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陰真經與九陽神功,分別由誰所著,中間有哪些鮮為人知的故事?

古金武俠


《九陰真經》和《九陽真經》可以說是金庸小說當中名氣最盛的幾本秘籍之二了。《九陰真經》貫串了“射鵰三部曲”,同時也牽扯出了《九陽真經》,如果說圍繞這兩本秘籍,那我們就得把“射鵰三部曲”都說一遍了,我們還是簡單的對這兩本秘籍本身的故事嘮一嘮吧,這兩本秘籍的設定在金庸的連載版、三聯版和新修版當中都進行了一些修改,從而引發了一些劇情的變化,也是有些意思的。

《九陰真經》

第一版:九陰真經在連載版當中,是由達摩祖師所創,與九陽真經一陰一陽並存於世。九陰真經重招式而九陽真經重內功(第一版《倚天屠龍記》(叫作《天劍龍刀》)裡面是這麼描述的)。可以說是達摩祖師留下的兩本絕世秘籍了。

第二版:九陰真經在三聯版當中,被金庸做出了修改,這本秘籍的著作權由達摩祖師轉移到了黃裳身上,由佛教絕學變成了道教絕學。這個應該就是我們比較熟悉的情節了,黃裳參悟《道藏》而明白了武學義理,追殺明教,然後導致家人被殺。他參透破解了各門各派的武功路數,創造出了《九陰真經》。不過這個版本當中的九陰真經和九陽真經沒有太大的關聯。

第三版:九陰真經在新修版當中的修改不是太多,主要還是重新建立起了和九陽真經的聯繫,由九陰真經牽扯出九陽真經,這個我們在下面九陽真經的解說當中會說到。另外就是對九陰真經的梵文總綱進行了修改,從至陰至柔變成了陰陽互濟,糾正道家但重陰柔的缺失。

《九陽真經》

九陽真經是書名,所學的功夫就是九陽神功,因為貌似也沒說九陽真經上還有啥其他武功沒有了,反正張無忌學的是九陽真經,然後學出了全套的九陽神功。

第一版:九陽真經在連載版當中,也是由達摩所創的,雖然只有內功,但是神功大成後非世上的武功所能傷的。第一版當中的達摩祖師可以說是風光無限啊,武林中的啥神功都是他創造的。

第二版:九陽真經在三聯版當中,也作出了相應的修改,這本秘籍變成了是虛構由達摩祖師創造的。張三丰一琢磨,不對啊,達摩祖師是天竺人,也就是歪果仁,他們說中文、遣詞造句有中國人這麼標準麼?中文考試過十級了嗎?這個九陽真經文字佳妙,可以說是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啊。一定不是達摩祖師創造的,多半是中原人生,少林中的僧侶創造,假借達摩祖師的名義,夾在了天竺文字的《楞伽經》中。

第三版:九陽真經在新修版當中,又出了較大的修改,主要還是與九陰真經重新建立聯繫(以及進一步把他從少林寺剝離出來),這個版本的傳說是我們所比較瞭解的。王重陽在華山論劍奪得天下第一和九陰真經後,某天,他到嵩山少林寺,和人斗酒,輸了,於是將九陰真經(沒有梵文總綱的)借給這人看。這人看完之後,感覺九陰真經不過如此,太過強調黃老之學,以柔克剛,以陰勝陽,沒有達到陰陽互濟之妙,於是乎回去自創出了九陽真經,這個人先為儒,後為道,再為僧,融合三教之妙,所以所創絕學和佛教武功路數不同,但是因為是藏在了《楞伽經》中,我們也一般默認他是僧人,一般稱他為斗酒僧。當然了,我感覺這個斗酒僧和王重陽是朋友,不然怎麼就這麼巧,王重陽屁顛屁顛的跑嵩山去了,身上還正巧帶著九陰真經,少林寺還正巧存著夠這兩高手斗酒用的那麼多酒。

不過由此可見,其實這兩本武功秘籍的境界是想當的,最高層次都是陰陽互濟的境界。只不過是九陰真經雖也有內功,但是更重招式,破各路武學,記載拳掌爪鞭等等絕學。而九陽真經則是更重內功,沒有啥招式。大成以後內力源源不斷,而且會提高你的悟性,學啥都快。所以感覺學完九陽以後再學九陰是最合適的。

