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萬人常居意大利,“華僑之鄉”浙江青田縣的抗疫難題

10萬人常居意大利,“華僑之鄉”浙江青田縣的抗疫難題

10萬人常居意大利,“華僑之鄉”浙江青田縣的抗疫難題

青田返鄉華僑的隔離點,上崗前,醫護工作組人員為其他工作人員量體溫。 (受訪者供圖)

全文共3592字,閱讀大約需要7分鐘。

  • 從2020年2月15日到3月16日,累計從境外返回青田的華僑已達三千餘人,來自意大利的超過一半。


  • 已向省內外10個城市的機場派駐工作點,爭取在第一時間將歸國華僑接到醫學觀察點。10個城市分別是杭州、溫州、義烏、衢州、上海、北京、廣州、廈門、成都、西安。

文 | 南方週末記者 賀佳雯

南方週末實習生 任歡欣

林毅調侃,自己只是浙江青田縣的一個局長,每天卻要為歐洲各國的新冠肺炎“操心”,因為自歐洲疫情發生以來,青田已有11例境外輸入確診病例,尚有8例還未出院。

“平均每天回來兩三百個華僑,隔離床位都不夠了。”身為衛健局局長,他覺得壓力前所未有。

青田隸屬麗水市,是“中國華僑之鄉”,全縣戶籍人口55.6萬,華僑就有33萬,其中近10萬常居意大利,還有約11萬在西班牙。據麗水市統計,從2020年2月15日到3月16日,累計從境外返回青田的華僑已達三千餘人,來自意大利的超過一半。

數據還在不斷增加。這給2月19日已經實現確診病例“清零”的青田,增加了一道防疫“附加題”,也給2月27日就在浙江省率先“清零”的麗水帶來了新挑戰。

1

“點對點”接人

3月1日,青田正式確認出現境外輸入病例。

患者王某2月27日從意大利飛抵上海浦東機場,28日回到青田後進入集中隔離點進行醫學觀察,兩天後確診。3月2日,其7名從意大利一同返回到青田的同事也被確診。

在8人落地之前,青田通過僑眷僑屬,已收集到他們即將返鄉的信息。

如何做好僑胞疫情防控工作,是青田縣在2月中旬就已考慮的問題。當時國外的確診病例開始增加,而國內的疫情則趨於穩定。

林毅開始反向思考:新冠肺炎的全球暴發或許只是時間問題,那麼在國內的華僑能不能去到國外?另一方面,國外僑胞會否大量返鄉?

特別是到了2月23日,意大利新增確診病例78例。此前該國累計確診病例79例。一天之內確診病例數暴增近一倍。看到國外的嚴峻形勢,林毅琢磨著,青田乃至麗水對可能出現的境外輸入疫情,應該早日啟動預案。

2月26日,也就是王某回國的前一天,青田成立了僑胞疫情防控指導工作組,首先通過僑眷僑屬蒐集返鄉華僑的信息,並要求每個返鄉者集中隔離14天,費用由政府承擔。正是通過這一機制,提前獲得了王某的返鄉信息。

隨著蒐集到的返鄉華僑信息增多,僑胞疫情防控指導工作組提出去周邊機場駐點接機。

青田的壓力就是麗水的壓力。麗水、青田市縣兩級當即啟動涉外工作機制,設涉僑排摸、聯絡、幫扶專班。由麗水市政府統籌協調,聯動周邊機場關口,爭取在第一時間“點對點”地將歸國華僑接到醫學觀察點。

2月28日,麗水首先在上海、杭州、溫州3個最近的入境口岸派駐服務組。

3月4日,麗水市委書記胡海峰赴青田調研境外疫情輸入防控工作。他特別強調要精密智控,運用好信息化手段,及時掌握華僑回國信息,加強與入境口岸對接,做到入境人員信息全覆蓋、健康檢疫全覆蓋。

