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年兵,真是面鏡子

劍客高天 三劍客

同年兵,真是面鏡子

同年兵,真是面鏡子

主播:徐璐;剪輯:陳洲

“李明,真羨慕你啊,現在我是不是得管你叫李參謀了?哈哈哈哈”

“一邊去,方傑,你要是不幹司務長,估計是軍需處士官助理員了。”

李明,目前是機關的一名士官參謀,四級軍士長第13年;方傑,目前是機關食堂的一名司務長,同李明軍銜一樣。

不同的是,他們在各自的崗位上,有了不一樣的人生。

同年兵,真是面鏡子

2007年,李明和方傑新兵下連後,他倆被分配到山東某駐地機關直屬連隊,因為是同年兵,又加上兩個人對脾氣,所以關係也不錯。

新兵第二年,李明因為在連隊表現不錯,成了機關軍務處的公務員,方傑在忙著參加部隊的軍考,最後以2分之差,與軍校失之交臂。

思來想去,方傑有退伍的打算,可李明覺得方傑一定能夠在部隊幹出一番成績,好在後來機關軍需處需要公務員,連隊也推薦了方傑,退役的事也就沒再提了。

就這樣,方傑和李明,都成了機關的公務員。

同年兵,真是面鏡子

晉升士官後,李明在軍務處,主要替管理兵員的參謀做一些輔助性工作,比如涉及到士官辦證件、軍人保障卡、套改士官等工作,李明都參與其中。

李明在連隊口碑好,工作上也是勤勤懇懇,處領導對李明的工作也是很認可。有段時間趕上分管兵員的參謀因為家屬生孩子,休假期間工作上的事,基本上都是李明一個人在做,而且做的非常不錯。

那個時候,一個士官能夠頂起一個參謀的工作,是很不容易的。

而相對於方傑來說,就沒有那麼幸運。他在軍需處,工作很清閒,基本上就是給領導辦公室收拾衛生、拿報紙、通知開會等事情,用方傑的話說,“乾的都是沒有技術含量的活”。

在一次聊天中,方傑對李明說:“我不想這樣天天無所事事了,我想幹點別的,太閒了。”“閒著還不好,你看我一天到晚忙的要死。”“忙對了,是對軍旅的最好致敬。”

“要不你去學個炊事,反正以後回到地方也能混口飯吃。”

“你消息夠靈通,不虧是幹參謀的料,都知道我們處要組織廚師培訓班了。”

“說真的,你聽我的準沒錯。”

後來,方傑仔細想了一下,學一個炊事也不錯,於是他跟連隊領導提了一下,順便把想法告訴了處領導,得到了處領導和連隊領導的同意後,他就去參加了廚師培訓。

軍旅生涯,一個決定就是一個轉折。

同年兵,真是面鏡子

同年兵,真是面鏡子

方傑去參加了廚師培訓,李明因為機關編制體制精簡,又回到了連隊。

回到連隊的李明,連隊領導讓李明當文書。李明把文書工作做好的同時,心裡一直有個想法,想重回機關。

在幹文書期間,李明還經常保持和處裡參謀的聯繫,因為機關精簡,調整後的幹部少了,活變得比以前更多了。

雖然不是公務員了,但李明一有空就去處裡幫一下忙。

方傑學完廚師,因為炊事學的不錯,後來進了機關食堂。

這次機關精簡編制,讓他倆預感到,士官未來的發展,會有進一步的拓展。

同年兵,真是面鏡子

“士官參謀考核選拔,有了。”李明得知這個消息後,激動的一宿沒有睡。他知道,當兵能有幾次好的機會不多,要好好把握。

他把消息告訴方傑,並且鼓動方傑一塊跟他,參加機關組織的考核,但方傑拒絕了。他覺得在機關食堂也不錯,自己又當上了炊事班長,乾的好的話,以後還可以幹個司務長。

李明知道,考士官參謀這事,一定要跟連隊領導說一聲,畢竟自己還在文書崗位上。連隊領導聽後,也很支持李明,於是文書的工作交給另外一個士官,李明得到了領導的支持,就全力以赴準備考核的事情。

