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股四次熔斷錢去哪了?

用戶5450520759330


美國股市的錢還在財團手裡。沒有多少損失。發錢給美國民眾每人一千美金。就是告訴美國民眾美國有錢不必恐慌。還有另一層意思選票選特朗普。


許嶽炳


股票價格就是公司價值的動態標籤,是買賣雙方討價還價的結果。

熔斷虧掉的錢,是股票貶值的錢,沒有誰賺到,也可以說“蒸發了”。

舉個例子,農夫有一個果園,十萬斤蘋果,原來市場十元一斤,他有100萬的賬面資產,現在忽然降到五元一斤,他就只有50萬的資產了,虧掉的50萬,並沒有進任何人的腰包。

股市的指數很大程度上是信心指數,熔斷的發生,是大家對未來預期的信心崩盤了。信心恢復了,還會漲回來。在這個波動中,財富可以憑空的創造或消失。


河馬部落酋長


“蒸發”了。

首先你要明確一個問題,股價是由成交價格組成的。舉個例子,一個公司有一億股,股價10元,市值10億。大股東持有60%股份,但是他並不會賣出,以保證自己的控股權。剩下40%是由若干投資者持有。

因為公司發展良好,賺錢多、市場佔有率高、有新產品新技術等,大家都看好公司發展,希望購買公司股票。於是用11塊的價格購買股票,這時候有人覺得賣出很划算,於是就賣出股票,股票成交。越來越多的人看到公司的價值,覺得前景良好,於是不斷有人用更高的價格來購買股票,最終股價來到20。這時候公司的市值來到了20億。但是其實大股東並沒有交易,他的賬面價值就從6個億變成12個億。

後來經濟危機,公司經營不善等等因素,大家覺得未來業績不好,於是紛紛賣出,買的人也覺得太貴,於是股價一路下跌,回到10元。這時候公司的市值就蒸發了10個億。

所以你看懂了嗎?股市因為一部分股票的交易造成市值波動,如果你是高位接盤的,你的市值虧損就是賣給你股票的人的“盈利”。美股可以做空,所以這邊買股票的虧損了,另一邊做空的就賺錢了。但是對於公司而言,市值卻“蒸發”了。這就是美股熔斷後市值蒸發的意思。


生活很苦需要一點甜


想知道錢去哪兒了

首先

你要明白市值的概念

市值是指一家上市公司的發行股份按市場價格計算出來的股票總價值,其計算方法為每股股票的市場價格乘以發行總股數。整個股市上所有上市公司的市值總和,即為股票總市值。


股票的面值和市值往往是不一致的。股票價格可以高於面值,也可以低於面值,但股票第一次發行的價格一般不低於面值。股票價格主要取決於預期股息的多少,銀行利息率的高低,及股票市場的供求關係。股票市場是一個波動的市場,股票市場價格亦是不斷波動的。

那麼問題來了,大傢伙都在跌,市值縮水,股市蒸發,錢到哪裡去了?

美股熔斷損失的三萬億是賬面泡沫,本來就不是真實的資金,所以哪裡也沒去,就像泡沫產生一樣,又像泡沫爆破一樣消失了,沒有進入任何人的口袋,因為本身就是虛無的泡沫。

美股熔斷損失的3萬億美元基本上都是賬面損失,也是紙面損失。實際上美股熔斷很少有人真的損失錢了,只要是拿著股票不賣,這個只是賬面損失的,當然瞭如果有人在熔斷後賣出了,可能就真的是損失了一些錢了。


如果說通俗一點的話,這3萬億美元都是泡沫,股市下跌以後,泡沫消失了,也就是蒸發了。原來股市上漲的時候,推動股市上漲可能只需要一兩千億美元就能夠推動股市估值上漲3萬億美元,畢竟股市中每天成交的金額是有限的。因此,只要是發佈一些利好消息,然後有一些資金推動,那麼股市也能夠漲的比較快的,但是,如果股市沒有實質性的利好消息,也就是股票業績沒有更快的增長,股票沒有更多的分紅,那麼這部分增長的市值就屬於是泡沫了。


小新微視創作


去泡沫!


用戶8661493598752


比如一件古玩,一件商品,大家認可持有者標價1個億,那麼持有者個人身價便至少1個億。然後大家說只值1元,那麼9999.9999萬元便是蒸發,過去存在的不等於當下存在。說到底就是經濟價值的人為價格標籤(泡沫增長或破滅)。也許變現是個辦法,可貨幣和黃金、生活必需品和奢侈品、社會生活基本服務和超一流服務,永遠是個開路循環。搖獎吧,兄弟!


天下烏鴉3


以一件古董為例,開始是價格是100萬,後來炒來炒去,炒到了一千萬。東西還是那件東西,不過價格不是原來那個價格。

再到後面,這件古董的價格本來就是虛高,開始掉價,一下子掉了7%,於是就熔斷,休息15分鐘。又一次掉價,掉了15%,又一次熔斷,又一次休息15分鐘。如此反覆四次,錢去了哪裡?

前面一次次倒手的炒家是得了真金白銀的!只是最後接手的,虧了個只剩底褲。

股市和古董的道理好像差不多。


宋思考


錢都要盈利盤去了,簡單說就是價位買的低的,他們覺得現在行情不好了,收益足夠了,就賣出手中的籌碼賺取差價。有虧就有人贏股票就是1和0的遊戲。就是個遊戲而已[呲牙]


算一算


錢還在美國國家手裡,大家都是玩兒的賬戶數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