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过——来自一个成人的原生家庭感悟

2016年,生孩子这个话题然是家里的火药桶。

每逢提起必然是我和整个家庭的对抗。28岁,走入婚姻三年的我,依然奉行自我追求,自由至上,丁克主义。

爱,过——来自一个成人的原生家庭感悟

与老公大学相识,磕磕绊绊恋爱8年才修成正果,“宠爱”是他的致胜法宝。对于一直千依百顺表示不需要孩子养猫宠我就好的老公突然和传统的父母统一战线积极催生这件事,我是非常不爽的。最终妥协的结果是我撂下狠话,坚定原则:

一 表明讨厌孩子的立场。

二 表示同意生孩子是对家庭的巨大牺牲妥协。

三 声明只管生不管养,任务完成即甩手带孩子全权交给他们。

所有人只要我肯松口就已经阿弥陀佛,什么条件都满口答应,更何况,还有“走着瞧”和“真香怪”两个致胜法宝呢,鹿死谁手犹未知。

其实自己心里也是有数的,强迫症加完美主义的我断不可能对自己的孩子放手不管,所以当初做下这个决定真是带着满腔悲壮,董存瑞邱少云此刻灵魂附体。

犹记得初次产检B超检查,医生再三确认然后斩钉截铁的告诉我:两个,双胞胎。这晴天霹雳的消息震的我哭声响彻医院,门外的老公初听到以为孩子出了什么问题吓到魂不附体,大惊大喜之后又不敢喜于言表的心情想必终生难忘。

后来的结果自然是当初嘴有多硬打脸就有多痛,姑且按下不表。这两年来一直在思索为什么养育孩子这件事情曾经在我心里是如此妖魔化的存在,之后的反差又为何如此强烈。

  • 原身家庭的爱
爱,过——来自一个成人的原生家庭感悟

我的父母出生于上世纪五十年代末,幼时姊妹众多缺衣少食,成年后上山下乡苦中作乐,结婚时一无所有,凭一己之力养儿育女勤俭持家,一生最大的心愿就是儿女平安,最好的期待就是平凡安稳。是请回答1988里的德善爸妈,是那个年代千千万万平凡父母的缩影。

略有不同的,是母亲家里祖上原本富裕,后家道中落加上特殊时代背景,外公外婆原本是城市中的手艺人却只能务农,而种种的艰辛困苦竟湮没不了那一点挣扎和傲气,对待子女比起原生的农民家庭多了几分规矩教养。母亲作为家中长女,后又添了五个妹妹和一个小弟,其中一个不幸幼年夭折。随着姊妹增多生活日益艰难,更加从小目睹父母的艰辛挣扎,以及“不蒸馒头争口气,冻死迎风站”的家风教育让她从小要强,从小自立,从小习惯了为弟妹牺牲为父母分忧。父亲早逝时幼弟年仅八岁,这个坚强雷厉的大姐更加“长女为父”,年纪轻轻就撑起了一整个家的重担。后来弟妹一个个长大成家立业,外婆老有所依,姊妹间少有的相亲和睦,无论从哪个角度看,母亲都是优秀的,甚至是伟大的。

父亲出生于“红色家庭”,在那个年代境况自然比母亲优越的多,然而作为庭子女中不那么受宠的那一个,成年后便迫不及待的想要独立。于是他们在做知青的时候相识了,她泼辣能干又善良悲悯,他外表内向又风趣帅气,她锋芒,他内敛;她一心为家,他渴望小家;天作之合。

于是自然而然的,在育儿的路上她扮演了“严母”,他扮演了“慈父”。而共同的是永远把家庭摆在第一的珍视和对待子女倾其所有的爱。 这些饱含了爱的教育和用心,成为做为女儿的我一生的宝贵财富。

