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聯手華中科大最新重磅研究成果

在剛剛結束的美國聖迭戈OFC大會中,華為攜手華中科技大學

發表了數據中心高速光互聯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得到業界廣泛認可,被評選為本屆OFC大會PDP(Post-Deadline-Paper)論文,同時也是本屆大會21篇入選論文中唯一一篇來自中國的PDP論文。


創新無製冷超高速光互聯方案,降低未來傳輸設備功耗、尺寸


隨著5G、雲計算等新興業務的出現,數據中心光互聯帶寬出現爆炸式的增長,超高速光傳輸系統將得到大規模部署,而設備的尺寸、功耗成為部署的最大挑戰。

華為聯合華中科技大學提出了基於非製冷DFB激光器的超高速短距離相干傳輸系統,成功實現了全球首個400G/600G同源相干BiDi傳輸在線演示。相比於傳統高速相干系統需要採用複雜的可調諧激光器以及精密的溫度控制機制,該方案採用更加小巧的DFB激光器並且無需製冷,將有效降低未來數據中心內部光互聯繫統的尺寸和功耗。

▲ 華為聯合華中科技大學發表的PDP論文

▲ 基於非製冷DFB激光器的新型超高速相干傳輸系統

超高速傳輸領域FEC、人工智能研究受到業界關注


此次OFC大會上,來自華為的研究人員還受到大會邀請,向業界分享有關光網絡人工智能、FEC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

  • 隨著線路速率不斷提升,前向糾錯(Forward-Error-Correction,FEC)技術逐步成為DSP中最主要的功耗消耗來源。設備方面需要考慮性能與功耗之間的平衡,並藉助動態解碼等技術實現進一步的優化。
  • 光層系統變得愈發複雜,基於人工的優化、調測已經難以滿足未來高速傳輸系統的發展。華為的DSP算法中集成了獨有的AI神經元模塊,能夠主動感知網絡狀態,並實現網絡性能的自動優化,是未來自動駕駛網絡的重要技術基礎。


持續創新推動高速產業升級


2020年2月,華為在倫敦率先發布了800G超高速光模塊,被應用於全系列的華為OptiXtrans光傳送產品中,涵蓋骨幹傳輸、城域傳輸、數據中心互聯等多種應用場景,大幅提升光網絡的傳輸性能,進一步降低單比特傳輸成本。

長期以來,華為一直致力於通過光網絡的持續技術創新來解決網絡帶寬的瓶頸問題,將高品質的網絡體驗帶入每個人、每個家庭、每個組織,使能構建萬物互聯的智能世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