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做深呼吸 又見“海陽藍”

中國山東網-感知山東3月20日訊(記者 盧偉霞 通訊員 姜長雨 侯俊南 宮欽釗) 天空湛藍,纖雲不染,遠山含黛,春風送暖,宅家幾十天的海陽市民走出家門,拍拍萌芽的柳枝,推著孩子轉一轉,坐在長椅上瞭望藍天、做個深呼吸......鏡頭中熟悉的海陽又回來了,而“海陽藍”則是城市重按“快進鍵”後送給市民的第一個“禮物”。

“海陽空氣特別好,憋了這麼長時間,終於能摘下口罩,呼吸一下新鮮空氣,看看藍天白雲了!”在河邊散步的市民潘女士不禁感慨。

重做深呼吸 又见“海阳蓝”

海陽這“空中焰若燒藍天,萬里滑靜無纖煙”背後是什麼?據海陽市生態環境局工作人員介紹,2019年1—12月份,海陽市可吸入顆粒物(PM10)、細顆粒物(PM2.5)等六項指標均達到國家二級標準,是煙臺市空氣環境質量連續兩年達到國家二級標準的縣市。“生態海陽”之路愈之寬敞愈之清晰。

在海陽市跨海大橋丁字灣段超限檢查站和柴油貨車集中停放點,除了防疫值守,海陽市生態環境、公安、交通部門毫不放鬆每月例行的聯合執法,對渣土車輛等汙染“移動源”嚴格管控。為防止大氣汙染,2019年,海陽完成了核能供熱燃煤鍋爐替代、龍鳳熱電超低排放改造,將380家“散亂汙”企業、252臺燃煤鍋爐全部納入網格化監管體系,對渣土工程車進行密封改造,投資200萬元在204國道建設尾氣遙感項目,18個鎮街全部配套建設運行空氣自動監測站,建立渣土堆放點巡查機制,大氣汙染防治責任實現層層傳導。

“為永葆碧水藍天,今年將突出抓好重點企業管控、城市揚塵和‘散亂汙’企業的整治三方面工作。”煙臺市生態環境局海陽分局局長冷守強說。2019年,海陽市80家重點涉氣排放企業將逐一接受監督性監測,對有機化工、表面塗裝、包裝印刷等17家揮發性有機物重點行業企業落實VOC治理設施,對異味汙染企業升級改造,加大道路保潔頻次和力度,對“散亂汙”企業開展“回頭看”,嚴防死灰復燃。

一手抓汙染防治,一手抓綠化提升,在“國土綠化提升三年攻堅行動”中,海陽市見縫插綠,星星點點的綠色讓原本荒瘠的山野再現生機。兩年來,先後在10餘處鄉鎮打造了龍山楸樹造林、白沙河水系綠化等8大綠化工程,完成森林生態修復與保護面積3.75萬畝,退耕還林還果面積1.69萬畝,建設森林生態廊道0.16萬畝,科學撫育森林3.9萬畝。

不僅如此,海陽市還以“城市森林化、鄉村園林化”為目標,開展城鄉綠化美化工程,發展集中連片、融合一二三產業的綠色美麗新農村。2019年,邵伯村等4個村莊被評為國家森林鄉村,5個村莊被授予省級森林村居稱號,12個村莊被授予市級森林村居稱號。山東村、大莊村等依靠優美的環境規劃建設鄉村田園綜合體,發展民宿旅遊,為鄉村振興戰略注入了高效的“綠色能量”。

良好的生態環境給海陽人帶來了健康舒適的生活,也為這座城市贏得了中國避暑休閒百佳縣、中國優秀旅遊城市、“美麗中國”十佳旅遊縣、最佳濱海旅遊度假目的地等“金字招牌”,海陽,正向著具有英雄氣質、浪漫情懷、開放精神、精緻品位的濱海城市加速邁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