  • 自信
爱,过——来自一个成人的原生家庭感悟

在那个严格计划生育的时代,“哥哥”是一种稀有物种,而我就是那为数不多的拥有稀有物种的女孩。父母在哥哥八岁时才千辛万苦偷偷生下了我,对于身在事业单位接受党的领导的他们来说真是“冒天下之大不韪”。而三十出头的年纪正是玩心收敛心智成熟回归家庭美好的时候,对这个来之不易的宝贝女儿真是灌注了全身心的爱与期待,更何况这个小女儿自小聪明伶俐,外表乖巧惹人爱。

自信心来源是什么呢?它大概根植与和谐的家庭,从小得到父母的关注,高质量的陪伴,和身边的赞赏与骄傲。幸运如我正是在这样的环境中长大。父母虽然工作很忙,但从来没有放松过对我的关注。印象最深的是中午放学回家,家里没人但桌子上摆着刚做好热腾腾的饭菜和小纸条:爸爸妈妈中午有应酬,自己吃饭休息。背后是妈妈抓紧一点点的时间骑着自行车飞奔回家,争分夺秒做好孩子的饭,怕冷掉小心的放在电饭煲里卡好之后又匆匆留下纸条飞奔离去的身影。父亲天生冷漠脸,家里的孩子都怕他。唯独对我是千依百顺的娇惯和宠爱,幼年时最欢乐的事情就是和和老爸互相“欺负”打闹。

比如他的名场面之一就是回家先一顿没病乱呻吟,嘘嚷自己的女儿在家里又如何如何委屈了把女儿惹的悲从中来放声大哭,再抱在怀里耐心哄好,乐此不彼。。。

母亲是特别自尊又要面子的,而女儿就是她最大的“面子”。不管在家里对女儿多严厉,在外面都一定是各种夸赞和骄傲。女儿唱歌好听,女儿画画好看,女儿的作文被夸了,女儿弹梁祝特别好听,女儿成绩好从来不用操心学习。。。从小我就在身边各式人群的“花式夸赞”,母亲的超级关注和父亲的无敌宠爱中长大,培养出的自信心报表爆棚,时至今日,依然认为自己的人生有无限可能。

高中毕业填报志愿,班主任提了一嘴不要局限于省内的高校,就毫不犹豫的选择了千里之外的院校。毕业那年恰逢经融危机工作难找,愁云惨淡的给家里打电话,老爸一句:不用发愁,大不了回来老爸养你!后来在离家千里的陌生城市独自闯荡,心里竟从未有过一丝胆怯和迷茫。与老公相识时他是草根,出身清贫一无所有,毕业几年没有丝毫积攒也活的潇洒乐呵,坚信未来可期前途光明。一路走来总是有人说命好,旺夫,殊不知那是年幼时来自家庭的深情馈赠,让我勇往直前的面对人生纷乱抉择,坚定而乐观的迈出每一步,我从未怀疑人生,命运亦还以眷顾。

26年前,5岁的我就被送去念小学,爱动,跟不上,老师找妈妈:不行就算了吧,晚一年再上。妈妈一边每天回来给我加课补习陪我一起学拼音,一边给各科老师送礼物私下拜托老师多多关照,所以我记得的只有所有老师的温柔疼爱和特别关心,还有年纪小却成绩棒的骄傲。那颗强大的自信心,就是这样一点一滴的发芽生长。

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不过有人替你负重前行。我在前方披荆斩棘,只因我知道,一回头你们永远都在。

  • 言语表达的能力
爱,过——来自一个成人的原生家庭感悟

麻省理工的研究发现:影响孩子大脑发育的,不是词汇量,而是父母与孩子的交流方式。4岁前孩子与父母交谈的频率,直接影响孩子大脑发育的水平。

我们家的每一个人,都是“话痨”。哥哥和我都曾是班里的“故事大王”,我们是各种演讲朗诵比赛,辩论赛,主持人赛的常客。而这一切,大概都来源于从小爱讲故事的爸妈和浓厚的家庭交流氛围。

