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不能使用安卓操作系統,華為手機如何在海外市場銷售?

老頑童67991225


該怎麼賣就怎麼賣!無論是國內和還是國外的消費者,在購買手機產品的時候,只會在意一個問題——就是這臺手機好用還是不好用,而不會在意這個手機裡面搭載的是什麼操作系統的。

從華為近期的開發者大會上,華為發佈了自家的鴻蒙系統。雖然餘承東再三強調,其採用的是微內核的核心設計,是完全不同於Linux系統的,更別談基於Linux系統開發的安卓操作系統了。

但是,我們可以從發佈的PPT上看到,目前的鴻蒙系統是採用了自家核心和Linux核心並存的狀態的。原因也非常簡單,就是為了兼容安卓生態。

換句話說,如果鴻蒙系統能夠完美的兼容所有的安卓生態應用的話,那麼對於消費者來說,手機是採用鴻蒙系統,還是採用安卓系統,就沒有什麼區別了。

就好比,很多人都同時使用兩臺手機,一臺iPhone手機和一臺安卓手機。你說這些朋友是在意手機運行的系統,還是在意手機上能不能運行微信和支付寶?

同樣的,只要華為的手機能夠兼容安卓的生態,那麼對於國外的消費者來說,和原來採用安卓操作系統的手機就沒有太大的區別了。因此,該買還是買唄!

甚至更多的消費者在意的是,我購買的這臺手機是不是智能手機,至於更多的就不知道了。不信的話,各位看官可以親自問問身邊的朋友,有多少人知道安卓這個詞彙的。

更關注的是應用,而不是系統。這就是結論。

當然,外國人不會比中國人更聰明。就醬紫。

我是FungLeo,關注科技領域。如果喜歡我的回答,請一定要點贊!關注!多多轉發哦!當然,各位看官有不同觀點,歡迎在評論區與我一同討論哦!


FungLeo


安卓系統在全球是開源的,谷歌從來沒有限制華為使用安卓系統,所限制的是谷歌的全家桶、GMS以及Google Play等。這些被限制的後果就是海外用戶無法正常下載、安裝APP,無法正常使用谷歌郵件和地圖等。這在國內可能很難想象,因為國內不用搭載全家桶、Google Play以及GMS框架。國內的安卓系統,都是各廠商深度定製的,如小米的MIUI、華為的EMUI、魅族的Flyme等,各個廠家定製的系統都有自己的應用商店,可以隨意的下載安卓APP。而國外不行。

在Mate30發佈之處,谷歌禁掉了該機型的谷歌應用和谷歌服務,但是海外用戶依然可以手動自行安裝谷歌的應用和服務,幾天後谷歌將手動安裝的後門給堵上了,由此可以看來谷歌確實想限制華為,華為和谷歌的過節就此結下。這個行為可能會影響華為手機的海外銷售情況。

但是華為已經做好了各種準備,兵來將擋水來土掩。華為公佈了自己的幾大秘密法寶:鴻蒙OS、方舟編譯器、HMS開發者聯盟。

華為MATE30系列新機在馬來西亞、菲律賓、新加波等亞洲國家發佈時,已經啟用了HMS,內置了華為視頻、華為音樂、華為錢包、華為智能助手、AppGallery等。這是華為反擊谷歌的第一槍。谷歌不讓使用谷歌服務,那華為就上HMS;如果谷歌不讓用安卓,那麼華為就上鴻蒙OS,並且華為已經在著手打造鴻蒙OS的軟件生態系統。安卓的代碼經過方舟編譯器後既能提升軟件的運行流暢度又能兼容安卓和鴻蒙OS,方舟編譯器大大簡化了開發者的工作量,不用針對鴻蒙OS進行二次開發,可以快速的安卓APP移植到鴻蒙OS,並且發佈了10億美金的獎勵計劃。相信,加入鴻蒙OS的開發者會越來越多。

