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識字》第一課:人

人,可能是使用頻次最高的字。

甲骨文中,人是這樣的:

《識字》第一課:人

《說文解字》中說:人,天地之性最貴者也。人以縱生,貴於橫生,故象其上臂下脛。

《識字》第一課:人

花山岩畫至今己有1800—2500年的歷史,巖畫上的人字形象,與甲骨文非常接近。

《識字》第一課:人

其實,這個解釋裡的人,不是指所有的人,而是指有地位和身份的人。

人,其含義,由指人類,到指尊貴的人,再回到本義指人,經歷了漫長的歷史。

《識字》第一課:人

在幾千年的專制體制下,人分為治人者和治於人者。治人者就是人,而治於人者則有民、氓、奴、奴隸、僕等稱謂,從來都是不被當作人的。

後來,把人和民並列在一起曰,人民。人民一詞中國古已有之,但現代意義上的人民一詞,則來自日語。

人民,只是一個模糊的群體概念。在很大程度上,人民究竟是誰?任何一個具體人,都不是人民。民一直是被人所代表,而普通的民,很難上升到真正意義上的人。

《識字》第一課: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