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二十四節氣遇見年畫:今日春分,送春牛、放風箏!

當二十四節氣遇見年畫:今日春分,送春牛、放風箏!

當二十四節氣遇見年畫:今日春分,送春牛、放風箏!


今日春分,從今天開始白晝比黑夜長了。

我國大部分地區開始步入楊柳依依的明媚春色中,北方大地時隨時可以看到農民伯伯灌溉麥田的身影。春耕大忙了,萬物已復甦。

春分的習俗很多:吃春菜、拜神、祭日、春祭等,今天玉蘭君帶大家看看跟年畫有關的兩個習俗:送春牛、放風箏。


“ 野田黃雀自為群,山叟相過話舊聞。

夜半飯牛呼婦起,明朝種樹是春分。”

——《春日田家》


二十四節氣,

我們感知著一年四季的溫度。

二十四幅年畫,

玉蘭風物與您一起,

感受這片土地上最原始的藝術溫度。


春分

送春牛


「年畫」是歷史最悠久生命力最強的藝術之一,植根於民間,承載百姓的期望,將人們心中的追求與嚮往表達在畫紙上。和立春一樣,春分的習俗也有送春牛圖。

在古時候,春分其時,便會出現挨家挨戶送春牛圖的人。過去,送圖人大多是一些民間善言唱者,送圖時,還會說著有關春耕的吉祥話,每到一家更是即景生情,見啥說啥,說得主人樂而給錢為止。言辭雖隨口而出,卻句句押韻動聽。俗稱“說春”,說春人便叫“春官”

當二十四節氣遇見年畫:今日春分,送春牛、放風箏!

天津楊柳青年畫《春牛圖》

當二十四節氣遇見年畫:今日春分,送春牛、放風箏!

天津楊柳青年畫《春牛圖》


在天津楊柳青年畫中《春牛圖》不是最經典的作品,但卻表現了人們心中寓意豐收的希望、幸福的憧憬以及對風調雨順的祈求。

《春牛圖》是中國民間最常見的吉祥圖案,也是千百年來一直為人們喜聞樂見、長盛不衰的繪畫內容,不僅在天津楊柳青年畫中有這個題材的作品,在其他地區的年畫,甚至新中國成立後的新年畫中都有這一題材。

當二十四節氣遇見年畫:今日春分,送春牛、放風箏!

濰坊木版年畫《春牛圖》

當二十四節氣遇見年畫:今日春分,送春牛、放風箏!

朱仙鎮木版年畫《春牛圖》

當二十四節氣遇見年畫:今日春分,送春牛、放風箏!

久和齋年畫《採茶春牛圖》

當二十四節氣遇見年畫:今日春分,送春牛、放風箏!

膠板年畫《春牛圖》


《春牛圖》年畫中的春牛是土牛,即土製的牛。古時人們於立春前製造土牛,以便文武百官在立春祭典中綵杖鞭策它,以勸農耕,同時象徵春耕的開始。

春牛身高四尺,象徵

一年四季。身長八尺,象徵農耕八節(春分、夏至、秋分、冬至、立春、立夏、立秋以及立冬)。尾長一尺二寸,象徵一年十二個月

春牛圖裡的牧童,就是“芒神”,他身高三尺六寸,象徵農曆一年的三百六十日。手上之鞭長二尺四寸,代表一年二十四節氣。芒神的衣服以及腰帶的顏色,甚至頭上所束的髮髻的位置,也要按立春日的五行干支而定。當他沒有穿鞋和褲管束高時,就代表該年多雨水,農民要做好防澇的準備;相反地,雙足穿草鞋,則代表該年是雨量適中的好年景,還有,如果牧童戴草帽意即天氣陰涼;不戴帽則炎熱。


春分

放風箏


這幅藏於中國美術館的清代楊柳青年畫,描繪了春分節氣的另一個習俗:

放風箏

春分時節,大地回暖,清氣上升,正是踏青放風箏的好時候。古人詩云:“草長鶯飛二月天,拂堤楊柳醉春煙。兒童散學歸來早,忙趁東風放紙鳶。” 放風箏是一項老少咸宜的娛樂活動,而風箏製作技藝也是中國重要傳統工藝,位列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當二十四節氣遇見年畫:今日春分,送春牛、放風箏!

畫裡是十二姐妹在春日裡結伴踏春一起放風箏的歡樂場景,畫中人物表情細膩、服飾華美。

圖中央最引人注目的風箏是串式風箏,現在仍然是風箏之城濰坊的代表性風箏。

顧名思義,就是把數只相同或相似的風箏以線相系,飛起來飄飄蕩蕩,例如有名的龍頭蜈蚣風箏,身子由一組圓片串成,在風中上下起伏,狀若舞龍,煞是有趣~

當二十四節氣遇見年畫:今日春分,送春牛、放風箏!

山東白逸如年畫作品“風箏傳友誼”


“桃花紅,楊柳青,有微風,放風箏。”楊柳青年畫裡有很多春日放風箏的場景。

當二十四節氣遇見年畫:今日春分,送春牛、放風箏!

當二十四節氣遇見年畫:今日春分,送春牛、放風箏!


關於風箏的起源有各種各樣的說法,有說是出自春秋戰國墨翟或魯班之手,有說是出現於漢代用於傳信,還有說是發明於五代用於“乘風為戲”。

人類學的學者們,則有人把風箏作為古人們對“天”的想象。它是人們所登的“天梯”,從土地走上神壇,去接近天下的中心。

當二十四節氣遇見年畫:今日春分,送春牛、放風箏!

用節氣感知四季溫度
用年畫感受民風民俗

下期,清明


參考文獻:

《中國民俗》,楊超

《中國木板年畫代表作》,青島出版社


當二十四節氣遇見年畫:今日春分,送春牛、放風箏!


當二十四節氣遇見年畫:今日春分,送春牛、放風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