也說不定,華為上線鴻蒙OS後,手機會出現銷量小高潮,呈現出蘋果IOS、Android、HarmonyOS三足鼎立的態勢。

華為在全球的手機累計出貨量超過4億部,從這個角度來講,谷歌下了一步錯棋。因為鴻蒙OS一旦運行,谷歌的裝機量不僅減少了4億多臺,還給自己培養了一個強大的對手。

以上就是這個問題的回答,如果您有其他的觀點,可以在評論區留言討論,如果您想獲取更多的科技方面的前言技術,可以關注本頭條號:玩轉嵌入式。謝謝。


玩轉嵌入式


一、安卓是開源的,華為是永遠可以使用的,只是不能使用GMS

安卓是谷歌的沒錯,但是安卓也是開源的項目,目前像華為的Mate30 系列海外版就使用的是開源的安卓,這個是不受谷歌的影響的,永遠可以使用的。

華為不能使用的是谷歌的GMS,含Google APP、支付等服務,這個才是華為在海外市場不好賣的原因。

比如Google play就是應用市場,還有Maps、youtube、Gmail等等,這些軟件在海外的普及率非常高,有點像國內的微信、支付寶這種感覺。

所以海外用戶並不是離不開安卓,關鍵離不開的是這些軟件,以及支付等等谷歌的服務。

二、如果不用安卓,那麼華為的手機能不能在海外銷售?

另麼假如華為不能使用安卓了,在海外還怎麼銷售?那就要換手機系統了,要麼上自己的鴻蒙,要麼用其它系統,至於是什麼,暫時無法知道。

而一旦沒有了安卓之後,GMS自然也無法使用了,這也就是目前華為想要發展HMS的原因,HMS含了應用市場,含了華為Maps、華為支付等等一系列的服務和應用,目的就是替換掉GMS。

當然這個難度非常大,甚至可以說短時間之內,華為不可能成功,就像國內大家習慣了微信,突然要你用一個新的聊天工具一樣,你會使用麼?只怕沒有人願意。

關鍵是並不是所有的手機都不能使用GMS,其它的像三星、小米、OV等手機都可以的,別人憑什麼買沒有GMS的華為?憑信仰?國外這東西不管用啊。


互聯網亂侃秀


昨天google法國確認華為Mate30無法預裝google pay商店等google熱門產品

消息一出,解讀的人分成了兩派:

1、華為Mate30用不了谷歌商店等熱門產品;

2、華為Mate30只是沒有預裝谷歌商店等產品 用戶可以在購買後自行安裝使用。

第一種觀點認為華為在歐洲、日本的市場份額將大幅下降,給三星、小米等填補、搶佔,華為只能依靠國內市場——或者還有非洲市場?

第二種觀點認為華為在歐洲、日本的打擊並非很嚴重,努力還是有所作為的。

由於google沒有正式出聲明,沒有辦法確認哪一個觀點是對的。


安卓google認證是關鍵

以下是安卓官網對google認證的介紹:

google安全性認證最大的特點就是:

確保play Protect認證設備符合安卓安全和權限模型,並擁有最新安全更新的軟件構建;

保障手機設備是在沒有預先安裝惡意軟件情況下發貨;

是google為安卓內置的惡意軟件保護服務,採用了google先進機器學習算法技術;

如果設備不是google認證怎麼辦?

“如您的裝置並未有 Play Protect 認證,我們不能確保您從 Google 有基本的安全功能或應用程式,而 Play Store 也可能不如預期般運作,請謹記您的裝置可能不安全及不能正常運作。”

因此結論

1、華為也許可以繼續使用安卓系統,但因為不能使用google認證,Mate 30不能預裝google商店等軟件;

2、用戶是可以購買後自行安裝google應用,但APP能否正常使用看運氣且存在安全風險。

即:沒有google認證的手機存在安全和隱私洩露的風險。

這在注重隱私歐洲是一個巨大的威脅因素。

3、即便用戶可以自行安裝google APP,但用戶往往會選擇有google認證的手機,而非買回來還要自己折騰的手機——除非是華為忠實粉絲,但這種人不多,不足以支撐華為在歐洲的業績。

大部分用戶講究的是安全性和便利性,買一部手機回來還要折騰半天才能用的,會勸退很多人。


每天原創,給你有價值的觀點!隨手關注,你的支持才是動力!

