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槍李向陽的原型:神出鬼沒、足智多謀的兩位“土八路”

1955年上演的電影《平原游擊隊》改編自邢野和羽山合作的話劇《游擊隊長》,劇中的人物李向陽深深的打動了幾代人,影片中的許多經典臺詞至今仍讓許多觀眾記憶猶新。

這部影片的最鮮明的兩個形象是游擊隊長李向陽和日軍中隊長松井。李向陽的形象既有中國古典文學中草莽英雄的特點,也有外國電影作品中的傳奇英雄如俠盜羅賓漢、夏伯陽的影子。創作者將主人公置於超常的環境下表現人物的傳奇色彩和英雄性格,通過富於動作性的情節來塑造形象,使得人物個性鮮明,生動形象,具有較強的典型意義。

例如:李向陽的第一次亮相,是在影片的開端,他接到命令,要火速趕到司令部去接受一個緊急任務:拖住松井,保住公糧,並伺機最終消滅松井。

當他和戰友郭小壯奉命趕往司令部途中,迎頭碰上正在對我根據地進行毀滅性大掃蕩的日本兵,他們恰好堵在他必經之路上,李向陽面臨兩種選擇,要麼繞過敵人,這樣勢必耽擱時間,不能保證準時趕往司令部,同時繞開敵人的行為也不符合這個機智勇敢、堅定、沉著的英雄性格;要麼,李向陽帶著郭小壯在槍林彈雨中衝過去,這當然很危險,但卻是保證準時趕到司令部的唯一辦法,創作者就這樣把李向陽置於這種特殊的險境,在不尋常的情境下凸現他的英雄性格,當觀眾看到李向陽與郭小壯兩人雙騎硬是在敵人的措手不及中衝過封鎖,到達目的地時,誰能不受這個英雄的傳奇行為的感染呢?誰能不對這個傳奇英雄發出由衷的讚歎呢!

雙槍李向陽的原型:神出鬼沒、足智多謀的兩位“土八路”

李向陽的生活原型之一是老八路甄鳳山同志,1903年出生於河北定縣(今定州市)城南東朱谷村,乳名"白旦",弟兄姐妹七人,其行大。父為人扛長工,家境十分艱難。

雙槍李向陽的原型:神出鬼沒、足智多謀的兩位“土八路”

"九一八"事變後,甄鳳山加入了中國共產黨。 "七七事變"後,甄鳳山見抗戰全面爆發,遂決心在鄉抗日,成立了抗日遊擊武裝。

他從正規部隊選了一些班排長以上的幹部,非常能打仗,所以他的游擊隊人員素質較高;他還招募了群眾和民兵中能打仗的人;甚至是土匪,只要你能為我打仗,我就要你。當過特務的人他也要,他曾吸收過一個給日軍當過特務的人在他手下當小隊長。他就用這些方法組成了五個大隊。後來在一次和日軍的戰鬥中,那個當過特務的人又投降了敵人,投降之後,燒殺搶擄,做了很多壞事,群眾憤恨至極。有一天,在他又出來作惡之時被捉到了,甄鳳山對他說:"在這次是應該槍斃你的,我念你有兩下子,在給我當小隊長時還打了幾個勝仗,我再請你喝次酒吧。"喝完酒之後,甄鳳山就把這個人交給了群眾。群眾對這個特務恨之入骨,有的拿刀子,有的拿剪子,生生把這個人一刀一剪地凌遲了,最後剮得只剩下了骨頭。

雙槍李向陽的原型:神出鬼沒、足智多謀的兩位“土八路”

遊擊大隊成立後,在水磨屯村打了第一仗。當時日本鬼子29名,汽車一輛,到水磨屯宣傳中日親善。甄鳳山即帶了19名戰士,埋伏於水磨屯村西大廟牆內,當鬼子回村行至廟前時,甄一聲令下,長短槍一齊開火,打得鬼子措手不及,打死十餘名,傷十幾名,餘者狼狽而逃。游擊隊得大槍十餘支。

為壯大隊伍,甄鳳山提出從敵人手中奪槍,並決定身先士卒。他化裝後騎自行車到了定縣城門口,見只一個鬼子站崗,便故意把自行車鏈子搞掉,蹲下修車,見哨兵不備,趁勢奪槍,而後騎車揚長而去。待鬼子出動追趕時,甄已遠遁。

