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帅的魔球在常规赛顺风顺水,为何到季后赛就不灵了,哈登太难了


最近几年,夺冠呼声最高的几支NBA球队当中,休斯敦火箭队是其中一支。“火箭总冠军”的呼声一度非常高,但是,他们近25年来,却连一次总决赛都没有进入,最近十年最好的成绩是两次打入西部决赛。为什么火箭队一直无缘总冠军呢?今天巴蒂哥就和大家一起来分析一下。

我们先来简单了解一下休斯敦火箭队的历史:

火箭队成立于1967年

1984年,火箭队以状元签选中了奥拉朱旺

1993-1994赛季,奥拉朱旺带来火箭队,利用乔丹退役的间隙,第一次获得总冠军。

1994-1995赛季,火箭队常规赛虽然只获得西部第六,但是卫冕冠军在奥拉朱旺和德雷特斯勒的带领下,成功卫冕。

那一年,那句“永远都不要低估一颗总冠军的心”成为了火箭队的名言。

德帅的魔球在常规赛顺风顺水,为何到季后赛就不灵了,哈登太难了

永远不要低估一颗总冠军的心


2002年,对中国球迷来说是难忘的,火箭队用状元签选中了小巨人姚明,姚明成为了第一位NBA海外状元。

德帅的魔球在常规赛顺风顺水,为何到季后赛就不灵了,哈登太难了

大部分球迷喜欢火箭队是因为姚明


姚明时期的火箭队季后赛最好成绩是西部半决赛。

姚明和麦蒂一起,创造了常规赛22连胜的火箭队队史最长连胜记录

大部分的国内火箭球迷,都是因为姚明的加入,才开始喜欢和关注火箭队的。

2010年,姚明因为伤病提前退役。

2012年,詹姆斯哈登加盟火箭队,成为火箭队新的建队核心。

德帅的魔球在常规赛顺风顺水,为何到季后赛就不灵了,哈登太难了

2012年哈登成为新的建队核心


哈登加盟火箭队以后,火箭队从来都没有缺席过季后赛

2014-2015赛季,火箭队打入西部决赛,最后1-4不敌最后的总冠军金州勇士队

2017-2018赛季,克里斯保罗加盟火箭队,最终火箭队再次打入西部决赛,最后3-4惜败给最后的总冠军金州勇士队。

德帅的魔球在常规赛顺风顺水,为何到季后赛就不灵了,哈登太难了

哈登和保罗的合作和总决赛插肩而过


火箭队两次与总决赛擦肩而过,看似偶然,其实也是必然。

为什么这么说呢?

这时候,我们今天的主角,火箭队现任主教练迈克-德安东尼要登场了。

德安东尼曾经执教过菲尼克斯太阳队,在他的执教下,斯蒂夫纳什连续两年获得常规赛MVP,2004-2005赛季,太阳队也获得了常规赛冠军,德安东尼获得最佳主教练的荣誉。

德帅的魔球在常规赛顺风顺水,为何到季后赛就不灵了,哈登太难了

巅峰期的太阳队


2016年5月27日,德安东尼加盟休斯敦火箭队,开启了火箭队新的时代,“魔球”时代。

什么是魔球呢?我们先上一张图:

德帅的魔球在常规赛顺风顺水,为何到季后赛就不灵了,哈登太难了

中距离投篮渐渐消失

这是最近20年NBA投篮热点的变化,中距离投篮渐渐消失。

根据离篮筐越近投篮命中率越高,以及1个三分球相当于1.5个两分球的理念,中距离投篮被认为是效率不高的投篮选择。

而篮下和三分线外的出手选择,被认为是最高效的投篮选择。

没错,休斯敦火箭队和德安东尼就是这一魔球理念的最忠实践行者。

德安东尼把当初在太阳队玩得很溜的跑轰,结合魔球理念,就是最近几年火箭队的战术思路。

如果要给德安东尼的战术思路总结几个关键词的话,就是:快速,极致,简单

快速:提升球队进攻速度,增加回合数

在太阳队时期,德安东尼曾经提出过7秒完成一次转换进攻,这是跑轰打法的特点之一。来到火箭队,德帅延续了这一风格。

火箭队最近几年,一直是进攻回合数排名前列的球队之一。

这一战术思路的好处是在对方回防不及时,站位不稳的时候,三分球和篮下是有更多出手机会的。联盟中大部分的球队是跟不上火箭队的速度。

极致:放弃中距离,更多的三分出手和冲击篮下

这是魔球理念的精髓所在。

相对于篮下出手,中距离投篮的命中率更低。

相比较三分球,中距离投篮,得分太少。

同样的得分,如果两分球需要60%的命中率,三分球只需要40%就可以做到。

这样的思路也让火箭队的百回合进攻效率名列前茅。

德帅的魔球在常规赛顺风顺水,为何到季后赛就不灵了,哈登太难了

火箭队的进攻效率一度位列第一


火箭队严格的执行了这一思路,在火箭队,除了克里斯保罗(还有现在的威少),几乎没有球员拥有出手中距离的权利。

没错,这就是德帅的极致,上赛季,甜瓜安东尼因为不小心命中了一个长距离两分球,不得不马上向教练席致歉。你没看错,是命中了两分球反而要道歉。

德帅的魔球在常规赛顺风顺水,为何到季后赛就不灵了,哈登太难了

甜瓜:是我错了,没投三分球


简单:简单的战术设计:单打,单打,单打

火箭队的战术可能是NBA球队当中最简单的。

火箭队优先的进攻选择是转换进攻,一旦落入阵地战,单打就是他们的主要手段。

哈登是火箭队的主力打单手,拥有最高的使用率。

哈登的单打也是简单的套路:

