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欺欺人還是實事求是?為何蒙古人記載的元朝和我國大相徑庭?

靜夜史


中國和外蒙古在歷史認知上,對於元朝是否是中國政權的認識並不一致,外蒙古認識中的元朝是“大蒙古國”的一部分,元朝皇帝作為大蒙古國大汗,統治中國而非中國王朝,但在中國歷史認識中,元朝是中國的一個王朝,那麼原因何在呢?

還原歷史真相之大蒙古國與元朝之間的關係

元朝的開國皇帝忽必烈在與兄弟阿里不哥的數年爭戰之後,確認了自己作為大蒙古國大汗的地位。

1260年5月5日,忽必烈正式即位為大蒙古國可汗,在詔書中,他一反蒙哥與之前大汗的習慣,按照中原禮儀稱呼自己為”朕”,並效仿中原王朝定年號為“中統”。1264年從《易經》中取致乾坤元為義,定國號為“元”。將大蒙古國改為大元,由大蒙古國可汗之外又增添大元皇帝的頭銜。

但元朝與其餘汗國之間的關係十分鬆散,早在蒙哥時期,拔都等蒙古汗王的封地便已經很大程度上自治,作為大蒙古國大汗需要各汗國可汗的配合才能調集軍隊、徵收賦稅、建設行政機關等。到了忽必烈時期,大元皇帝兼大蒙古國可汗不過只是名義上其餘四大汗國的總領袖,但實際上已經無法控制這些日益獨立的蒙古王公封地。

忽必烈即位後不久,窩闊臺嫡孫海都便起兵反叛,窩闊臺汗國一度兵鋒直指和林,而後海都病死。元軍趁勝追擊,於1310年消滅了窩闊臺汗國

歷史上蒙古獨立遺留下的影響造成“元朝”記載大相徑庭

1912年清帝宣佈退位後,西藏、蒙古受到英國、俄國勢力的挑動,對清末允許漢人遷往西藏、蒙古不滿的分裂勢力王公在英俄的支持下策動兩地獨立。袁世凱在位時期,拒絕承認英國對於西藏的特殊利益,拒絕承認劃分內藏外藏並允許外藏獨立的提議,使英國單邊劃分麥克馬洪線。

1913年,在沙俄的武力威脅下,袁世凱政府被迫承認外蒙古自治,將駐紮在外蒙古一帶的中國軍隊撤出,保證不干涉外蒙古內政。這樣外蒙古在事實上已經從中國分裂出去,受到俄國日益加深的控制。

1917年二月革命之後,沙俄政府倒臺,隨後十月革命中布爾什維克驅逐了白軍勢力,開始了長達三年的俄國內戰。在內戰中,蘇維埃政權發表聲明,宣佈放棄沙俄在中國的一切特權,並且交還沙俄從中國奪走的一切領土。

但在當時受到全球革命的思想影響下,蘇維埃俄國認為要讓革命成功,就必須要在全世界輸出革命,使資本主義列強對於俄國的聯合絞殺因為更多的受壓迫地區掀起社會主義革命的大旗而失敗。在這種思想的指導下,蘇俄認為外蒙古應當獨立,並且支持外蒙古的社會主義運動。

1919年,在蒙古王公意圖徹底宣佈外蒙古獨立的情況下,徐樹錚一度出兵鎮壓,但最終因為國力不濟,外蒙古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在雅爾塔體系上被英美承認,孤臣無力難迴天的中國被迫承認了外蒙古的獨立。

在外蒙古獨立之前,蒙古王公和宗教勢力極力煽動蒙古人民的排華情緒,將大批人民流離失所指責為清政府和民國放縱漢人以及其他民族的商人向蒙古傾銷商品、掠奪蒙古人的土地。在蒙古王公政權被推翻後,斯大林執掌的蘇聯對外蒙古的影響日益加深,具有深刻沙文主義思想的斯大林在外蒙古推行一系列俄國化政策,如用俄文替代蒙古字,俄國向外蒙古推行工業化建設,進一步加深了俄國文化和俄國勢力在外蒙古的滲透與控制。

外蒙古在長達一百餘年中,始終受到俄國文化的影響,蘇聯為外蒙古修築了大量的基礎設施,並且幫助外蒙古建設為一個工業國家,這使得外蒙古在親俄的同時愈發反華。蘇聯獨立後,外蒙內部的政治勢力擔心中國會向蒙古滲透勢力,於是極力推行去中國化政策,包括歷史教材中將元朝解釋為大蒙古國,從而消除人們對於中國的親切感。

故此我們可以知道,我國曆史記載的元朝還是比較客觀,而蒙古人所謂的元朝記載是後來的政治因素夾雜其中,以至於變了“味道”。

升級稿

實說歷史


蒙古國的歷史教科書,和中國歷史的教科書的異同在於三點:

