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周列國——魯國(9)魯僖公:縱橫捭闔,騎牆轉舵

中原無霸主

齊桓公和管仲生前曾把太子昭託付給宋襄公,齊國爆發內亂後,齊太子昭隨即逃往宋國。宋襄公倒也不負所托,與曹共公、衛國人、邾國人起兵攻齊,送太子昭回國即位,齊國人也情願迎立太子回國。而魯國卻不願太子歸國,他希望看到一個內亂不止、內耗不休的齊國,於是索性聯合狄人,救援齊國,齊國其他的公子們也從中作梗,與宋等國開戰,無奈都被宋國打敗,齊國人殺了之前擁立的公子無虧向宋國解說,太子昭回國即位,是為齊孝公。

此時,宋國打敗了曾經的霸主齊國,宋襄公意欲繼齊桓公而稱霸,魯僖公十九年六月與曹、邾在曹國南部會盟,然而宋襄公不得人心,東道主曹國不服盟主,宋襄公隨即率軍包圍曹國。同年冬,諸侯思慕齊桓公之德,魯僖公、陳穆公、蔡國人、楚國人、鄭國人在齊國會盟。此後,宋襄公對中原霸主的執念又使他中了楚國人的全套,在鹿上會盟時被楚人生擒。魯僖公亦不願宋國滅亡、楚國獨大,故在薄地會盟諸侯,促成楚、宋和解,宋襄公被釋放回國。

沒有了霸主的約束,中原諸國又開始妄動刀兵,相互攻伐。

魯僖公二十二年春天,因為邾國滅亡了魯僖公母親成風的母國須句,魯國出兵伐邾,攻取須句。邾國隨即報復,同年八月,邾軍出兵攻魯,在升陘對峙,魯僖公驕傲輕敵,被邾軍打得大敗,僖公的頭盔被邾人繳獲,懸掛在邾國城門上。冬季,楚、宋再次爆發戰爭,宋國再次吃癟,在泓水被楚軍打敗,宋襄公的護衛被全殲,襄公本人也傷了大腿,不久便傷重死去了。

宋襄公爭霸失敗,中原仍處於沒有霸主的狀態,擊敗宋國的楚國更是氣焰囂張,不可一世。

周王室分裂

此時,周王室也發生了內亂,夷狄入侵,弄得周襄王也蒙了塵,事情的經過是這樣的:早在魯僖公二十年,鄭國因滑國親近衛國而興兵伐滑,攻入滑國後,滑國人表示歸順,待到鄭軍撤走後卻又倒向衛國,鄭國再次派兵攻打。周襄王派伯服、遊孫伯到鄭國替滑國求情,鄭文公怨恨周襄王偏袒滑國和衛國,又記恨從前周惠王在王子頹之亂時不賜給鄭厲公禮器,所以不服從周襄王的命令,且拘捕了兩個使臣。襄王大怒,不顧大夫們的勸諫,派頹叔、桃子帶領狄人攻打鄭國,攻佔鄭地後為了感謝狄人又立狄女隗氏為王后。魯僖公二十四年,周襄王的弟弟王子帶回到成周,和隗氏通姦,周襄王於是廢黜了隗氏的後位,頹叔、桃子害怕狄人怨恨,索性侍奉王子帶,帶領狄軍進攻周襄王,攻入成周,把周軍打得大敗,周襄王出逃鄭國,王子帶和隗氏居住在狄人佔領的溫地,儼然自立為王。

同年,宋國新君宋成公畏懼楚國的威勢,向楚國投降講和,到楚國去朝見。此時,齊國不能復興、宋國奄奄一息,楚國國勢駸駸日上、狄人擁偽王分裂周室,中原的形勢危急到了極點,可謂“南蠻與北狄交侵,中國不絕若線”

。所幸,此時黃河上游的姬姓大國——晉國已經平定內亂,公子重耳繼承晉國君位,是為晉文公,也繼承了齊桓公“尊王攘夷”的事業。

依楚克齊

魯僖公二十五年,晉文公帶兵勤王,“王子帶之亂”隨即平定。同年十二月,衛文公調停魯國與莒國的矛盾,三國在洮地結盟。齊孝公此時仍以霸主自居,不滿魯國私自舉行會盟而在轉年起兵伐魯。魯僖公自知不是齊國的對手,索性倒向楚國,派公子遂、臧文仲到楚國搬救兵,派遣大夫展喜到齊國軍中勞軍。展喜出自魯孝公,父親是魯隱公時期的司空展無駭。展喜的兄長展獲就是大名鼎鼎的柳下惠(展獲字子禽,因為食邑在柳下,死後諡號為“惠”,故史書稱其為柳下惠)。展喜臨行前,魯僖公令他去向兄長展禽請教如何措辭。展獲得知,便向弟弟授予方略。齊孝公還沒進入魯國境內,展喜便迎上前去進見,對齊孝公說:“寡君聽聞君侯您親自前來,將屈尊駕臨我國,派下臣前來服侍左右。”齊孝公問展喜:“魯國人害怕嗎?”展喜回答:“小人害怕,君子則不害怕。”齊孝公又問:“你們家中空虛如懸磬,原野中寸草不生,憑什麼不害怕?”展喜回答:“憑著先王的遺命。昔日我國先祖周公、貴國先祖太公輔佐周室,為成王之左膀右臂,成王慰勞他們,令他們結盟,盟誓說‘子孫世世代代永不相互侵犯。’這盟約存放在府庫,由太師掌管。齊桓公因此而聯合諸侯,解決諸侯間的糾紛、補救諸侯的過失、撫慰諸侯的災禍,這些都是在彰顯齊國昔日輔助周室的舊責。待到君侯您即位,天下諸侯都盼望您繼承桓公的事業。因此我國不敢保城聚眾,認為君侯您絕不會拋棄王命、廢棄齊國的職責,所以不害怕。”齊孝公見展喜搬出先王遺命,自知理虧,於是撤兵回國。


