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椎間盤突出者出現這幾個情況,就不要再“硬抗”了

一坐久了就“屁股痠痛”,我們很多人都有過這樣的經歷,起來走走、活動活動也就好了。但是,有些人經常、反覆、持續地“屁股痠痛”,活動後得不到緩解,就要引起重視,可能是坐骨神經痛,甚至要警惕腰椎間盤突出症(簡稱“腰突症”)的可能。

腰椎間盤突出者出現這幾個情況,就不要再“硬抗”了

腰椎間盤突出的患者症狀輕重程度不同,這和患者年齡、性別、患病時間以及髓核突出的部位大小、病程長短等多個因素有關。腰椎間盤突出有四個典型症狀,若符合三個以上,說明病情比較嚴重,需及時對腰椎進行檢查:

腰部疼痛

腰痛是腰椎間盤突出最典型和最早的症狀,大部分患者表現為刺痛,長伴隨麻木、酸脹的感覺。至於腰痛的程度,各患者之間有明顯差異,疼痛症狀較輕的患者可繼續堅持工作,但不能從事重體力活動。而症狀嚴重者腰部疼痛劇烈,甚至不能翻身和行走,需要止痛藥物才能緩解。

下肢放射性疼痛

下肢放射性疼痛是由於病變的腰椎間盤對脊神經根造成了壓迫而導致的,另外通過患處的竇椎神經還可能會出現反射性坐骨神經痛,在臨床上也被稱為假性坐骨神經痛。

輕度患者主要表現為腰部至大腿及小腿後側的放射性疼痛或麻木感,通常可以忍受。而重度患者則表現為從腰部到足部的電擊樣疼痛,甚至無法正常行走,需要臥床休息。

肢體麻木冰冷

肢體麻木通常以下肢為主,單純表現為麻木和無疼痛症狀的患者大約是5%左右,大部分患者都是在麻木的同時,伴隨下肢異樣疼痛。這主要是由於脊神經根內的本體感覺以及觸覺纖維受到了刺激,從而累計周圍的神經根而導致的,臨床上大約有5%~10%的患者還出現了下肢發冷、發涼等表現。

間接性跛行

所謂間歇性跛行,也就是患者在行走或體力勞動一段時間後,突然感覺足部有異樣刀割、鈍痛感,讓人無法正常行走,在休息過後症狀有所減輕,當恢復體力勞動時,疼痛感又會再次出現,其產生機制也是由於髓核突出壓迫而導致的。

以上四種症狀都是“腰椎間盤突出”比較典型的表現,當出現該類症狀且影響到自身活動之後,應及時對腰椎進行檢查,觀察腰椎間盤突出的病情程度,並配合醫生積極進行治療,避免病情進一步發展。

關於腰突症,您還有什麼疑問,可留言或私信,祝您身體健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