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開學復課!這些典型經驗值得學習借鑑

3月19日下午,自治區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工作指揮部學校工作組召開全區學校春季學期開學工作視頻會議。銀川市人民政府、海原縣人民政府、銀川市第二中學、平羅縣第四中學在會上交流了典型經驗,學習借鑑。

銀川市

夯實責任 細化流程

科學精準保障學校安全有序開學

新冠肺炎發生以來,銀川市認真貫徹落實自治區黨委政府、自治區疫情防控指揮部學校工作組各項決策部署,聚焦學校疫情防控、師生安全返回、學生“停課不停學、離校不離教”等重點工作,堅持“統一部署、分類管控、精準施策”的原則,詳細摸排底數、強化卡口管控、保障有序隔離、強化精準對接,有力的保障了教育系統疫情防控各項工作。共摸排未返銀師生3.43萬人、未返銀師生及家人12.07萬人,組織有序返回師生2.25萬人,累計集中隔離師生889人、居家隔離師生3573人。目前,還有未返回師生1.18萬人(境外未返銀師生40人)。

下一步

銀川市重點做好以下工作

一是夯實責任,完善學校疫情防控流程體系。按照自治區統籌部署,全面夯實市、縣兩級政府、教育行政部門、各學校校長、各班主任的責任。依據《銀川市中小學(幼兒園)疫情防控執行導則》,結合全市推廣的靈武市“四案六表三圖”疫情防控管理模式,進一步細化工作流程,重點完善學校疫情防控工作方案、疫情防控應急預案、學生返校復課方案等四個方案,細化學校滯留外省區師生總表、返回師生銷號統計表、師生身體異常情況統計表六個表,製作數據核查統計流程圖、一日常規管控流程圖等三圖,形成全覆蓋疫情防控體系,為學校開學復課提供強有力的保障。

二是查漏補缺,健全學校疫情防控制度體系。進一步健全完善師生健康狀況“日報告”“零報告”制度,嚴格落實健康監測、每日師生晨午(晚)檢、因病缺勤登記與報告、復課證明等日常防控工作制度,全面做好教室、宿舍、餐廳、洗手間、圖書館、電梯等重點場所的清潔消毒、通風換氣以及校內環境衛生清潔整治,嚴格師生佩戴口罩管理、發熱或咳嗽報告制度,加強師生就餐管理,落實宿舍管理出入測溫登記,嚴格落實值班值守和信息報送,切實做到制度完善、管控細緻。

三是周密部署,科學制定錯時錯峰返校復課計劃。按照“分類分步、錯時錯峰”的原則,各學校結合自身實際,科學合理安排制定不同年級學生錯時錯峰返校復課工作方案,不同年級學生組織錯時上學,分年級或班級單雙數學生安排錯時上課,分時段分年級學生進行錯時課間操、錯時上廁所,分時段安排不同年級學生錯時就餐、錯時放學,以細緻、周密的安排確保開學後穩定有序的校園秩序。當前,全市含高三、初三的學校80所,高三、初三共849個班,教師3596人,學生43102人,我們將根據實際統籌做好部署安排。

四是加強培訓,提升疫情防控應急處置能力。完善疫情聯防聯控包片負責制,在已組建的315個“醫教聯合體”基礎上,進一步增加“醫教聯合體”的數量,按照全覆蓋的原則,對各學校校長、班主任、教師、後勤工作人員開展防疫防護知識和技能培訓。同時,在前期開展疫情防控綜合演練的基礎上,指導學校進一步完善應急預案,提升綜合應急處置能力。

五是強化保障,全面支撐學校復課工作。按照《自治區2020年中小學校春季開學條件評估細則》,在學校自評的基礎上,組織估驗收組對全市各級各類學校逐一進行開學復課工作評估,達不到開學條件的,堅決不讓開學。同時,完善全市教育系統開學疫情防控物資儲備方案,全力籌集防控物資,確保滿足開學復課物資用量保障需求。

六是做好銜接,有序保障教育教學開展。認真制定教學計劃,統籌調配師資力量,開齊開足教學課程,做好線上線下教學有效銜接,安排好開學防疫第一課。對未返回學生和集中、居家隔離學生提供線上教學和“一對一”問題解答服務。


海原縣

全力以赴抓校園防控 多措並舉保師生平安

海原縣嚴格落實自治區黨委、政府關於疫情防控各項部署,結合學校復學前後疫情防控工作要求,進一步細化工作措施,做到五個到位,確保師生平安返校、平穩順利開學。

具體措施

一是責任落實到位。按照“一校一策”要求,進一步細化“兩案”“九制”,壓實學校第一責任人責任,強化責任擔當,建立運行高效的組織體系、落實有力的保障體系、條塊結合的責任體系、反應靈敏的應急體系,完善細化各項工作措施、落實落細各項工作任務,織緊織密疫情防控網絡,堅決守好校園淨土,切實保障返校師生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按照《自治區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工作指揮部學校工作組關於認真做好學校春季開學復課評估工作的通知》要求,組建教育、衛健、市管等部門為成員的評估組,依據《評估細則》做好學校開學復課評估。