从没有记事起,每天最大的乐趣和期待就是听妈妈讲故事。在那个没有互联网的时代,我的爸爸妈妈靠的是买回一本一本的故事书,在工作之余自己念熟了再回来声情并茂的讲给孩子听。小时候总是求着妈妈一个又一个的讲故事听,她偶尔会回答:“妈妈肚子里的故事都讲完啦,还没长出来,要过几天才能有。”“那,先把长出来的那一截讲给我听吧!”。。。现在想想,爸妈为了赶上孩子听故事的进度,每天都在拼命的读故事吧~而影响更为深远的,是从三岁起,妈妈就会要求我们把听到的故事讲给她听,并且饶有兴趣。

那么小小的孩子,把小脑袋里留下的印象用七零八碎的语言表达出来,开始的时候一定也是逻辑不通乱七八糟的吧,然而妈妈鼓励我们给她讲,给爸爸讲,给邻居讲。。。久而久之,就培养出了在任何场合都敢娓娓道来的小故事大王。

后来长大了,可以自己读各种故事,我家的饭桌就变成了辩论舞台。别人的家里或许教育孩子吃饭的时候不许讲话,或许喜欢一边吃饭一边问孩子学习的情况,而我们家的饭桌,是天南海北五花八门,从最近看的电视剧到某一个阶段的历史趣闻,从国际新闻到针砭时弊,从某一种虫子的特殊进化过程到宇宙的浩瀚苍穹,都可以成为饭桌上的谈资。而且常常是划分阵营各持己见,为了驳倒对方搜肠刮肚的寻找各种知识依据,避免被对方抓到漏洞则要特别注意言语措辞。妈妈本就是有名的嘴巴厉害“谁也说不过”,这辈子唯一的“对手”就是自己培养出来的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女儿。而爸爸则是不鸣惊人四两拨千斤,总在“战况胶着”之时神来一语,幽默化解。结婚以后我总是抱怨老公一吃饭就不会用嘴说话了,只顾埋头苦吃毫无趣味,后来和他的家人在“尴尬的沉默中”共餐几次之后总算了解了个中缘由,从小家庭环境的影响是对么重要。

言语表达的能力,影响深远。这世间人与人所有的关系,几乎都需要言语表达来维护。不论是社交,恋爱,工作还是家庭,因为不懂得表达而导致的误会和悲剧比比皆是,而因为懂得表达所带来的感情、社交和事业的红利,更是人人羡慕的财富。感谢从小到大所有的讲述,交流,争吵,狡辩给我培养出的“三寸不烂之舌”,让我的人生之路少了许多的误会波折,多了许多的平坦顺畅。

  • 终身阅读的习惯
爱,过——来自一个成人的原生家庭感悟

从我记事起,每天晚上睡觉前看到的父母就都是倚在床头灯下看书的身影。后来这个身影又多了两个:我和哥哥。

在那个工资微薄的年代,父母就把很多的“巨款”用在了买书上。工资才二十几块,5毛一本的红楼梦全集硬是买了全套。我也有自己的心头爱,连环画式的故事集,字还没认全就可以拼凑着拼音读的津津有味。后来出了一套一套的童话绘本,摆在新华书店里,每天上学前总是早早溜到店里一本接一本读到快打铃了才恋恋不舍的跑去学校。硬壳全彩绘的【葫芦娃全集】,太贵了只能买一本,至今还对没买到手的那本念念不忘。

家里国内外名著,爱情武侠,悬疑官场摆满了整个书架。然鹅书总是不够读的,所以爸妈就成了县里的图书馆的常客。每次三本书,每周一借。小小年纪的我也拥有自己的借书证。开始跟在爸爸屁股后面,进去之后分道扬镳,他去成人区我去儿童区,一磨蹭就是一下午。后来自己去,周末一起床就骑着自行车早早过去,浏览完了书架上的少儿杂志,再借几本喜欢的大部头,溜到图书馆里的内院长廊,那里有一小片花园,种着不知名的藤蔓,茂盛到可以当做摇椅斜躺在上面。还养了一群小鸽子,总是叽叽咕咕的在泥地里啄来啄去。

