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加了几十场培训,为什么依然没有成为咨询师?

在第三期督导班看到一位老师写的2019年总结,这一年下来参加了十几场职业规划和运营类的培训,花费好几万,着实佩服学习精神。

督导班的每个案例分析作业她都做的非常认真,一篇客户分析文章写的像故事一样,文字功底很好。

但是每次读她的分析,总是感觉到她看不到客户——没有理解客户的问题,没有看到客户的真正的焦虑、希望和力量,而对客户的评判分析却很多。

可是这位老师,其实是个性很随和的人。

我很好奇,问题到底出在哪里。总觉得是隔着一层东西似的,却说不出来那层东西是什么。

直到有一天,大家在讨论一位医生的去世,这个老师转发了一个帖子,劝大家不要被利用,我一下知道这个老师的问题所在了。

当我们在讨论一个人的时候,她看到的不是这个人,而是外部势力亡我之心不死之类的论调。

那是60、70年的教育吧,而这个老师也正是70后。

很多人眼中是看不到人,对人的判断是基于从小接受的教育对人的看法:你是好人,还是坏人;你是懒人还是勤奋的人;你是正直的还是奸诈的……

这个模式已经装在大脑中,进入潜意识,一遇到人就自动反应程序,这个情况在年长中较多。

参加了几十场培训,为什么依然没有成为咨询师?

我还记另外一个70后咨询师的故事,就叫她秋吧。

2017年,武志红的新书《巨婴国》下架,咨询师就在群里讨论。很多老师都从咨询师角度去发表看法。

秋就跳出来:什么丢脸啊、伟大啊,一下子把自己放在大义凌然的道德制高点上,把我们都连带批了一顿。

老师们不愿意讨论了,我也感觉非常不舒服。

一位睿智的同行说“夏虫不可以语冰”来安慰我(这个同行真是才高,我第一次知道这个词)。

我感觉秋在咨询行业走不远,因为有太多的道德判断了。

而秋在某个平台上做了一段时间咨询,收费几百元那种,后来就彻底退出咨询行业,现在不知所踪。

这种动不动拿对错和道义的大帽子压人,客户也不愿意买单吧。

作为咨询师,需要给客户巨大的抱持空间,在这个空间里不对客户做任何的批判,全然地接纳客户。只有感觉到被接纳,客户才觉得安全,才愿意展开自己,改变才能发生。

多数的咨询师就卡在这里,动不动就拿自己的价值观和标准来评判客户——怎么这么不争气呢?怎么这么不爱自己呢?怎么这么弱呢?

要知道,如果客户发展好了,也就不会来咨询了啊!

我在咨询初期也有这样卡点。

我是一个理性的人,喜欢对事物做判断。遇到三观相符的,咨询的特别顺利;遇到三观不符合,咨询起来就比较别捏。因此我的咨询就很受限,只能Hold住一部分的客户。

随着咨询过程中的不断自我成长,看到自己的模式并且冲破模式,咨询的客户范围就一下子变广了:强的、弱的,年轻的、年长的,国内的、国外的,各行各业,各种价值观形态的。

有趣的是这个时候我对各种评判声音就特别不舒服了。比如经常听到“这肯定不行”、“这人太差”这种判断。

很多人都带着一个法官的眼睛去看待周围的人和事,一旦情况不符合自己的内在小法官,就开始各种下判断,语言铮铮的,好像自己是全球唯一标准答案似的。

这种判断在对一个新闻事件的评论最明显。

你看看评论区留言对新闻人物的各种评判、攻击,每个人都过一把道德大法官的瘾,反正动动手指就行。

参加了几十场培训,为什么依然没有成为咨询师?

我在思考,为啥这么多人有类似的模式呢?

