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京最壞可能一天兩萬確診需住院,日專家:想建“兩神”醫院太難

丸川知雄表示,從厚生勞動省最新出臺的政策可以看出,日本政府將重點置於救治重症患者的方向並未發生改變,可以認為其有意考慮提前建設火神山醫院和雷神山醫院。

【環球時報-環球網 報道 記者 邢曉婧】日本厚生勞動省19日表示,考慮建設面向新冠肺炎確診患者的專門醫院,將其與普通疾病患者區別開來。尤其強調充實面向重症患者的集中治療設施,構築重症患者優先的醫療體系。針對日本有意效仿中國打造“火神山”“雷神山”的做法,有日本專家20日在接受《環球時報》記者採訪時對其可行性“表示懷疑”,不具備“中國式建設速度”以及缺乏醫護人員都是擺在日本面前的難題。

據《日本經濟新聞》20日報道,厚生勞動省19日通知各個都道府縣,要求討論建設面向新冠肺炎確診患者的專門醫院,或開設專屬病房,協助其入院接受治療。厚生勞動省還稱,在不存在特效藥和疫苗的情況下,完善可以接診重症患者的醫療體系在現階段尤為重要。根據厚生勞動省推算,若不及時採取防疫措施,恐怕迎來最壞的局面——東京可能在疫情頂峰時一天之內出現超過2萬名需要住院醫治的新冠肺炎確診患者,其中包括700名重症患者。

東京最壞可能一天兩萬確診需住院,日專家:想建“兩神”醫院太難

報道稱,面對日本日益嚴峻的新冠肺炎疫情,厚生勞動省要求醫療機構增加病床數量、完善醫療設備,提出了一系列更加具體化的醫療體系完善目標。報道評論稱,今後一旦傳染範圍急速擴大,建立專門醫院可以將應對傳染病經驗豐富的醫護人員集中起來,有助於提升診療效率,又可以防止其他疾病患者在就診過程中遭到感染。

日本東京大學社會科學研究所教授丸川知雄20日在接受《環球時報》記者採訪時稱,武漢“防疫戰”主要設置了3個階段的防線:第一,建成火神山、雷神山醫院,主要收治重症患者,隔離等級最高,配備專業救治設備和專業救護人員,堪稱“一線中的一線”;第二,改建多所“方艙醫院”,主要面向輕症患者,具有面積大、床位多、統一收治管理等優勢;第三,利用賓館等設施,集中隔離密切接觸者和“無症狀”人員。丸川知雄對《環球時報》記者表示,從厚生勞動省最新出臺的政策可以看出,日本政府將重點置於救治重症患者的方向並未發生改變,可以認為其有意考慮提前建設火神山醫院和雷神山醫院。

那麼,建成的可能性又有多大?“我很懷疑,”丸川知雄對《環球時報》記者說,“短時間內迅速擴充住院容量,加上大量從各地趕來的醫護人員馳援武漢,是武漢乃至中國得以戰勝新冠肺炎疫情的關鍵原因之一。反觀日本,第一,沒有中國那麼快的建設速度;第二,醫護人員都有各自負責的患者,已經超負荷運轉,難以支援疫情嚴重的地區”。

東京最壞可能一天兩萬確診需住院,日專家:想建“兩神”醫院太難

日本政府專家組會議19日晚間的記者會凸顯了新冠肺炎疫情在日本的“緊迫性”。厚生勞動省當日發佈的資料顯示,不明傳染源的新冠肺炎確診患者正在增加,意味著政府將難以掌握患者規模。如果此類患者人數持續增長並向全國擴散的話,有可能在某一地區出現“爆炸式增長”,從而引發新冠肺炎疫情在日本大規模流行。丸川知雄此前在接受《環球時報》記者採訪時曾提到,為避免醫療系統崩潰,日本核酸檢測設置較高門檻,醫院只接受重症患者,因此日本的防疫“成績單”比較好看,而日本實際感染人數有可能高於現在確診人數。由於不掌握實際情況,他對日本目前的疫情狀況“暫時無法樂觀”。


厚生勞動省稱,不知何時何地,日本就可能出現新冠肺炎確診患者“爆炸式增長”的情況,屆時現有醫療資源將陷入超負荷運轉的窘境,恐怕無法提供適當的醫療支持。為應對這一狀況,厚生勞動省要求各地方政府做好應對準備,討論設置新冠肺炎確診患者的專門醫院,將重心置於救治重症患者,呼籲輕症患者和“無症狀”人員居家隔離。

東京最壞可能一天兩萬確診需住院,日專家:想建“兩神”醫院太難

“在疫情暴發之前,厚生勞動省要求各地政府做好準備是應該的。以武漢設置的三道防線來看,他們考慮的僅僅是第一道防線而已。我認為也有必要提前考慮好對輕症患者和‘無症狀’人員的處置方式,因為一旦疫情暴發,這部分人群也可能陷入恐慌狀態,希望到醫院接受治療。”丸川知雄告訴《環球時報》記者,“現階段日本政府要求他們‘居家隔離’,有問題不要直接去醫院,先打電話諮詢,但是這個諮詢電話很難打通。如果日本政府可以效仿中國建立起第二、第三道防線的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疏散輕症患者和其他需要隔離的人員,有效控制病毒蔓延”。

據日本NHK電視臺20日報道,截至當地時間20日15時30分,日本本土新冠肺炎確診患者人數上升至969人,“鑽石公主”號郵輪上確診人數為712人,合計1681人感染,另有40人死亡。丸川知雄對《環球時報》記者表示,“從目前的情況來看,疫情可能還會繼續蔓延到世界很多國家,希望中國把戰勝新冠肺炎的經驗積極向國外傳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