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行駛在機動車道路上的老年代步電動車怎麼看待?

圈子不同別硬融9951


查老年代步車的目底是什麼,真正老年代步車出事故的又有多少,汽車撞死多少人,出了多少事故,禁止上路了嗎?


藍天白雲6066791383245


關於老年代步車目前的狀況是:四線以上城市管得嚴,縣城以下的城市管得松,老年代步車到底允不允許上路?眾說紛紜,亂象橫生,想買車的人不敢買,買了車的人上不了路,如何是好?

既然不給上牌,上不了路,為何廠家還要大量生產?為何商家還要搞優惠促銷?

我認為,執法部門與生產、銷售的監管企業的部門各自為政,才使老年代步車處於現在的尷尬境地,為何不從源頭抓起?既然不讓上路,監管企業的部門就不應該允許企業再生產、再銷售了。既然生產出來,又允許商家銷售,執法部門就應允許上路,問題究竟出在哪了呢?

對此問題,的確無法去評論。


打開車窗看景色


我個人認為存在就有其合理性,尤其在交通不發達的農村及小縣城中,公共交通不發達,出門不方便的情況下,還是需要此類交通工具的。


之前有很多人問到,為什麼低速電動車允許生產及銷售,但不允許上路行駛呢?這樣從低速電動車的發展之初及定位說起,發展之初低速電動車是作為特殊代步車輛在旅遊景區,機場及高爾夫球場內行駛的,所以作為特殊而又小眾的車輛無需進入到工信部企業產品名錄,同時交通管理部門也沒有管轄權。另外企業合法經營,同時也解決了當地就業及稅收問題,而產品又屬於特殊代步車輛,所以當地政府不會限制企業經營生產的,所以造成了目前交通亂象。


每個人都有出行的權利,但是出行工具的使用必須合情、合理、合法才行,個人出行訴求看似合情合理,但是目前低速電動車並不符合目前的交通法等,車輛生產企業無機動車相關生產資質,沒有國家安全技術規範標準,車輛未進入工信部企業產品名錄,所以也就沒有機動車整車出廠合格證,可以說是不合格三無產品。

同時因為無牌,無證無保險等問題所引發的交通問題也是頻發的,闖紅燈、機動車道逆行等等一些列的問題,發生交通事故多數一跑了之,因車輛不受交通管控,很多年輕人都在開這類車輛,前兩天鞍山一個年輕人酒後駕駛低速電動車以危險駕駛罪被起訴。

機動車駕照考取駕駛證的年限是70歲,所以老年人如果年齡大了也不建議駕駛該類車輛,畢竟年齡大身體機能下降,反應速度會下降,容易發生交通問題,我居住的小區幼兒園一個年僅22歲的女孩,出門辦事時在路邊被一個70歲左右的老人裝倒,經搶救無效死亡,後肇事家屬的態度是寧可老人坐牢,也不賠償一分錢,你能拿他怎麼樣?沒有駕駛培訓,沒有上保險拿什麼保證自己和別人的安全?

法律只能約束君子,而約束不了小人,素質高且通情達理的老年人大有人在,但倚老賣老,蠻橫不講理者也不少吧?對於素質低者你要真因違章處罰他,他就是不接受,你能怎麼樣?所以目前國家層面的態度就是限制銷售,逐步淘汰,不允許上路行駛。



這樣的一刀切管理模式,是因為不守交通規則的人最終誤傷了守規矩的人,所以建議該類車儘可能考證、登機掛牌,同時購買保險,按機動車進行管理,道路出行安全為前提,大家有駕駛車輛出行的權利,但也要有保障他人出行的安全義務。不能因為你有出行的要求,就可以造成別人家庭的人員傷亡的痛苦,只談權利而不談義務的人,那就是赤裸裸的耍流氓行為了。


01號特約評論員


我國道路交安法第18條規定:電動車,電動三輪車,殘疾人輪椅電動車等車輛屬於機動車輛,需要到車輛管理部門登記註冊領取牌照後方能上路。

道路交安法第9條規定:機動車上牌照,需提交本人身份證明,機動車出廠合格證等有關證明,在規定時間內領取車輛牌照。

老年人代步車輛,屬於機動車輛,應該提供機動車輛出廠合格證和發改委審批的允許上路行駛的批文。

而老年人代步車沒有經國家的上路審批許可,所以不能上路行駛。車輛管理所也不會核發機動車車輛牌照。

綜上所述,老年人代步車不能上路行駛。


妙手文


不要老拿老年人說事,不尊重老人,不遵重實際,應查一下,真正六十歲以上開黑出租的有幾個,真正六十以上開老年代步車出事故的有幾個。誰也有老的時候,查,應查那些生產,銷售方面的領導層,不合格早幹升麼去了,應查他們的不作為之罪,很多老人用幾年有的是十幾年的餘款,買了老年代步車接送孫子上學,一下子就不叫上路了,全國就應有十幾億,或幾十億的資產成廢鐵,那都是老人幾年的血汗錢啊。在農村,外賣哥,快遞哥,騎老年代步車的老哥,賣菜的老農,騎電動三輪車養家護囗作小買賣的窮小弟小哥們聯合起來,象所謂專家討個說法,車是我們用血汗錢買的,為了生存,生活憑什麼讓生產,銷售就是不讓騎,一臺車是一個家庭,你能解決了我們的就業問題嗎?如果國家政府讓你們這些磚家下崗回家,你們願意嗎?


