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刷《遊客》:從三個方面解讀該電影的魅力所在及給我的現實思考

前言

2017年的時候就看過這部電影,最近閒著沒事,又刷了一遍,不過隨著年齡的增長,看問題的角度不同,導致每次觀看都會帶來不一樣的思考。

《遊客》這部電影主要講述了來自瑞典的一家四口,到法國的阿爾卑斯山滑雪度假。一場突如其來的雪崩打破了這一切。當時遊客們四處逃竄,妻子艾芭一邊叫喊著丈夫托馬斯的名字,一邊試圖保護著他們的孩子。沒想到的是,托馬斯卻在慌亂之下丟下了妻子和一雙兒女,拿起桌上的手機和手套,自顧逃命去了。儘管最終躲過了這場雪崩,但這一家人的關係卻出現了巨大的裂痕。

這部電影曾獲得第67界戛納電影節“一種關注單元”評審團獎。影片屬於中產階級婚姻危機題材,矛頭所指向的雖然是婚姻問題,但是從中折射出來的卻是另外一些有關人性等更深層次的東西。

那麼今天,我就從婚姻與家庭中的信任危機、人與人之間反應的個體差異、及人性的自私與本能反應的不可抗性這三個方面來解讀這部電影的魅力所在。在文章的第四部分,基於影片的內容,我也會談談對影片對於我的幾點現實思考。

二刷《遊客》:從三個方面解讀該電影的魅力所在及給我的現實思考

01、婚姻與家庭中的信任危機:托馬斯一家度假時遇到雪崩,托馬斯丟下妻兒獨自逃跑,由此產生了信任危機和矛盾

影片從托馬斯一家四口在雪山拍全家福開始,攝影師熱情地招呼著,讓他們配合擺拍,但是這一家全程僵硬和尷尬,乍看溫馨和諧的家庭實則暗潮湧動。

不難看出,這一家屬於典型的中產家庭,丈夫托馬斯事業有成,家庭事務由妻子艾芭操持,有一雙可愛的兒子和女兒,一家人來風景迤邐的阿爾卑斯山滑雪度假,住著豪華的五星級酒店,如果沒有什麼意外的話,他們將度過愉快的五天假期。

然而,第二天,當大家坐在雪山旁的戶外餐用餐時,雪山發生了輕微的雪崩,原本大家都覺得不會影響到自己,還紛紛掏出手機來拍照。沒想到,崩塌的雪霧以非常快的速度卷襲餐廳的方向。這個時候大家紛紛逃跑,丈夫托馬斯也在其中之列,留下了驚慌失措的妻子和兩個孩子。

此時,妻子艾芭先是把坐在裡面位置的女兒抱了出來,又想用另一隻手來抱兒子,卻抱不動。艾芭大聲喊著丈夫托馬斯的名字,孩子驚恐萬分地喊著爸爸,場面一片混亂。一分鐘後,大家發現這原來是虛驚一場,於是又紛紛地說說笑笑回到餐桌,而托馬斯一家卻陷入難以名狀的尷尬氣氛之中。

在下山的時候,導演用了四個轉頭的表情,把剛才突然事件所帶來的微妙氣氛和各自的心理狀態傳遞的淋漓盡致。先是托馬斯試探性地回頭,他似乎已經察覺剛才的行為有些不妥;兒子回頭好奇爸爸媽媽剛才到底是發生了什麼;女兒回頭眼神裡透露著懷疑和擔心;而艾芭眼神看著遠方,很難解讀出是失望還是難過。一路上艾芭都是一個人默默地往前走。這裡可以看出,每個人對這突如起來的“事故”都有著自己不同理解,尤其是丈夫和妻子之間,也是接下來矛盾的起點。

回到房間,托馬斯問艾芭是不是生氣了,而艾芭卻否認。這個時候的艾芭心情應該是很複雜的,她或許到現在都不能相信剛才發生的一幕,她的丈夫在危險來臨時,竟然不顧妻兒,只顧著自己去逃命。她不知道要說什麼,縱然心裡有千言萬語,只是卻不知道從何說起。

