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約而至的不止春分 還有復工復產的你

3月20日,春分

如約而至的不止春分

還有接踵而至的好消息

全國31省區市確診全部0新增

這個0代表健康和平安

是這個春天最美的數字


春已至,花已開

鶯飛草長時

一年之計在於春

是時候擼起袖子加油幹啦


今天榕小檢就和大家聊聊檢察機關助力企業復工復產的事。

新冠病毒肺炎疫情發生以來,福州市檢察機關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決策部署,堅持把服務保障民營企業復工復產作為服務保障經濟社會發展首要切入點,充分發揮檢察職能作用,積極助力民營企業平穩有序恢復生產,努力確保疫情防控和企業復產“兩不誤”。


疫情期間,檢察院也助力企業復工復產?檢察機關是國家法律監督機關,既不能給予企業資金支持,又不能進行政策優惠,如何服務保障企業復工復產?

檢察院不同於其他國家機關,我們的服務保障必須立足檢察職能,重點工作是為企業復工復產營造良好法治環境,把依法懲處和平等保護結合好,盡力支持復工復產,盡心幫助企業渡過難關。


能具體說說嗎?

首先,我們為企業復工復產提供“法治大禮包”。


1、高位統籌規劃,細化涉企服務保障機制。


一是制定服務保障意見。按照關於依法保障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產的部署要求,市檢察院及時出臺18條意見,圍繞履行檢察職能、改進辦案方式、提供檢察服務等方面提出總體要求。臺江區、倉山區、馬尾區、長樂區、閩侯縣、永泰縣等地檢察院也結合當地實際,細化制定了保障民營企業復工復產的實施意見和具體舉措,為企業當好復工復產“助推員”、困難問題“協調員”、扶持政策“解讀員”、輿論宣傳“引導員”。

二是落實服務企業“五定”辦法。市檢察院細化推動服務保障民營企業發展 “五定辦法”,助力民營企業復工復產。“五定”辦法即:定聯繫企業,全市共確定20家企業作為定點聯繫對象;定部門落實,按照企業類型、經營特點等,將聯繫責任分解至不同部門;定人員聯絡,各責任部門明確專職聯絡人,履行日常對接聯絡職責;定時間走訪,結合邀請調研視察、送法進企業等,確保每季度走訪一次;定專題服務,發揮職能特點和專業優勢,結合企業需求,研究實施專題服務措施。

三是拓展會商協作機制。在落實落細涉民營企業會商協作三項機制基礎上,主動與公安、法院、市場監管等部門協調建立司法協作聯動機制,細化涉民營企業刑事案件移送和查處工作舉措。


除了“法治大禮包”外,在疫情期間檢察機關是如何做到依法懲治和平等保護?

聽我繼續道來~


2、優化辦案機制,提升涉企案件辦理實效。


在年初全國檢察長會議上,最高檢張軍檢察長表示:“既要以更大力度保護民營企業和企業家合法權益,切實做到依法能不捕的不捕、能不訴的不訴、能不判實刑的就提出適用緩刑建議,又要有力推動民營企業築牢守法合規經營底線。”檢察機關這一工作理念得到了企業界人士廣泛好評。

福清市檢察院在辦理某臺企企業負責人組織他人偷越國境案中,啟動涉民營企業會商協作三項機制,依法對2名涉嫌犯罪的臺資企業負責人員適用認罪認罰從寬制度,作出不起訴決定,最大程度地減少和避免了辦案活動對企業經營帶來的負面影響。


在戰“疫”的特殊時期,我們發揮公益訴訟檢察職能,加大對涉公共衛生領域復工復產企業案件的法律監督力度。連江縣檢察院針對企業廢棄口罩收集、清理等問題向監管單位發出公益訴訟訴前檢察建議。馬尾區檢察院針對部分醫藥商店銷售“假口罩”問題,向區市場監督管理局制發檢察建議,督促其依法履行對防疫用品質量監管職責。長樂區檢察院針對一起銷售不符合標準的醫用器材案,發出民事公益訴訟訴前公告。


嗯,給力!檢察機關確實做了不少工作,為企業復工復產保駕護航!

是的,除了讓企業安心,我們還很暖心呢!


3、主動對接民企復工復產實際需求,“望聞問切”彰顯涉企檢察服務品質。


  • “望”——實地掌握復產動態,全面開展法治宣傳。

主動對接當地民營企業,深入瞭解復工復產狀況,多渠道幫助企業排除復工復產障礙。福清市檢察院牽頭臺灣農民創業園10名臺商聯絡員,對36戶註冊臺企員工到崗情況開展調查摸底,實時掌握復工復產動態。長樂區檢察院走訪當地建築、交通臺資企業,理清當前臺企在用工、防護物資保障、資金等方面主要困難,並會同涉臺辦、工商聯等部門提出解決辦法。另外,針對民營企業復工可能引發的集聚性疫情風險和勞動用工等涉法矛盾,開展釋法宣傳。閩侯縣檢察院推送微信20餘期、發放宣傳單2000餘冊,重點解讀和指導適用防疫期間惠企政策。倉山區檢察院製作併發放《企業復工復產疫情防控法律服務指南》1000餘冊,並通過“雲直播”平臺線上為26家復工民營企業解讀最新政策法規。


  • “聞”——傾聽企業聲音,及時發出風險提示。

針對民營企業復工後可能產生的因急於減少損失而不注重安全生產或拖延支付勞動報酬,以及因對資金需求量大導致偷稅漏稅、非法集資等犯罪風險,精心蒐集相關法律規定和典型案例,及時向企業推送提醒。福清市檢察院安排檢察人員與民營企業人士組建微信群,整理下發12條民事、行政、刑事相關法律知識進行風險預警。


  • “問”——瞭解復工復產難點,協調解決實際困難。

針對疫情防控期間企業復工復產物資緊缺問題,及時摸排瞭解企業生產需求情況,推動保障疫情防控物資供給。福清市檢察院對民營企業提出的疫情期間涉資金支付、政府補助等實際問題,積極協調有關部門為多家臺企提供用於復工復產口罩2000餘個。

倉山區檢察院全面摸排轄區內12家由社區矯正對象經營的企業,跟蹤復工復產動態,推動籌措配齊口罩、手套、消毒液等防疫物資。


  • “切”——精準服務,保障安全生產。

根據地方黨委統一安排,派員前往指定的復工企業進行每日巡查工作,協助檢查企業落實防疫舉措情況,確保企業安全有序復工復產。永泰縣檢察院深入5家企業協助開展企業復工復產健康管理工作,提出13條整改意見,並對該縣已復工的2家重點項目單位,開展防控措施落實情況檢查和復工指導。


撰稿丨吳則昊 研究室

圖片丨周珞珞

倉山區院 長樂區院 福清市院


福州檢察之窗

福州檢察

情懷|普法|檢察職能|常規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