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益峰:干支纪年法

整理/陈益峰

  中国历史上有很多大事都是用干支纪念表示的,比如辛亥革命,代表革命发生在农历辛亥年,庚子国变代表灾难发生在农历庚子年,戊戌变法代表变法时间为农历戊戌年。

  1、天干地支

  干指天干,共有10个符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甲 乙 丙 丁 戊 己 庚 辛 壬 癸

  支指地支,共有12个符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子 丑 寅 卯 辰 巳 午 未 申 酉 戌 亥

  2、干支配六十甲子

  古人把十天干、十二地支依次排列组合,成为六十个不同的单位。具体来说,把天干的第一个“甲”和地支的第一个“子”配合,就成了“甲子”;天干的第二个“乙”和地支的第二个“丑”配合,就成了“乙丑”;天干的第三个“丙”和地支的第三个“寅”配合,就成了“丙寅”……天干的第十个“癸”和地支的第十个“酉”,就成了“癸酉”。

  至此十个天干已经轮完了一遍,而地支却留有“戌”和“亥”,这时,天干便由“甲”开始继续与地支留下来的两个相配合,组成“甲戌”和“乙亥”。十二地支第一轮至此也用完,而天干却剩下来从“丙”到“癸”八个,这时天干仍由“丙”继续下去,而地支则由“子”重新开始配合,如此不断,直至“癸亥”,十天支和十二地支刚好同时配完。

  六十为一次循环,第六十个单位之后,又轮到第一个单位,周而复始。因“甲”居十干首位,“子”居十二支首位,故称这个排列为六十甲子。其中干支名称参差错综,故又称花甲子,后谓年满六十为花甲即由此而来。

  3、六十甲子干支、五行、属相对照表

01 甲子 11 甲戌 21 甲申 31 甲午 41 甲辰 51 甲寅
02 乙丑 12 乙亥 22 乙酉 32 乙未 42 乙巳 52 乙卯
03 丙寅 13 丙子 23 丙戌 33 丙申 43 丙午 53 丙辰
04 丁卯 14 丁丑 24 丁亥 34 丁酉 44 丁未 54 丁巳
05 戊辰 15 戊寅 25 戊子 35 戊戌 45 戊申 55 戊午
06 己巳 16 己卯 26 己丑 36 己亥 46 己酉 56 己未
07 庚午 17 庚辰 27 庚寅 37 庚子 47 庚戌 57 庚申
08 辛未 18 辛巳 28 辛卯 38 辛丑 48 辛亥 58 辛酉
09 壬申 19 壬午 29 壬辰 39 壬寅 49 壬子 59 壬戌
10 癸酉 20 癸未 30 癸巳 40 癸卯 50 癸丑 60 癸亥

  天干顺序的单数(奇数)配地支顺序的单数,天干顺序的双数(偶数)配地支的双数,则成为甲子、乙丑、丙寅等,永远不会出现甲丑、乙寅,丙卯等天干单数与地址双数搭配的情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