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期持有銀行股20年的人,是什麼樣的人,更是一種什麼樣的體驗和結果?

琅琊榜首張大仙


時間換空間 持股20年的人都是非常穩健並對這個行業有一定的認識 心態也是非常好 不是需要一下賺多少錢 只是大盤和個股不管怎麼波動內心不會因為股市而有波動 相當於把錢存在裡面 讓股市變成一個理財而不是讓股市干擾自己的生活 體驗談不上 心淡如水 但結果財富都是有增長的 但能不能趕上通脹就說不準了


生活記錄者A隨影


長期持有銀行20年的我就沒見過,持有十幾年的倒是有一個朋友,他長期持有工商銀行,成本早就是負的。

他一般是定投,每個季度把餘錢投入買工行股票,當時什麼價就什麼價買,這樣已經堅持十幾年了,目前持股市值應該有4-500多萬。而在歷史上,幾次大的市場系統性風險釋放時,比如15年,16年初,他都是通過銀行貸款,比如抵押房產等貸款,最多貸過500萬抄底,只要指數股災或者連續暴跌他就貸款買入工行。15年,16年兩次都賺了非常多,應該有一次30-40%,還了貸款,賺的錢依舊買入工行,並且日常工資除了炒房資金以外,只有工行股票,幾乎沒什麼存款。

每年拿分紅應該可以有近20萬。只要股價有階段下跌就會立即買入,否則,就每個月或者季度定投買入。

如果以我這個朋友為例,他比較懼怕炒作的風險和市場經常波動的風險,而只做自己非常熟悉的股票比如工行,因為的確非常熟悉,所以每次對於下跌後他急忙忙地貸款出來買入,每次都能精準抄到低點。而一旦超過他認為熟悉的股價區間就賣掉歸還貸款。這種只做一隻股票的做法,在很多時間區間裡,甚至能比一般做幾個大行情波段的人賺的還多——畢竟,沒有失敗成本的對沖。

我還認識的兩個建行的朋友,是我同學券商公司的大客戶,本來也只是建行的普通櫃檯員工,長期也是堅持定投茅臺和長春高新,兩個人現在身價都已上千萬,依舊還在坐櫃檯,拿每個月3-4000的收入。

這幾個朋友對我的影響特別大,讓我覺得頻繁的操作和換股,的確長期來看,不如選對一兩隻長期穩健增長的公司,賺取長期的增長和複利的錢,遠遠比頻繁尋找目標,頻繁換股賺的穩健和多。


屠龍刀fei0598


我同意長期持有銀行股的觀點。我在玩股票多年(23年)了,我買過建行,工行,中行,蒲發行,而且都賺錢。多少有別而已。舉例:建設銀行,

20O9年盈256.98元,

2010年分紅1272.6O元。

2O11年分紅763.92元

2O12年分紅1128.11元

2O13年分紅3055.00元

2014年分紅4617.OO元

2015年沒紀錄

2O16年分紅602.20元

2017年分紅2780.O0元

2018年分紅2910.0O元

每年分紅派息分別是:

1O派2.O2,2.122,2.365

2.68,3.OO,2.74,2.78

2.91,今年分配預案是10派3.06

我認為長期持有銀行股分紅率高,股票價格雖漲幅小,慢,但很穩健,心裡踏實,股市大波動心裡不慌。盈利可觀。這還不計算進出差價。我認為好!我是74歲的退休老人,不求大發一夜暴富,只求少賺不賠!歡迎股友們指教!


長征5127


持有銀行股20年的人,應該感覺賊爽,再眾多投資之路中找到了一條屬於低風險、高收益的投資之路。

銀行股作為A股另類,A股中90%以上錢都是銀行賺的,但價值卻一直被低估,而且漲跌非常慢,因此選擇投資銀行股的人不多,長期持有銀行股得人自然少之又少。

那麼長期投資銀行股,能賺多少錢呢?

