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業生就業常踩的幾個坑,你(曾經)中招了嗎?怎麼破?

根據教育部官方數據,今年高校畢業生有874萬,比2019年增加40萬人,創歷史新高!再加上肺炎疫情的影響,很多人對今年高校畢業生的就業前景不看好,有媒體稱之為

“真史上最難就業季”。為了避免今年的大學生就業“雪上加霜”,特地趴一趴曾經大學生畢業就業常踩的幾個坑,以示提醒,避免不必要的損失。


畢業生就業常踩的幾個坑,你(曾經)中招了嗎?怎麼破?

一、大學生就業常見的坑有哪幾個?

“培訓坑”。大學生就業過程中,一些無良、黑心的培訓機構也時常混雜在招聘單位之中,他們往往打著“高薪就業”、“保證就業”的幌子對畢業生進行培訓,但收了培訓費卻不安排工作。甚至還有培訓機構與用人單位一起聯手欺騙畢業生,逼迫畢業生交納昂貴的培訓費,然後推薦到一些地理位置偏遠、單位效益不好的低薪崗位,最後畢業生要麼不堪忍受自己主動提出離職,要麼在試用期就被藉故辭退。


畢業生就業常踩的幾個坑,你(曾經)中招了嗎?怎麼破?

“試用坑”。 畢業生求職應聘成功後簽訂的勞動合同,一般對試用期都有約定條款,雙方依法約定試用期長短,可以說勞動合同對招聘單位畢業生都有約束力。但畢業生往往會由於自己的疏忽,“放棄”了試用期的權益,比如有畢業生工作一段時間後發現應聘單位不符合自己的意願,想要重新調換工作時,才發現由於錯過試用期如果要解除合同,要承擔很大的損失;還有的用人單位試用期或見習期過長,或以在見習期為名不籤合同,或藉故延長見習期,從而損害畢業生的利益。


“中介坑”。常見的就是中介要收取高額費用來推薦崗位,列出一大堆各種名目的收費項目。 有些中介機構雖然推薦了工作崗位,但用人單位的狀況與求職要求不符。甚至有些中介機構相互勾結,以大城市落戶、高薪就業等噱頭吸引畢業生,收取不菲的中介費後,結果介紹給外地中介,從而造成畢業生戶口、檔案被長期滯留。


畢業生就業常踩的幾個坑,你(曾經)中招了嗎?怎麼破?

“傳銷坑”。這個坑比較大,也比較危險。每年招聘季總有大學生求職被騙傳銷入坑的新聞見諸報道。一些傳銷組織利用大學生求職心切之心以單位的名義招聘畢業生,為誘騙學生上當受騙,他們往往根據誘騙對象的情況以招工、做生意等為誘餌。這些傳銷組織打著“直銷”“連鎖經營”“特許加盟”“網絡營銷”等幌子,利用大學生求職心切之心騙取信任,一旦上當到了傳銷所在地,就會被強行收去相關證件,被限制人身自由,給畢業生造成巨大損失,甚至危及生命安全。


畢業生就業常踩的幾個坑,你(曾經)中招了嗎?怎麼破?

“詐騙坑”。近些年利用畢業生個人信息進行詐騙的新聞屢見不鮮。畢業生在求職過程中,通常要填寫一些表格,其中涉及到很多個人信息,特別是通過網絡求職,要求填寫的內容更是事無鉅細,從個人電話號碼,到家庭住址、家庭電話、父母情況一應俱全,有些畢業生不問緣由,粗心大意,全都寫得一清二楚,結果給騙子留下了可乘之機。


二、為什麼會採坑?

大學畢業生就業為什麼會採坑?我想除了大的政策環境、制度層面的原因外,主要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看:

1.不關注就業形勢,不瞭解就業政策

這是大學生就業常見的採坑原因。部分大學生四年沉浸在三點一線的大學象牙塔中,不僅對社會缺乏認識,而且對就業環境和就業壓力知之甚少,沒有建立起從學習到就業的系統規劃。比如,有的大學生從沒想過畢業後要什麼,有的從沒關心過自己專業就業情況好不好,也沒想去問問畢業的學長學姐一般去哪些單位工作,起薪一般多少這些問題。等到大四求職時如果屢屢碰壁,就會手足無措,不知道如何應對,等到明白“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已為時晚矣。


還有就業一些對就業政策不瞭解,甚至是誤解。籤就業協議與籤合同有什麼區別?見習期、實習期、試用期有什麼區別?五險一金是什麼,哪些是單位必須繳納的?這些在就業過程需要去熟悉的就業政策可能很多畢業生甚至參加工作都不一定清楚。還有就是,教育主管部門為了幫助大學生就業,對離校時未落實工作單位的高校畢業生可按規定將戶口、檔案在學校保留兩年,待落實工作單位後再及時辦理就業手續。可是一部分畢業生誤解了這一政策,使他們在就業過程觀望、等待,反而錯失了好的就業機會。