1,通过挡拆换人寻找防守较弱的防守对手。

2,通过运球摆脱对手,后撤步三分或者突破,冲击篮下或者突破分球

3,和5号位球员挡拆,顺下吃饼,卡佩拉成为火箭队这一战术最大受益者,有饼皇之称。(本赛季,卡佩拉被交易,火箭队的战术进一步被简化)

德帅的魔球在常规赛顺风顺水,为何到季后赛就不灵了,哈登太难了

单打是哈登的主要得分手段


前两年的保罗和本赛季的威少,是另外一个单打点,他们也是球队当中唯一可以出手中距离的球员。

火箭队的这一战术思路,也为他们选拔球员简化了标准。

除了哈登和另外一位核心(保罗或者威少),其他的球员只有两种类型:

1,篮下吃饼型

卡佩拉为代表,本赛季被放弃,这一类型球员也基本消失

德帅的魔球在常规赛顺风顺水,为何到季后赛就不灵了,哈登太难了

哈登和卡佩拉的挡拆是当年的杀手锏之一


2,3D突破型

阿里扎,考文顿,戈登等等

德帅的魔球在常规赛顺风顺水,为何到季后赛就不灵了,哈登太难了

考文顿非常适合火箭的打法


三分球是首要考虑,外线防守能力,以及突破能力也是主要考核标准。

极致的战术思路和极致的用人思路,一度让火箭队成为联盟中炙手可热的存在。

2017-2018赛季,火箭队以65胜17负的成绩获得常规赛冠军,德安东尼再次当选最佳教练。

德帅的魔球在常规赛顺风顺水,为何到季后赛就不灵了,哈登太难了

2017-2018年德帅再次获得最佳教练


这一年,是火箭队离总冠军最近的一年。

然而,这支在常规赛所向披靡的球队,到了季后赛,却遭遇了滑铁卢。

为什么常规赛玩得很溜的魔球理念,到了季后赛就不灵了呢?

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

第一:季后赛对手的针对性更强

相比较常规赛的对手,季后赛是系列赛,对手的攻防针对性策略更强。

1,相比常规赛和火箭队交手次数有限,季后赛要打一个系列赛,输了就要回家,对手做针对性策略的意愿更强。

2,连续的交手也给对手更多摸索和制定针对性策略的时间。

3,火箭队典型的魔球思路打法和简单的战术套路,季后赛的强队更容易制定针对性策略。

举个例子,最近五年,火箭队和勇士队季后赛交手四次,勇士队对火箭队的战术了如指掌,勇士队也成为了火箭队的最大苦主,最近五年四次淘汰火箭队。

这一种势头甚至在本赛季圣诞大战,缺兵少将的勇士照样有办法对方火箭队。

第二:季后赛裁判尺度变化,过于依赖三分球

火箭队魔球的思路本身就喜欢出手三分球,到了季后赛,裁判的判罚尺度更松,在内线的得分相比常规赛难度更高,因此火箭队三分球出手的比例就进一步提高。

当全队手感很好的情况下,这不是问题。

但是一旦手感没有,就酿成悲剧了,西部决赛面对金州勇士队三分球27投0中的场景,估计很多球迷还历历在目。

当然,手感很好和手感很差都是小概率事件,大部分时间是手感一般般。

而且,三分球出手有一个特点,就是得分是两分球的1.5倍,得到同样的分数,命中率只需要两分球的三分之二。

这对于火箭队是好消息,命中率的要求不是特别高,但是对于对手来说,一样是好消息。

举个例子:火箭队如果三分球10投4中,得到12分,对手就有6次后场篮板的机会,由于三分球投篮不中后更多的是长篮板,对手转换进攻的机会就更多也更好。

如果是两分球10投6中,得分也是12分,不同的是对手只有4次后场篮板的机会,两分球不中相比三分球,长篮板的机会更低,对手发起快速反击的难度提升,机会也更少。

如果只是仅仅2个球的差别,估计决定不了比赛,但是在季后赛,火箭队三分球的出手次数非常多,哪怕在手感正常的情况下,也给对手很多的快速反击的机会。

德帅的魔球在常规赛顺风顺水,为何到季后赛就不灵了,哈登太难了

火箭队曾经一场出手70次三分球


第三:主力球员体力不足

刚才提到,火箭队魔球理念决定了球队会有更高的回合数,以及更简单的战术,更多的阵地战打单。

这对哈登的体力要求非常高,回合数多,使用率高,单打占比高,决定了哈登要在进攻端投入巨大的体力。

这也是大家看到哈登在第四节关键时候眼神防守,或者散步的原因

毕竟,不是所有人都是勒布朗詹姆斯,哪怕是他,也有总决赛抽筋的时候。

哈登在火箭队的打法,决定了他的体力不可能在整个系列赛都保持充足,尤其是最需要体力的关键场次和第四节。

德帅的魔球在常规赛顺风顺水,为何到季后赛就不灵了,哈登太难了

哈登在火箭的担子太重了


除了哈登,火箭队因为轮换阵容人数较少,往往只有7-8人,在关键时刻体力跟不上也是很正常的。

轮换人数较少,这是因为火箭队也喜欢打五小阵容,看过巴蒂哥文章的朋友应该知道,死亡五小阵容对球员是有高要求的。

没能达到要求的队员,在关键比赛往往就被德帅弃用,轮换阵容人数太少也就是没有办法的事情了。

综上所述:德安东尼的魔球思路,在火箭队身上是体现得淋漓尽致,在常规赛上也是得心应手。

但是由于魔球思路自身的局限性,在季后赛很容易被对手研究和针对,同时,对三分球的依赖性也存在很大的隐患,体力问题也被无限放大。

无限接近总冠军却又无缘,这并不是完全偶然的结果,存在一定的必然性。

关于火箭队的魔球理念,大家还有什么需要补充的,欢迎留言区继续探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