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萬億保險資金如何佈局?權益投資路徑浮出水面,這個板塊受關注,17只重倉股曝光

18萬億保險資金如何佈局?權益投資路徑浮出水面,這個板塊受關注,17只重倉股曝光

18萬億保險資金如何佈局?權益投資路徑浮出水面,這個板塊受關注,17只重倉股曝光

握有近18萬億投資資產的保險資金如何佈局?隨著上市公司年報逐步披露,保險資金權益投資路徑逐漸浮出水面。

截至2019年12月末,按照上市公司前十大流通股東持股口徑計算(下同),已披露年報(截至3月18日,下同)的公司中,共有17家上市公司的前十大流通股股東出現險資的身影,險資合計持股市值2039.7億元。剔除中國平安集團對平安銀行的持股,險資重倉股7.3億股,持倉市值189.9億元。

另據中國銀保監會數據,截至2019年12月末,保險資金運用餘額18.52萬億,其中6.4萬億元投資於債券,2.52萬億元投資於銀行存款,2.44萬億元投資於股票和證券投資基金。權益投資佔比13.15%,這一比例已升至三年來最高點,但距離2015年牛市時15.18%的佔比,還有一定距離。

18万亿保险资金如何布局?权益投资路径浮出水面,这个板块受关注,17只重仓股曝光

高新板塊受關注,四季度小幅增持科技股

由於不少上市公司推遲年報披露時間,目前險資持股主要集中在科技股、地產股和金融股等行業股。

如果剔除中國平安對平安銀行的持股,縱觀已披露年報的公司,科技是險資偏愛投資的重要領域。

具體看,截至2019年末,險資重倉的17只個股分別為平安銀行、萬科A、中興通訊、盛達資源、中材科技、海峽股份、涪陵榨菜、輝隆股份、金禾實業、上海家化、江淮汽車、深高速、中炬高新、覽海醫療、環旭電子、華正新材、數據港等,對應的細分行業包含金融、房地產、計算機通信、材料、運輸、食品製造、零售業、化學材料等。

從目前披露的調倉情況來看,險資去年四季度賣出1.28億股,其中主要來自於大家人壽對萬科的減持。去年四季度,大家人壽啟動在資本市場的“瘦身”工作,相繼大手筆賣出中國建築和萬科股票,瘦身超百億元。

如果剔除大家人壽對萬科A的1.42億股減持這一行為,從目前披露的重倉情況來看,險資四季度持股數量總體上穩中有增。對於除萬科A之外的其餘16只股票,險資對其中5只股票進行了增持,10只股票持倉數量未變,僅對一隻股票進行了減持。

具體來看,獲得險資增持的股票分別為中興通訊、金禾實業、中炬高新、華正新材、數據港,其中四隻股票屬於計算機通信、互聯網等高科技行業。

雖然目前險資重倉股披露數量尚不完全,但上述現象基本可反映險資關注重點。隨著人口老齡化和科技、健康產業快速發展,計算機、通信等高科技行業、醫藥製造業近年來持續受到險資關注。去年三季度,保險資金便對重倉科技股中的超一半個股進行了增持。

此外,保險機構持股風格一直以主板為主,偏好“流動性好、股息率高、盈利能力強”的個股,金融股、龍頭股一直是保險資金最青睞的投資標的。

據券商中國記者統計,險資自2019年以來的12次舉牌,多數投向金融股、地產股和科技股。其中地產股包括華夏幸福、中國金茂、上海臨港和大悅城,科技股包括萬達信息、國創高新,金融股包括中國太保、申萬宏源、農業銀行、錦江資本。

股市長期表現被看好

2019年,權益投資成為拉動保險利潤上升的重要力量。以平安壽險和健康險為例,其2019年實現總投資收益1746.82億元,同比增長120%,主要受資本市場回暖帶動投資收益同比增加的影響。

據中國銀保監會數據,截至2019年12月末,保險資金運用餘額18.52萬億,其中6.4萬億元投資於債券,2.52萬億元投資於銀行存款,2.44萬億元投資於股票和證券投資基金。權益投資佔比13.15%,這一比例已升至三年來最高點。