僻静的走廊里常常一个人也没有,小小年纪的我时而看看书,时而看看鸽子,消磨过一个又一个趣味盎然的日子。有时午夜梦回,还依稀看得到那个院落的模样。

手里的书即使一遍又一遍的读也很快就看完了,杂志时代到来,家里订了种种:读者,青年文摘,读者文摘,婚姻与家庭,知音。。。家里的洗手间里永远摆满了各种书和杂志,有时坐下来才发现居然没有书看了,真是如坐针毡浑身不自在,连抓到旁边的洗发水瓶、洗衣粉也要拿来读一读包装上的说明书方能缓解心头的刺挠。父母从来不限制我们读书的种类,从小学时自己的书,杂志看完了就去偷书架上的成人书籍,家里的【知音】、【婚姻与家庭】来看,五年级的暑假偷看古龙的【陆小凤】,读到“开车”的章节真是既兴奋又紧张。后来自己有了零花钱,大半都用来买书和杂志了。【科幻世界】【花溪】【漫友】【萌芽】这些风靡一时的杂志,都曾是我的最爱。即使在高考前夕那么紧张的时刻,我也没有中止过“课外书”的阅读,在被窝里还看完了郭敬明的“巨著”。

广泛的阅读提升的不仅是知识的广度和深度,还有视野格局的开阔以及对这个世界旺盛的好奇心,最重要的是养成终生阅读终生学习的习惯。

时至今日,我也无法忍受一天没有“文字”的日子,把所有的碎片时间都用来阅读和汲取知识趣闻,不论是娱乐八卦还是天文历史,都是兴趣所在。即使一边开车的时候也在各种听书。多年的阅读习惯让我对文字的吸收理解速度明显高于常人,或许这就是我总是可以“一心二用”的秘籍所在,眼睛里看着耳朵里听着完全不一样的东西,却能够互不影响同时进行,就像电脑的“多线程”操作功能。

感谢原身家庭培养的阅读习惯,让我养成了有趣的灵魂,成为盆友圈里那个话题聊不完,什么都懂一点的那个“神奇的人”。而最重要的是,书籍和阅读仿佛打开各种新世界大门的钥匙,让我学会多元思考,勇于自省,这一生都得以不断的成长和自我完善,永远可以迎接更好的自己。

这也是我能够写下这些文字的最重要原因,原身家庭的影响让我得以冲破原生家庭的束缚,站在更多维的角度,审视它,理解它,拥抱它,放下它,颠覆它,为我的子女创造更为完善的原生家庭。

感恩父母,我之所以看的更远,是因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 原生家庭的过
爱,过——来自一个成人的原生家庭感悟

父母应当对孩子的承担起的基本责任有:

一 生存,让孩子吃饱穿暖。

二 安全,监护他保护孩子不受伤害。

三 爱和归属感,让孩子知道你爱他,让他感受到家庭的温暖和归属。

四 尊重,给孩子价值认同,培养他的自尊体系。

五 自我实现,引导孩子找到自己真正喜欢的事情,发现发展自己的天赋。

然而在这个个人主义至上,离婚率高达44%的年代,想要达到以上的条件是多么的奢侈。可能远比你想象的多的多的孩子,在经受原身家庭带来的身心磨难。但是没有一个父母不想好好教育自己的儿女,如同平平凡凡的我和你。所以当我站在为人父母的角色面对自己的孩子,发现自己必须去探究原生性格中,潜意识里,各种缺陷的来源,才能克服他们避免对自己孩子造成同样的伤害。

