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消物業,由業委會代表業主成立物業公司,聘請職業經理人管理,你覺得怎麼樣?

偉大中國靠大家


若不有效監督,只要存在管錢管物都會有中飽私囊的事情發生,就算物主代表參與管理,也無法保證過河不溼腳,貪腐恰恰發生在業主代表的身上。業主代表一經被推舉很少有更換的,長此下去他們就會獨斷獨行,串通的一夥業主代表說了算,根本不召開業主大會對公共利益的集體表決,勢必造成他們與其聘來的物業服務公司共同侵佔業主的公共利益。要想杜絕物業管理公司不侵佔業主的利益,最好的辦法是讓業主輪流做業主委員會的代表,一年更換一次,這樣的更換週期和密度,讓物業管理公司難以收買業主代表。他們想侵佔業主公共利益,沒有業主代表的內部支持,他們也難以下手。


亨利海利


我一朋友所在小區,由於許多人不交物業費,物業撤走了。其他物業也不敢來接手。然後垃圾成山。那些所謂不願交錢的維權鬥士,終於傻了眼。都希望別人多出力,然後自己享受成果,所謂的業委會自治,最後大多成了一個笑話。


ck1691965


口口聲聲要趕走物業,以業主委員會自治的只有二種人,一種是不想交物業費又想要享受服務的人,一種是認為物業油水很大,想趕走物業,讓他們以業主委員會名義來管理小區的人,這二種人都不是什麼好鳥,一個不想出錢,一個想撈冤枉錢,如果小區自治,這二種人肯定又會水火不容,整個小區不得安寧,很多小區發出不和諧的聲音,就是這二種人在煽陰風點鬼火出妖蛾子,到時候受苦受累的就是廣大業主,本市就有這樣一個例子,也是以各種理由刁難物業拒交物業費,停車費,打出口號,業主自治,加社區管理,物業走後,由於所聘請的所謂職業經理就是業委會的朋友,管理費用出現很大漏洞,加上一部分不交物業費,業主自治半年不到,業委會就沒有資金運行,還欠下電費,水費,小區衛生很髒,保安就是業主,進出人員無人問津,外來車輛經常把業主車位佔用,小區業主後來再選業委會,請社區出面聘請物業,這樣才讓小區進入正常,所以說,小區選業委會一定要看清楚,小區業主也不要讓一些別有用心的人利用。


跳出三行界


咱的想法一樣,目前我正在努力,這是小區業主最後一條出路,我們成立了業委會解聘了前期物業又聘了新物業,從之前的1.20元降到了0.90元,服務自然不比以前,自治管理最高0.70元,服務不降低,問題是新物業主任聘的,按國家政策可以有業委會自治,二個主任都不願意操心,解聘前期物業這麼難都過來了,現在不願意操心了,說白了有好處,當處選舉時的承諾呢,九毛收費蓋車棚,物業進來三年了什麼也沒幹沒人管了,我如果強行趕走物業對不起主任,這樣下去對不起業主,能夠成立業委會多虧了業主投票,沒有業主的支持這些人屁都不是,當處物業把這些人的水全停了,都氣的在群裡整天鬧,沒有一個敢找物業拼命的,現在成人了忘了業主了,這是每個小區共同存在的問題,要想改革開放過上太平日子就要有小平同志的勇氣,一個小區看起來很難管理,其實很簡單,電梯有專人維修,壞了買件就行,一部電梯每年維護費有數的,收了費給人家錢就行,二次供水有廠家維修一個電話就來,修下水管道一個電話就解決,門衛和衛生更好解決,關鍵是沒有業委會辦證等於個人管理,就不叫自治了,個人管理服務再好,如果有個別業主不交費只能告他,沒有辦證就告不贏,可不能不要了啊,別人知道了也不交就幹不下去了,只能有業委會出面到房管局申批後去工商局辦證,業委會代表物業管理小區合理合法,難題都在業委會這些人不成氣。


工農兵伯伯


為什麼小區管理總離不開“物業”這個詞呢?以前的農村那麼多村莊不都是鄉,村,組管理的嗎!現在的小區怎麼就不考慮以社區為領導的管理方式呢?每個小區由所在社區選舉一個小區“區長”兩名副“區長”一個管賬的一個管錢的就行了,小區衛生可以在小區內聘人也可以在外面招聘人員,花錢不多老百姓還高興!


瀟灑看紅塵892


1小區物業不好原因只有一個,就是低素質人太多啦您品你細品!他們搬走物業都可以不要啦,留幾個收拾衛生的就行[捂臉]要不換啥物業都白費,換萬科物業他們願意交物業費嗎?換派出所直接管行[我想靜靜]

2論高端社區物業好的原因,是因為把低素質人卡掉了一大批,住豪宅的你給他錢,他都不會破壞自己園區環境!並不是有錢人素質都高,他們只是剛好高到兔子不吃窩邊草!相反低端社區只要自己舒服,想咋整咋整…車亂停,樓道里東西亂放,佔用消防通道,亂搭建!高空拋物,還有一種行為理解不了,沒有原因破壞開心!


