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生活--南潯古鎮

南潯,和眾多江南古鎮一樣,具有典型的水鄉風貌,不同的是,是最耐得住寂寞的一個。周莊有陳逸飛畫過的方圓雙橋,甪直有葉聖陶寫過的萬盛米行,烏鎮有茅盾筆下的林家鋪子,南潯則默默地守候著她濃厚的文化積澱,等待著真正懂她的遊人們。江南的水鄉古鎮星羅棋佈,具有代表性的江浙六大名鎮各具特色:明清細節的周莊、江南古橋的同裡、廊棚光影的西塘、文化情致的烏鎮、玲瓏水韻的甪直,“詩畫富鎮”的南潯。“遊遍江南九十九、不如南潯走一走。”

南潯被譽為中國江南的封面,是中國歷史文化名鎮,鎮上有全國文保單位小蓮莊、嘉業堂藏書樓以及張石銘舊宅等古建築群。南潯建鎮已有745年曆史,在中國近代史上,曾經是江南一帶商賈雲集的地方。物華天寶,人傑地靈。素有“絲綢之府、魚米之鄉、文化之幫”之稱。有名甲天下的輯裡湖絲;技藝精湛被譽為文房四寶的善璉湖筆;“朝如輕絲、薄似蟬羽”工藝之花的雙林綾絹等傳統名特產品。如今水鄉古鎮的景色風韻依舊,鎮北運河東西橫延,鎮中市河南北穿鎮而過,河街相交橋樑通便,黛瓦粉牆綠柳拂水,組成了一幅原汁原味的江南水鄉圖。南潯古鎮以其格局獨特、風貌完好、文化深厚、民風淳樸而成為江南水鄉眾多城鎮的典範和代表。

記得高中去的文園,那時走了很久,幾乎將文園逛遍,也是我第一次進入徐遲先生的家。只在書上見過的名字,但當我進入的那一剎那,心裡卻蕩起漣漪。曾協助郭沫若編輯《中原》,著有詩集《二十歲人》、文藝評論集《詩與生活》以及《徐遲散文選集》等的一位可敬的散文學家、詩人。那時一直讀不懂他的《最強音》,但當我看到《江南小鎮》時,覺得那才是熟悉的生活,那是發生在我們身邊的生活,他書中的場景,細細想來,都是如此的熟悉,因為那是南潯呀,我和徐遲老先生生活在同一片土地上,呼吸著同樣的空氣,共同感受著那同一片人事的變遷,那是在南潯人的生活中才會出現的美。

張靜江故居,每次進入那裡,心裡不是不激動的,感覺自己彷彿進入了那段歷史,不僅僅是書上單調的書寫,而是鮮活的,充滿生命力的。張靜江先生曾任國民黨中央執行委員會常務委員會主席。他的一生充滿傳奇色彩,在結識孫中山先生後便開始對孫中山先生給予經濟上的支持,孫中山先生稱他為“革命聖人”。後蔣介石建立南京國民政府,其主持建設委員會工作,蔣介石稱他為“革命導師”。在召開國民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時,為主席團成員,並當選中央執行委員。在孫中山逝世後召開國民黨第二次全國代表大會上,又當選為中央監察委員。“滿堂花醉三千客,一劍霜寒十四州”,孫中山先生對張靜江先生的題詞,這不僅僅代表孫中山先生對他的尊敬,也展示了張靜江先生的氣節。

一直很喜歡吃奶奶做的繡花錦,卻一直沒有發現那其實是隻在南潯才有的菜,只長在南潯方圓十里之內,十里之外這種菜就變種,有形而無香。長大後離家讀書,發現自己思念它思念的發狂,我想,我思念的不只是南潯的美食,還有,在南潯度過發生的那些美好回憶。

現在的南潯,也變得越來越現代,一幢幢現代的大樓的崛起,江南的水鄉和現代的繁華,在這裡逐漸的融為一體。我曾感慨我的家鄉擁有了現代的先進與繁華,卻也失去了曾經的那一份淳樸。但是,那些年,那些事,那些人,也永遠的留在了我的心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