二是防控措施到位。開學後嚴格落實晨午晚檢制度,落實學生健康管理制度,建好學生健康卡,加強缺勤師生追蹤登記和隔離工作,指導師生做好自我觀察和體溫監測,確保疫情病毒“不輸入校園”。建立醫教聯合體,結對醫療衛生機構在學校復學後定期到結對學校指導疫情防控工作。加大校園環境衛生整治力度,全面開展全方位、全覆蓋、無死角的校園清潔和消毒,建立完善值班值守、來訪人員登記、校園巡查制度,嚴禁外來人員進入校園,師生進入校門一律履行測溫登記手續。

三是教育教學到位。根據學生空中課堂開展情況引導教師認真研備教材,科學評估學情,準確把握教學起點,制定教學計劃,根據不同學段、學科特點有序指導做好線上線下教育教學銜接,確保學習質量,特別是安排好高三和初三年級教學、複習工作,做好學生心理疏導工作。

四是物資儲備到位。建立政府統籌,學校自籌,社會支持的防疫物資籌備機制,切實做好防疫物資設施的儲備,並按照安全要求規範存放和使用,完善學校防疫物資儲備日報告制度,動態掌握學校防疫物資儲備及使用情況,建立臺賬,嚴格管控,科學調配,保證需要。

五是疫情宣傳到位。針對初三、高三複學實際,要求學校利用開學前一週時間,通過短信、微信等平臺,集中開展疫情防控宣傳教育,主動向家長和師生介紹傳染病防控基本常識和預防知識,提醒師生養成良好的衛生、飲食、作息習慣,科學防控疫情,引導師生開學後第一時間適應學校開展的各項疫情防控工作,為師生積極配合學校開展疫情防控工作奠定堅實基礎。


銀川市第二中學

精準摸排 細節入手

點位管控 分步施策

為確保學校復課後防疫到位、校園安全、教學有序,我們的做法是:精準摸排,細節入手,點位管控,分步施策。

具體措施

一、方案落實到實踐中,不紙上談兵。按照前期制定的“兩案八制”,在對全體教職工特別是班主任老師、門崗、食堂、公寓及衛生防疫人員進行防疫知識與技能培訓的基礎上,分步進行兩次模擬演練,第一次是突發情況應急處置,第二次是模擬學生入校後的全天活動,確保設備到位、人員到位、保障到位。演練過程校長親自過問參與,一個環節一個環節盯、一個崗位一個崗位抓,出現問題,立刻召開現場工作會現場解決,確保不出紕漏。

二、再次確認師生信息,不錯漏一人。返校復課前,繼續堅持每天精準排查師生員工健康狀況,外出返銀師生及教職員工必須居家隔離滿14天且身體無異常方可返校,尤其專門關注那些有外出返銀情況且已超出14天的師生的健康狀況。為此,提前至少一週與家長簽訂《返校復課承諾書》,做到“四個確保”:確保如實上報自己的行蹤;確保每天按時測量體溫,持健康綠碼返校的學生每天7點前務必家庭測量體溫,並接受學校體溫監測;確保熟知並踐行每日自我防護措施,口罩4小時更換、保持安全距離、七步法洗手、有序就餐等;確保在校期間身體不適及時上報。

三、嚴把兩個出入關口,不馬虎大意。第一個關口是家門口。不具備復課健康條件的學生不能返校。為此嚴格執行“復課證明查驗制度”,學生病癒返校須持醫院或社區的診斷證明,班主任高度負責再次做細做實學生健康信息確認工作。第二個關口是校門口。具備返校條件的學生自行車全部停放在校園外專人看管,學生沿著規定路線有序進入紅外體溫檢測通道後,進班時再次一一進行體溫複檢。