財神到了150802283


老年代步車設計還是比較合理的,原來開過小車的人,可以買方向盤型的,原來沒開過小車的,可以買摩托車頭的,而且,車最高限速35公里,想開“英雄車”也不可能。只要有安全意識,上路是很安全的。老年人的性格大都是穩健型的,有幾人瘋開惹事。

而且,人到老年,腿腳也不太利索,有車代步,可以買買菜,接送孫子上學,這樣可以加倍地做好家庭的後勤工作,以實際行動支持子女上班工作,也盡大努力地老有所為也老有所樂,這不是和諧家庭的需求嗎?

現在,有人跳出來,為了某些人的利益,扛著維護交通秩序的大旗,手持屠刀,向電動車,向老年代步車排頭砍去,把低層老百姓的死活置之不顧,是可忍,孰不可忍。

誰都會老,這是規律!你們讓老年人緩時出行,不要和上班族一塊擠公交,請問,假如老年人都在九點以後出行,公交就不擁擠了嗎?地鐵就鬆寬了嗎?

現在,一部分老人買個代步車,不下地鐵,不擠公交,不享受政府給的那麼一點憐憫,也不行嗎?

你們說,那老年代步車質量都不合格!是嗎?他們那家不是有關部門的檢查檢驗後才出廠上市的,現在,你們說它不合格,是政府部門有問題,還是生產廠家有問題?

政府養著你們,你們光吃不作為嗎?十年前,就應該研究道路交通問題,研究交通工具問題,研究道路規劃問題,然後做出可行性的報告,上報有關部門。

比如說,發現交通工具亂象,就可以研究分析那些交通工具合適,可以做到互補,分道行駛,各取所需。總不能人人都開小汽車吧。人有窮富,性有男女,年齡有老中青,人還有個自的喜好,怎麼能一刀切呢?

“老年代步車”是老年人的喜愛,老年人買它開它有什麼錯?現在競然有人抓住少數人的違章,就把老年人和“老年代步車”全面否定,真是尊老之心表喪失,道德觀念泯滅。

那麼我再問,全國每天有多少輛小汽車違章違現,怎麼就不禁小汽車呢?

夠了,有關“專家”,有關領導,你們也該醒醒,請記住我們的需求:我們要“代步車”,我們要上路通行,我們要晚年自由。至於交現,請放心,我們會學習,我們會遵守!


迎賓松6


道路上設有老年代步車道嗎?除了機動車道外,混行的路太窄。凡老年人開代步車沒有車速很快的,大部分是近程接送孩子及走親訪友,行駛在路上很難有它的位置。

我們國家人囗多密度大,有多少人就會多少人出門,車堵人擠不為奇,應合理地去加強管理。我們看到印度的交通更加混亂,火車頂上都坐人,那安全嗎?也是因為人口多出行者多,暫時無法改変的現象,只能慢慢來。對於我們國家來說,有的已經開了四五年老年代步車了,還有的剛買車不滿一年,突然不允許上路,他們出行怎麼辦?損失誰來賠?

要搞好交通秩序,除了加大投入外,必須以教育為本,以提高人的素質為目標,管理要人性化。因為什麼事都是人去做的,人的思想通了,相應路也就通了。


手機0500


我認為勸導引導教育這些人的交通規則和安全交通知識教育,社會在進步發展讓那些年老人享受自己人生的自由快樂,也是社會進步發展的典範,所以歡迎老年人遵守好交通規則活躍在社會中去享受中國特式的社會主義新時代。讓老人、孩子同樣得到全社會關注和重視,特別讓孩子從小懂得交通規則面向現實交通。


小兵9402603276173


行駛在機動車道的老年代步車是很不對的,(我也是老年人)。首先要以身作則,自覺遵守道路交通法規,雖然不是每條交規法都懂,但最基本的常識應該有的。只有國家出臺老年代步車的合法化文件後,加大規範化管理力度半年至一年,就會有很大的改變,形成良好習慣後在管理上就輕鬆多了。


萬年青3556


非機動車道劃為停車位,難道電動車飛起來嗎?典型的只許州官放火,不許百姓點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