援鄂醫療隊返程:聾人畫家劉漢傑,寫詩作畫致敬最美“逆行者”

歲月那麼長,故事當乾糧;相識頭條號,關注情難忘!

援鄂醫療隊分批返程的消息傳來後,重慶永川籍聾人畫家劉漢傑 情動於衷,連夜寫詩作畫,向這些凱旋歸來的抗疫英雄致敬。

劉漢傑1970年生於重慶永川,幼時因抗生素使用過量導致耳聾,為此自號“禪聾”。劉漢傑系中國界畫傳承人,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現為中華國學院界畫藝委會主任。

這些天來,劉漢傑一直關心著疫情消息,時刻牽掛著一線抗疫醫護人員安危。他一次又一次被這些“逆行者”的英勇事蹟所感動,於是萌生了為一線抗疫醫護人員獻詩獻畫的想法。

援鄂醫療隊返程:聾人畫家劉漢傑,寫詩作畫致敬最美“逆行者”

聾人畫家劉漢傑在創作中

劉漢傑雖然耳聾聽不見,但他每天用心、用情、用眼去感受“逆行者”們的大愛深情。

在他看來,藝術家只要有一顆滾燙、熱愛的心,思想情感與時代同頻共振,就會對社會生活中所發生一切感同身受,產生創作靈感。

劉漢傑說:“醫護人員每天都在接觸新冠肺炎患者,感染風險最大,但他們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夜以斷日奮戰在抗疫一線,苦累‘我’一人,換得萬家寧,是最值得讚頌、最值得尊敬、最值得感謝的人”。

在一次次感動,一次次流淚,一次次醞釀之後,他終於提起了畫筆。

援鄂醫療隊返程:聾人畫家劉漢傑,寫詩作畫致敬最美“逆行者”

聾人畫家劉漢傑作品《最美逆行者》

劉漢傑將新作命名為《最美逆行者》。作品採用虛實結合手法,以身穿防護服的醫務人員為主體,融入黨徽、武漢長江大橋和黃鶴樓等標誌性元素,同時配上詩歌,詩畫結合,生動地再現了“逆行者”不計個人安危、甘於犧牲奉獻的大無畏精神。

“畫上的黨徽,是畫面中色彩最濃郁的地方,它如一枚朝陽,是引領我們抗擊疫情的核心力量,象徵著全國人民在黨的領導下,一定能夠無往不前,戰無不勝,堅決打贏這場沒有硝煙戰爭!”劉漢傑這樣詮釋。

他在題詩裡寫道:

不想危險/不懼困難/義無反顧/一種是身後的眷戀/一種是前方的情牽/那些呼吸/應有力的呼吸/誰不敬畏生命/可你的呼吸朝著遠方/此行最在乎的呼吸/你是一個逆行的人/書寫最美的品質/在最危險的地方/出現你的身影

(二零二零年春節,一場非常嚴重的疫情波及全國,致敬所有奮戰新冠肺炎疫情一線逆行者。)

劉漢傑先生用他的詩與畫,替我們道出了對最美“逆行者”崇敬而感恩的心聲:

你們驅散陰霾,和春天一起歸來,所有鮮花為你們盛開!

援鄂醫療隊返程:聾人畫家劉漢傑,寫詩作畫致敬最美“逆行者”

聾人畫家劉漢傑作品《醫者仁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