产生这样的想法,来源于一个契机。那是宝宝们一岁十个月的时候,一次家族旅行。有两件事情深深触动,震撼了我。

一件,主角是十二岁的小侄子和她的妈妈。

一家人开心出游的早晨,仅仅因为一件微小的事情演变成一场母子间的家庭大战。我的母亲,侄子的奶奶叫孙子早餐时喝一些稀饭,孙子不肯喝,作为妈妈的嫂子突然回忆起在家中孩子也总是这样在吃早餐的时候挑三拣四,也许还有其他违背“忤逆”她的行为,总之她决定借这个契机发作了。然而十二岁的年纪,正是自我意识和自尊体系蓬勃发展,叛逆心起的时候,断不可能那么轻易的乖乖听话。

第一场交锋,母亲出言威胁恐吓,儿子不服。

第二场交锋,母亲开始责骂,甚至动手,儿子更加不服,反而反抗的更加强烈。

第三场交锋,母亲开始启用眼泪攻势,关上门一把眼泪一把鼻涕的控诉自己对孩子的牺牲付出以及孩子的行为多么让自己失望。儿子服没服不知道,总之一整天没理妈妈。

长达三个小时的激烈对战,母亲全程言多且密:就这么点小孩竟敢不听话了?以为自己长大了不用父母管了?你今天必须。。。总而言之言而总之就是,你是儿子就得听我的,我今天就得让你服软。儿子呢,全程没什么语言,就是沉默的反抗。

但是那种濒临爆发边缘的愤怒,悲伤,从每一个肢体语言中展现出来,让我心惊又后怕。

后来我知道了,这就是典型的家庭中的“权利争夺”,父母把家庭当成战场,总是要伸张和争夺自己的作为父母的“天然权利”。然而你的对手是谁呢?你的孩子。如果你赢了,输得是谁?你的孩子。输掉了他的自信,他的自尊,他对家庭的安全感,归属感,他对父母无条件的爱。。。你真的赢了么?

二件事,是在返程的高铁上,我和自己的女儿。

三个成人带两个幼儿,行李众多,不小心把装满食物的袋子丢在了安检处。可是八小时的路程必须要吃东西,爸妈一辈子节省惯了舍不得高铁上的天价套餐。强行买了两份,一份给我和宝宝,一份给爸妈。可能是车上人多拥挤,女儿的状态非常不好,又哭又闹不配合吃饭。我强忍着耐心哄着,突然她一个挣扎把整份套餐都打翻在地上。

瞬间就爆发了,大声的呵斥她,你太过分了我不喜欢你了。。。父亲心疼孙女伸手来接,我顺势就把她丢过去:你走吧,我不要你了。女儿的哭声撕心裂肺,至今仍存在我的脑海里。那一刻的她,被最最依赖的妈妈抛弃,一定充满了恐惧和不安全感。从孩子出生起我一直沉浸在他们带来的喜悦和幸福感中,

第一次面对孩子如此的控制不了自己的情绪,甚至,在那一刻感觉自己讨厌他们。

回来之后,小侄子愤怒压抑的样子和女儿的尖利哭声一直困扰着我,让我开始思索亲子关系中,这样的悲剧是否终究无法避免。幸运的是原生家庭带给我的阅读习惯让我遇到了很多正确的书籍:【亲密关系】【正面管教】。。。他们让我重回年幼的自己,发现自己的潜意识并从中抽离出来,意识到原生家庭带给自己的性格弊端,并决心做不一样的父母。

有一句话说,童年幸福的人一生都被童年治愈,而童年不幸的人一生都在治愈童年。很多时候的确如此,但这世上没有十全十美的家庭,更没有完美的父母,所以我认为每一个人都必然有被童年治愈的地方,也必然有需要被治愈的童年。理性,客观的看待自己的原生家庭,才能够真正的与它和解,与自己和解,与孩子和解。

  • 缺失无条件的爱
爱,过——来自一个成人的原生家庭感悟

中国人总是习惯性的用威胁和恐吓来控制孩子且毫不自知。

如果一个女生对她的男朋友说,你要是今天下班不来接我我们就分手。这视作恐吓吧?如果一个上司对他的下属说,你如果不能完成这个月的销售目标,下个月就不要来了。这视作威胁吧?可当我们面对孩子呢?你要是不听话警察叔叔就把你抓走了哦!你再这样妈妈就不喜欢你了。你要是不乖乖吃饭一会就不许看电视。你期末考不好假期就不带你出去玩了。。。如此种种脱口而出。