我們以農業銀行為例,在農業銀行2010年上市的時候購買10萬元農業銀行的股票,一直持有直到2018年底,投資回報如何呢?計算結果如下表所示。

截止到2018年底,持有10萬元農業銀行共獲得分紅8.1萬元,股價上漲獲得收益10.8萬元,合計收益19萬元,總收益率190%,平均每年單利21%。

每年可以獲得21%的收益,是相當高的投資收益,而且從農業銀行過去的股價漲跌幅來看,股價業相當平穩,因此長期投資銀行股是一種低風險、高收益的投資。

此外,如果這9年間,持續的打新股,估計收益還遠遠不止這點,配置銀行股做打新底倉一直以來都是一種比較靠譜的投資策略。


覺得我的回答有價值的話,請點贊或轉發。


修行路上的韭菜


持有銀行股20年的無非兩種人,一種買入後忘記股票賬戶和密碼的,一種是堅定的價值投資者。那麼,持有銀行股20年到底收益如何了,我們以銀行龍頭股工商銀行為例來看看結果。

首先,從股價上來看,工商銀行從2006年至今,累積漲幅560%,也就是當初買入10萬元,截止2019年8月23日收盤價5.42元,持有到現在價值越66萬元。這是股價變化的收益。

其次,從來分紅情況來看,工商銀行2006至2008年的分紅較低,可以忽略不計。2008年至2010年的股息率均維持在3%以上,自2010年起,每年都以不低於4%的股息率分紅派息,2014年甚至達到7.6%的股息率。那麼我們按照上面的股息率取中間值計算。2006年和2007年計算分紅為0元,2008年和2009年計算分紅為3000元,2010年至2009年計算分紅為4000元。所以累積分紅約為46000元。

從2006年至今,14年時間,股價增長及分紅合計帶來財富實際增長600%。年複合增長率約16%。所以,長期持有銀行股在熊市可以抵禦非理性下跌帶來的資金縮水,同時獲得等同於無風險收益率的分紅;如果股市牛市來臨將獲取到更多回報。


財富價值的時間兌換


痴人說謊。

我持有粵高速10年以上,平均每年分6%以上,遠比不少銀行股還高。我帳面一直是紅的,為什麼呢?很簡單分紅前二天高點賣出,分紅當天低點再買入,不填權,已把分紅拿在自己手裡,如填權,相當拿二倍分紅。

高股息死靠分紅是不可贏利的,分紅是拿自己錢分給自己!甚至還虧點!沒有任何保礙一定會填權的。

高股息唯一好處,股價穩,大盤大跌它少跌,反之也一樣。

結論是銀行可買,但要會操作。


真好160863998


現在就用所有的閒錢均衡買入20多隻破淨銀行股,並且把每年的分紅繼續買入破淨銀行股,長期持有20年,做夢都會被笑醒!





短毛狸子花肚皮


炒股30年,基本不能稱炒,就是定投銀行。平安91年上市買了一點,後來其它銀行也買。新上市銀行兩年以後才能買。最近開始買上海銀行。買銀行股”三十”是基礎。市盈率不超過10,淨資收益率不低於10%,利潤增長不低於10%。高於年線30停投,高於年線60%賣三成,高於年線80%再賣一半,高於年線100%清倉。全部買貨幣基金。下面的操作很重要:將賣出的資金分成24份,等股價回到年線不超過30%時,加上原來的定投金額再定投。現在年紀大了,財務算是自由了。


用戶4145001581261


大家好,我是凡塵股道。作為一名財經領域的原創作者,在這裡我想簡單的發表一下我個人的觀點,希望可以對您所幫助。

首先持有銀行股20年的無非兩種人,一種買入後忘記股票賬戶和密碼的,一種是堅定的價值投資者。那麼,持有銀行股20年到底收益如何了,我們以銀行龍頭股工商銀行為例來看看結果。

其次從股價上來看,工商銀行從2006年至今,累積漲幅560%,也就是當初買入10萬元,截止2019年8月23日收盤價5.42元,持有到現在價值越66萬元。這是股價變化的收益。

最後從來分紅情況來看,工商銀行2006至2008年的分紅較低,可以忽略不計。2008年至2010年的股息率均維持在3%以上,自2010年起,每年都以不低於4%的股息率分紅派息,2014年甚至達到7.6%的股息率。那麼我們按照上面的股息率取中間值計算。2006年和2007年計算分紅為0元,2008年和2009年計算分紅為3000元,2010年至2009年計算分紅為4000元。所以累積分紅約為46000元。

以上就是我的觀點,希望可以對你有所幫助,同時也希望大家關注我的頭條號,我會定期的發表一些和財經相關的文章

在這裡同時也希望大家能夠喜歡我的分享,大家如果有更好的關於這個問題的解答,還望分享評論出來共同討論這話題。

我最後在這裡,祝大家每天開開心心工作快快樂樂生活,健康生活每一天,家和萬事興,年年發大財,生意興隆,謝謝!