四、全天活動分步施策,不放鬆警惕。一是學生進班。原來的班級提前優化,拉開課桌間距,重組班級人數,提前通知到位,學生錯時進班快速入座;二是老師授課。首先上好開學第一課,進行健康教育和心理疏導,其次利用網絡技術優化線下教學,同步教學,音影同步,講練錯時,兼顧到位,借鑑前期線上授課和線上模擬考試的成功做法,利用後臺數據儘可能精準掌握學生居家學習情況,並診斷評估學習質量,有針對性地制定線下教學計劃,確保復課後課堂實效。三是課間安排。課間休息由班主任老師引導學生在本教學樓活動,有序使用衛生間;課間操錯時分樓層在室外做健身操等,期間教室及時開窗通風。四是放學安排。走讀生校門口專人引導有序回家;住宿生如能克服困難,建議暫時走讀。確要住校的學生實行分散居住,2-4人一間,不超過4人,進宿舍前再次測溫,床頭張貼就寢標識,確保學生之間保持一定的距離。住宿生分時段餐廳就餐,一人一桌同向坐,統一配餐入座即餐,避免集中排隊。五是住宿生晚自習管理。住宿生晚餐後直接返回上課所在教室上晚自習,晚自習期間值班老師一一檢測學生體溫,體溫正常者晚自習結束後分時段返回宿舍。六是體育課安排。體育課專門制定課表,體育老師先期全員參與畢業班體育教學,達到錯時人少、合理鍛鍊的目的。七是未返校學生上課方式。學校提前摸底建立統一臺賬,安排同一線上課表,利用互聯網技術或錄播回看的方式,落實線上教學輔導。

五、防控小組隨時待命,做到隨機應變。學校六個疫情工作組專人負責,責任到人,按照每日工作安排表,定時、定位、定點實時監控學生全天活動,做到隨時待命、隨機應變,及時處置,並與三醫院、東湖苑社區建立了“協同疫情防控機制”,並進行第三次返校後的演練,做到嚴絲合縫、無懈可擊。同時專人負責,關注抗“疫”一線人員子女和農村留守兒童等重點群體的學習指導。


平羅縣第四中學

疫情防控零失誤

教育教學新突破

平羅縣第四中學現有教職工228人,學生3072人,教學班64個,九年級教學班20個,共980人,住宿生280人。

具體措施

一、突出“三個精準”。精準到人。實行校領導包年級、中層包班級,班主任包學生的工作方式,持續完善“人盯人”管理機制。對學生在校的吃、住、行、上課等活動進行全方位的監督管理。精準管理。細化完善“兩案九制一秩序”,將晨午檢、因病缺課登記報告、宿舍管理、環境衛生整治等制度落實到人,明確責任。精準保障。修建洗手池16米,安裝感應水龍頭48個;校門口設置健康檢測點1個;籌措資金20萬元,購買紅外線測溫儀5個,額溫儀40個、體溫計40個,醫用一次性口罩30000個,消毒液640公斤,洗手液100瓶,一次性橡膠手套200雙等必備物資,滿足初三年級師生開學後使用兩到三週。

二、明確“四個要素”。抓好吃。加大食堂從業人員的監督管理,保障飯菜質量,按時足額供應,採取教師提前為學生訂約、配送運行機制,學生用餐以班級為單位,通過餐廳、教室、宿舍多地分散,錯時、定點、定位就餐,避免集中就餐。嚴格住。全力保障外來務工人員子女和農村學生住宿。不再安排縣城學生住宿,由原來每間宿舍住8名學生調整為每間住4名學生,宿舍實行封閉管理,校領導24小時值班值守,每個樓層安排一名值班人員,對住宿生一日三次測溫,隨時關注學生健康狀況。規範行。學生上學、放學實行分班級錯峰進出,校門口、宿舍樓設置測溫通道,安裝紅外線測溫儀,進出人員保持1.5米間距。校園內以班級為單位劃定活動區域,教育引導學生在指定區域活動,儘量避免聚集。注重學。將同一班級分設A、B兩個班進行輪換教學,保證學生上課時單人單桌,且保持1.5米間隔距離,減小教室人員密度,A、B班配置主課教師和輔助教師,主課教師上A班課,輔助教師協助B班看在線直播,依次輪換進行,確保學有所獲。未返校學生繼續在教師指導和家長監督下做好“空中課堂”教學工作。

三、實現“五個全覆蓋”。人員排查全覆蓋。對開學時凡需進入校園的所有師生、學生家長、食堂員工、保潔、保安等後勤服務人員近14天的活動軌跡全面摸排,建立健康檔案,確保進入校園時健康安全。師生培訓全覆蓋。邀請縣疾控中心和“醫教”結對醫療機構專業人員,上好以“認識疫情、敬畏生命、做好防護”為主題的開學第一課,對學生防疫知識進行全面培訓。應急演練全覆蓋。組織教職工反覆開展應急處置演練,通過設置多種場景,總結演練過程存在的問題,逐次完善演練方案,確保各類人員熟知晨午檢、疑似患者報告、隔離、送醫等操作流程和規範。校園消毒全覆蓋。每天對教室、宿舍、食堂等重點活動場所2次消毒,做好消毒記錄。早、中、晚非上課時間打開門窗通風3次,每次至少30分鐘。組織領導全覆蓋。成立校長為組長,教務、總務、政教、團委、年級組等負責人為副組長,相關教職工為成員的消毒保潔、應急救援等11個小組,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教育教學,細化部署各項措施,做到兩手抓、兩不誤、兩促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