父母们为什么总是轻描淡写毫不在意的重复这些话呢?第一,它总是很管用。第二,孩子嘛是不会真的离开放弃你的。而事实是,你每一次说出口的时候都在破坏你对孩子无条件的爱,挥霍孩子对你无条件的爱。为什么孩子小的时候总是很容易这样被你控制?因为在他人生最初那些年的依恋期里,充满了对你无条件的爱,和刻在基因里的深深依恋,你就是他的全部依靠,不管你对他做了什么说了什么甚至虐待他,他都依然爱你,不离不弃。你用他最恐惧的方式威胁他控制他,自然百试百灵。

作为成人的我们,是否能够在被一个人狠狠揍过一顿之后就立刻靠过去想要抱他呢?孩子对你可以。我们是否能够长期被一个人嘲讽嫌弃责骂却依然爱他,渴望待在他身边呢?孩子对你可以。

你真以为那张很快就若无其事对你绽放笑容的小脸,忘记了的你说过的话吗?你以为那个脸皮很厚怎么打骂都不在意的熊孩子,真的不会受到伤害么?那只是因为孩子无法承受“失去你”这样天塌般的后果,所以启动自我保护机制选择性的忽视和遗忘了。而那些伤痕,全都刻进了潜意识里,变成了他的习惯,他的“本性”,他的宿命。有可能,正是你恨铁不成钢的宿命。

对孩子来说伤害最重的一句话是什么,知道吗?就是:我当初就不该生下你!你残忍的否定了他的一切,他的价值他的悲欢甚至,他的存在。我们会轻易的对自己的同事,朋友说:你早就应该去死!这样恶毒的诅咒吗?不会。但为什么对孩子却能那么轻易的说出口?因为你从来都没有意识到,对孩子来说从自己最依恋最爱的那个人口中听到这句话,是多么残忍的一件事情。

所以父母们总是发现,小时候乖巧懂事的好宝宝到了十几岁的年纪突然就叛逆了,不听话了,那些曾经管用的招数瞬间就不灵了。那是因为孩子的自我开始萌芽,他们日趋觉醒的自尊体系不允许自己再那么任人攻击控制。而你则认为孩子的翅膀硬了,皮痒痒了,应该更加严厉的让他意识到父母的权威,于是你变本加厉,而他只能选择反抗,或者逃避。结果要么亲子关系溃不成军,要么孩子开始早恋,成瘾、沉迷于电子游戏,甚至加入暴力组织。。。

一个强势的总是用威胁来控制子女的妈妈,对女儿的影响和对儿子的影响是完全不同的。当一个女儿总是被妈妈不断的挑剔和恐吓,她反而会变得越来越努力去讨好自己的母亲,然后成为和她母亲一模一样的人,彻底失去安全感,强势粗暴的去对待自己周围的一切。而儿子更懂得保护自己,他会关闭掉和母亲沟通的通道,选择“充耳不闻”,转身沉迷在自己的世界里。

所以这个社会上有越来越多“很作”的没有安全感的女孩子,和越来越多沉迷于电脑游戏无所作为的男孩子。

关于这一点,我觉得自己有很深的体会。我无法客观理智的接受任何人对自己的负面评价,尤其是来自母亲的,因为在我的潜意识里那就意味着指责和否定,意味着你不喜欢我你不要我了。每当母亲指责我的某件事或者仅仅是抱怨一下,潜意识里的那个小女孩就会立刻跳出来激烈的反抗,然后深深的恐惧,拼命努力去证明,改变。即使是现在,我也有着强烈的想要换房子的执念,因为母亲总是说我的房子不好,而我脑海里心心念念理想的房子,其实根本就是母亲期待的样子。而我的哥哥,则总能淡定的面对母亲的叨叨,不管母亲说什么指责什么,他一定立刻好言回应,虽然可能根本不会付诸行动。但是在母亲的眼里不论实际做了什么,“态度端正”的哥哥总是称心的,总是和她吵架的女儿是却上辈子的仇人。