凡塵股道


投資者往往對銀行股有很大的誤解,認為這個行業的增長性十分緩慢,並且沒有什麼可投資價值。但是,真的是這樣嗎?

並不是的,銀行股中也有成長性很好的上市公司。通常,大家想到的銀行股就是“四大行”,一是市值盤面特別大,二是上漲幅度小,所以都不願意去投資,也沒有查看整個銀行股上市公司的走勢行情與財務信息。其實,並不是所有的銀行股上漲幅度很緩慢,也不是所有的銀行股盤面都很大,有的銀行股的業績增長很不錯,並且股票價格近些年的上漲幅度也很不錯。

那麼,長期持有銀行股20年的人,是什麼樣的人,更是一種什麼樣的體驗和結果?

一、毫無疑問,會是一位“堅毅”的投資者。

能持股20年銀行股不動搖,這樣的投資者在股市中很少。就算是現在生存於股市有20年“股齡”的投資者也是很少的,歷次熊市與震盪市的發生會有很多的投資者選擇離開這個市場。

毫無疑問,如果能堅持持有銀行股20年的投資者,會是一位十分“堅毅”的投資者。對於銀行股的“摯愛”,可以說是達到了一定的程度。當然,從歷史銀行股的走勢上看,堅持有20年銀行股的投資者,是能賺得“盆滿缽滿”的,甚至有著10倍、20倍股票價格的翻漲,還有著每年很好的股息收入。

要說怎樣的“體驗”,個人認為持股的整個過程會是特別的艱難。怎麼講?我國股市呈現的並非“慢牛”“長牛”,而是呈現著“大起大落,久盤於底”的走勢,也就是說震盪的幅度會很大,特別是2008年“金融危機”時,很難有投資者對股市抱有信心。持股20年,就好比“人生大起大落”一般。

二、長線持有銀行股,其實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上述中也講到了,並不是所有的銀行股的成長性很弱,有一些銀行股的成長性很好,只不過沒有被投資者發現。從投資的角度上將,長線持有銀行股,其實是一個很好的選擇。A股雖然有著“大起大落,久盤於底”的走勢特徵,細分來看,除了大幅下跌的熊市以外,銀行股的上漲行情還是不錯的,就算是“久盤於底”相對底部橫盤震盪時間,存在的“二八行情”,往往銀行股也不會出現明顯的下跌,甚至有著很好的上漲幅度。

從個人的角度講,長線持有銀行股,其實是一個不錯的選擇:1、傳統行業的估值較低;2、穩定的業績增長;3、股票價格走勢較為穩定;4、較高的股息率水平,通常年股息率能超過3%的水平。

三、長線投資,其實比短線投資,更適合普通投資者。

在股市中“摸爬滾打”見到的投資者有很多,如果從聽來的真實股市的角度講,怎樣的投資者才能在股市中實現穩定盈利呢?並不是短線投資者,而是長線投資者。

短線,雖然看上去能實現最大化收益,但是,能實現嗎?是不能的。為什麼?因為“短線具有不可預測性”。往往出現虧損的短線投資者更多。

那麼,長線呢?雖然短線有著風險,但往往穩定盈利性要強於短線。

就好比20年持股銀行股的投資者,如果從二十年前甚至是15年前去看待,認為風險是很大的。但是,二十年走過來了呢?也不得不佩服其的“堅毅”與堅持。

當然了,銀行股具有一定的長線持股價值。在長線投資的過程中,應當注重什麼呢?個人認為,最重要的是價值與策略。

總結:在股市中能持股20年銀行股的投資者是很少的存在,肯定會是一位“堅毅”的投資者。從投資的角度去看呢?長線持有銀行股會是一個不錯的選擇,當然,重要的還是價值與執行的策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