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康保:以硬作風硬辦法啃硬骨頭

以硬作風硬辦法啃硬骨頭

——看康保如何打好疫情防控和脫貧攻堅硬仗

河北康保:以硬作风硬办法啃硬骨头

康保恆太皮具股份有限公司復工後的車間。河北日報記者高振發攝

“感謝黨和政府的好政策,感謝醫護人員的精心治療,是你們救了我們一大家子人的命。”3月17日,在康保縣丹清河鄉三義公司村,85歲的任老太太第一個解除居家隔離後,忙著向前來看望的縣鄉領導致謝。

3月1日,康保縣14例確診病例全部治癒出院,即將陸續解除隔離。“由於管控及時,我們把疫情堅決控制在任氏家族內部最小範圍,有效防止了疫情擴散和蔓延,取得了疫情防控阻擊戰的初步勝利。”康保縣委書記劉雪松說。

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脫貧攻堅、復工復產,實現“兩手抓、兩不誤”。截至目前,康保縣順利摘掉了貧困帽,剩餘未脫貧的748戶1468人全部制定了“一戶一策”方案,確保6月底前全部實現高質量脫貧。已復工復產企業78家,23家規上工業企業100%復工復產。

經濟發展實現首季“開門紅”。截至3月15日,全縣規上工業增加值完成1.25億元,同比增長48.3%,位列全市第一;固定資產投資完成5310萬元,同比增長26.5%;全部財政收入完成1.29億元,其中,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完成9132萬元,為年任務的25.3%。

疫情防控,體現過硬作風擔當

陽春三月,張家口市最北部的康保縣依然春寒料峭、冰雪未融。

3月16日,筆者來到這裡,進入社區依然要測量體溫進行登記。

“面對突如其來的疫情,我們堅持把疫情防控作為當前最重要的政治任務,疫情不結束,我們防控堅決不收兵。”縣長魏紅俠堅定地說。

疫情發生後,康保第一時間成立由縣委書記、縣長任“雙組長”的疫情防控工作領導小組,下設13個專項工作組,迅速進入戰時狀態。推行縣領導包聯鄉鎮、鄉鎮領導包村、縣直部門包小區、黨員幹部包戶責任制,形成三級書記抓防控,黨員幹部戰一線的強大合力。

“在這次大排查工作中,創建文明城市的縣直部門包聯小區‘網格化’管理機制,發揮了巨大作用。”魏紅俠介紹。

1月24日,全省疫情防控工作會議後,康保縣立即啟動排查工作。組織3100多名黨員幹部從大年三十晚上開始入戶排查,累計排查出返鄉人員18801人,其中武漢返鄉人員93人,做到了底數清。

1月25日,對全縣326個行政村、85個小區果斷進行封閉式管理,實行24小時值守檢查,嚴格管控車輛和人員出入,確保了疫情不輸入不擴散。

2月21日起,該縣利用3天時間,逐樓、逐村、逐房、逐戶、逐人再次開展大排查行動,排查出重點人員13人,徹底消除了潛在隱患。

脫貧攻堅,堅決啃掉最硬骨頭

3月17日上午,康保乾信牧業肉雞生產車間內,54歲的照陽河鎮東五福堂村村民郭振貴正忙著在生產線上包裝雞腿。

河北康保:以硬作风硬办法啃硬骨头

“我和媳婦倆人正月初十就到這兒上班了,現在每天工資130元,還有50元疫情期間補貼。閨女原來在北京打工,暫時回不去,也在這裡的辦公室工作,工資每月3000元。我們一家3口一個月就能掙1.4萬元,在家門口掙錢,方便又舒心。”郭振貴說。

河北乾信牧業集團有限公司是京津冀地區最大的肉雞全產業鏈生產加工企業。2019年營業收入3.7億元,直接帶動全縣10個鄉鎮117個村的7815戶15009名建檔立卡貧困人口脫貧。

“今年正月初六企業復工。受疫情影響,外地員工回不來,本縣員工不情願返崗。正常應到崗800多人,實際到崗600多人,全面復工面臨困境。”行政部經理鞏長柱介紹。

得知情況後,縣委書記劉雪松親自協調,通過智能就業系統平臺和縣廣播電視臺發佈招工信息,很快幫企業招工160多人,確保了企業正常復工生產。到3月中旬,該企業銷售額已達到一億多元。

決勝脫貧攻堅必須堅決啃掉最硬骨頭。全縣剩餘貧困人口,都是貧中之貧、困中之困。康保縣做到思想不亂、精力不散、工作不斷,對未脫貧戶全部實行科級領導幹部和在康企業包聯機制,根據戶情實際制定“一戶一策”脫貧方案,確保6月底前全部達到脫貧退出條件。

為促進農民工及早返崗,增加貧困人口收入,縣委縣政府勇於擔當負責,在全市率先開出外出打工人員返崗健康證明,並開展“點對點”集中運送到崗。截至3月16日,累計開具農民工外出務工健康證明10161個,為全市最多。

“回家過年趕上疫情,想返崗又回不去。是縣人社局派3輛專車把我們42人送到北京,重返就業崗位。”已在北京朝陽區一家企業就業的照陽河鎮貓窩溝村建檔立卡貧困戶郝利芳在電話中說。

加強“兩非戶”動態監測。目前將排查出的非貧困低收入戶和非穩定脫貧戶345戶733人全部納入幫扶範圍,同時將符合政策的特殊困難群體624人全部納入兜底保障,實現應保盡保。

完善精準防貧保險。降低預警線和提高賠付比例,最大限度遏制貧困增量,目前已救助209戶,發放救助金145.4萬元,堅決杜絕邊脫貧、邊返貧、邊增貧。

加快扶貧項目建設進度。對因疫情影響急需實施的項目、符合疫情防控需要和脫貧攻堅政策的項目、有利於增加貧困戶收入的項目,一律優先入庫、優先安排資金支持。目前,第一批扶貧資金產業項目規劃2.5億元,正在制定項目實施和資金分配方案。

促進就地就近就業。在確保防疫安全前提下,協調推動扶貧企業、就業扶貧車間等儘早復工復產,優先安排因疫情暫時不能外出的貧困勞動力就業,目前已提供就業崗位3256個。

“康保縣發現確診病例後,為加強防控需要,縣城各小區均實行了封閉管理,原則上每戶每2天只允許1人出門。但我們對乾信牧業的員工卻辦理了‘綠卡’,每天早晚上下班都可以持卡出入。”常務副縣長韓啟勝介紹。

乾信牧業在10個鄉鎮都有肉雞養殖小區,每天需要大量的雞飼料。疫情期間,運送飼料的車受到限制。縣裡及時協調交通部門和防控辦,在每天確保車輛消毒、司機體溫正常情況下,給企業頒發了16張特別通行證。同時,協調省農行幫助企業解決貸款5000萬元,緩解了流動資金難題。同時加大對龍頭企業、合作社、家庭農場等新型經營主體的金融貸款和貼息支持力度。截至目前,全縣復工企業78家,返崗員工1545人,23家規上工業企業實現100%復工。

積極開發公益崗位。目前,全縣新增農村保潔員等公益崗650個,增設防疫消殺、社區巡查等臨時公益崗1900多個,確保了特困群眾穩定增收。(河北日報記者高振發 通訊員韓建國)

審核:韓建國

康保縣融媒體中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