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種奇蹟叫雙擁

  • 假如在武漢建一座抗疫紀念碑,中國軍民創造的這樣一些奇蹟,或許是碑文中的“硬核”素材。
  • 時空大跨越——大年三十,一抹抹躍動的迷彩綠從四面八方匯入了江城武漢。
  • 速度大呼嘯——10天左右,軍民平地托起兩座山——雷神山和火神山醫院,而野戰方艙成了世界各國效仿的樣本。
  • 目標大呈現——火神山醫院治癒率最高、病死率最低、醫務人員零感染、患者零投訴“四個目標”全部實現。
  • 檢測大精準——軍隊新冠病毒臨床檢驗中心核酸檢測病例7000餘份,精準率高達100%!
  • 新冠大終結——由軍事科學院醫學研究院陳薇院士領銜的科研團隊,研製重組新冠疫苗獲批啟動展開臨床試驗。
  • 捐贈大行動——全國軍地捐款助力抗疫行動已超千億元人民幣。
  • “神女應無恙,當驚世界殊”。就在當年毛澤東同志驚歎中國創造世界奇蹟的地方,今天眾志成城的中國軍民,又創造了諸多驚世之舉。人們可能要問,這麼多人間奇蹟是怎麼創造出來的?

黨旗凝聚的堅定信念,是軍民創造奇蹟的“源代碼”。這種堅定信念,讓我們從勝利走向勝利

翻開中國革命長卷,理想信念下的經典戰例史不絕書。被譽為“19世紀最偉大壯舉”的長征,就是中國軍民在艱苦卓絕中創造的人間奇蹟。美國作家哈里森在《長征——前所未聞的故事》中說,為什麼衣衫襤褸屢遭失敗的紅軍卻始終不能被打垮、擊敗,是因為每個紅軍戰士的心裡都有崇高的信仰。歷史和現實一再證明,中國革命、建設、改革、發展的一切勝利和成就,無不是在理想信念支撐下取得的。

“人民有信仰,國家有力量,民族有希望”。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只有擁有牢不可破的理想信念,有崇高理想信念的有力支撐,有正確的世界觀和人生觀指導,才能更好的為人民服務,全面推進各項工作。

在抗擊新冠疫情的日日夜夜,中國軍民緊密凝聚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旗幟下,全國各級黨員幹部和雙擁工作者,不僅是黨的號令的堅定執行者,也是黨的聲音的廣泛傳播者。奮戰在各個戰場上的軍隊官兵和人民群眾,始終具有統一意志、統一共識和統一信念。全國軍民堅定地相信,有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和正確指揮,有人民軍隊和白衣戰士的衝鋒陷陣,有億萬人民的廣泛參與和擁軍之前,一定能夠徹底打贏這場人民戰爭,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新徵程掃清障礙。於是,那一個個信仰獻身者和理想堅定者,再次鑄就了這個從不屈服任何敵人的民族的血脈精魂。


偉大民族的犧牲精神,是軍民團結抗疫創造奇蹟的“動力源”。這種犧牲精神,鑄成攻堅克難的“鋼鐵長城”

為人民捨得犧牲一切,是人民軍隊無畏的擔當。1943年春,日寇對陝甘寧邊區發起瘋狂掃蕩,負責掩護三個村群眾轉移的八路軍某紅一連一排31名官兵,發現日軍正向群眾轉移路線襲來,當即開火,邊打邊撤,引離日軍。但官兵不幸陷入包圍,不得已拉響最後一顆手榴彈。群眾安全了,31名勇士卻壯烈犧牲了。類似的故事寫滿了我軍愛民史。

人民群眾同樣用犧牲精神為人民軍隊築牢可靠大後方。1934年,紅軍戰士朱鎮中戰鬥負傷。綽號“十六鐵匠”的村民粟傳諒揹他回家,像待親兒子一樣為他治傷。10個月後,當朱鎮中傷愈要去找部隊時,粟鐵匠賣了剛剛收穫的稻穀,為他籌措了4塊銀元當盤纏,還把僅有的兩件衣服披在他身上。這樣的故事也寫滿了人民擁軍史。

今天抗疫戰場的諸多奇蹟同樣是軍民自我犧牲的結晶。疫情爆發之初,無數軍隊白衣戰士在逆行,無數雙擁人在逆行,無數退役軍人在逆行,無數“雙擁模範城”和“雙擁模範”在逆行。每天與傳染病患者零距離,不怕危險嗎?一位軍醫回答:“都怕,誰來搶救生命?”一位傳染病防控專家說:“穿軍裝是用來衝鋒陷陣的!”一位醫療隊員在微信朋友圈裡寫道:“祖國和人民需要我,就算死也有意義!”“在疫情面前,我們人民解放軍誓死不退!”這種犧牲精神,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天平上加上了重重的砝碼。火神山醫院一位96歲重症患者,幾度瀕臨死亡,可醫生護士們不放棄、不拋棄,24小時輪流守護,一次次把他從死神手裡拉了回來。出院那天,這位老人動情地說:我這把老骨頭是軍隊醫生護士揀回來的,他們創造了抗擊病毒的奇蹟!


血濃於水的骨肉親情,是軍民攜手創造奇蹟的“內聚力”。這種骨肉親情,不斷催生新時代追夢人的進取衝動

中國雙擁史是一部血濃於水的歷史。解放戰爭初期,我軍圍殲國民黨王牌74師陷入苦戰,山東野戰軍一個縱隊經過的一條河橋斷了,沂蒙山區的一群婦女全部跳進冰冷的河中,扛起木板,搭成了人橋。部隊迅速通過,打了大勝仗,可許多婦女因在冰河中浸泡時間過長而留下終身殘疾。中央電視臺復原了這段歷史,讓許多人潸然淚下。難怪陳毅元帥說:“我就是躺在棺材裡也忘不了沂蒙人,他們用小米供養了革命,用小車把革命推過長江。”

血濃於水,情濃於血,牢不可破的軍政軍民關係,在抗疫阻擊戰中創造了奇蹟。“前方打勝仗,後方支前忙”“你為國家盡忠心,我為你家獻愛心”“為抗疫軍人守護牽掛”。這是各地雙擁人常說的話。在軍隊醫療隊接管的火神山醫院,軍醫李松森岳父重病亟待手術,主管護師孔德華母親患血液病急需藥物,護師宋茂兒子讀小學急需補習功課。分別是甘肅省雙擁辦、眉山市雙擁辦、上海市雙擁辦的努力,第一時間讓軍人掛心事和軍屬難心事迎刃而解。“雙擁暖心事,激勵著我們把更多的關愛回報給病人、回報給國家。”前方戰士始終保持高昂的戰鬥激情和旺盛的救援鬥志,超負荷連續作戰,防疫情、排險情、動真情,構成了“軍民續寫魚水情,萬眾一心戰疫情”的壯美畫卷。

雙擁的奇蹟仍在延續。3月18日,湖北新增病例和疑似病例首次歸零!3所軍地鐵壁合圍的醫院出院患者均超過1000人!

縱觀世界範圍的抗擊新冠病毒戰鬥,我們應該慶幸我們生於這個偉大的國度、偉大的時代。讓我們繼續聆聽新時代軍民抗擊疫情的跫然腳步聲,讓我們繼續見證和享受中國雙擁助力中國軍民創造的澤被子孫萬代的世界奇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