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候變化,如何幫助病毒,從大西洋蔓延到遙遠的太平洋?


氣候變化,如何幫助病毒,從大西洋蔓延到遙遠的太平洋?

生活在北大西洋和北太平洋的海洋哺乳動物,原本是不應該交集的,堅固的北極冰將它們阻隔開,然而隨著海洋冰的減少,兩大洋之間的新通道正在打開,這可能會給海洋哺乳動物帶來毀滅性的疾病。

加州大學經過15年的研究,發現北大西洋的病毒已經蔓延到了北太平洋。

氣候變化,如何幫助病毒,從大西洋蔓延到遙遠的太平洋?

這項研究始於2004年,當時研究人員在北太平洋的海獺體內發現了Phocine distemper病毒,簡稱為PDV。

PDV病毒,是一種致命的疾病,曾在2002年爆發,發生北大西洋的斑海豹上,病毒的爆發嚴重影響了斑海豹的數量。

氣候變化,如何幫助病毒,從大西洋蔓延到遙遠的太平洋?

曾經發生在北大西洋的病毒,如今在北太平洋肆虐傳播,導致海獅、水獺和海豹大量死亡,這讓研究人員非常疑惑,沒有交集,病毒是如何從北大西洋穿越到遙遠的北太平洋呢?

經過多項調查,尤其是查看冰融化數據後,研究小組認為,可能是冰的融化,導致兩邊的哺乳動物活動區域重疊,病毒通過動物接觸傳播開來。

氣候變化,如何幫助病毒,從大西洋蔓延到遙遠的太平洋?

氣候變化,如何幫助病毒,從大西洋蔓延到遙遠的太平洋?

歷史記錄中,病毒感染情況分別在2003年和2009年達到了高峰,這個時間,恰好也是海冰面積創下歷史新低的時候,更加印證了研究人員的猜想。

目前,PDV病毒對北太平洋海洋物種的破壞性,還沒有在大西洋傳播的那麼嚴重,似乎還在掌控中,但未來是否會出現不可控的結果,暫時無法得知。

氣候變化,如何幫助病毒,從大西洋蔓延到遙遠的太平洋?

最後

事物之間總是相互聯繫的。

氣候變化,導致冰消退,動物們改變了自己的行為,在更遠的地方覓食,原本不會交集的動物開始有了接觸,病毒也開始蔓延了。

氣候變化,如何幫助病毒,從大西洋蔓延到遙遠的太平洋?

儘管目前來說並沒有影響人類的健康,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更多的冰消退,病毒或許蔓延到最近的阿拉斯加居民。

環境中發生的任何事情會影響動物,反過來也會影響人類,而這樣的後果會是怎麼樣,誰也無法想象。

也就是說,愛地球就等於愛自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