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信:不讓一個困難學生輸在“空中課堂”起跑線

3月17日,記者驅車30公里到濱州市第一座高標準私立學校--陽信縣溫店鎮玉友學校採訪,面對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嚴峻形勢,學校在開設“空中課堂”中,做嚴做實,不讓一個困難學生輸在“空中課堂”的起跑線上。

陽信:不讓一個困難學生輸在“空中課堂”起跑線

陽信玉友學校董事長郝玉友告訴記者,在不能開學的情況下,學校各個班級,充分利用網絡平臺,開設了空中課堂。但沒有手機的孩子怎麼辦?沒有網絡的孩子咋解決?老師們通過調查摸底,掌握了實情,開始採取老師帶著手機上門服務的方式,幫助孩子上課,當起了傳播文化知識的“外賣小哥。”後來,又把沒手機、網絡的學生請到學校,進行“宅”式教學,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前提下,收到了好的教學效果。對學生的空中課堂作業,採取定點收取,老師集中批改的方式,杜絕了學生敷衍應付的弊端,也大大減輕了家長負擔,受到廣泛好評。學校還利用空間課堂對學生進行防疫知識講解,掌握相關知識,為開學做好基礎。按照疫情防控要求,學校及時採購噴霧器、消毒液、體溫槍、防護口罩等防疫物資。同時制定各場所疫情防控管理辦法,責任到人,確保開學前對全校公共區域進行無死角消毒,堅決防止新冠病毒進入校園。學校已經成立了疫情防控臨時黨支部,所有黨員衝鋒在前,打好這次疫情阻擊戰。

郝玉友告訴記者,2001年6月,郝玉友自己在村裡徵用了100多畝慌鹼窪地,投資1500多萬元開始建設學校,僅用了5個月的時間就建成了教學大樓,併為每個教室配備了多媒體教學設備,這是濱州市第一家高標準的私立學校。2003年11月7日,在平度市召開的山東省捐資助學先進個人見面會上,當自己說到,俺幹了20多年企業,一分錢沒敢亂花過,就想著辦所學校,俺啥也不圖,就圖農村的孩子能接受最好的教育時,時任省長韓寓群聽了他的發言,高興的站起來說:“老郝做得好。我們就要大力倡導這種捐資助學、捐物助學、捐力助學的社會風氣。”2019年1月2日,是元旦小長假後上班的第一天, 陽信縣委副書記、縣長劉藎一、副縣長李美、張新國和有關職能部門負責人到玉友學校看望學校師生,和學校老師合影,為玉友學校的發展點贊、加油、鼓勁、排難。

陽信:不讓一個困難學生輸在“空中課堂”起跑線

談起陽信偏遠農村學校的學生們幸福滿滿話題,陽信玉友學校董事長郝玉友和記者打開了話匣子。郝玉友今年71歲,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同齡,中共黨員,曾任陽信縣溫店鎮西郝村支部書記多年,多次被評為優秀黨員,當選市、縣人大代表。3年前,他又投資近億元建起了溫泉社區,讓老師和周圍群眾住進帶地暖的樓房,既環保又提高了人們幸福指數;投資200多萬建設高標準的地熱溫泉池塘,讓師生們可以天天免費泡溫泉、洗熱水澡。2019年夏天,他又投資300萬元打造的山東首家防溺水教育基地、投資100多萬元建起高標準幼兒園。

現在,郝玉友只要有空,就騎著破舊的電動車到校園、社區走一走,看一看。他告訴記者,雖然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曾經肆虐著中國大地,但我們萬眾一心,一定能戰勝病毒,雖然疫情改變了我們假期生活的狀態,延遲了我們的開學日期,但擋不住我們學習和奮鬥的熱情!我們學會了如何有效地防範病毒,我們看到了眾志成城的中國力量,我們看到了一個個頂天立地的‘戰疫’英雄和一段段感人肺腑的‘戰疫’故事,我們的學業也在不斷進步,線上學習,同樣可以展現我們的風采!可愛的孩子們“宅式”學習,同樣完成了一份完美的答卷!

(翟成新 馮清 郝書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