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油價為何普通人喜歡,而有的專家卻頻頻預警低油價的害處?

皖北123


近日,油價下跌至了5元,表哥剛剛聽到這個消息就來和我聊的熱火朝天。國際市場油價持續下跌,與此同時,中國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17日發佈消息稱,近日國際市場油價持續下跌,按照現行成品油價格形成機制,自2020年3月17日24時起,國內汽、柴油價格每噸分別降低1015元(人民幣,下同)和975元。這表示,92號汽油每升約下調0.80元,95號汽油每升約下調0.84元,0號柴油每升約下調0.83元,這也意味著,加滿一箱92號汽油(約50升),就能夠少花40元。一系列的現象都預示著,國內多數地區汽油價格將進入“5元時代”。而最新油價下調的消息便是,3月18日0時起,國內油價按對應40美元水平調整,低於40美元部分不再下調。也就是說,3月18日0時油價降價後就是最低價。這是2008年以來最大單次降幅。這更加表明油價重回5元時代。那麼,大家最關心的問題就來了,低油價能持續多久?



首先,我們從國外現在的形勢來看,本次油價暴跌的現象主要還是因為整個全球經濟未來發展不確定性的影響,全球目前的社會現狀很有可能導致需求直線下降,歐佩克國家和俄羅斯又談崩了,引發了所謂的石油價格戰,從而直接導致了整體石油價格的下跌。所以對於後續油價的走勢恐怕現在還沒有人能妄下結論,還是要進一步觀察國際石油價格的變化。而對於我們普通人來說,可以體驗一段低油價的時代還是很不錯的,未來油價是否會暴漲還是下跌,我們就靜觀其變。



舉雙手歡迎油價重回5元時代的同時,我們是否應該考慮一下,此次油價暴跌會對中國經濟以及國內油價市場產生什麼影響呢?在各大平臺上我們都能夠看到有很多專業人士對這個問題進行了分析,如果你有閱讀很多這些內容一定會發現,大多數國家的產油成本相對來說還是較高的,大量油服企業很可能將面對無米之炊的嚴酷局面。在2014年開始的國際油價暴跌週期中,我國石油公司就曾遭受重創,利潤大幅下滑。當然這些問題可能跟我們這些平民百姓沒關係,需要企業自身解決問題,但是在享受可以給自身帶來好處的福利時,還是需要縱觀全局。



此次油價下跌享受最大福利的便是開燃油車的卡友們了吧,當時和表哥聊天時,小機靈鬼還跟我說,他要等到油價下跌後再去加油!還說這一下加油省一筆,開著他的更省油華菱座駕,感覺得到了一個億!他可真是有點誇張...不過,這個操作確實可以省不少。有沒有被偷過油卡友還想到,油價下跌油販子會不會減少,這個市場還真不好說,可能就是有錢必賺,我想說一句,大家都是辛苦賺錢,做個好人!希望疫情能夠早日結束,大家都快快恢復正常的工作生活~


華菱星馬


低油價對消費者而言是有利的,但是我們不能僅僅的去從消費者角度去看問題,而是要全社會全產業鏈的梳理這個問題。

形成壟斷,經濟命脈被產油國控制。

全球的石油開採成本是不均衡的。沙特的開採成本理論上只有5美元/桶,俄羅斯因為被制裁開採成本理論上也低於10美元/桶,美國頁岩油氣商的成本至少在40美元/桶以上,其它國家基本在20美元/桶上下分佈。

如果價格過低,很多高成本產油國的石油工業就會虧損最後倒閉,這樣就會形成壟斷。少數幾個產油國控制了全世界的石油產量,就可以通過石油供應控制消費國的經濟。1973年第一石油危機,就是沙特聯合中東其它產油國對西方國家發起石油禁運,3美元石油拉昇至13美元。石油提價大大加大了西方大國國際收支赤字,最終引發了1973~1975年的戰後資本主義世界最大的一次經濟危機。

石油是現代工業的“血液”,我們生活中很多產品都來源於石油

石油是很多化工產品的上游產品,不僅僅是汽柴油,還有塑料,合成化纖和合成橡膠。我們身邊見到各種各樣的塑料製品,我們身上穿的衣服和汽車的輪胎。如果原油價格過低,會損害下游的化工產業,造成某一個環節的斷裂,最後造成整個產業鏈的斷裂。疫情期間中國的停產,造成國外大量原材料和零部件的缺乏而停工。

石油代表的能源化工行業和金融行業的高度融合,容易引發連鎖反應

石油代表的能源化工行業是重資產,高負債,低利潤的行業。如果能源化工行業因為低油價,整個產業鏈出現問題,背後出資出貸的金融業也會跟著受損。類似於08年次貸危機,美國房地產業崩盤,危機蔓延到金融業,最後金融體系差點奔潰。


石油作為現代工業的“血液”,價格就像血壓一樣,不能太高也不能太低要適當,突然的高血壓和低血壓都會造成致命的後果。


卯未辰來


中國的專家說過人話,辦過人事嗎?他們拿的薪水是誰發的,當然為誰說話。雖然薪水最終來源老百姓,那可是老百姓交的越多他們越高興。


扯七聊八


低油價,意味著國民汽油消費價格下降,但是專家卻頻頻預警低油價的害處。這是因為國民消費受益,對比通縮危害的先後順序和感受不同。事實上,“專家”的確是正確的——低油價損害經濟增長!

對於普通民眾,無法理解,油價持續下調,帶來居民汽油消費價格持續下調,從而給消費者帶來實惠,不好嗎?事實上,這種“實惠”很快會因為國際油價下跌帶來的通縮而影響全體居民的收入和未來就業的損害——因為油價下跌帶來的通縮,會引發世界經濟的衰退和蕭條!

