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彈幕”到底是讀“tan mu”還是“dan mu”?

彈幕視頻系統源自日本彈幕視頻分享網站(niconico動畫), 國內首先引進為AcFun。大量吐槽評論從屏幕飄過時效果看上去像是飛行射擊遊戲裡的彈幕,所以NICO網民將這種有大量的吐槽評論出現時的效果做彈幕。在中國,本來只有大量評論同時出現才能叫彈幕,但是隨著誤用單條評論也能叫彈幕了。

近年來,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人們在觀看網絡視頻時還可以輸入自己的評論,評論提交之後就直接顯示在視頻裡,同時還可以看到其他網友的評論。隨著視頻的播放,這些評論從右至左如字幕般不斷飄過。一般人們用“彈幕”這個詞指稱網絡視頻中的即時評論。

“彈幕”到底是讀“tan mu”還是“dan mu”?

由於“彈”在現代漢語中是個多音字,那麼,“彈幕”究竟該讀“dàn mù”還是“tán mù”呢?

據彈幕視頻網站嗶哩嗶哩(bilibili)網的介紹,“彈幕”應該讀“dàn mù”,該網站視頻節目載入時會特意顯示如下文字:“你造嗎,彈幕讀作dàn幕而不是tán幕”。

據調查,讀“tán mù”的人大多認為字幕或評論是彈出來的,所以應該讀“tán mù”。這類人群大多不太熟悉彈幕類視頻節目以及ACG文化(ACG為英文Animation、Comic、Game的縮寫,是對動畫、漫畫、遊戲的英文首字母的縮寫)。


“彈幕”到底是讀“tan mu”還是“dan mu”?


由於ACG文化屬於比較小眾的亞文化,影響的人群有限,但目前彈幕視頻已經不限於ACG網站而進入傳統視頻網站而被更多人所接受,筆者認為會有更多的人把“彈幕”讀成“tán mù”,如此一來就存在“dàn mù”和“tán mù”讀音的競爭問題,在我們看來,讀“tán mù”更為合適,理由如下:

(1)從語義上看,“彈”讀“dàn”時專指槍彈、炮彈、炸彈等軍事用品,讀“tán”時則有彈射、敲打、有彈性等多種義項,“彈幕”一詞的使用已經脫離了子彈等軍事領域,而指視頻中出現的評論,普通人很少會把飛過的評論與密集的子彈聯繫起來,那麼用“彈出來的字幕”來形容似乎更為合適,也符合以音別義的原則以及大多數不熟悉ACG文化人群的認知方式。

況且日語中“弾幕”最初只是形容大量相似評論覆蓋視頻畫面的情況 。對於單獨一條或少量的流動評論,日語中用“コメント”(評論、註釋、意見的意思)來稱呼。所以有學者認為我國網友將視頻畫面上的流動評論統稱為“彈幕”是個不折不扣的誤用。

(2)從漢語“彈”類詞的構詞特徵和使用頻率來看,當一個以漢語為母語的人初次接觸“彈幕”這個詞時,更有可能讀為“tán mù”。

漢語雖然有“彈幕”這個詞,但由於是非常生僻的軍事用語,在《現代漢語詞典》中未被收錄。對許多人來說,視頻網站的“彈幕”幾乎就是一個生詞,而“彈tán”無論從義項還是使用頻率而言都多於“彈dàn”,如“彈簧、彈窗、彈床、彈性、彈力、彈升、彈跳”。

“彈幕”與這些詞有更好的相似性和類推性(“彈tán”常位於詞首作修飾語,比較“子彈、槍彈、炮彈、炸彈”中“彈dàn”位於詞尾作中心語),也就是說“彈X”詞相較“X彈”詞中的“彈”有更大的概率讀“tán”。如果一個人不知道“彈幕”可解釋為像子彈一樣飛過的字幕,恐怕他根據自己的語感及視覺經驗將此讀成“tán mù”的可能性更大。


“彈幕”到底是讀“tan mu”還是“dan mu”?


(3)從語用色彩和聯想意義來看,讀“tán mù”比“dàn mù”少一些暴力、血腥意味。

然而,說到這裡我更想聽聽你們以前的叫法是什麼呢,或者談談你的觀點。下方評論留言吧。

事實上,彈幕中存在的語言暴力問題已經引起了一些學者的關注。李君賢指出,在彈幕交流中,網民常因為意見相左、一言不和就惡語相加,最終演變為語言暴力。“彈(dàn)幕”的讀法,將評論視為子彈,無形中就增強了其中的攻擊性和火藥味。而如能讀為“彈(tán)幕”至少在語言聯想層面能一定程度上消解其中的暴力意味,且“彈”與“談”諧音,還可以和評論的“談”建立聯繫。

綜上,我們認為“彈幕”讀為 tán mù更為合適。由於語言具有任意性,其命名更多遵循從俗、從眾原則,《荀子·正名》:“名無固宜,約之以命,約定俗成謂之宜。”詞語的讀音並不一定要按照其來源規定,哪種讀音人數多就應該以哪種讀音為準。 最近的一個例子就是曾念“說shuì服”的“說”在最新版的《現代漢語詞典》中已經從眾改為念 “shuō”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