看似幸福的一家四口,在雪崩來臨時,表面維持的圓滿竟然如此的不堪一擊。我們絕大多數電影都是靠一個個故事情節來推動劇情的發展和人物情緒變化的,而導演魯本·奧斯特倫德在電影的開頭就向觀眾丟了一個重磅炸彈,引爆出整部電影中的所有情緒,也引發了一些列的拷問,矛盾和懸念由此展開。表面看似普通的婚姻危機,實則是一個非常嚴肅有關人性的問題。

二刷《遊客》:從三個方面解讀該電影的魅力所在及給我的現實思考

02、人與人之間、男人與女人之間反應的差異:妻子艾芭和丈夫托馬斯在對待此次雪崩事件有不同反應和看法,而他們的朋友也有自己各自的看法

在影片中,出現兩對情侶朋友,他們之間的談話為這部影片著實增色不少。

①與第一對朋友吃飯聊天的場景

與“朋友女”和她認識的情人約在餐廳吃晚飯,朋友女是女主艾芭度假第一天在酒店前臺認識的,而這位女士家裡有丈夫和小孩,這次她是獨自一人出來度假的,還認識了新的情人。

在之後女主與朋友女之間的一段對話中,我們可以看兩人觀念的不同。

艾芭問朋友女,你生命中有這麼多男人,那你丈夫怎麼辦?她回答說,我和丈夫都是各自為自己的關係負責。艾芭問,那你們彼此不嫉妒嗎?她回答說,不會,如果丈夫和其他女人過得快樂,那麼為什麼不讓他享受呢?艾芭問,如果有朝一日你老了,丈夫把你拋棄了怎麼辦?她說,我生命中重要的人很多,不止丈夫和孩子。

朋友女認為,自己首先是自己,她不能把她的整個自我完全建立在作為妻子和母親的角色中。我們可以看出朋友女是一個非常隨性的人。而艾芭不能苟同她的觀點和生活方式,她覺得朋友女的行為會對別人造成傷害。

在此,我們沒有辦法說誰對誰錯,這涉及到兩人對待婚姻戀愛的態度不同而上升到人生觀、價值觀的不同。艾芭是一個家庭主婦,遵循家庭概念,照顧丈夫和孩子的生活起居,相對應的她也希望托馬斯在經濟上和其他方面能夠像個一家之主一樣保護這個家。她對婚姻關係的理解:應該是長期、穩定、互相信賴的伴侶關係。這個也是為什麼艾芭會對托馬斯面臨危險時拔腿就跑不顧妻子兒女而感到失望和不可原諒的原因。

接著四個人在吃飯時,談到雪崩事件,托馬斯避而不談自己丟下家人獨自逃跑,而艾芭卻當著朋友的面說丈夫托馬斯嚇得從桌子旁跑走了,開始兩人還儘可能地面帶微笑談論此事,但觀眾看得越發覺得尷尬。

毫無疑問,艾芭非常介意丈夫的那種沒有責任感行為,但是到目前為止,丈夫一直沒有主動承認什麼,現在當著朋友的面還極力否認,這讓艾芭很失望,加上剛才“朋友女”對婚姻持不同的看法和態度,使艾芭先前的傳統觀念產生巨大的衝擊。就在四人非常尷尬的時候,餐廳中有人過生日,響起了生日歌,於是成功救場,但是男女主角的矛盾也隨之而升級。

二刷《遊客》:從三個方面解讀該電影的魅力所在及給我的現實思考

②與第二對朋友吃飯聊天的場景

托馬斯的朋友馬特帶著年輕的女友範尼來度假,晚上大家約好在酒店房間裡一起吃飯。

吃完後閒聊,女主艾芭再次敘述雪崩的經過,場面又陷入尷尬。艾芭這次清楚地表達了自己的所有感受,她說她現在在這個五星級度假村一點也不爽,感覺很不好,她不喜歡這裡,托馬斯把她嚇壞了。