因為“石油,是工業的血液”!油價的暴跌,對以石油作為原材料的化工產品的出廠價格造成下跌乃至暴跌的打擊。而化工產品價格下跌,必然影響化工行業開工率,從而影響其上下游,再進一步會影響整個經濟產業鏈出現惡性循環——也就是ppi出現持續下跌帶來的通縮。

而這種通縮一到形成了共識和趨勢,企業就會縮減開支,減少投資,從而減少就業機會和居民收入。事實上,價格下跌帶來的“通縮”對比“適度通脹”帶來的經濟價值正好和普通民眾的感受是“完全相反”的:

通縮,則意味著企業工業品出廠價格持續下跌——進而企業減產——再到企業縮減開支,減少投資——再到普通民眾就業和收入增長受到影響——反過來,再刺激ppi繼續下跌……從而形成惡性循環

而“適度通脹”則相反:適度通脹,會帶來企業出廠價格上漲——企業加大生產——擴大投資用於再生產——就業機會增長,居民收入增長——再刺激企業加大再生產投資……從而形成良性循環。

而事實上,經濟增長,必然會帶來通脹;反之,經濟萎縮,必然帶來通縮。而通脹和通縮和普通居民的真實感受與意願,則由間接到直接,普通民眾是無法判斷的——因此,才會希望石油價格越低越好。實際上,石油價格穩定最好,不論高還是低,穩定,有利於經濟和居民長期的消費;而持續暴跌帶來的危害,遠遠比給居民帶來的好處,要大得多的多!



屠龍刀fei0598


低油價的好處惠及眾民民生,如運輸成本,汽車銷售,車主成本等。磚家只考慮的是單方面,利益。磚家腦子裡有民生嗎?


漢風水師


現在某些所謂的專家說出的一些話,月底無非就是要引起關注,說出一些不經過大腦的屁話,這樣才顯示出自己與眾不同,出類拔萃。其實老百姓都不是傻子,能分清好與壞。真正為老百姓著想的專家是不會說這些廢話的


貝999


狗屁專家都不用自己花錢加油,道理就這麼簡單!把全國的公用車全部取消,加油全部自費,你在看看他們還這麼說嗎?!


我是老薛頭


這種所謂“專家”是專幫一家說話的人。

誰願意信,先問問自己是不是這個家裡的人。

什麼不利於新能源的發展的鬼話,誰信。美國油價低,特斯拉跑到中國,給地給貸款人家一分錢沒出。出點事兒還牛逼轟轟。甘肅,新疆,內蒙棄風停產的那麼多,溫室裡的花朵能養大幾個娃。

什麼不利於環保?整個春節車停用也沒見霧霾少了多少。

什麼不利於國家戰略安全的保障?低油價會導致的採油、煉油企業停工停產。損失的是部分相關企業人員,停下來做做設備保養,升級一下設備性能,用市場經濟倒逼他們提高採油率,煉油率難道不行嗎?

一定要用高油價來養這幫懶人?

哪個行業不是被逼出來的?彩電、冰箱、汽車哪個行業不是通過自己的努力一步一步脫離了外企獨霸天下的局面,讓國人人人用得起,買得起。就石化企業是寶貝疙瘩,碰不得摸不得。它們就是世界最大的巨嬰團伙!!!


無心一恆


最近這幾天,關於國際油價大跌的新聞紛紛上了各個板塊的頭條,對於很多有車一族來說,紛紛都在譴責兩桶油為什麼不接軌國際油價?紛紛調侃國內油桶價格太貴,而對於很多專家而言,紛紛表露出來對於油價過低會引發一系列事情的擔憂,下面我們先來總結歸納一下專家們主要的言論論點:

第一,油價過低會會影響新能源產業的開發。我們都知道新能源行業這幾年發展速度非常快,尤其是我們常知道的比亞迪汽車,這幾年比亞迪的混動汽車已經賣到了歐洲,之所以這幾年新能源這麼火,實際上有一個很大的原因,就是因為這些年來油價持續走高。石油價格太高,自然大家都會想盡辦法研究比石油價格更低的新能源,現在油價這麼低,很可能現在的石油價格已經比新能源成本價格還要低,那麼從資本逐利方面來說,肯定是不利於新能源的開發的。

第二,高油價有利於平衡社會財富。他們都知道開車的基本上都是有錢的,尤其是開豪車的油價更貴,但是有屬於商品,商品國家是要收取增值稅的,100塊錢能夠收13塊錢的增值稅,這意味著油價越高收取的稅收就越多。咱們國家有錢了,自然才有更多的可支配財富用於醫療、教育和基礎建設,所以從另一方面來說,實際上高油價也是一種變相的收“富人稅”,不知道大家認同這個觀點嗎?

雖然上邊兩個觀點看起來有一定的道理,那是老張作為一位農民,而且是新時代的農民,老張覺得其實專家們所考慮的有點太多了,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這個世界上就沒有隻漲不跌的東西,包括作為硬通貨的黃金也是這樣有漲有跌,所以油價萬萬沒有隻漲不跌的道理。

再加上油價的上漲肯定有一部分作為既得利益者,這肯定也會讓一部分人遭受損失,那麼油價下跌肯定也會出現這樣的情況,這種情況我們也可以看成是一種市場自然的生態調節,或許油價真的下跌到兩元一升真的可以給咱們國家帶來新的機遇。比如說作為農民的我們留下很便宜的時候我們可以考慮買一手二手車,這樣我們居住在農村也方便去城裡邊,或許我們就不用急著非要去城市裡面買房了,這還能緩解高房價給年輕人帶來的壓力,你們說是不?


老張談三農


專家有單位補貼,當然希望馬路上的人都開不起車啦,他就可以路路暢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