券商中國記者今年初開展2020年中國保險投資官調查,曾問及“2020年A股投資機會如何”,75%的投資官認為機會高於風險,認為A股非常有機會或者風險較大的觀點分別佔比8.3%。問及“投資官們如何看待今年港股市場投資機會”,70%的投資官認為港股機會比較大,30%的投資官認為港股有戰略性機會。

近一段時間來,受全球疫情爆發影響,全球股市大跌,A股在2月中旬連續多日上漲之後亦進入震盪下跌通道。對於股市未來走勢,保險機構投資人對於短期走勢看法不一,但多看好股市長期表現。

一家保險資管公司權益投資負責人近日對券商中國記者表示,海外的估值會壓制國內,短期難有上漲趨勢。但目前國內疫情基本已經達到尾聲,市場的估值也達到了歷史的相對低位,下行空間也非常有限。未來利率下行趨勢下,權益資產的佔比會有個逐漸抬高的過程,一季度這個行情,其實有利於長線資金建倉。

當然,也有保險公司投資負責人認為,從短期來看,現在影響資本市場的因素很多,調整幅度和時間不好判斷,後續會持續關注市場變化,最好的策略是“相機抉擇”。該人士認為,A股估計會繼續調整,海外會比A股更快見底。估值在趨勢面前的作用不大。

就未來A股走勢,平安資管3月10日發佈的研報認為,仍然看好股票市場的中長期趨勢。看好未來盈利預期回升推動的市場回升,可關注疫情防控關鍵數字改善(疫情影響出現拐點)帶來盈利預期的反轉。其認為,市場結構性機會仍存在,相對看好受疫情影響較小、景氣週期上行的電子、遊戲、電動車等行業,同時關注優質消費龍頭的超跌反彈機會。

3月17日,銀保監會首席風險官兼辦公廳主任、新聞發言人肖遠企談及疫情衝擊下的我國金融市場走勢時表示,歐美股市大幅震盪主要有兩方面原因,要理性辯證看待股市波動。一是恐慌氾濫,受疫情擴散影響,投資者信心受到波動,使得需求端消費和投資有所推遲。二是技術調整導致股市下跌,美國股市過去經歷了長期牛市,存在估值泡沫,現在出現技術性回調也屬正常,即使沒有疫情影響,其他因素也會導致股市回調。

反觀中國,肖遠企認為,目前信息資訊的發達,國際金融市場波動會導致同步效應,出現“慣性式恐慌”。近期金融市場出現波動主要受外圍影響,但長期來看,我國金融市場比較健全,有穩中向上的基礎。

第一,疫情防控工作和復工復產在我國穩步推進,生產生活逐步迴歸常態。

第二,經濟基本面長期向好的整體趨勢沒有改變。

第三,我國金融資產的估值較低,股票市場市盈率較低,中國金融資產短期是比較好的避險資產,長期是比較好的價值資產。

第四,政策空間比較大,工具箱比較豐富。財政政策力度比較大,貨幣政策與海外相比空間也比較大。

18万亿保险资金如何布局?权益投资路径浮出水面,这个板块受关注,17只重仓股曝光

一天暴漲23%,原油創史上最大漲幅!抄底通道"被堵"?工行連續一週暫停部分賬戶做多,油價真的見底了?

剛剛,美聯儲再出重招,聯手九大央行救市!全球股市轉機來了?流動性解藥已找到,這項規則何時鬆綁?

剛剛,最高層會議重磅發聲!五大全新定調來了,境外疫情帶來新挑戰,及時制定有針對性政策舉措

7萬億大撒幣?刺激規模可能超預期,美聯儲1天3次出招,美股大反攻!流動性穩了?這個信號是關鍵

老闆"別跑"!這家公司喊話召回高管,限期10天返崗化解危機!待償餘額近60億,幕後大佬去年英國離世

週末影響一週市場的10大消息(新股+點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