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椒縣:種下滿坡樹 走好脫貧路

三月春光正好,在全椒縣六鎮鎮孫家村和草菴村交界處的一塊山坡地裡,20多名工人正忙著栽樹、澆水。

挖好一個直徑50釐米、深40釐米的土坑,底部鋪上一層有機肥,放上樹,用土培實,再澆上水,一棵樹就種好了。68歲的陳繼雲才種了三棵樹,臉上就開始冒汗珠,但手上的活一點沒慢下來。

“幹活兒好,一天一百塊。”陳繼雲咧著嘴笑。以前,老陳可笑不出來。她和老伴兒指著15畝薄地生活,除了種水稻還是種水稻,一年累彎了腰掙不到多少錢,但一家人勤勤懇懇,日子也還過得去。沒成想兒子突然得了重病,腿部肌肉萎縮,離了柺杖路都走不穩,老陳沒少操心。經治療後,兒子病情好轉,老陳說,“我兒子去年已經在公司開挖掘機了。”

老陳口中的公司是去年才成立的安徽億通苗木有限公司,草菴村的兩名“90後”流轉了六鎮鎮孫家村和草菴村6個村民組的5000多畝地發展精品鄉土樹種培育。從去年11月份開始,按照縣林業局技術人員的指導對土地進行高標準深翻、深耕、四面抽溝,到現在已種植苗木面積達3000多畝。“公司員工150人,今天干活的有50人,還有一撥人在下面地裡種樹。”公司法人陸陽介紹,像陳繼雲這樣建檔立卡的貧困群眾,公司裡有25戶,流轉土地300畝左右。

這是全椒縣近年來積極發揮林業產業優勢帶動貧困群眾家門口就業的生動縮影。據瞭解,全縣現在有228名貧困人口在林業企業就業。除了發展精品鄉土苗木,全椒縣集中力量做大做強“一棵樹”(薄殼山核桃)品牌,發展林業站技術優勢,落實“一林一枝”,開展多種形式扶貧工作。指導各鎮結合扶貧到村到戶項目,重點扶持有生產能力的貧困戶利用房前屋後空隙地和宜林承包地種植薄殼山核桃,全縣共有411戶貧困群眾栽種薄殼山核桃摺合面積541.4畝。

“6公分的櫸樹種上三五年能長到17公分,一棵樹至少3000元起步。”陸陽看著滿山的樹苗充滿信心,不久,這裡將是滿山綠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