數天後,甄鳳山又策劃奪槍戰。其令三弟甄鳳高化裝成為鬼子送棉花的百姓,趕著棉花車來到定縣城下,時城門未開,有游擊隊員假裝於後面鳴槍追趕。甄鳳高和幾名化裝成百姓的戰士在城下喊門,稱有八路軍搶棉花車,當兩名偽軍開城門時,戰士們一擁而上,奪了槍支,又趁機衝上城門樓,將日偽守衛十幾支槍下了。與此同時,甄鳳山派往其他三個城門的隊員們也在亂中奪了槍後,迅速撤離。 1938年11月,有情報關係西朱各村張中懷向甄報告,說每日有兩個鬼子在鐵道旁溜達,身上有槍,甄決計奪之,遂化裝後到路邊割草。趁鬼子不備,開槍將兩個鬼子打死,奪大槍兩支、王八盒子兩支。

雙槍李向陽的原型:神出鬼沒、足智多謀的兩位“土八路”

為震懾定縣城中之敵,一次,甄鳳山化裝成"太君"騎著高頭大馬,帶著十幾名化裝的戰士大搖大擺進了城,守門的日偽軍還給他行了禮。行至南街,甄鳳山下馬在茶館裡喝了茶,又威風淳淳地穿過南街至東大街,通過偽縣政府門口時,站崗的鬼子也向其敬禮。當其一行出了東關,鬼子才發覺甄鳳山進了城,然其一行已走遠。

1944年3月,甄鳳山率五名偵察員在定縣火車站從鬼子手中奪了一挺重機槍,軍區政治部《子弟兵報》介紹了奪槍事蹟,並配發了照片。軍區還把奪槍經過作為游擊戰術的教材。1944年12月24日,晉察冀邊區召開了群英大會,甄鳳山被推舉為抗日英雄。1945年,鐵路支隊擴編為冀西三分區六團,甄鳳山任副團長,參與了對日大反攻。

甄鳳山雙手打槍,要打左眼,就不打你右眼;在黑夜之中一槍能打掉點著的香火頭兒;還有一次他跟老婆開玩笑一槍打下老婆的一撮頭髮沒傷到頭皮。這都是群眾中的傳說,但敵人對他確實是聞風喪膽。

還有一件真實的故事,就是甄鳳山要跟日本鬼子中隊長換媳婦。鬼子既打不垮甄鳳山,有不能使他投降,就想了個邪招:在抓住了甄鳳山的妻子之後,寫信給甄鳳山說,你要是投降就放了你老婆,否則就殺了她。甄鳳山決定以牙還牙,帶人進了城。他了解到城裡有一處朝鮮人開的大煙館,恰好與日軍中隊長是一牆之隔。一天,他趁日軍中隊長不在家,到了大煙館,從牆這邊鑿了個窟窿,進去把日軍中隊長的媳婦給掏了出來。出來之後,甄鳳山給日軍中隊長寫信說:"你要是放我媳婦,我就放你媳婦;你要是殺我媳婦,我就殺你媳婦;你要互換,咱就交換。"日本鬼子同意交換,商量了交換的地點和條件,比如說:雙方不能打槍,要讓甄鳳山的媳婦先過來,然後才能放對方媳婦過去等等,最後事情辦成功了。但事後甄鳳山捱了分區政委王平的批評,晉察冀軍區司令員聶榮臻也說他做得不對,但已成事實,也就算了。

雙槍李向陽的原型:神出鬼沒、足智多謀的兩位“土八路”

定縣人民給予甄鳳山極高評價,定縣縣委黨史辦編印的革命回憶錄中寫道:"在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中,甄鳳山同志和他率領的部隊參加戰鬥124次,殲敵278人,俘虜日、偽軍333名,繳獲長短槍426支,輕重機槍九挺,炸燬汽車17輛,坦克5輛,繳獲戰馬13匹,摧毀敵炮臺31個,炸唐河、新樂大橋各一座,炸火車頭四個,並繳獲大批彈藥和物資。"甄鳳山同志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戰鬥的一生……"

李向陽的原型之二是著名抗日英雄郭興。

郭興1940年參加八路軍,他才只有16歲。

讀過幾年書的他聰明機敏,很快得到領導的賞識,第二年他就被派回家鄉組建敵後武工隊,並出任武工隊的隊長。臨行前,軍隊領導派給他2個戰士、2支槍、3發子彈,並下達"作戰指標":一年內要組建起一個連的兵力,並要消滅105個敵人,這其中除偽軍外要包括5名日軍。剛滿17歲的他對完成這個"指標"充滿了信心。