當天,麗水市政府駐杭州辦事處的幹部潘曉偉就接到通知,需連夜趕到杭州蕭山機場增援。他到達後,機場服務組連他在內一共有9個人,包括1名醫生和1名護士,其他7人分別來自麗水市委統戰部和僑聯,以及青田縣直機關。

一開始,返鄉的華僑落地後,經機場服務組聯絡,個人包車前往隔離點。後來,為防止可能出現的疫情擴散,政府每天都根據航班信息,統一安排中巴車接送,每輛車都配備了隨車醫務人員。沿途提供給華僑使用的洗手間,也做了點位劃定。

對服務組來說,最難做的工作是統計歸國華僑的信息。

“誰要回來?什麼時候到?我們一開始是不知道的。”潘曉偉告訴南方週末記者,信息渠道是不斷建立的,一個途徑是向本地僑眷僑屬打聽信息,另一途徑是通過僑聯、僑團與當地商會聯繫,統計有意向歸國的華僑,同時還開通了專供華僑諮詢的政府熱線電話。

隨著返鄉華僑人數不斷增加,麗水市政府排摸發現,除了附近的機場,其他國際關口也有僑胞陸續抵達。

3月4日,麗水市向北京、廣州機場新增派駐工作組。3月9日,又增加廈門、成都、西安、義烏、衢州五個點位。全市共抽調166名幹部,在10個機場口岸承擔接站防控服務工作。

2

300個房間,不到一天就住滿

返青、返麗後,入境人員的隔離醫學觀察才正式開始。很快,用於隔離的床位開始出現緊張。

麗水市政府副秘書長吳鬱郁目前的主要工作就是統籌佈局全市的隔離點,他告訴南方週末記者,除了市區安排大量酒店用於安置之外,市裡還在下轄的縣(市)各預備了300個隔離房間。

3月15日就啟用了一個縣的儲備,不到24小時,就已住滿,為以防萬一,還儲備了部分高校學生宿舍用於應急。

意大利和西班牙先後實施“封國”後,國際航線仍然可以通航,不少青田籍華僑還有意歸國。3月15日當天,溫州機場一個點就接到151名從西班牙返回的華僑。

吳鬱郁直言,倘若華人華僑此間集中返回青田,抵達後的安全隔離、確診後的醫療救治,壓力很大。麗水正竭盡全力進行內部人員重組、優化和統籌。

他算了一筆賬,青田縣擠出最大的空間安排人員,連僅有23個房間的酒店都用上了,這無形之中就提高了人員配備成本。因為每個隔離點無論有多少個隔離對象,都要設“點長”1人,按200個隔離對象配備5名管理人員的標準,23個隔離對象,也要按照最低標準配備兩名管理人員。

“最擔心的還是醫務人員出現緊缺。”吳鬱郁表示,每個隔離點都需要八到十個醫務人員,實行三班倒,人手暫時還算充足,原因在於麗水把下面各縣的醫務人員都抽調上來了,分配在市區的隔離點。但隨著返鄉華僑的增加,要在各縣開設新的隔離點,就必須把各縣的醫務人員再“還回去”。

截至目前,華僑落地後乘坐交通工具,以及在隔離點進行醫學觀察發生的所有費用都是政府包攬,對麗水、青田而言,是一筆沉重的負擔。

3月15日下午,北京發佈了最新的入境隔離政策,所有境外進京人員都要接受14天集中醫學觀察,費用自理。

吳鬱郁則表示,作為地方,返鄉華僑隔離收費政策只能等候國家統一政策通知。

3

勸留,不能拒之門外

面對境外輸入疫情,青田一邊忙不迭接送歸國華僑,一邊對還在海外的華僑“喊話勸留”。

2月26日,《海外青田同胞疫情防控告知書》和《青田僑眷僑屬告知書》同時發佈,前一份告知書首先表明,根據國內經驗,“居家是最好的防護”,其次建議僑胞“無特殊情況暫緩回國返青”。

麗水市政府參與撰寫告知書的相關人士表示,兩封告知書都以給親人寫信的語氣來表達。目的是及時告知華人華僑,儘量減少流動。在是否回國返青的選擇上,用了“暫緩”二字來建議。