其一:秦朝時期,秦帝國大將蒙恬屯田河於河南,收復河套地區。

那麼蒙古國教科書裡寫的是,秦朝奪取了河套,並且還建立了萬里長城來防止他們南下,從此蒙古與中原的戰爭就是圍繞河套地區的爭奪戰。

其二:在蒙古教科書裡,並不承認元朝是中原正統王朝。

他們說的是成吉思汗鐵木真建立的大蒙古帝國,因為內有各位汗王之間的互相爭鬥,外有朱元璋的起兵,所以蒙古帝丟失了中原,從此又回覆到河套草原。

其三:清朝時期,蒙古人被滿族人所控制,後來經過不斷的鬥爭,終於又回到現在的蒙古國。

其意思也就是說,蒙古國曾經蕩平四方,並且建立起橫跨亞歐大陸的大帝國,只是因為時也命也,現在就那麼大的一丁點地方了。

(蒙古國的美眉)

實事求是的說,蒙古國的歷史教科書,一點都不實事求是。

河套地區,本來就是中原王朝的,他們的這一說法,就是歪曲歷史了,也是不正視歷史的表現。

在中國的歷史中,元朝是被承認的一箇中原王朝的,這就體現了新中國的唯物主義和大氣磅礴,這就是中國為什麼這麼大,而蒙古國為何那麼小原因了。

因為中國並不因為其它原因而否認元朝的存在,因為這是歷史上出現的王朝,正視它就是一種實事求是的做法。

鐵木真在1206年被推舉為大可汗,就標誌著大蒙古帝國的誕生。

經過鐵木真及其後代子孫的努力擴張,蒙古帝國橫跨歐亞大陸,東起日本海、西至地中海、北跨西伯利亞、南至波斯灣、國土面積達三千餘萬的一個鬆散聯盟帝國。


(蒙古帝國)

蒙古帝國在對外擴張的過程中,基本上是以掠奪金銀財寶為主的戰爭模式,並不注重制度的建設。

所以,為了管理這個一個三千餘萬平方公里的大國,蒙古帝國並沒有採用中原傳統的大一統模式,而是採用古匈奴的“王帳與方王制”的舊管理模式。

因此,蒙古帝國在實質上並不算是一個大一統帝國,應該算是一個鬆散的聯盟汗國。

從蒙古西征之後,建立起欽察汗國、察合臺汗國、窩闊臺汗國和伊兒汗國的這四大汗國來看,這就是明證。

而以“窩闊臺汗國”為核心的元朝的倒臺,僅僅是一件偶然性的歷史事件,那就是——著名的“釣魚城事件”。

1235年,蒙古大軍攻佔莫斯科等城市。

1241年,拔都率部入侵波蘭、匈牙利、斯洛伐克、捷克直至奧地利的維也納附近。

然而,就在這一年,窩闊臺大汗去世,汗位空虛六年之久,直至蒙哥當上大汗,這一波汗位爭奪戰方告一段落。



(釣魚城)

但是從此之後,帝國的中央已經把控不住其餘的汗王了,也就是說,由於蒙古的國家體制問題,汗位的更替就使得帝國中央的權力受到的削弱。

1258年,蒙哥率部進攻宋朝位於四川境內的釣魚城,這一仗打得很辛苦,蒙哥親自上陣督戰,結果受傷而死(戰爭延續1年,蒙哥死於1259年)。

然而,這一次“釣魚城事件”,挽救了整個歐洲。 當時的拔都正在揮軍西進,繼續往歐洲方向進攻,如果再用個三四年,整個歐洲就要被蒙古拿下了。

就是因為蒙哥的死,他迅速回軍來爭奪汗位,這就等於救了歐洲一命。

所以,朱元璋後來總結元朝滅亡的時候,才說了這一句非常精典,而又經常出現在頭條的一句話——“元失天下,失之以寬”。這個“寬”說的就是管理太過於鬆散的意思。

(朱元璋沒讀過書,但對歷史有高度認知)

為什麼蒙古國與中國的歷史教科書不一樣呢?

原因就是在中國與俄羅斯交界處,存在著一個實質性的蒙古國,這是實實在在的國家,而不是隻存於史書上的國家。

一個國家,總是需要有一個歷史人物的。 比如霍去病、衛青、文天祥、岳飛這些人,他們是擔當漢民族脊樑的民族英雄,這些人設一旦形成,他們就成為了中華文明不可分割的一部份。

一旦否定了這些人,那就代表了否定了中國的歷史,否定了國家的歷史,這要出大問題的。

就講現在的韓國吧,這個國家已經禁止漢字了80年了,他們自己也另外地創造出了韓國文字。但是就現在啊,已經出現大問題了。

就是因為漢字被禁止,韓國已經無法解釋他們這個國家到底是什麼來的了!

