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大三考研過了,大四是不是可以不用再考一次了?

黑色豆子的傳說


※高校專業那些事※為您分析,分享,解惑

這個高考季剛過,考研季又到來了。

考研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考研在是大學們的二次投胎,唯一可以不通過復讀來考取名牌大學、考取理想專業的唯一機會。


  • 人一輩子兩次決定命運機會:第一次是投胎,第二次是婚嫁。
  • 人的一生也有兩次改變命運的機會:高考,考研。

所以上至清華北大,下至成教專科,都想深造一把,清華北大是想去歐美名校,而普通院校想去985/211,最好是能在名牌大學讀個研究生。有些學生就想:能不能提前考研,提前被錄取?我告訴你:混進考場容易,被錄取概率為0。因為你根本沒有複試資格,不滿足複試條件。

大三能不能考?

大三考研和這個高二參加高考一樣,都是提前預備,去練練兵,想看看自己水平到底如何,對於優秀考生來說,通過初試其實是很容易的事情。


我讀高中時候,學校就組織就不少優秀考生在高二就參加高考,一來可以試試這些高二優秀學生的水平,而來增加學校考取名牌大學的上線人數。一般高二年級前五名都參加,基本上在高二事情高考分數都是可以考取哈工大西交大水平沒有任何壓力的。一些頂尖的高二分數上清華北大也不是啥新聞。

不過比較遺憾的是,這些高二水平都頂級的考生,在高三階段分數再進步都比較困難了,我認識一個哥們,高二參加高考就考了760分(標準分),可以上清華北大之外的任何高校。高三高考考了780,報考北大落榜,學校覺得考砸了,高四復讀考清華大學,分數770,再次失利,最後上了高五,再也不敢報考清華北大了,直接報考了哈工大。浪費了三年。

考研這個事情。我覺得大三就考研,估計打醬油可能性比較大,因為大三課程很繁重,期末考試和研究生招生考試基本挨著,如果學習重心在考研,那期末掛科概率很高。如果重心是期末考試,那考研基本百分百掛科,只能淪為吹牛資本。


考研和復讀一樣,其實很多人不適合考兩次,不少考研二戰的朋友都有感受,覺得自己第二年努力學習怎麼還不如第一年?

任何事情都是一鼓作氣,再二竭,三而退。

所以考研這個事情,和結婚一樣,我建議一鼓作氣,不要想著先熟悉環境,試試,毫無意義。

複試要求決定了大三考研無意義

比任何一個學校在初試後要進行復試審查,百分百要求:畢業證學位證(學生證),大學成績單。


而大三學生都沒這些東西,就是你偽造一個學生證,入學時候還要再次審查畢業證學位證,提檔,檔案審查。所以是百分百通不過的。因為檔案記載了你的一切,從高考成績,高考語文試卷,到大學各科成績。

考研與保研

對於不少優秀大學畢業生,都有一個選擇:保研,還是考研。

今天這個話題不再多少,只簡單的複述一下。保研最輕鬆,但是選擇餘地小,只能保送的相近學科,比如物理專業保送到物理,材料相關專業,保送到電子也是可以。但是保送計算機,軟件,金融的概率為0。

假如你是學生物的,那隻能保生物,農林。保送到電子,通信計算機概率都是0。

假如你是哲學專業,那基本只能保送哲學,馬克思,想保送到金融會計是絕對不可能的。除非你是名校畢業往普通高校保送,比如你是北大哲學,保送貴州大學金融。

所以對於冷門專業的優秀畢業生來說,寧肯放棄保送也不要去繼續去讀那些沒前途的專業,考研是你唯一可以主動掌握的改變命運的機會。也是唯一一次可以自己換專業的機會,如果堅持保送,只能一條道走到黑。博士畢業也是哀嘆:環化生材害死人啊。

老鐵們,看到這裡,點個關注,點個贊那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