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離期滿請纓援鄂再出發

<table> 隔離期滿請纓援鄂再出發

劉峰。

/<table>

“救死扶傷、治病救人是醫者的職責和使命,哪裡有病人,哪裡就有醫護人員。我們不偉大,只是在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承擔醫者的責任。”

清遠市首例確診病例的接診醫生,清遠首個被醫學觀察的醫生,清遠首批援鄂醫療隊隊員並率先入艙……

疫情當前,清遠市人民醫院呼吸內科副主任醫師劉峰奮戰在最前線,肩負起醫者治病救人的使命。

發現清遠第一例確診病例

1月22日,清遠市人民醫院發熱門診由白天開診改為24小時全天候開放。呼吸內科、感染科及全科醫學科醫生被抽調支援。當天早上,抽調到發熱門診的劉峰,接診了一名剛從武漢回清遠過年的患者,患者已咳嗽一週,但並無發熱症狀。

憑藉著多年的從醫經驗,劉峰對此十分警惕,給患者做了肺部CT檢查,發現肺部影像特徵疑似病毒性肺炎,果斷報告給專家診療組。經討論該病患被收治到呼吸內科病區,進行單間隔離,並向市疾控中心申請病毒核酸檢測。4小時後,檢測報告顯示陽性,確診為清遠市第一例新冠肺炎,患者被轉至感染科治療。

作為首例確診病例的接診醫生,劉峰按照相關規定在醫院的集中安置點隔離觀察了14天。他打趣說,隔離期間是最放鬆的,除了在網上接受一些患者的線上諮詢,以及協助科室緊密關注新冠肺炎最新診療資訊和文書工作,其餘時間休息比較多。

隔離期滿,劉峰迴到門診工作,當天就收到醫院徵集醫護人員支援湖北的緊急通知。他又主動報名,加入清遠援鄂醫療隊奔赴武漢。“我是呼吸內科的,專業對口,捨我其誰?”劉峰說。

馳援武漢 積累豐富救治經驗

在武漢東西湖方艙醫院,每個當班的醫生都分管著十幾個患者。每天進艙交接完班,劉峰開始查房,瞭解患者病情,查看化驗單和影像資料,詢問他們的臨床症狀,根據不同的病情制定相應的治療方案。

劉峰介紹,除了給患者答疑解惑的醫患微信群,C艙的組長還牽頭創建了一個包括進艙醫生和艙外醫療組的群。值班的醫生會把負責患者的病情變化通過艙內的手機上傳,及時和艙外的指揮部取得聯繫;艙外醫療組則將幾百名患者的影像和檢驗報告整理彙總,讓艙內醫生可以隨時查看,心裡有數,迅速開方。

隨著新增病例減少和出院病例增加,在院人數持續下降。3月1日,C艙正式關閉,醫護人員和患者們都合併到AB艙。關閉的是C艙,打開的是曙光。這一消息對醫護人員和患者都是莫大的鼓舞,“大家都堅信,抗疫的勝利就在不遠的前方。”

清遠醫療隊也將C艙的診治經驗移植到新陣地,組建了A艙醫生群,隨時溝通當班的檢查、轉院、出艙等情況。劉峰表示,轉戰A艙後,醫護人員的工作壓力小了很多,針對在艙的患者也能提供更加細緻的個性化診療方案,重視他們的心理變化,加強疏導以增強戰勝疾病的信心。

收穫滿滿 感謝患者的信任

在方艙醫院,醫患關係和諧融洽。一次查完房,一位阿姨向劉峰詢問自己的病情,劉峰便帶她到醫生辦公室,將近期的影像檢查和之前的作對照,要向她詳細溝通。阿姨卻遲遲不肯邁入醫生辦公室,就在門外探出半張臉和劉峰交流,還把在辦公室內的其他患者也叫了出來。

劉峰很疑惑,問她為什麼不進來。沒想到阿姨回答說:“我不敢進來,怕把病毒傳染給你們,你們大老遠過來幫助我們,不能害了你們。”

聽到這個“錯誤”的原因,劉峰耐心地解釋醫護人員的防護級別可以滿足和患者的正常溝通。但更多的是感動:“我們一定要努力工作,要對得起患者的期待。”

面對全社會對醫護工作者“最美的逆行者”“時代英雄”的讚譽,劉峰卻說,“救死扶傷、治病救人是醫者的職責和使命,哪裡有病人,哪裡就有醫護人員。我們不偉大,只是在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承擔醫者的責任。”

在他看來,新冠病毒是所有人共同的敵人,戰疫離不開每一個人的努力。“無論是警察、社區工作者、司機,還是在家隔離的市民,都是戰疫中的重要一環。所有人都各司其職,履行各自的職責,這場戰疫就能迎來最終的勝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