡人發愁。胡倫龍瞭解情況後迅速聯繫,為郭程梅家架設了500米網絡線及寬帶機頂盒,並支付了400元安裝費。網絡接通了,網上教學可以順利進行了,小程梅滿臉誠摯地說:"叔叔,謝謝您,我會好好學習,用優秀的成績報答您,長大了做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

在鷹潭餘江區平定向前山村,貧困戶艾江太的孩子忘不了國網餘江區供電公司駐村書記莊跟榮。"謝謝莊書記,給我送來書包還有文具。"艾江太一家四口人,其中三人患有殘疾,其孩子在正源中學讀書,因延遲開學一直呆在家學習。疫情防控早期,由於出行受阻,文具用品買不到。莊跟榮得知孩子們困難後,主動充當快遞員,並自掏腰包為貧困戶的孩子送去必需的文具用品。新冠肺炎疫情以來,他還身兼數職,為村民擔任採購員、村大夫、宣傳員,每天步行超過2萬步。

國網江西電力:駐村第一書記的戰

莊跟榮為貧困戶的孩子送去必需的文具用品

  在江西省脫貧攻堅的戰場上,這樣的暖心事,走一路,聽一路。國網江西省電力有限公司系統的駐村書記和駐村工作隊成員把一件件小事辦好辦實,贏得了信任和口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