至於為什麼《九陰真經》和《九陽真經》的所有權都陸續產生了這麼大的變化呢,據說是因為金庸收到好友(應該是倪匡了,倪匡對中國功夫相當推崇,同時對金庸也有不小的影響力)還有一些讀者的建議。這兩門神功看似是少林的,但是都是由達摩祖師傳過來的,那不是說中原兩門絕世神功都是老外傳過來的嗎?那我們多沒面子啊。金庸自己也察覺到了這個問題,於是費了不少力氣,把這兩門神功的著作權轉移到了中原人身上,同時在《倚天屠龍記》寫到:“西域武功比起中國學問,畢竟中原的學問更為精深。”


悠然布衣


天下武功出少林,《九陰真經》和《九陽神功》都是達摩祖師所創,本來是藏於少林寺中,卻不知為何流落江湖,竟引無數人爭奪,掀起一片腥風血雨——這是金庸連載版中的設定。隨著金庸幾次大的的版本修訂,在三聯版和世紀新修版中兩部經書的作者都不相同,在最新的版本中《九陰真經》是黃裳所著,《九陽神功》則是斗酒神僧所著。

天下第一寶典《九陰真經》

《九陰真經》第一次出現在金庸的成名之作《射鵰英雄傳》中,並貫穿了射鵰三部曲,是書中的第一寶典。在最初的連載版中,《九陰真經》是達摩祖師所著,真經以武功招式為主。此後在三聯版和世紀新修版中《九陰真經》的作者是北宋時期刻錄《萬壽道藏》的黃裳,真經分上下兩冊,上冊為內功基礎,下冊為武功招式。

在射鵰三部曲中《九陰真經》都可以算是至高無上的武學秘籍,新舊五絕或多或少都和《九陰真經》有關,甚至第一次華山論劍就是以搶奪《九陰真經》為目的。凡是練過《九陰真經》的人無不武功大進,甚至歐陽鋒逆練成功更是天下無敵。值得一提的是峨眉掌門周芷若是唯一練過《九陰》和《九陽》兩門神功的人。

那麼《九陰真經》是怎麼問世的呢?其中有什麼鮮為人知的故事呢?傳說北宋年間黃裳奉旨刻錄《萬壽道藏》,他收集天下道家經典,想要創造出一本集天下道學真理的《道藏》,不想竟在刻錄校對的過程中悟得武學至理,從而成為一代武林高手。

後又被派去剿滅明教,殺了不少明教中人成為眾矢之的,引明教眾人前來尋仇,黃裳寡不敵眾孤身逃出,不想家人卻全部被殺。黃裳痛定思痛隱居山林,潛心研究破解仇人武功的方法。四十年後重出江湖打算報仇雪恨,卻發現當年的仇人已經盡數死去了,原來無論生前武功多高,也抵擋不住歲月無情的侵蝕。黃裳終於大徹大悟又將自己畢生所悟的武功撰錄成冊,名曰《九陰真經》。

這就是《九陰真經》的來歷,黃裳死後《九陰真經》流落江湖,江湖中人為搶奪真經死傷無數,武林迎來了一場前所未有的浩劫。全真祖師王重陽悲天憫人不願武林中再造殺戮,廣邀天下高手華山論劍,才有了《射鵰英雄傳》的故事。

天下第一神功《九陽神功》

《九陽神功》出現在《倚天屠龍記》中,在連載版和三聯版中《九陽神功》是達摩祖師所創,並親手寫在《楞伽經》夾縫中。在世紀新修版中改為斗酒神僧所創書寫在了《楞伽經》書縫中。覺遠大師無意中發現夾縫中的經文,以為是普通的武功口訣,便練之強身健體,沒想到卻練成了一身令黃藥師、一燈大師都震憾無比的強大內力。

覺遠大師圓寂之時,神智不明低吟背誦《九陽神功》經文,當時在側的無色禪師、張三丰和郭襄各自默記了一部分。從此世上多了武當峨眉兩派,還令沉寂多年的少林派重新崛起,《九陽神功》功不可沒,不愧為天下第一神功。而且張無忌經白猿傳書更是習得全本《九陽神功》,不僅驅除了困擾自己多年的玄冥神掌之毒,還打通全身經脈練得一身驚天動地的功力。

《九陽神功》是怎麼來的呢?話說全真祖師王重陽名動天下,自華山論劍奪得“天下第一”的名號以來,更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一日他路過嵩山腳下,遇到一位無名老僧,老僧知其身懷《九陰真經》,便與之斗酒,贏者只求借真經一觀。斗酒僧看了之後,覺得《九陰真經》只重以柔克剛,缺少陰陽調和之道。於是他投身山林,根據《九陰真經》結合自身所學創出了《九陽神功》,並寫在了四卷《楞伽經》書縫中。