士官參謀的選拔,總得來說有3個硬性指標:一則,多年的班長崗位工作經驗;二則,大專學歷甚至是本科學歷;三則,有一定的文字功底。除此之外,還格外重視士官參謀預選對象的經歷與個人能力。經歷層層選拔後,可以進入機關單位擔任士官參謀職務。

好在,李明之前有參謀的工作經歷,也符合參加考核的指標,過五關斬六將,最後拿下了士官參謀一職。

考核通過了,通過機關集中組織的培訓,李明被分配到人力資源處,負責兵員管理。方傑在炊事班長任職上也是幹勁十足,利用業餘時間,自費到地方酒店學習烹飪技術,還拿過大獎。

後來在集團軍一次炊事比武中獲得了第一名,再加上之前的司務長快到期了,連隊提名讓方傑當司務長,經過連隊推薦,機關考核,方傑成了機關食堂的司務長。

同年兵,真是面鏡子

同年兵,真是面鏡子

士官參謀與之前相比最大的區別,就是擁有了編制。

“士官參謀”的級別雖然屬於士兵,可也有著“兵頭將尾”的美譽。

自從當上士官參謀,李明宿舍裡的燈常常是凌晨才熄滅。為了方便士官參謀學習工作,機關為他們分配了單間宿舍。

隨著學習工作的深入,李明越來越覺得“士官”加“參謀”的組合,沒有當初看上去那樣簡單。走馬上任以來,李明深感,名稱上多了“參謀”兩個字容易,能力卻不能靠一紙命令配發,需要一點一滴去提升。

作為機關裡首任士官參謀,李明曾面臨許多誤解,也曾經歷許多委屈,但他把這些都當成前進路上的墊腳石。

李明的熱情和動力,來自於不斷挑戰未知,不斷適應需求。

“任何事物的成長都不可能是一蹴而就,需要時間的積累和檢驗。”

李明說,一名士官參謀需要掌握的東西太多,沒有經驗的積累、素質的儲備,即使上級給予再多支持,士官參謀也只能是空有其名。

為此,李明不斷在新的環境、新的領域摸索、試錯,拓寬學習半徑,提高履職能力。眼下,李明最大的願望就是能夠多參加大項活動,能夠有更多機會、更多時間得到鍛鍊。

方傑當上司務長之後,比以前更忙了,儘管每天面臨的壓力不小,炊事保障任務艱鉅,涉及到伙食調劑,炊事員日常管理,處理機關人際關係,自我業務技能提升等方方面面,但他感謝這個崗位賦予自己的一切,能力的凸顯也在這個崗位上得到了錘鍊。

隨著時代的發展,士官會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擁有著豐富的基層工作經驗的士官,就是大拿。

士官的待遇,也會隨之不斷提高,未來的軍人職業化,有士官的一席之地,會越來越規範。

同年兵,真是面鏡子

同年兵,真是面鏡子

這些年,你還記得你的同年兵嗎?

談到戰友情,同年兵之間的情,應該來說,還是有一定的考量,畢竟同年兵,懂你一路經歷的,甚至一路陪你經歷的。同年兵對穿軍裝的人來說,意味著特殊的戰友情。

因為年齡相仿,經歷相似,同年兵之間多了一條互相抵達靈魂的快車道,不需言語。

李明說,這一路走來,他明白了一個道理:同年兵的戰友情,是最耐人尋味的。方傑對李明說的這句話也是很認同。

回顧這13年的軍旅,他說:“一路有同年兵的同行,也有他的鼓勵,使我對軍旅有了更加清晰的目標。”

同年兵就是你的一面鏡子,能照自己,也能照別人。

你無需過多的去闡述太多,只需要一個回憶的場景,你就會感覺到對方的存在;

你無需太頻繁的聯繫或交流,但總會在某一時刻讓你想起對方,你過得好嗎?

外面的人,永遠無法體會“同年兵”三個字意味著的是什麼,但是我們來過部隊的人,懂得。

備註:本文因涉及真人真事,時間、地點、人名均為化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