我无意中看到小时最爱看的《黑猫警长》和《猫和老鼠》两部动画片。这两个动画片,一个是中国产,一个是美国产,讲的都是猫和老鼠的故事。

《黑猫警长》中,故事剧情都是老鼠一只耳干坏事,黑猫警长来抓捕。黑猫永远是严肃的,正气凌然的,尤其骑着摩托车,配上音乐和“吼吼。

黑猫警长”的唱词,好威风,像西部电影中的英雄人物出场,看得热血沸腾的(估计想当警察的80后是受这个动画片影响的)。

而一只耳永远是猥琐的老鼠形象,不是使坏水,就是灰溜溜逃跑,没做过一天好老鼠。这动画片好坏分明,而且好的不可能变坏,坏的不能变好。

而《猫和老鼠》就很有意思,每次看都哈哈大笑。

Tom 这只大猫经常被老鼠 Jerry捉弄,有时候Jerry联合大狗对付Tom,有时候是Tom和大狗一起欺负Jerry。

他们俩在不同时刻里占着不同的上风,没有哪个从头到尾都是占便宜的,剧情各种反转。所以也无法判断哪个是好的,哪个是坏的。

看了《黑猫警长》的孩子长大之后,啥事得得分个好坏,啥人都画个线——你是好人,他是坏人。

人和事是复杂的,哪里用单一标准就能划分。但是我们就这样做了,所以问题就出来了,人被割裂了,你也就看不到一个完整的生命个体了。

在电影和电视剧这种标准也有体现,中国电视剧最后一定得写个大团圆,好人有好报,不然编剧要被骂死。但是你看欧美电视剧,那些杀人犯最后没进监狱呢,我们眼中所谓的坏人没被惩罚啊。

一开始看特别不舒服,后来发现多数的电影就是这样结尾的。

在对待人的丰富性上,欧美作品中显得特别丰满,而我们的作品在单一标准下就只有好坏之分了。


参加了几十场培训,为什么依然没有成为咨询师?

我们从小接受了这样的教育,长大后追求非黑即白也就是非常自然的表现了。

前段时间读了一篇文章《疫情下的大众心理、社会权力和责任伦理:专访许纪霖》。

这位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的教授说:

“今天的教育到底缺什么?我认为,缺的是一种悲天悯人的人文关怀,缺少的是对人生和生命的深刻理解。”

这段话深深打到动我。

我们很多咨询师缺的也是“悲天悯人的人文关怀”,对人的悲悯,对自然的悲悯,对宇宙的悲悯。

因为这个缺失,看不到人性,只能拿工具套人。技术学得再多,依然解决不了人的问题,因为眼里没人。

要做到这一点,需要咨询师放下自己的内在结构。

这个内在结构是由你的价值观、原生家庭、成长经历、教育、文化、地域、宗教信仰等所构成的。

如果把内在结构比喻成筛子眼,你的筛子眼很小,别人从你这里就过不去,你就会批判排斥别人。而如果你的筛子眼很大,什么人到你这里都能过去,你的包容度就非常大。

在目前教育下,寻找一个标准答案,非黑即白的简单区分,让这个筛子眼变得实在太小,连我们自己都过不去自己的筛子眼,更别说让别人过去了。

这个问题不单是咨询师群体的问题,而是整个社会群体的问题。

参加了几十场培训,为什么依然没有成为咨询师?

疫情之下,有多少文章能读到悲天悯人的人文情怀的,对人性的关怀的,都可以掰着指头算算。

那有什么方式可以提升这种人文情怀,看到人呢?

那就去多读文学作品,那些伟大的文学作品之所以伟大一定是关乎人性的。

读文学作品也能够给你的心灵带来平静,同时多看看有深度的人文电影对你也是一种帮助。

多放下手机,读读经典,她会影响你的灵魂。

一个有着悲天悯人的人文关怀的咨询师,是一个可以走得深远的咨询师,

一个有着悲天悯人的人文关怀的民族,是一个有希望的民族。


参加了几十场培训,为什么依然没有成为咨询师?

火把生涯®创始人

中国职业规划师,资深职业规划咨询导师

职业规划类书籍《觉醒》作者

作为国内职业规划的先行者,从2010年开始从事职业规划咨询,在近10年的职业咨询中累计咨询近千个案,具有丰富的职业咨询实战经验。

王虹老师在从事职业规划咨询的过程中,不断勇敢地探索,对心理学,原生家庭以及个人成长、亲密关系都有深入研究,咨询功底深厚,对职业问题的剖析全面而深入。咨询尤其擅长职场中高端人士、各类女性群体、留学生、海外华人,客户遍及中国各个省份以及中国香港,英国,美国,新西兰。

王虹老师至今已经旅行16国,跨越5大洲,并参加18个月海外志愿者项目,在美国工作1年,在非洲马拉维工作6个月,成为在美参加此项目的第一位中国人。

2017年9月开设职业规划实战案例督导班,培养实战型职业规划师;

2017年10月建立国内首家女性职业成长平台,目前在线3000多位女性;

2018年6月建立女性年度职业成长南丁班,两期累计学员440+位;

2018年8月建立职业规划咨询团,有5位咨询师;

2018年12月推出职业规划新书《觉醒:把人生设计成你想要的样子》;

2019年1月创立火把咨询师俱乐部,旨在为国内职业规划咨询师提供沟通平台;

2019年3月开设职业规划师咨询实战班(基础班),致力于培养新手咨询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