斗酒僧自認所創的《九陽神功》陰陽互補、剛柔互濟,比之《九陰真經》更高明一層。事實上亦是如此,《九陽神功》練至大成後百毒不侵、內力無窮無盡,不僅是所有陰毒武功的剋星,還能反彈攻擊、遇襲時自動護主,媲美少林神功金剛不壞之身。除此之外還能融會貫通天下武學,易筋洗髓、縮短練功時間,所以張無忌才能在幾個時辰之內將乾坤大挪移練至頂峰。

至於斗酒神僧的來歷我更傾向於虛竹而不是段譽的說法,雖然兩個人都身懷百年逍遙派功力,從《天龍》時期活到《射鵰》時期沒有任何問題。可是畢竟虛竹系統的學過逍遙派的武功,武學根基比段譽要強很多,所以只有他才能創出《九陽神功》這樣的曠世武學。

總結:金庸之所以一再修改《九陰》和《九陽》的作者,是因為如果兩部真經都是達摩所著的話,那麼中國兩門最高深的功夫就都成了外國人的版權,這是金庸也是所有讀者不願意看到的,畢竟金庸自己也寫過“西域的武功和中原的武功練至最深處,還是中原的武功最為精深”這樣的話。所以金庸在修訂小說的時候把《九陰真經》的作者變成了黃裳,《九陽神功》的作者變成了斗酒神僧,對中國功夫推崇備至,使中國功夫發揚光大。


流浪歌手黃老邪


金庸對自己的小說進行過兩次刪改,所以世面現在流傳的金庸小說分為三個版本,即舊版、修訂版和新修版。目前最受追捧的應屬修訂版,也稱為三聯版,咱們今天就以修訂版為例,來解答這個問題。

九陰真經

九陰真經的創始人是宋徽宗時期的黃裳。他本是一個文官,機緣巧合學得絕世武功,著成《九陰真經》,流傳於世。

宋徽宗於政和年間,遍搜天下道家之書,雕版印行,稱為“萬壽道藏”。皇帝委派下去負責刻書的正是黃裳。黃裳既領了聖旨,不敢有絲毫的疏忽,生怕刻錯字丟了腦袋,因此一字一字細心校對。

如此校對了幾年,黃裳居然無師自通,精通了典籍中的道學,悟出武功中的高深道理,修成內功外功,成為一個高手。

後來民間出現一個“明教”,是由西域胡人傳入中國的,宋徽宗知曉之後,派黃裳前去剿滅那些邪魔外道。怎料官兵不是明教教眾的敵手,死傷甚重。黃裳怕皇帝怪罪自己,單挑明教高手,一口氣殺了好幾個法王。

黃裳出了這口氣不打緊,卻招惹了這些法王的同門們,一大群人都來和他PK。黃裳武功高強,眾人奈何不得了,又被殺了幾人。眾人惱羞成怒,將黃裳的妻兒父母殺得乾乾淨淨!

黃裳受傷躲了起來,苦思冥想破解這些人招式的武功。再次出世之後,他去報仇的時候,發現仇人已經死絕,當年的一個小姑娘也成了老太太,才恍然大悟,自己躲在深山中已經40多年了,老天爺已經給他報了仇。

沒有幾年,黃裳也染了病,他不願意自己的心血隨他湮沒,就將自己的絕學寫成兩卷秘籍,這就是《九陰真經》的故事。

《九陽真經》

修訂版中,《九陽真經》是達摩祖師所創,但是張三丰懷疑其是少林寺僧假託達摩之名所著。原因在於《九陽真經》文辭玄妙,不是達摩這等粗通中國話的人能寫出來的。至於其中的故事,後人已經不得而知。

作者在修訂版中雖然沒有給出答案,但是在新修版中,卻給《九陽真經》添上了一段故事。而這本神功秘籍的創作者則寫明瞭是一位斗酒神僧,名姓具無。

這位神僧和王重陽斗酒而勝,得以閱覽《九陰真經》。在看過之後,他覺得《九陰真經》中的武功陰氣太重,算不得上乘武功,他認為只有陰陽並濟才是武學巔峰,故而創下陰陽並重的《九陽真經》。

《九陰真經》和《九陽真經》共同構築了射鵰三部曲,成為武俠小說的巔峰,這兩本武功秘籍在其中起到的作用至關重要!而它們的故事,也為後人津津樂道。除了上面寫出的經書由來,它們身上還承載著更多的傳奇,感興趣的朋友們請閱讀金庸先生的原書:《射鵰英雄傳》、《神鵰俠侶》和《倚天屠龍記》。