這個時候馬特成功救場,他說:

出現這樣的情況,人們不能總是知道應該怎麼辦,想的首先是求生,一旦求生模式開啟,他就不可能遵守他的價值觀。

艾芭表示能接受那是人的本能反應,但是托馬斯你得事後承認啊!而且從艾芭的內心來講,她是無法接受託馬斯逃跑的,她說:我不能忍受丟下自己的孩子逃命的人,這和我不同,我的第一反應就是我得孩子,他們太小了,還不能保護自己,托馬斯的第一反應就是他自己。

此時氣氛一度尷尬到零點,兒子操作飛行器直衝沙發,再次成功化解了成人世界的矛盾和尷尬。戲謔的是,突如其來的飛行器把馬特嚇了一大跳,我們看到他跳了起來,拽著小女友範尼的胳膊,就在剛剛,他還幫托馬斯解釋為什麼逃跑呢,這會兒他自己就親自示範了。

當馬特和範尼離開的時候,範尼開始假設,如果馬特像托馬斯那麼做的話,她會有如何反應,而且在範尼看來,離異的馬特是會丟下老婆孩子,自己跑的,而她會艾芭一樣,不會跑,留下守護孩子。

這個問題本來是一個家庭的內部矛盾,現在已經延伸到另外一個家庭,也或許已經延伸到無數個坐在屏幕前的我們,我們和伴侶在看的時候,也會互相問對方同樣的問題。這個時候,導演成功地將問題討論範圍延伸到人與人之間、男人與女人之間,因為個體差異會產生不同的反應。

二刷《遊客》:從三個方面解讀該電影的魅力所在及給我的現實思考

03、人性的自私與本能反應的不可抗性:妻子艾芭一直想得一個丈夫托馬斯認錯的態度,而托馬斯說他自己也是本能的受害者

無論是跟第一對朋友吃飯,還是跟第二對朋友在一起吃飯,絕望和需要他人進行道德評價支持的妻子艾芭總是把這個事情拿出來說,這個坎她是過不去了。而丈夫一直在極力否認自己逃跑的行為,他覺得是兩人看問題的角度不同罷了。

托馬斯曾說他自己從來沒有見過那麼大的雪崩,在雪崩前托馬斯一直表現地不以為意的樣子,而當時的艾芭是很緊張的,如果當時托馬斯真的沒有做任何心理準備的情況下,在那個瞬間,或許就是做出了本能反應。

艾芭能接受本能反應,因為她自己因為母愛的本能留下保護孩子,但是她無法接受託馬斯的逃跑,無法接受託馬斯自私的謊言。

從影片展示的幾個細節來看,丈夫托馬斯說了好幾個謊言,明明在看手機,說沒有看手機;說自己是第一玩飛行器,還玩的那麼好;兩次極力否認自己雪崩時逃跑;捂臉裝哭;明明自己是抽菸的說不抽菸等等。

在我看來,丈夫托馬斯的說謊已經是個習慣,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好像是一場雪崩把一直存在的矛盾砸離開了,這或許就是妻子艾芭在碰到雪崩之後一定要得到丈夫一個認錯的態度的原因。婚姻家庭中的信任一旦出現裂痕,沒有足夠的誠意,是很那彌合的。

二刷《遊客》:從三個方面解讀該電影的魅力所在及給我的現實思考

而之前朋友馬特在安慰艾芭為托馬斯做辯解時說:飛機失事,這些活下來的人,他們踩著私人的屍體逃命,他們撞到了老人和孩子,行為令人髮指,只有這樣他們才能活下來,你不能認為這是犯罪而懲罰他們。