歷史哨聲


如果不再使用安卓操作系統,華為手機在海外的市場將會受到重創,除非鴻蒙能夠擁有一個像安卓一般的完善的軟件生態圈,不然此種舉動並不理智。

華為是一家大公司,不能光考慮到國內,更要放眼於世界。如果想要取代安裝,就必須先解決兩個問題:

  • 如何確保自家研發的鴻蒙系統滿足所有市場需求?
  • 如何打破IOS和安卓對於市場的壟斷?
我們來具體探討一下這其中的緣由

谷歌仍然具有深厚的影響力

早在幾年前,谷歌就叫停了對華為的技術支持,聲稱將不會在提供華為安卓系統的更新。這些服務包括包括Google Play、Google Store、Gmail、YouTube等等。對於國內用戶來說停止更新倒是不痛不癢,畢竟平時也用不到。但對於國外來說,這項打壓是十分沉痛的。因為這些功能對於國外用戶來講,就像我們平時使用的微信,支付寶一樣,簡直一刻都不能分離。所以華為必須要解決眾多海外用戶的日常需求,而這項工作量時非常大的,任總自己也說過:“鴻蒙最難的點在於生態圈的建設,保守估計也要兩年時間”

儘管近些年來谷歌在手機上的勢頭有所疲軟,但毫無疑問的是:谷歌在歐美市場的佔比仍然是不可替代的地位。

兩家獨大,鴻蒙起步會十分困難

目前,手機操作系統被IOS和安卓割據,二者在自己的領域都做的風生水起,相關的開發環境也很完善。

這對於鴻蒙和華為來講,實在不是什麼好事情。因為華為必須做的比安卓,比IOS更加優秀。但是一個操作系統在研發出來後,需要花很多的時間做社會調查,收集用戶反饋,然後再不斷的優化改進,這是一項大工程,所耗費的精力是常人無法想象的。就像windows,都快半個世紀了,還是存在著諸多不足和漏洞。華為雖然實力也很雄厚,但畢竟太年輕,底蘊上略顯單薄。如何打破IOS和安卓對於市場的壟斷,是鴻蒙目前亟需解決的問題。


當然了,假設未來真有一天華為手機和谷歌徹底撕破臉,不能使用安卓了,也並非完全沒有勝算。但華為作為谷歌安卓系統最大的客戶之一,谷歌也不敢把事情做得太絕。當下世界講求合作共贏,雙方都不願意看到最糟糕的情況發生,這也給華為爭取了寶貴的發展時間,相信華為最終能拿出一份優秀的操作系統!

(都看到最後了,麻煩點個贊和關注吧,謝謝~)


愛思考的奧特曼


安卓雖然內核基於開源的linux,但谷歌搞了一個虛擬機運行在內核下。虛擬機中運行的程序可以不受linux開源協議的約束,使手機廠商可以在其上開發閉源的硬件驅動避免洩露商業秘密。虛擬機的授權方式掌握在谷歌手裡,理論上它可以在新版虛擬機的授權中加入條款對指定廠商禁用。

即使自行開發一個虛擬機可以運行安卓軟件,但還有一個gms框架代碼是掌握在谷歌手中的。很多軟件依賴谷歌的gms服務(包括定位、同步、賬號、地圖、谷歌商店),如果谷歌不讓你包含它的gms代碼和服務,這些程序一運行就會崩潰。對中國大陸沒什麼影響,大陸的軟件因為不讓用gms一開始就不包含gms代碼,但國外的安卓軟件對gms依賴相當高。雖然理論上也可以自己用國內的服務替代,但需要各軟件作者專門為此學習新框架並修改代碼重新發布,不太現實。還有辦法就是做個代理軟件把gms服務透明轉發到國內的相應服務上,但這樣可能涉及侵權。

除非華為強大到讓世界各地的開發者都主動適配華為的系統,否則即使華為開發自己的系統也難以在國外推行。

很多國內安卓軟件開發者不在國內發佈自己的軟件而是選擇在谷歌商店上發佈,因為在國內賺不到錢而在谷歌商店上發佈收入更高更省心。要想讓世界各地的開發者為華為系統適配你得想辦法讓開發者能在谷歌商店以外能賺到錢,這就要跟谷歌商店硬槓。可惜在國外目前沒有能跟谷歌商店相提並論的付費應用發佈平臺。