拳獅虎


這純粹就是換湯不換藥,猶如脫了褲子放屁,多費一道手續。這也是物業和業主兩方面都要提高素質的問題啊。當然,物業方面的問題是要多一些的。可是,業主們的部分行為也是極其可惡的,我就見過一些難以置信的現象,如:在下水管道里會掏出近40釐米長的芹菜杆來、整條吃完了肉的魚骨架來、塑料袋、抹布、樓梯間的窗戶配件丟失、電梯轎廂裡的照明燈垂下、廣告牌缺角的、按鈕冒損壞或丟失的、深更半夜噪音不斷的、樓梯間和過道里果皮、果核篇地的、公共綠地隨意踐踏的、狗屎遍地的、帶寵物出行不加約束的、漏水造成樓下房主損壞毫無羞愧的、如此等等,是不勝枚舉啊!所以,提高各方素質才是關鍵所在。物業文明服務與業主的素質文明是同等重要的。


胡楊葉1234


取消物業也不是最好的辦法,關鍵是物業收費要與服務匹配,最好是在合同裡寫明收多少費做那些服務,並且得與每個業主籤服務合同,這樣做才會把有些業主的心裡弄平衡,不會再出現“他同意這樣做,為什麼要讓我來為他的同意買單,憑什麼他能做我的主,他說的理由就成了理由,而我說的卻成了狗屁不如,難道他是業主而我不是業主”等等的一切不願交錢的想法,不要搞什麼的大部分同意就行的一些無用的東西,因為這樣做了就是強制了別人,有些人就有我奈何不子你也會讓你不好過的做法,這樣無形中就對立起來了,更不用說百分之六十交錢,而百分之四十不交,物業公司也還是會虧損,如果通過法院來完成收費,物業和業主都會受到不同的損失,物業不想這樣做,業主也難受,這樣兩敗俱傷的事誰都接受不了。


喜好5


小區物業管理是個老生常談的問題,我認為在管理模式要有所創新,讓業主得到應有的服務,職業經理人管理者必須受制於另一方的監督與制約。

一,由社區網格員行使監督權。

1財務監督,收取業主物業費、停車費、廣告代理費等費用,開取收費收據三聯,一聯留物業管理者(職業經理人),二聯留繳業主委員會,三聯留繳社區網格員,每聯都有三方經手人簽章。支出也同此,維修基金使用按國家物業有關規定執行提取使用。聘用人員工資發放由工資表(三聯)留下作帳。實行收支兩本帳三方簽字制的財務管理制度,定期公示收支報表。

2管理監督,由網格員定期或不定期(大多數業主提儀)牽頭召開由業主委員會與管理者,部分旁聽代表參加的大會,議定一段時間內出現的各種問題,形成決議文件發給各有關人員。小區物業的保安門口執勤,清潔工衛生綠化帶;維修工維修項目範圍,停車收費標準,物業收費標準,電水暖天然氣等事項,電梯維護保養及維修事宜。全部形成決議作為日常管理制度及操作、程序標準,在小區公示(廣泛爭取居民業主意建議後)下發遵照執行。

二,管理者(職業經理人)聘用由社區網格員與業主委員會商議決定,包括管理者人數,人員職業,負責人、管理者的職責與義務,職務權限及分工負責項目內容,以及獎懲與錄用解聘等規定,職業操守考勤工資人事一系列規定。

三,業主委員會的選舉。在三個月公示廣告後,由街道辦派領導與社區網格員參與,召開選舉業主委員會的大會,選舉產生的業主委員會行使監督管理物業職業經理人的職權,業主委員會人數及職責的權限內容,業主委員會的佣金,與業主的溝通方式渠道(微信群)等規定,由居民業主大會發的每人一份的《業主必知》內容裡形成決議性文件。

四,每年定時召開表彰大會,表彰繳費及時,積極主動配合物業管理的業主,並以現金或實物予以獎勵,對拒不繳費,態度惡劣故意違犯小區物業管理規定,叼難或惡意中傷物業工作人員者會議點名批評,滋意找茬者交社區警務室處理。

社區網格員、物業管理者(職業經理人)、業主委員會三方互相監督互相制約,各司其職,以合同契約或規章制度作為共同遵守的文件,形成運作規範、管理科學、收費合理、服務到位、業主滿意的運行機制。


西域達無為


一個新的樓盤開始。隨著時間設備會逐步的老化。更換這些設備都是需要錢的。收不上物業費,靠什麼來更換這些設備?沒有任何一樣東西能萬年不壞。其實說來說去就是一個錢字,沒有錢請不到工人,沒有錢更換不了設備,可是大家辛辛苦苦掙的錢,誰願意把這錢花出去,都想揣在兜裡。這就產生了矛盾。很多人想吃免費的午餐。這就是矛盾的開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