托馬斯也仍舊在極力否認時,而艾芭卻步步緊逼,甚至於拿出手機錄像給大家看。終於在朋友的見證下,托馬斯承認自己:看上去是跑了

在房間外的一次談話中,托馬斯徹底地崩潰了,他說他自己控制不了自己,並不是艾芭才是受害者,他自己也是本能的受害者。

托馬斯的崩潰大哭,一家人上來抱在了一起。

電影的結尾,它並沒有設定真正意義上的大團圓,也沒有讓這一家四口徹底的分崩離析,而是使用了一一場英雄救美的戲碼,不知道是不是父母故意編排,目的就是重塑父親在孩子們心目中的形象。

一場雪崩引起的“信任危機”,我們看到一個家庭由圓滿和諧—信任危機—矛盾產生—雙方息爭—極力修復的這麼一個過程。而在影片結束時的一個片段也很耐人尋味,妻子在面對下山司機危險駕駛時,大聲指責大巴司機並強烈要求下車,結果整車人都步行下山,這個時候觀眾注意到丈夫的表情時好像他露出了一絲微笑,也給觀眾帶來會心一笑。在我看來,當遇到了極端危險的情況,產生的條件反射,求生的本能讓自私的本性暴露無遺。

二刷《遊客》:從三個方面解讀該電影的魅力所在及給我的現實思考

04、基於《遊客》裡的一場雪崩所帶來婚姻家庭的信任危機,談談我對於人性和自我認識的幾點現實思考

有人說《遊客》是一部容易導致分手的電影,男人的抵賴和辯解,女人的堅持與哭泣,讓人看了感到絕望。而這部電影把北歐電影的冷峻和內斂,以及自帶鋒利發揮的淋漓盡致。

由一場雪崩所帶來婚姻家庭的信任危機,談談我對於人性和自我認識的幾點現實思考:

①當極端事件突然發生時,我們選擇原諒,還是選擇不原諒?

《奇葩說》第四季,有一期辯題是:遇到危險,伴侶手刀逃跑,該不該原諒?

傅首爾是這麼說的:如果說逃跑是他的一種本能,那麼我選擇不原諒他也是我的一種本能。

而影片中馬特勸艾芭時說,你也要想想托馬斯的好,他為這個家庭的付出,托馬斯的第一反應是他自己的瞬間反應,如果給予他時間讓他思考的話,他是不會這樣做的。

馬特是在提醒艾芭,你到底糾結什麼,你是在想得到一個什麼樣的結果,你是選擇托馬斯那個瞬間反應還是選擇作為丈夫平日裡還不錯的他?

所以,在我看來,因為丈夫的行為產生的信任危機,這種災難完全可以吞噬人與人的關係。妻子艾芭的內心永遠得不到有效的安慰,因為那可能也是人本能。

②愛情與婚姻,如人飲水冷暖自知。

有人隨性灑脫,家裡有愛人,外面還有情人,撇開道德道德不談,覺得自己首先應該是自己,而不是其他人的附屬品。

而有的人傳統、有責任感,他給予伴侶安全感,同樣也希望伴侶能夠給予自己安全感,在他的認知世界裡,有信任和愛來維繫著。

哪一種生活方式好我們無法直接去評判,適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愛情與婚姻,如人飲水冷暖自知。

③不要遙望過去,不要預測未來,最好的作法就是把握好當下

男人和女人的思維方式有所不同,即使價值觀相同的兩個人,看待問題的角度也不盡相同,如果能接受人性的個體差異化,或許才能在這個變化無窮的大千世界裡行動自如。

而大家在觀看電影之初,問對方的那個問題,現在有了答案嗎?如果是你,面對突如其來的災難,跑不跑?

在我看來,這題無解。人性是經不起被考驗的,這點難以令人接受,也是不得不承認的事實。我們不應該遙望已經發生了的過去,也不要預測變幻莫測的未來,因為都徒勞,最好的作法就是把握好當下。

結語

《遊客》這部電影看似細膩地描繪婚姻與家庭,實則戲謔地在探討生活與人性。它帶給我們的追問與思考,便是這部電影的魅力所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