当我意识到这一切之后开始尝试着改变,我可以做到不去恐吓自己的孩子,包容他们成长过程的各种淘气,做一个讲道理有耐心的妈妈。然而我还是无法变成温柔的妻子,耐心的女儿。

我还是会在伴侣达不到自己的期待时歇斯底里,还是会忍不住和自己的母亲不断争吵。我最深恐惧的就是她说:我无法和你生活在一起,我要远离你。而她深谙这一点,每次都可以一招就把我击败的体无完肤。颠覆自己的潜意识,是多么的难。

我尝试着改变冷战的模式,在争吵之后立刻主动去缓和关系,即便不总是奏效。某次,我很认真的对她讲:哪怕我们吵的再凶,我都依然希望你在我身边,我永远都讲不出,不想见你这样的话。或许,这就是我们最大的区别。

成年后我的理智很清楚的知道父母对自己的爱有多深,他们不过是在发泄怒气。然而潜意识里的小女孩,会把这一切都当真。

请不要再对你的孩子说,我不喜欢你了,不爱你了,不要你了,因为,他们是真的真的会当真的。

  • 牺牲型的父母
爱,过——来自一个成人的原生家庭感悟

想象一下这样的场景,华灯初上炊烟袅袅,忙碌的主妇在厨房里为家人孩子准备丰盛的晚餐。做着同样事情的主妇,却很可能带着完全不同的心境。

第一种:内心充满了幸福和愉悦,她觉得自己在为这个家庭奉献付出,她享受给予的快乐,家人满意的吃着自己所做饭菜的场景让她心满意足。

第二种:我在为这个家庭牺牲。为什么总是我来做,又必须做这些事情?

每天的重复真是让我烦透了。而他们一点也不懂得感恩,还总是对饭菜挑三拣四,想到一会还要洗碗,心情真是糟糕透了。

我能够理解在那个物质匮乏的年代,奉献就意味着牺牲,弟弟妹妹吃饱了自己就吃不饱,买了孩子的玩具就买不了自己的衣服,没有外卖餐厅可以选,没有洗碗机,没有洗衣机,负担不起上门服务的家政。。。但依然有着奉献型心态和牺牲型心态的显著区别。奉献型的父母给孩子灌输的更多是苦中作乐幸福点滴,家庭完满的小确幸。而牺牲型的父母则更喜欢强调自己的付出,为了孩子做出的巨大牺牲,数落孩子的种种不是从而对自己产生更多怜悯。

从小到大父母一直把做饭当成是一件不得不完成的任务和负担。即使我已经完全有能力让全家随时去餐厅饱餐一顿,也依然如此。牺牲者心态恐怖的地方在于,它其实并不来自子女真正的需求,而是来自自我本人的思想禁锢,却一定要把它强加在子女的身上。你或许不会意识到,比起每天都有丰盛的晚餐,子女更希望拥有快乐的情绪稳定的父母。

我想我曾经对养育儿女恐惧至深的心态,就来自于此。总是被灌输,父母为了养育自己牺牲了事业牺牲了自由牺牲了金钱牺牲了对于更多幸福生活可能的选择,被灌输养儿育女是一件成本极高又得不偿失的事情。孩子带来的,总是牺牲大于快乐。所以才会那么讨厌小孩子,生孩子的心情如同赴死。

然而最不快乐的,其实是牺牲者本人。孩子在沙土里翻滚打闹玩的兴高采烈,奉献者看到的是孩子的天真可爱并深受感染,牺牲者看到的是衣服脏了回去又要洗。孩子第一天迈入小学校门,奉献者看到孩子的成长憧憬孩子的未来充满期待欣慰,奉献者则看到从这天起要面对辅导不完的作业和整日对成绩的忧心。儿子有了喜欢的女孩子,奉献者觉得儿子终于变成男子汉了开始想象他初次带女孩回家的样子,牺牲者满面愁云的想臭小子又要花老子更多的钱还不一定成功。