東周列國——魯國(9)魯僖公:縱橫捭闔,騎牆轉舵

魯國展氏家族,備受儒家推崇的柳下惠即出自此家族。


臧文仲和公子遂到楚國搬請救兵,進見楚王,以齊、宋不肯歸附楚國而請求攻打。於是在魯僖公二十六年冬,楚成王派遣令尹成得臣、司馬鬥宜申率師伐宋,魯僖公親自領楚兵攻齊,佔領齊國轂地,安置齊桓公的兒子公子雍鎮守,讓易牙侍奉他作為魯國外援。

次年冬天,楚成王親自前往楚、宋前線,會合陳穆公、蔡莊公、鄭文公、許僖公出兵包圍宋國。十二月,魯僖公也親自趕到宋國境內與楚國結盟。宋國大夫公孫固到晉國告急,晉文公當機立斷,準備出兵,一場決定中華霸主地位的大戰——城濮之戰——即將打響(當然,大戰的主角是晉楚兩國,我會在《晉文公》的篇幅再著重敘述,後面仍然以魯國魯僖公為主角。)

結盟晉國

魯僖公二十八年,公元前632年春,晉文公攻打依附楚國的曹國和衛國。魯國大夫公子買相助楚國戍守衛國,而楚國卻未能戰勝攻打衛國的晉軍,僖公害怕晉國怪罪,再次當起了騎牆派。他殺死公子買,對晉國解說他未得到君命,私自率軍戍守衛國,又騙楚國人說他沒到戍守期滿就提前回國,戍守衛國不力。魯僖公的兩面派行為雖說不光彩,收效甚巨。當年三月,晉文公即攻陷曹國,生擒曹共公。四月,晉、楚兩強在城濮開戰,楚軍大敗,衛成公逃奔楚國。晉文公、魯僖公、齊昭公、宋成公、蔡莊公、鄭文公、衛夷叔、莒子在踐土舉行會盟,陳穆公懼晉背楚,亦來參盟。魯僖公憑著詭異的政治直覺和不堪的外交手段,再次從楚國的親密盟友搖身一變,堂而皇之的成了晉國踐土之盟的坐上嘉賓。後來,晉國為為懲罰曹國親近楚國的行為,與諸侯瓜分曹國的領土。由於投靠晉國積極,魯國得利最多,分到了曹國濟水以西的全部土地。城濮與楚國一戰,齊桓公尊王攘夷的事業由晉文公接手,踐土之盟後,晉國徹底確立霸權,成為中原霸主。

隨後的幾年裡,魯國恢復了與齊國的關係,並且興兵伐邾,報了僖公二十二年的升陘之敗。魯僖公三十三年,公元前627年十二月,魯僖公病逝,太子興即位,是為魯文公。

魯僖公的外交之道

魯僖公即位之初,正值魯國內亂初平,齊桓公霸業正熾。此時魯僖公採取聯齊以威楚的外交方針,積極響應齊桓公號召的各種盟會、命令,跟從齊桓公征戰戎狄,討伐不臣、安定周室。並繼續與齊國政治聯姻,迎娶齊桓公的女兒聲姜。而當齊桓公去世,齊國四公子爭位時,作為盟友、姻親的魯僖公卻唯恐齊國不亂,與狄人沆瀣一氣,相助四公子作亂。當宋襄公安定齊國,意欲稱霸時,魯僖公亦不願看到宋國獨強,以思慕齊桓公之德為由,公然在齊地與楚人會盟,最終的結果宋襄公被楚國擊敗身死。齊國安定後齊孝公興兵伐魯報復,魯僖公改變外交策略,依楚以制齊,帶領楚兵攻打齊國,扶植齊桓公的其他公子作為魯國外援。當晉國崛起後,魯僖公再次改換門庭,投身晉文公麾下,在城濮之戰後撇開戰敗的昔日盟友,坐上了戰勝國的位置。去世之前,與齊國和好,武力威懾邾國,為兒子奠定了較為和平的周邊環境。


東周列國——魯國(9)魯僖公:縱橫捭闔,騎牆轉舵

沒有永遠的敵人,也沒有永遠的朋友,只有永遠的利益。——亨利·麥帕斯頓

綜上,魯僖公執政魯國時期的國際環境,一頭一尾趕上了齊桓、晉文春秋兩霸,很幸運,僖公站隊正確,或者說是改換陣營十分及時,對於兩個霸主,魯國都是盟國。在齊桓公身死,晉文公未興的前643-前632這11年中原無霸主的特定時代,作為小國國君的魯僖公遊走於各個大國間,遊刃有餘,以最小的代價換取了最大的收穫。魯僖公的一生,準確地詮釋 了十九世紀英國首相亨利·帕麥斯頓的那句至理名言——沒有永遠的敵人,也沒有永遠的朋友,只有永遠的利益。魯僖公雖然不及齊桓、晉文的雄才偉略,但作為小國的國君,他的外交才能、政治敏感已經發揮到極致,可以說是位了不起的國君。然而,魯僖公見風轉舵、渾水摸魚的行為也許能逞能一時,但最終不能使魯國真正強盛起來;而且,摒棄周禮,背信棄義,與南方楚國結成同盟,所謂“非我族類,其心必異”,也許,當魯僖公與帶領荊楚之兵攻打中原諸國的那一時刻,魯國的命運就已經註定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