2.求職心切,缺乏保護意識

大學畢業生基本上都是初次就業,本身社會經驗不豐富,與招聘單位相比就是“弱勢群體”,再加上當前嚴峻的就業形勢,大學生普遍都有急於尋找就業單位的心理,這樣使他們無暇全面地瞭解用人單位的相關情況和協議約定,甚至擔心不被錄用而不敢主張自己的權益,從而失去最起碼的權益保護。另外,由於大學生活與真實的社會相比要單純地多,不少大學生缺乏自我保護意識,在求職就業過程中不注意個人信息和隱私的保護,隨意的把完整的個人信息、家庭信息等發佈出去。


3.就業期望值高,盲目跟風

就業期望值簡單來說,就是找到自己理想工作的概率估計。其實大家都清楚現在上大學比以往要容易些,也就是常說的大學教育從原來的“精英教育”轉變為“大眾教育”,說得更直白些就是現在的大學生沒有以前那麼吃香了。但不少大學生在就業過程中“高不成、低不就” 的現象普遍存在。我不否認就業期望高會激發畢業生求職的動力,但如果不能結合自身實際情況好好把握求職機會,反而會錯失許多好的機會,甚至多次在美好的願望與無情的現實之間產生的落差可能會造成心理問題。


還有就是部分大學生就業喜歡盲目跟風,同寢室同學去考研跟著去考研,好閨蜜想去考公務員也跟著去考公務員,另一半想去創業也義無反顧地追隨,從來都沒有問問自己到底適不適合讀研,適不適合當公務員,適不適合創業?


三、怎麼才能不採坑?

畢業生求職要想不採坑,少採坑,不掉大坑,一方面整個社會就業政策要完善、就業環境要優化,學校就業教育要加強,另一方面關鍵還是要大學畢業生自己要樹立正確的就業觀念,提升就業能力,加強自我保護。主要做好以下四點:

1.做好職業生涯規劃

很多大學生都已經意識到職業生涯規劃的重要性,中青網曾經面向全國各地高校大學生和畢業生髮起過一項關於大學生職業規劃的調查,結果超過87%的被調查者認同清晰的職業規劃有利於大學生制定目標,有助於求職找工作。可能有人說,等到大四找工作再做職業生涯規劃完了,我要說的是:只要開始,永遠不晚;只要進步,總有空間。雖然已經臨近畢業了,至少你可以思考自己能做些什麼,自己是什麼樣的人,有哪些優勢和不足,可以找什麼匹配的工作;還可以做畢業後五年、十年的職業規劃,對自己的職業發展進行長遠的思考。


2.瞭解就業形勢和就業政策

古人很早就告訴我們: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作為應屆畢業生,如果你在大一大二就關注過你所在專業的就業情況,相信等到你大四找工作肯定不會慌亂。如果找工作之前做好的詳細的準備,熟悉就業形勢和就業政策,甚至有具體的求職方案以及應急舉措,這樣哪怕求職碰壁你也會積極理性地應對。國家統計局剛剛在3月16日發佈數據顯示,疫情對我們國家失業會造成影響,下半年就業情況才有望好轉,調查失業率也會有所下降。所以,今年的畢業生接下來求職過程中一定要好好把握機會。


3.更新就業觀念

大學生就業難最直接的原因就是大學生自身就業觀念存在誤區。要麼自身認識不足,要麼被光鮮的職業藝術照所迷惑,要麼對行業前景缺乏評估……建議畢業生要進行認真的自我探索,從“我想做什麼”轉變為“我能做什麼”,結合自身的實際情況來求職擇業,在就業“寒冬”適當降低自己的期望值,尤其是不合理的期望。哪有“錢多活少離家近”、“位高權重責任輕”這樣的好工作,哪怕有這樣的工作,憑什麼是你去做?還有就是找工作不要盲目跟風,適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就業的“業”在今天有了更多的內涵,遠不是國家機關、事業單位、國有企業等鐵飯碗,去私企民企、自己創業也是就業,去農村作新農民、當農創客也是就業。


4.提高自我保護意識

畢業生找工作,要認識到:找工作重要,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更重要。作為初出校園、社會經驗閱歷偏少的大學生,如果在求職時遇到一些困惑,最好多和輔導員、班主任、父母、親友溝通,或者尋求法律援助,加強防範,保護好自己。這裡提醒一下,畢業生對於就業協議和勞動合同,務必要仔細閱讀後再簽字,不清楚的地方一定要問清楚。還有就是要注意個人信息的保護,在招聘現場,不要隨意發放自己的簡歷,尤其是那些招聘方式不合規範的單位;在求職材料上最好不要留家庭電話,只提供手機號碼和電子郵件就可以;網絡求職登記註冊個人信息時,要選擇那些知名度較高、信息規範的大型人才招聘網站;求職時要注意留下用人單位的固定電話,必要時撥打查詢電話進行核實;與聯繫人會面應選擇用人單位的辦公場所等。


最後,求職過程中的坑有很多,要想不被坑,除了靠運氣,還要靠努力,運氣來臨之前,越努力,越幸運!祝大學畢業生求職順利!


畢業生就業常踩的幾個坑,你(曾經)中招了嗎?怎麼破?


如果你在求職過程中遇到不清楚的問題,一定要多想多問,也可以@胡老師說,幫你解疑答惑,籌謀劃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