聰明的郭興利用靈活機動的游擊戰術在消滅日偽軍的同時逐漸武裝起自己的隊伍,他自己挑選了兩支從偽軍手中奪取的手槍別在腰上,成了一位"雙槍隊長",敵後武裝隊也慢慢由最初的3個人發展到40多人。

此年12月份的一天中午,郭興化裝成日軍小隊長,騎上高頭大馬,和兩個隊員"威風凜凜"地來到日軍盤踞的一座縣城。當時,城門邊,有一個日軍帶著2名偽軍正在站崗,見"小隊長"騎著高頭大馬過來,忙不迭地敬了個軍禮。郭興拔出雙槍,不等那名日軍反應,"啪!啪!"兩聲,那名日軍的腦袋已開了花。站在旁邊的2名偽軍還沒搞清楚怎麼回事,已被郭興的2名隊員擊斃。

郭興他們衝進城內,快馬加鞭向城內日軍總部衝去。時值日軍中午休息,一些日本兵在街上閒逛,他們多數都沒帶槍,只在腰裡別一把刺刀。郭興策馬快跑,手拿雙槍,和2名隊員一起,見日軍就打。

隨後郭興他們就向該城的後門跑去,也同樣是見著街上的日軍就開槍,打得他們死的死、傷的傷,短短20多分鐘,整個縣城內已被搞得人仰馬翻。等日軍反應過來時,郭興他們已跑出縣城,消失得無影無蹤了。

從此,日軍一聽到武工隊就膽顫心驚,郭興的名字也在那片土地上流傳開來。

郭興譚到自己時說: "電影中的李向陽使雙槍,那是百發百中。我沒那麼厲害,我也就是10發7中吧!這在當時已經被叫做'神槍手'啦!李向陽畢竟是電影人物,但電影《平原游擊隊》中火燒敵人糧倉的故事倒是與我的經歷很相似。"

1943年夏天,日軍在太平洋戰事已出現了節節敗退的局面。為供給前方,日軍在郭興敵後武工隊所在地區採取強取豪奪的方式,搜刮了10萬多斤糧食,準備運往太平洋戰場。這時,武工隊接到上級命令,"不能讓敵人運走一粒糧食"。

一日,郭興和3名隊員化裝成"日本鬼子",趕著一輛裝滿雜草的馬車來到了日軍的糧倉前。

七八名光著膀子的日偽軍正在划拳喝酒,身著日本軍裝衝進來的郭興又用日語大喊一聲:"立正!"這些偽軍被眼前這"皇軍"的氣勢鎮住了,馬上站成了一排。郭興的隊員用手中的日本刺刀把這些偽軍趕到了一個房間,並鎖上了門。接著,郭興他們卸下馬車上的雜草、煤油和炸彈。一邊向日軍糧食上潑灑煤油,一邊將一個又一個炸彈埋進了糧食裡。扔下點燃的火把後,郭興他們就立即撤離了現場。不一會兒,糧庫上空就冒起了滾滾濃煙,日軍的整個糧倉變成了一片火海。"轟!轟!轟!"糧倉內的炸彈不斷爆炸,日軍不敢靠近,只能眼睜睜看著軍糧被燒光。

雙槍李向陽的原型:神出鬼沒、足智多謀的兩位“土八路”

郭興在新疆軍區為官兵講述自己的經歷

郭興帶領的武工隊越戰越勇,就像電影裡那樣,好戲連臺。比方說,在飛馳的火車上抓鬼子、深入敵巢抓"舌頭"、夜炸洋橋、火燒城隍廟、西王莊截糧、智擒漢奸"賈大頭"、攻打高家莊等許多漂亮戰鬥,都是武工隊的傑作。這使武工隊的名聲越來越大。當時群眾中流傳著"郭興武工隊,偽軍見了求饒,鬼子見了害怕"、"郭興今夜要誰的命,等不到五更天"等許多誇獎武工隊的順口溜。

抗日戰爭勝利後,郭興又參加瞭解放戰爭、抗美援朝,最後駐守新疆;1988年,郭興從北疆軍區司令員的位置上退了下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