庆幸的是,我在自己的孩子身上感受到的是无穷无尽的喜悦和幸福感。我一度变得没有自己的时间和社交,把所有工作外的时间都花在孩子身上,去哪里都想带着他们,否则就觉得时间被虚度了。但我从来不觉得这是牺牲,

选择让他们来到这个世界的是我,不是孩子。而且我深知这样亲密无间的时光会是如此短暂,很快他们就会头也不回的奔向自己的世界和你Say byebye了。我是如此珍视,被他们依恋无条件爱着的完美时光。

大千世界芸芸众生,阳光之下并无新事。平凡的我们其实所经历的事情无非大同小异。只是苍穹之下山峦之上,有人看见繁星满天宇宙浩瀚,有人只想着一会下山的时候会不会被石头绊倒。

  • 失控的情绪
爱,过——来自一个成人的原生家庭感悟

曾经看过一则笑话,儿子长大了有一天看到育儿的科普,对爸妈讲:知道吗,打孩子其实是根本起不到教育的作用的,那我小时候被打岂不都白挨了?没想到妈妈轻描淡写的说道:那时候打你其实主要是为了出气,教育不教育的不重要。

好笑吗?

再想象这样的场景,你工作了一天累极了回到家,这天被告知自己又不在明年的升职名单上,据说是被某个领导的亲戚抢占了名额。终于明天是周末了偏偏不能好好休息,弟弟在外面又惹事了要去帮他摆平。偏偏这个时候孩子凑过来,一脸期待的问你:妈妈我们什么时候去公园玩?明天吗?顿时所有的怒气都滔滔涌出来:你这个孩子怎么那么不懂事!说了带你去就一定会带你去着什么急?每天都问问问就等不了了?就不该一早告诉你,学习就没见你那么积极过。赶紧滚去写作业去!孩子被你一通指责,臊眉耷眼的走了。

你觉得心中的郁气似乎发散了不少,开始愧疚刚才对孩子是不是太过粗暴了。然而转念又一想,小孩子么,很快就没事了。待会吃了饭给他几块糖吃就好了。

道歉?对自己的子女道歉?这辈子都不可能的。

为什么人们总是习惯于把最糟糕的一面留给他们最亲近的人,他们的伴侣他们的孩子。因为人们从小就在这样的模式中长大,因为人们不过是仗着他们爱你,总是会原谅你。

人类在幼年时期,心理和思维都没有发育健全,无法消化处理那么负面的情绪和伤害,所以进化出一套自我保护机制,就是暂时性的忽略掉忘掉那些情绪和伤害。但是这些伤痕从来不曾消失,而是根植在孩子的潜意识里,伴随着他形成自己的人格,寻找自己的伴侣,选择人生的模式,教育自己的子女。。。

有些女生总是会遇到渣男,遭受一个又一个男友的家暴,出轨,抛弃,于是崩溃的感叹自己的命运就是如此不幸。然而其实有太多的根源都是原生家庭里酗酒暴力的父亲,或者单亲缺失的父爱,让她潜意识里的那个小女孩对爱产生了畸形的认知却根本无法自我察觉,只能被“命运之轨”一遍又一遍的碾压。

当你的孩子突然大声和你争吵,摔门,离家出走,你有没有意识到你可能面对的就是镜中的自己。当你又一次忍不住对孩子大吼大叫,能不能按一下暂停键仔细的分辨一下,

让你愤怒爆发的,究竟是孩子的过错还是你自身情绪的失控。你究竟是在教育,还是在发泄,你的潜意识里,住着怎样一个小孩。

最后,希望我们能认识到,维护和孩子的亲密关系胜过一切虚无的权利争夺,脸面攀比,应当尽我们所能,对孩子温柔以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