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再不薅快手的「羊毛」就不配做教育了!

都說2019年是教育行業是「冰河時期」,哪怕是韋博英語這樣的老牌教育品牌都沒能抗得過去。


可是誰都沒想到,突如其來的疫情打破了這個局面,教育行業開始從線下往線上快速遷移。


而短視頻則成為了教育機構目前最火的獲客方式。短視頻課程、直播授課,儼然成為了現在教育企業引流獲客和品牌傳播的主要途徑。


2020年,再不薅快手的「羊毛」就不配做教育了!


進軍短視頻平臺


之前在「線上教育重上風口:5人4個月創收7500萬」中提到過,線上主流獲客平臺(如:百度投放、微信裂變)的獲客成本越來越高,已經成為大多數教育企業難以承受之痛。


據不完全統計:未來幾年,在線教育用戶規模將保持15%左右的速度繼續增長,到2024年預計突破4億人,總體市場規模將突破4500億元,市場潛力非常大。


2020年,再不薅快手的「羊毛」就不配做教育了!


正是在這樣的大環境下,之前教育行業從未涉足的大流量內容平臺,也逐漸進入了各個企業的視野——快手就是其中之一。


快手官方數據顯示:目前快手平臺上與教育相關的短視頻創作者超過100萬,教育相關內容的直播日均播放達到22億次,覆蓋超過1億人。


但就快手近3億的日活而言,教育市場的缺口依然巨大(其它短視頻平臺缺口也基本類似)。


所以,「短視頻+直播」的形式,對各教育企業來說都是眼下獲客至關重要的渠道之一。


短視頻平臺如何獲客


其實早在前幾年,就已經有教育號在快手進行短視頻佈局了。以作業幫、跟誰學、學而思為例,他們在快手上也已經做出了相應成色。


2020年,再不薅快手的「羊毛」就不配做教育了!


再加上春節前,快手官方放出66.6億流量,用以補貼教育類賬號,不少教育企業紛紛入駐快手。


再加上微信與抖音互封流量,微信與快手之間流量互通,可以說快手更適合已經有微信粉絲社群的教育企業在短視頻行業起家


那教育號如何在快手進行獲客呢?總結下來一共有5種方式,我們逐一解讀。


· 內容獲客


內容,是短視頻平臺最核心的獲客手段。


你拍攝的作品質量穩定、個人形象一致,並且保證所屬領域垂直,用戶才能記住你特色。


以猿輔導為例,旗下310幾個號,每個號的內容定位都不一樣:


2020年,再不薅快手的「羊毛」就不配做教育了!


「猿輔導老師」定位就是資訊號,不用真人出鏡,內容以小資訊、小知識為主。


「猿輔導在線教育」就是一個單純的廣告號,從上到下就只有廣告。


「猿輔導xxx老師」這一眾個人號,內容則是老師們的個人生活相關。


不過可能會有朋友發出疑問:


不是教學嗎,拍自己的生活內容也會有人看?


咱們用事實說話。


2020年,再不薅快手的「羊毛」就不配做教育了!

單一條普通的生活照片合集製作的視頻,2周達到近45w的播放量,3w+點贊,近4k評論。


為什麼一條普通的視頻能達成這樣的效果呢?


因為快手的用戶很下沉,以三四線、甚至五六線城市為主,這類城市中的學生相對更缺乏教育資源。


他們所見到的老師也基本上是上了年紀的嚴肅的老師,而這部分學生與老師之間很少有共同語言,再和藹可親的老師也難以與學生「打成一片」。


所以一個年輕活力,陽光帥氣又不說教的老師形象,與這些學生長期接受到的信息形成巨大反差,帶來便是很強的視覺衝擊和吸引力


· 把握熱點


對教育行業來說,熱點是最難追的,因為普世的熱點大多和教育搭不上邊。


但教育號真就沒辦法蹭熱點嗎?


跟誰學的矩陣號裡,就有幾個熱點蹭得飛起的賬號。


在《少年的你》上映之後,他們利用主角易烊千璽在年輕群體裡的流量熱點,用電影截圖、電影文案合集、熱播歌曲,輕鬆獲得近120w的播放,近20w的點贊


同理,他們也會用熱播劇《慶餘年》裡的視頻劇截圖,抓住肖戰這種當時的頂流,甚至不需要過多的技術介入,就能輕鬆獲得流量。


2020年,再不薅快手的「羊毛」就不配做教育了!


所以短視頻平臺的熱點真的非常容易蹭,它們可以是平臺上熱門的BGM,也可以是話題或挑戰賽。


總之把最近的爆款元素和教育內容進行結合,都有可能獲得大量曝光、快速吸引粉絲。


· 直播與群聊


直播是短視頻平臺漲粉效果最好的環節之一。因為直播的特性是即時互動,讓用戶有更強的參與感。


群聊則是社群邏輯,通過篩選精準用戶及群內通知的方式,可以最大程度的留存用戶。


2020年,再不薅快手的「羊毛」就不配做教育了!

另外,在直播時還可引導觀眾把鏈接分享至微信,或者通過發紅包、連麥等形式提高漲粉效率。


· 推廣及投放


快手的推廣機制分為兩類:自主投放與系統推薦


自主投放是最快速的漲粉方式之一。用戶可以通過購買投放服務,提高賬號曝光率來收穫粉絲,或投放給自己的粉絲增強用戶粘性。


2020年,再不薅快手的「羊毛」就不配做教育了!

用戶也可以根據官方反饋的數據(曝光、播放、單個粉絲的成本)來評估投放的效果,進行後續優化。


快手的系統推薦,是通過一系列算法自動推薦你的作品,如果你的作品滿足相關條件,就可以讓更多的人看到。


系統推薦的評判標準主要有:點贊數量、完播率、評論數、轉發數、個人粉絲數、過往權重(是否有過違規行為)。


所以想在快手有效的獲粉,需要你:掌握髮布時間,重點提升點贊量、評論量、轉發量、完播率這4個指標,並且積極參與話題挑戰,持續不斷地運營賬號。


總結


企業入駐短視頻平臺的目的無非就兩個:擴大品牌宣傳和促進後期轉化。


而教育類賬號要如何平衡好內容與營銷,成功獲取流量,還存在很長的一條探索之路。


但必須承認,快手在教育賽道的佈局已經正式的、大面積的鋪開,對於教育公司來說,短視頻平臺已經成為了主要流量價格窪地,教育培訓企業入駐短視頻平臺已經是趨勢。


誰率先搶佔流量,儘快驗證教育企業在快手上商業化的能力,誰就有機會獲得紅利的最大化。


別怕現在進場晚,堅持高質量輸出,現在就是最好的時間,共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