卓哥的江湖風雲


《九陰真經》和九陽神功可說是射鵰三部曲中最厲害的兩門武學了,就算在整個金庸武俠世界這兩門秘籍都非常有名。金庸筆下最精彩的戰役之一華山論劍就是為了爭奪九陰真經。那麼九陰真經與九陽神功有什麼關係呢?接下來我就詳細介紹一下我所知的。

說出來很不可思議,九陰真經乃是一個文官所著,在此之前他從未學過武功。宋徽宗年間,當時的皇帝讓一個叫黃裳的文官撰刻萬壽道藏,黃裳怕刻錯了,就把很多內容熟讀,甚至是背下來。黃裳是個絕世奇才,就在這個過程中,他領悟了武學的精要,練成了一身武功。後來皇帝派黃裳帶人去剿滅明教,結果以失敗告終。之後黃裳怕皇帝怪罪又單槍匹馬去挑戰明教,一口氣殺了幾個法王使者。後來被人家的七大姑八大姨追殺,黃裳最終不敵,隱藏起來,仔細研究仇人的武功,尋求破解之道。幾十年過去了,黃裳破解了敵人的全部招數,又將自己畢生所學寫成了九陰真經,為了防止背居心不良人得到,黃裳特意在經文的最後以梵文音譯成漢字。

接下來的故事我們就都知道了,九陰真經流入江湖,成了禍害,江湖中人為了得到這部經書,自相殘殺。後來五絕相約華山比武,誰贏了誰就能得到九陰真經,最終王重陽技高一籌,得到了九陰真經,平息了這場戰鬥。

說到九陽,那和王重陽關係更大了。王重陽得到九陰真經的消息被斗酒僧知道了,他就想方設法找到王重陽,想要一睹九陰真經的真容。王重陽當然不會同意,斗酒僧就提出比酒,贏了就可以看九陰真經。王重陽也是爭強好勝,就同意了,結果斗酒僧不知用什麼方法贏了王重陽,看到了九陰真經。

斗酒僧自以為是,覺得九陰真經是陰柔的,沒有陰陽互濟的妙用。於是參考九陰編寫出了九陽真經,也就是九陽神功,自覺能夠壓九陰真經一籌。事實上,九陰真經的最高要義是梵文總綱,也是糾正了過於重陰柔的弊端,乃是陰陽互濟的武學,很明顯,九陽的創作者斗酒僧並沒有意識到這一點因此才會有後來的事。由於太困了,就只講到這吧,感興趣的朋友可以關注一下互相交流。


諸葛正我



金庸武俠名著《射鵰英雄傳》中的第一次華山論劍時,黃藥師(東邪)、歐陽鋒(西毒)、段智興(南帝)、洪七公(北丐)、王重陽(中神通)五人在華山頂上鬥了七天七夜,爭奪《九陰真經》。九陰真經的名氣就是這麼大,而創作九陰真經的作者,黃裳名氣更大,開始是朝廷命官,後來成為武林第一高手創建九陰真經.



原著中有寫道,此人武功堪稱冠絕當世, 甚至不在王重陽之下。他借閱《九陰真經》之後便能創造出比之更加精深奧妙,陰陽調和、剛柔互濟,至高無上的九陽神功,顯然比王重陽創造的先天功還要厲害。 那何以兩次華山論劍都不見其名?就算第二次的時候他已經死了,那麼第一次華山論劍呢?唯一解釋是此人淡泊名利,與世無爭,大隱隱於江湖,不希望別人聽聞他的名號,更不希望別人見到他的真容。這個人就是斗酒僧。


曉牧文化


新修版,斗酒僧著九陽真經,感覺是狗尾續貂的敗筆。黃裳通覽天下道藏,自然領悟了道家最正宗最高深的武功。九陰真經的上卷講述武學理論和內功。射鵰和神鵰裡,對九陰真經的內功做了很多細緻的描述,陰陽剛柔並濟。只有下卷講具體的武功招式,因為是為了復仇而創出來,所以偏陰柔(可能仇人的武功偏陽剛)。道家幾個頂級門派:逍遙派,全真教,武當派。他們的內功和招式,都不是偏陰柔,而是陰柔陽剛並濟,就如同太極圖陰陽魚一樣。新修版說斗酒僧看九陰偏陰柔而創偏陽剛的九陽,真是敗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