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餐飲行業平時買賣那麼好,疫情下停了一個月就撐不住了,錢呢?

合理就好


很簡單,多半是現金流出了問題。別看平時生意再好,只出不進,任誰也受不了啊。


做餐飲的,主要有這幾塊成本:

1、房租成本。這是固定開支,你開不開業都得給,一分少不掉,而且好的地段,房租更高更高。

2、人工成本。人工成本佔很大一部分,現在餐廳到處都缺服務員,而且服務員工資給低了招不到人、也留不住人,流動性太大會導致服務質量打折,會直接影響生意,所以需要持續不斷的提高服務員工資待遇。

3、門店裝修和硬件設施成本。飯店多少都要經過裝修,要營造良好的環境,環境差肯定沒人上門。另外就是硬件設施,包括廚房設施、餐具、桌椅等要齊備。

4、原材料成本。主要是菜品和糧油的採購等。

我們可以對以上幾大成本簡要分析一下:

房租成本是固定的,每個月都得給;人工成本也相當於是固定的,只要不裁員,每個月照常發工資一分不少;門店裝修和硬件設施是一次性投入,可以折舊分攤,如果短期不開業的話影響不明顯;原材料成本是可變的,疫情期間只要沒有事先囤積,沒開業自然也不會新增成本。

那麼可以看到,疫情期間開不了業,主要是房租和人工這兩塊的固定成本影響比較大。

平時只要生意好,量大,房租和人工成本被稀釋在成本當中,容易被忽略,因為畢竟有數額較大的收入,佔比比較低。但一旦停止收入,房租和人工帶來的損失就很大了,佔比是100%的。還是舉個小例子吧:

某餐廳一個月收入30萬,房租3萬、人工成本2萬,房租和人工成本佔比剛好17%,再把菜品、折舊等成本去幹打淨,最後利潤是6萬塊錢。但疫情停業,收入為0,但房租和人工工資照常支付5萬元,因為平時老闆也要養活家人和支出,賬還能有多少餘錢?最多堅持不了2-3個月。

你說哪個開餐廳的老闆遇到這種情況不著急呢?

這不僅是坐吃山空的問題,畢竟好吃懶做花不了多少錢,主要是經營餐廳還有房租和人工,這是額外的支出,每天啥收入沒有,流水卻嘩啦嘩啦往外淌,哪個不急啊,所以說撐不住是正常的。

所謂不當家不知柴米油鹽貴,表面上看,一些餐廳平時生意很好,看到人家很賺,但是你只看到了一面,沒看到另一面。用一句不太恰當的話來形容就是:你只看到賊吃肉,沒看到賊捱打。

這年頭,做什麼生意都不容易。像類似海底撈、西貝這種大型連鎖餐廳都有點撐不住了,更何況一些小餐館呢?

而且,越是依賴線下規模聚集效應的生意,損失越是大,因為這種生意增長的時候特別迅速,但滑落的時候會更快。就像跟股市一樣,慢漲快跌,習慣就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