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增本土確診病例和疑似病例:首次零報告!

20日下午,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召開新聞發佈會,介紹精準防控科學管理,有序恢復正常醫療秩序工作情況。我國首次實現新增本土確診病例和疑似病例零報告、援鄂醫療隊已撤離1.2萬人、新冠肺炎患者出院復陽未發現再傳播……這些好消息令人振奮!

新增本土確診病例和疑似病例:首次零報告!

新增本土確診病例和疑似病例零報告

國家衛生健康委新聞發言人、宣傳司副司長米鋒通報指出,3月19日,我國首次實現新增本土確診病例和疑似病例零報告,已有18個省份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無本土現有確診和疑似病例。現有本土確診病例中,重症病例佔37.5%。要繼續發揮高水平專家作用,提高治癒率。

根據世衛組織最新通報,美洲區新增確診病例數比前一天增加85.7%。累計報告確診病例數達到9144例。歐洲區連續兩天新增確診病例數超過1萬例。要繼續嚴格防範境外疫情輸入,鞏固深化國內疫情防控成效。

援鄂醫療隊已撤離1.2萬人

國家衛生健康委醫政醫管局監察專員郭燕紅介紹,當前,湖北省和武漢市疫情防治形勢積極向好,患者救治工作取得積極成效,正常的醫療服務也在逐步恢復。在此形勢下,在高水平醫療救治工作得到有力保障的基礎上,援鄂醫療隊要分階段撤回。

援鄂醫療隊從3月17日開始撤離,截至今天已撤離1.2萬名醫務人員,主要是在方艙醫院和非重症的定點收治醫院工作的醫務人員。

按照工作計劃,我們還將安排國家醫療救治專家組以及高水平的重症團隊留守和堅持在重症定點收治醫院,直到患者救治任務特別是重症患者的醫療救治任務全部完成之後,再予撤離

新增本土確診病例和疑似病例:首次零報告!

來自低風險地區人員無需隔離

國家衛生健康委疾控局監察專員王斌介紹,目前全國大部分地區都變成了低風險地區,為了進一步推進這些低風險地區的復產復工,儘快恢復正常生產生活秩序,國務院應對疫情防控的聯防聯控機制,從員工健康管理、定點就醫、工作場所的通風換氣、清潔消毒,儘量減少人員聚集,做好個人防護和發現病例後的應對措施等方面,提出了要求。

她透露,總體來說,對來自高、中風險地區以及境外的人員,要按照屬地要求做好健康管理;對來自低風險地區的人員,如果沒有可疑症狀,無需採取隔離措施。對低風險地區那些從事接觸粉塵、化學毒物等有毒有害作業的員工,要按照職業健康的規範要求配戴口罩,其他員工可以不佩戴口罩,具體要是由各地區、各企業根據實際情況自行決定。此外,對於目前來說還從事疫情防控相關工作的這樣的一些暴露人員,還是要按照公眾科學戴口罩的指引來佩戴口罩。

患者出院復陽尚未發現再傳播

近日,廣東、四川、湖北等地均出現新冠肺炎出院病例複檢核酸陽性的情況。對此,北京大學第一醫院感染疾病科主任王貴強介紹,對於新冠肺炎,包括出院患者的轉歸目前還在研究中,還需要進一步深入研究才能掌握它的特點和規律。總體來看,復陽比例很低,到目前也沒有發現復陽病例造成再傳播的報告。復陽病例核酸檢測陽性,是核酸片段還是完整病毒顆粒,正在加緊研究當中。有些數據提到,有一少部分確實通過基因測序的方法,測到了整個病毒基因序列,提示他可能是有傳染性的,但從正在做病毒分離工作的團隊那裡,目前還沒有從復陽人群裡分離到病毒的報告,相關工作還在繼續推動。“對於這部分人群,觀察隔離非常重要。如果出現復陽,且有症狀、有臨床表現,建議到定點醫院及時進行診治。”

郭燕紅介紹,對於治癒出院的患者,主要是跟蹤隨訪和健康管理。出院前要做好對患者的綜合評估,安排好出院以後2-4周的複診計劃,出院時,主要做好交接,定點醫院要把出院患者的病情和信息推送到這個患者所在社區,居家隔離或者集中隔離14天。

抗體檢測不能代替核酸檢測

中國疾控中心研究員馮錄召介紹,當前批准上市的新冠肺炎檢測試劑主要包括兩類,一類是核酸檢測試劑,一類是抗體檢測試劑。截至目前,國家藥監局批准了12個核酸檢測試劑,8個抗體檢測試劑,其中抗體檢測試劑裡又包括膠體金法5種、磁微粒化學發光法3種。隨著對疾病的認識和研發工作的進展,將來還會有更多的檢測試劑和方法投入使用。

新增本土確診病例和疑似病例:首次零報告!

馮錄召強調,抗體檢測可用於對核酸檢測陰性的病例進行輔助診斷,也可以對病例進行排查篩查,但是還不能代替核酸檢測方法。第一類的核酸檢測過程包括標本處理、核酸提取,進行PCR檢測等多個步驟,平均檢測時間需要2~3個小時。由於它是直接對採集標本中的病毒核酸進行檢測,特異性強,敏感度相對較高,是當前主要的檢測手段。第二種抗體檢測,包括膠體金法和磁微粒化學發光法,其中膠體金法平均檢測時間15分鐘左右,磁微粒化學發光法一般需要30~60分鐘,

抗體檢測是對人體血液中的抗體水平進行檢測,在疾病的感染早期,人體內可能還沒有產生抗體,所以存在檢測窗口期

END

經濟日報經點科學工作室

記者:吳佳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