春節期間返鄉的周勇是意大利青田總商會會長,告知書草擬期間,他也向市政府提議,一定要謹慎用詞,“不能體現拒之門外,不能傷了華僑的心,明確告知目的即可,居家最安全,流動有風險。”

周勇還是這次“喊話勸留”的中堅力量,他發動僑團僑領,以500人為一組,組建海外僑胞微信群,並拉青田和麗水的幹部進群,給僑胞答疑解惑。這樣的微信群,意大利建了60個,西班牙建了55個,基本能覆蓋所有的華僑家庭。

麗水市則在國內分縣區給僑眷僑屬建立微信群,發動全市機關企事業單位幹部主動聯繫親朋好友,及時掌握海外華僑動態,要求華僑配合當地政府就地做好居家防護。

早先時候,青田縣僑聯黨組書記張偉華還在溫州機場向歸國僑胞喊話,“哪有祖國不歡迎自己的子女回來……但實際上你在外面坐公交、坐高鐵、坐飛機,待在那個封閉空間裡,還不如在意大利家裡待幾天。”

還在意大利居家隔離的青田人吳先生,2月25日就關停了位於米蘭的酒吧。他原本考慮把妻子和兩個孩子送回青田,但妻子不想一家人兩地分離,又放棄了這一計劃。

吳先生告訴南方週末記者,目前海外僑胞最擔心的問題是醫療。隨著確診人數增加,華僑有病去不了醫院,也不敢去醫院。

有位僑胞的一家7口連日發高燒,給當地醫院打電話預約就診,無法得到接待,情急之下,就要回國。

周勇獲悉後,馬上拉著微信群裡的“互聯網醫生”給他們想辦法。根據建議,一家人先到醫療條件更好的私立醫院拍了CT,然後傳給青田的醫生分析。醫生判斷是普通肺炎,沒有感染,就指導他們吃消炎藥,3天后,一家人症狀消失。

“互聯網醫生”來自“互聯網醫院”,這是麗水升級的新冠肺炎互聯網諮詢平臺。自3月1日首個境外輸入確診病例出現後,麗水市兩次升級浙江省互聯網醫院諮詢平臺,推出麗水市互聯網微信諮詢平臺,安排全市160餘名呼吸、感染、中醫、心理等專家同時入駐兩大平臺,24小時在線為僑胞提供新冠肺炎防護知識、呼吸道感染症狀、心理等實時解答服務,累計接受諮詢服務1108次。

“心病有時可能比新冠肺炎更厲害。”一位互聯網醫生說,“就像國內疫情剛開始暴發時,普通人一咳嗽就想去醫院做核酸檢測一樣。國外防疫才剛開始,僑胞遠在他鄉的心理建設很關鍵。”

不過,一位青田籍華僑認為,每個華僑對於返鄉都有自身情況的考量,做出最有利於個人的選擇也是無可厚非的。

還有很多這樣的華僑在返回青田的路上。對於青田乃至麗水,只能盡力早做好接待、隔離準備工作。

3月18日,凌晨3點,潘曉偉帶隊,舉著“麗水市(青田)服務站”的紙板牌,站在杭州蕭山機場國際到達2號門外,隔著透明玻璃,向室內正在接受信息登記和測溫的返鄉華僑揮手,紙板牌上還寫著一行字:“我們來告訴您如何回家更安全”。

10万人常居意大利,“华侨之乡”浙江青田县的抗疫难题10万人常居意大利,“华侨之乡”浙江青田县的抗疫难题

第三方核酸檢測 :被忽視的 “逆行者 ”

對話醫療界四大“天團”|齊魯醫院:戰場上,“天團”也需聯合

對話醫療界四大“天團”| 湘雅醫院:“這次比抗擊埃博拉壓力更大”

對話醫療界四大“天團”|協和醫院:最頂尖的醫生,也要拼“基本功”

對話醫療界四大“天團” | 華西醫院:“新冠肺炎救治不像武俠小說,給一個解藥就好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