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州市防控指揮部診療專家組:踐行醫者初心 獻身戰“疫”使命

踐行醫者初心 獻身戰“疫”使命——記鄂州市新冠肺炎防控指揮部診療專家組


鄂州市防控指揮部診療專家組:踐行醫者初心 獻身戰“疫”使命


“從片子看,肺部病灶在吸收,病情趨向穩定。”

“提高吸氧濃度,注意監測血氧飽和度。”

“準備呼吸機,我們馬上過來!”

……

自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擊戰打響以來,作為市新冠肺炎防控指揮部診療專家組的“戰時”辦公點,光明大酒店3048房間此起彼伏的電話鈴聲見證了專家組成員們緊張而忙碌的戰“疫”經歷。

制定全市各定點醫療機構及隔離點、留觀點的會診、巡診工作方案,制定各級醫療機構的診療方案和培訓工作,組織專家對疑難、危重症、死亡病例進行討論分析……在市中心醫院副院長鬍正清帶領下,專家組成員們勇往直前,逆行而上,有條不紊地開展各項診療工作,四類人員得到應收盡收、應治盡治,為人民群眾的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布好“隔離帶”,穿好“防護服”。

守護人民健康,專家停不下來

把各項工作明確分工到人,張貼上牆,各項任務必須按規定時間節點完成。作為市新冠肺炎診療專家組組長,年近花甲的胡正清率先垂範,帶領專家組成員擰成一股繩,竭盡全力提升救治率。

從第1版到第7版,每一版新冠肺炎國家診療方案出臺,專家組都會第一時間組織市級、省級、援助專家團隊學習、討論,結合我市疫情防控實際形勢制定、調整市級診療方案,為市內各家定點醫院、醫學留觀點、隔離點提供治療指南。

隨著專家組成員回到各自值守醫院或會診、巡診到基層定點醫院,最新的診療政策、防治方案會第一時間傳達給“疫”線醫務人員。

制定各類方案,開展會診、巡診,接聽諮詢電話,胡正清幾乎每天都要工作到凌晨。每天晚上11點以後,四類人員的核酸檢查結果會彙總到指揮部,據此研判疫情發展趨勢並做好第二天的工作計劃,哪些病人需要現場診療,他要一一安排、協調到位。

疫情初期,醫療資源相對不足,醫務人員的診療經驗有限,市級專家被分成3組,每組負責一個行政區的會診工作,組內專家輪流排班,使各定點醫院的患者得到規範化、同質化的治療。

專家組成員都是各醫療單位的技術骨幹,在疫情來襲的危機時刻,他們不僅要承擔本單位新冠肺炎患者的救治工作,還要參與全市的專家團隊培訓和巡診活動。每天要下到各區,對鄉鎮衛生院的患者進行會診、轉診,對衛生院的醫務工作人員進行業務指導培訓。

“電話響個不停、腦袋轉個不停、四肢動個不停”,這是疫情期間專家組成員的共同體驗。

謝芳是市中心醫院參與一線救治的骨幹技術專家,每天查看完院內的病人,她要趕赴華容區救治病人,無論颳風下雨,沒有請過一天假。每一次,她都會深入病區親自查看病人,為每位患者制定針對性的診療方案。

專家組骨幹成員熊漢忠是市中心醫院呼吸與危重症科主任,不僅承擔院內的新冠患者救治、重症患者的搶救工作,還承擔帶領鄂城區各醫療單位的特殊病人救治任務。在市優撫醫院,對精神疾病患者進行新冠患者會診時,面對無法配合治療的患者,他不懼危險,細心診療。1月26日晚10點,他剛會診完市中醫醫院的危重患者,又接到鄂州二醫院的會診電話,沒有絲毫猶豫,又衝到一線,一直忙到凌晨才回來臨時住所。

2月6日,中醫專家組成立,在市中醫藥學會理事長、市中醫醫院知名中醫陳新勝帶領下,9位中醫知名專家加入巡診團隊。他們每天到各區對各衛生院的的患者進行巡診,開出個性化的中藥療法,將免費的中藥熬製好送到患者手中。

2月24日成立長江職業學校(葛店校區)隔離康復點後,陳新勝主動請纓第一時間趕赴“戰場”,每天穿著厚厚的隔離服長達十幾個小時在病區穿梭。為給每位患者制定針對性的康復治療方案、做好飲食護理,他一一落實安排到位。在他的帶領下,醫療團隊對入住的500多名康復隔離人員給予健康關懷,密切觀察入住人員是否有基礎疾病(高血壓、糖尿病、痛風等),在飲食和生活上進行科學引導。對等待核酸結果的人群做健康宣教,消除他們的恐慌心理。及時傳達黨和政府對他們的關心、關愛,盡一切力量解決他們的後顧之憂,讓康復隔離人員安心、放心。

最美人間晚晴,“疫”線綻放光彩

留觀點和隔離點成立後,胡正清請市中心醫院兩位急診科退休主任夏志偉和陳雲峰坐鎮“疫”線判斷病情、指導治療。愛民醫院、蓮花山中醫院、血管瘤醫院、市委黨校留觀點……兩位專家24小時保持工作狀態,他們不怕辛苦,不辭辛勞,隨叫隨到,無論風霜雨雪,奔走於各個隔離留觀點和醫院之間。