所以如果谷歌抵制華為,那華為在國外就很難再賣手機。


nohead


事情不是我們想象的那樣。

美國政府決定動用政治手段限制華為的發展。谷歌立即響應美國政府決定。而同期大量受波及的美國企業選擇的是尋求禁令延緩。所以怎麼看,都是谷歌積極主動的配合美國政府。

mate30系列被確定無法使用谷歌服務框架後,本來有媒體/自媒體制作了指導消費者自行安裝GMS套件的科普,但是,隨後谷歌將用戶自行安裝的權限也堵上了。這標誌著華為海外手機安卓系統的死亡。可以這麼說這是華為消費者業務的至暗時刻。

在這個全球化的時代,美國企業盡享全球化帶來的福利,特別是谷歌、微軟、高通、蘋果,他們把服務賣到全球的每一個角落,特別是隨著中國改革開放的紅利。但同時,隨著中國製造和服務(特別是華為的崛起)搶佔市場的時候,美國的全球化紅利降低。一直躺著賺錢的美國露出了流氓嘴臉。

谷歌積極配合美國政府限制華為使用谷歌服務,必然會極大的影響華為手機的海外銷售。但是,我們也不必過於杞人憂天。

華為海外手機不能使用谷歌服務,就好比我們國內手機不能使用微信,支付寶。當然,對於我們大部分人來說,會形成很大的困擾。可是,我們同時也要看到,我們身邊還有很多不需要使用微信支付寶的人群(還有很大部分都隨身攜帶兩部手機甚至更多)。況且,華為憑藉強大的硬件創新能力,手機本身吸引力巨大。所以,對華為來說,只是暫時銷量的損失而已。

不得不說的是,華為最新推出的旗艦手機Mate30系列在國內供不應求,持續追加訂單。所以說,在全年總的銷量上,華為並不會受到大的影響。


科技縱橫666


華為不能使用安卓系統後,國際市場佔有份額短期會受影響。實事求是講這也沒有辦法,畢竟安卓系統的名頭擺在那裡,新用戶對華為鴻蒙存疑也屬正常。

但是這個問題應該可以解決。一是鴻蒙有後發優勢。不出意外,鴻蒙應該克服安卓存在的一些問題,在運算速度,系統穩定和用戶體驗上會青出於藍勝於藍。二是鴻蒙有龐大用戶支撐。鴻蒙面世將輕易獲得數以億計中國用戶,這是其他系統做夢也不敢想的好事。三是鴻蒙將斬獲巨大營業收入。原先支付安卓的使用費成為華為的純收入,巨大資金支持意味著鴻蒙有能力不斷改良操作系統,同時也有能力做更多廣告而佔有市場。四是華為已經具有良好的美譽度。這將對用戶接受全新鴻蒙的信心有很大幫助。新的操作系統一旦被使用,很可能就被用戶習慣而接受。企業逐利,與鴻蒙配套的應用軟件也會跟著不斷出來,就會形成新的鴻蒙生態。

總之,短期看華為用了鴻蒙營銷會受影響,但是從長期看反而是好事。特別鴻蒙在美國製裁的情況下面世,恰逢其時,是千載難逢的好機會。華為會贏。


看不清楚


我是泰瑞聊科技,更多優質內容,敬請關注我的主頁!

如果不能使用安卓操作系統,華為手機如何在海外市場銷售?看到這個問題時,老覺得怎麼回答感覺都不太合理,好像也沒法讓大夥完全明白,最後我還是覺得深入到操作系統的研發和應用兼容性來回答吧。

記得之前,華為餘承東在接受德國媒體採訪時表示,華為已經研發了自己的手機和電腦操作系統,但是隻作為備用,不到萬不得已不會拿出來裝在華為手機和筆記本電腦上。

其主要是因為最近美國經常要求其他國家和企業不與華為合作,由於華為的手機和電腦現在使用的是美國的操作系統。華為高管擔心谷歌和微軟將來會在美國使用,在政府的壓力下不再授權華為使用Android和windows操作系統。

如果華為的手機配備了自己的操作系統,得分兩種情況來說:

第一種情況是華為的手機系統通過虛擬機與現有的Android APP兼容,就像之前的阿里YunOS一樣。這樣華為手機仍然可以運行大多數Android應用,而且體驗應該與Android系統類似。

