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酷無情」的任正非,對華為功勳元老的「大清洗」


「冷酷無情」的任正非,對華為功勳元老的「大清洗」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想到一個問題,華為從1987年成立,到目前已經走過了33年的歷史,員工總數達19.4萬人。在這19.4萬人當中,有一部分是一路跟著華為走過來的,說是功勳元老,一點都不過分。這些功勳元老一般都會有不少的華為虛擬股,每年就算是應付工作,也能有數額不小的收入。再加上年紀也不小了,如果你身為其中的一員,你會拼命工作嗎?

在華為的角度講,如果公司內有大批有經驗、有資歷、有能力的人,不願意出力,每天應付了事,企業的正常運轉可能都會出問題。而且對於一線那些年輕的,願意出力的人來說,就會有很大的打擊,積極性也會隨之降低,這種惡性影響最終上升到企業整體,就一切都完了。

「冷酷無情」的任正非,對華為功勳元老的「大清洗」

但現實卻是,華為並沒有完蛋,反而活蹦亂跳,蒸蒸日上,在各個高科技領域重拳出擊,在國際市場上開疆拓土,成為了5G技術的領先者,5G標準的制定者。那麼華為是在哪一環把問題解決的呢?咱們就得說一下標題中的任正非的“冷酷無情”。

1996年1月,任正非要求市場部所有幹部,包括當時市場部的只是分管市場的華為副總裁孫亞芳在內,都要提交一份辭職報告和一份述職報告。辭職報告要說明自己的能力已經跟不上公司發展的節奏,主動讓位給其他更年輕,更有活力的人;述職報告要講述自己將會如何改進,以適應公司的發展。

「冷酷無情」的任正非,對華為功勳元老的「大清洗」


這就是名噪一時的華為市場部“集體辭職”事件。當時社會上就有人說任正非這是卸磨殺驢,過河拆橋。但任正非的一部分本意就是為了解決上述問題,賦予市場部更多的活力,以適應華為當時的發展戰略,而且事實走向也符合任正非的預期。任正非事後曾回憶說:“如果沒有市場部集體大辭職對華為公司文化所帶來的影響,任何先進的管理,先進的體系在華為都無法生根。”不破不立,其中反映出來的任正非的膽量和勇氣,著實令人佩服。

無獨有偶,2007年,包括任正非在內的,所有工作年限滿8年的員工,都要辦理辭職手續,然後競爭上崗,憑藉能力簽訂新合同。有人認為,華為這次的“辭職門”事件,很明顯是針對次年頒佈的《勞動合同法》。其實不管是也好,不是也好,華為通過辭職再競崗的操作,確實為企業內部帶來了活力,讓一些年輕的員工的看到的提升的希望,工作的積極性有了大幅度的提升。流水不腐戶樞不蠹,就是這個道理。

「冷酷無情」的任正非,對華為功勳元老的「大清洗」


任正非曾說:“任正非說,“任何一個民族,任何一個組織,只要沒有新陳代謝,生命就會停止。如果我們顧全每位功臣的歷史,那麼就會葬送公司的前途。”其實道理很簡單,做起來卻不容易,尤其是講究情分,講究臉面的中國社會。但問題只要不解決,就會始終存在,到底是要情分,還是要生存,這或許也不是一個問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