韌性A股表現“不卑不亢”

雖然受到外圍拖累,但是本週A股市場交易波動依然表現出強勁韌性,週五上證綜指上漲1.61%,這被市場解讀為“不卑不亢”。相對於業內對於海外流動性風險判斷的分化,市場對於國內經濟和A股市場的判斷要明顯樂觀,有市場人士接受證券時報記者採訪時認為,今年公募發行和國際資金入市整體呈現超預期,“或許過不了兩個月,A股就會輕舟已過萬重山。”

金融風險判斷分化

從海外市場大幅調整伊始,市場就對流動性風險尤其是金融危機的擔憂提升。隨著美股本週的持續下殺和時間的演進,記者梳理發現,相關判斷開始趨於分化。

其中“直言派”的代表為興業證券全球首席策略分析師張憶東。他認為,海外市場或不再是股災,而是金融危機。“互聯網時代,市場的學習能力太強,短短一個月走完了2008年差不多半年的走勢。”

“樂觀派”代表包括羅素投資和先鋒領航等機構,其認為,雖然疫情增加了市場的不確定性,但不太可能出現金融危機。瑞銀資管也持有相同觀點,認為目前家庭和銀行的槓桿率和資本充足度都相對2008年更加健康,也不存在急劇去槓桿的情形。

此外還有“中間派”。例如,天風證券宏觀首席分析師宋雪濤認為,在美聯儲的政策組合拳打出之後,美國國債市場、商業票據市場和系統重要性銀行出現流動性危機的概率下降。衰退是經濟週期的必然,但危機卻是偶然,取決於政策的應對。

相對於國際市場有流動性危機加重的風險,隨著國內疫情得到有效控制,企業逐漸復工復產,業內對於A股宏觀經濟的判斷偏於樂觀。尤其是中國財政貨幣政策協調效率、快速推出“穩增長”經濟政策,都增強了資本市場信心,舒緩著A股估值壓力。

上海產業合作促進中心私募專業委員會主任葉飛3月20日接受證券時報記者採訪時認為,從價值投資角度考慮,疫情帶來的經濟影響最終都會被刺激政策、寬鬆政策所緩解。

在葉飛看來,最遲一年後,經濟復甦將和以前一樣。“通常而言,股市作為晴雨表,往往比經濟提前半年做出反應,因此我對未來A股保持樂觀判斷。尤其伴隨著今年超預期發行的那麼多公募和國際資金會漸進式抄底,我想,過不了兩個月,就可能輕舟已過萬重山。”

佈局時機即將到來

葉飛認為,A股佈局時機即將到來。“任何投資,都不應倒在黎明前。A股很有可能提前美股,引領全球率先反彈。”葉飛判斷,“這十幾年來,A股多次穿越3000點。這不會是長期大頂,上方的幾個缺口,一年內有望都會補上。”

博時基金首席宏觀策略分析師魏鳳春也給出了“個人投資者佈局時機快到了”的判斷。“我們認可A股基本面的表現,第一點是中國對疫情的處理非常果斷,而且效果非常明顯。第二是中國現在和2008年相比較,我們內需市場的擴大是經濟的一個基礎。有了這兩點,再加上中國逆週期調節的宏觀背景,市場基於對基本面的認可,中國的股市雖有調整,但是幅度不大。現在這個階段,個人投資者佈局的時機已經快到了。”

廣發證券(娓偂01776)首席策略分析師戴康用“不卑不亢”來形容當下A股市場。戴康分析認為,金融市場重大沖擊通常分三個階段:衝擊風險偏好-形成流動性負反饋-業績減計。在最新發布的策略報告中,戴康判斷當前處於第二階段的中期,即政策已經對路但傳導需要過程。戴康認為,2015年A股巨震和當前美股的下跌形態相似。如果金融市場解槓桿的對比有一定參照性,那麼美股可能處於第一波下跌尾聲而A股也宜不卑不亢。

本文源自證券時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