2月15日傍晚5時許,鄂州中專留觀點送來一位65歲的男性患者,顯得特別虛弱,走路都沒有勁,是被醫護人員攙扶進病區的。接到隔離點的電話,夏志偉和陳雲峰二話沒說,爽快地表示馬上過來。半小時不到就趕到現場,詳細瞭解患者的病情,與醫務人員、患者家屬溝通,閱片子、看結果,協商討論後作出專家會診意見。通過與指揮部和醫院的多方溝通和協調,看到病人轉上了救護車,呼嘯著離開了中專隔離點,他們才長長舒了一口氣,此時已到晚上10點左右。

市委黨校留觀點最高峰時留觀了236位患者,只要有需求,只要有電話,夏志偉和陳雲峰都會以最快的時間趕到疫情一線。駐守的怡亭銘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主任徐雲芳記得,疫情高發的那段日子,兩位60多歲的老專家每天要為90多名留觀對象看肺部CT,經常從早上一直忙到夜晚10點多,斗大的汗珠掛滿了夏主任的額頭。看完CT,兩位專家還針對每位患者的具體情況商討診療方案。

疫情就是命令,戰場就是召喚。他們退休不退醫者本色,以高度的責任、準確的判斷,為疫情防控的勝利築起了一道堅實的籬笆。

恪守醫者初心,守“疫”線顯擔當

在狡猾的新冠病毒面前,專家們勇往直前,靠前指揮,讓一線醫務人員有了“主心骨”,給了病人更多生機和希望。

3月9日早上,一位懷孕35周的35歲孕婦被轉到新冠病毒感染孕產婦住院分娩定點醫院——鄂鋼醫院,患者血壓高、心跳快、血氧飽和度低、肺部感染、肺水腫伴有嚴重心功能不全、重度子癇前期。


按照慣例,這種危重的病人都會轉到武漢中南醫院、省婦幼保健院等上級醫院進行救治,但疫情期間轉上級醫院手續繁雜,而患者病情危急,時間就是生命,每一秒都關係到母嬰的安全。市新冠肺炎防控指揮部當機立斷,及時組織全市專家進行會診討論。


經專家組會診,決定以鄂鋼醫院婦產科、手術麻醉科、兒科、心血管內科及ICU等科室主任等為主,抽調市中心醫院麻醉科、市婦幼保健院新生兒科醫療專家,共同組成治療小組,確定了陳軍是市中心醫院的醫務部主任,也是一位24小時在崗的“勤務兵”,進駐指揮部以來,他一直吃住在辦公室裡。各醫院騰退多少病房改建成新冠肺炎患者隔離病房,每家醫院每天收治、出院、轉診患者的名字及病情進展信息,他及時收集、掌握,建立臺賬。根據患者的病情嚴重程度,組織專家到各醫院查看危重症患者,給出診療指導,使每位危重症患者都能得到個性化的治療方案。他還總結了前期新冠肺炎患者死亡的各項相關因素,完成了第一份全市新冠肺炎死亡病例分析報告,對存在的問題和困難分析到位,提出的解決方案思路清晰,這份報告在隨後的新冠肺炎患者救治過程中發揮了重要參考作用,他是逆行專家背後的逆行者。

在市新冠肺炎防控指揮部成立的第一時間,市學會辦主任範瑾帶領單位職員繆慶、易欣爍投入戰“疫”一線,協助專家組起草制定診療方案,組織分批分層次開展培訓工作,組織貴州援鄂醫療隊進行崗前培訓指導,參與核酸檢測的數據統計及信息跟蹤反饋等工作。

從1月24日至今,他們恪盡職守,舍小家為大家,放棄休息,全力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為專家組成員做好專家的服務保障工作。

範瑾在指揮部工作,常加班加點不能按時回家,愛人在市婦幼保健院參與臨床工作,期間需要在外隔離不能回家,只能讓孩子一人在家每天用方便麵應付三餐。

繆慶生日那天在指揮部工作到深夜,公婆主動幫她照看孩子做好家務,讓她能安心工作,每晚回去,只能在門外遠遠的望一眼3歲的孩子。

進駐指揮部以來,易欣爍就沒有回去過一天,吃住都在指揮部,常常為了及時更新一個數據而通宵熬夜。

他們雖然不是專家,但都在特殊的崗位擔當著自己的職責,是這個春天最美的逆行者。

春暖花開,疫情未退,專家組成員們肩負保衛人民健康的重大責任和神聖使命,用無限忠誠和勇於擔當,帶領全市醫務人員繼續奮戰在疫情防控第一線。他們,是最終點亮這個城市的火炬手,是當之無愧的英雄。

鄂州市防控指揮部診療專家組:踐行醫者初心 獻身戰“疫”使命

鄂州市防控指揮部診療專家組:踐行醫者初心 獻身戰“疫”使命

為進一步暢通疫情信息溝通渠道,及時回應市民關切,現將鄂州市疫情防控期間市民訴求受理熱線電話公佈如下:

鄂州市防控指揮部診療專家組:踐行醫者初心 獻身戰“疫”使命

鄂州主城區各社區聯繫電話如下:

鄂州市防控指揮部診療專家組:踐行醫者初心 獻身戰“疫”使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