第二種情況是華為自己的手機操作系統是完全自主開發的,它與現有的Android不兼容。開發人員需要根據華為的系統重新開發APP,那麼華為的手機可能會遇到無法安裝APP的問題。

據個人推斷,應該將是第二種情況,與Android完全不兼容。由於Android的部分版權歸谷歌所有,如果華為的系統與Android兼容,則存在侵權行為的嫌疑,因此華為手機就沒有辦法在歐洲以及其它海外市場銷售了。如果華為自主開發的移動操作系統與Android完全不兼容,它必須與開發者合作,邀請他們為華為系統構建移動應用。例如讓騰訊和阿里為華為系統開發相應的微信和支付寶APP,這肯定會增加應用程序開發人員的工作量,華為也必須承擔一些額外的開發成本。

對於普通用戶來說,只要華為自主研發的手機系統可以運行微信,支付寶,頭條新聞,等普通應用,以及主流手機遊戲。那體驗與普通Android手機沒什麼兩樣,但是如果想使用一些冷門應用和遊戲,華為自主研發的手機系統可能無法做到。因此如果華為被迫在手機上改用自家的操作系統,肯定會損失一部分用戶。另一方面,如果華為能夠保證幾款主流的APP,滿足一些用戶的基本需求,相信還是會有人願意購買華為手機的。

但即便如此,華為手機的銷量肯定會受到很大影響,所以餘承東也表示自研操作系統只會在迫不得已下才使用,大部分用戶已經習慣的安卓和windows系統仍然是華為的首選。但華為一直在挑戰著各種不可能與時刻遭受的困境,個人倒是覺得可能依然還會繼續採用Android和Windows操作系統,如果真出現標題所說的情況,華為也早已做好了各種準備,這些問題將會迎刃而解,從而不會影響華為手機在海外的銷售。


泰瑞聊科技


不能使用安卓系統是誤讀

華為在手機在海外市場的銷量幾乎和國內銷量是相當的,安卓和谷歌停止與華為的合作確實對華為拓展海外市場有著很強烈的衝擊。但是有一點要明白,停止合作並非禁止華為使用安卓系統。

安卓是開源系統,幾乎除了蘋果以外全世界的手機都在使用,但是基於該開源框架之下的所有系統想要搭載附加程序都要向安卓支付一定費用,其中包括專利費以及技術支持等費用。安卓此役終止與華為的合作,是停止向華為提供該平臺之上的技術合作以及系統資源拓展,也就是說,華為手機的安卓系統可以正常升級,但是官方未來不可以在該平臺進行程序整合及搭載附加技術,這是平臺技術合作層面的終止,與系統本身正常的使用無關。如果一定要說影響,那麼可能是華為未來新出的手機恐怕不能更深入的優化以及使用開源程序以外的新功能。

谷歌停止合作不影響國內用戶

大家都知道谷歌和安卓是定向合作伙伴,每一部安卓手機都有谷歌商店,但是國內用戶下載APP基本都是華為應用商店或者應用寶、豌豆莢之類的國產APP平臺,極少有使用安卓自帶谷歌應用商店的。但是國外用戶使用谷歌應用商店還是很普遍。因此合作的終止對於國外用戶或許有直接的影響,對國內用戶則基本沒影響。即使對國外用戶有影響,

此外谷歌地圖之類的安卓應用是谷歌和安卓之間的系統搭載,是每一部安卓手機都可以自定義安裝的APP,所以這類非系統合作類的第三方谷歌軟件也不受合作終止的影響。

海外銷售可以自我優化

華為既然能夠繼續使用安卓系統,那就一定可以自己攻克一些技術問題,關於優化和APP嵌入在國內是可以找到合作攻堅公司的。包括谷歌商店不能用的情況,也可以通過海外版軟件APP解決,最多就是一些官方合作的第三方軟件不再植入系統,而是作為純第三方軟件安裝,通過我們自己研發的應用商店。只不過這樣需要跟更多的第三方合作,需要更多的海外服務器支持。說直觀點就是以前可以把錢給一家,由人家代操作解決問題,省時省錢省力省心,現在很多工作人家不幫你做了,那麼你就得自己挨個去解決問題,耗費時間不說,大幅增加成本也是肯定的。但是為了民族品牌能夠站在世界之巔,為了讓世界知道我們是打不垮擠不倒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