漢字,經過了中國曆代先賢的努力,已經成功地構建出了一個強大到無所不包的漢文明,在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也經形成一個龐大的理論體系,上升到宇宙哲學、家國天下、經濟民生等等,這是任何一種文字都不能比擬的,韓文那更加不用說了。

漢文明對外具有強大的輻射能力,現在東南部越南、東北部韓國,都在拒絕著漢字的傳播,其實,他們是在拒絕漢化,其結果只能是自討苦吃!

(聽說韓國開始往外太空搶東西了)

所以,韓國既無法解釋他是怎麼來的,又無法否定韓國的大部分文明是由中國的古中原王朝輻射過來的,所以就開始搶中國的文化傳統!

比如說屈原、李時珍啊都是他們韓國人,聽說孔子他們也在搶。

其實不是韓國人臉皮厚,而是他們對國民解釋歷史的時候已經無法解釋了,所以大家不必擔心和怒罵,你們做吃瓜群眾就可以了。

同此可見,一個無法正視自己歷史的國家,是自卑的,也是無法獨立自強的。

(成吉思汗)

所以,成吉思汗本身也是蒙古國的必可少的歷史人物。

所謂的“黃金家族”是否存在,已經沒有多大意義了,但是不可否認的是,成吉思汗已經成了蒙古人歷史不可分割的一部份。

對於蒙古國來說 ,他們不否認成吉思汗是對的,但歪曲了河套地區的歸屬,這是不可取的。

歪眼小史工作室

文——千古


剛日讀史


我是薩沙,我來回答。

其實很簡單的。

外蒙古人記載的元朝歷史,是記錄蒙古人在高原鵲起,殺入中原,征服包括南宋在內的各國,建立了四大汗國和元朝的歷史。

外蒙古人不認為這是什麼民族融合,認為只是蒙古人對其他民族的征服。

實際上,蒙古人除了元朝以外,創建了大帝國,包括金帳汗國(又稱欽察汗國)、察合臺汗國、窩闊臺汗國、伊利汗國。

向西最遠到今天的俄羅斯、匈牙利,中東地區,地跨歐亞,蒙古人統治的民族也眾多,漢人只是其中之一而已。

而蒙古人奉行的四級政策,蒙古人為統治階層,利用色目人和少量漢人管理漢人地區,實際上是一種民族奴役。

處於最高的蒙古人殺了最低的南人,只要賠錢就行了。而南人殺了蒙古人,則要五馬分屍處死。這就是區別了。

但薩沙也不是說蒙元歷史不是中國歷史,這確實是中國歷史的一部分。

但我們要肯定過去,確定中國主體民族被征服的事實,沒必要諱言。

蒙元和滿清都是主體民族被少數民族征服後奴役的王朝,這在世界其他國家也不奇怪。

其實有些東西是很明確的。

今天你跑到外蒙古國街頭大喊,成吉思汗是漢族人的偉大祖先,你看看會有什麼結果。


薩沙


在我看來,我國和蒙古人記載的元朝大相徑庭沒有自欺欺人,也不是實事求是,只是兩個對立的雙方站在自己的角度來評判一件事關雙方的事物,雙方都是為了維護自己的利益,自己的形象而做出評論。

在我們眼中,忽必烈按照中國傳統,追尊父祖,為前朝修史,定國號,宣佈成為中國皇帝,他建立的就是正統的中國王朝,我們稱之為元朝;而在蒙古人看來,他們把中國給滅了,所以他們認為中國是蒙古的殖民地,他們承認的是蒙古帝國不是元朝,而蒙古帝國在成吉思汗去世後分成了伊爾汗國,欽察汗國,察合臺汗國已經我們現在所稱的元朝,所以他們認為元朝只是蒙古帝國的一部分,他們覺得元朝這個名字哪有蒙古帝國霸氣;

在我們眼中元朝的蒙古人是一群殘暴無仁的統治者,他們將人分為四等人,漢人是最低等的人,元朝的漢人被他們隨意殺戮,處在水深火熱之中,這是由於我們將他們當做侵略者來看待,只看到他們的殘暴無仁;而在蒙古人眼中他們是很仁慈的,因為當時的元朝官差衙役100%是漢人,軍隊百分之90%是漢人,地方官75%是漢人,中央官員55%是漢人,甚至有一名宰相也是漢人,他們讓最低等的人來當權,已經是最大的仁慈了,就好像你看到一群螞蟻,然後你給它們送了很多食物,在你看來自己很仁慈,但是自己平時踩死多少隻螞蟻自己會在意嗎?不會!所以在元朝,漢人就是蒙古人眼中的螞蟻,我們覺得蒙古人很殘暴,蒙古人覺得自己很仁慈;

▲漢人第一個狀元張起巖

在我們眼中,元朝的科舉制度是為蒙古人準備的,很多漢人讀書再好都沒有用,所以我們說元朝破壞科舉制度,禍亂社會,這是因為他們的制度侵犯了我們漢人的利益;而在蒙古人眼中,這個制度是維護自己的利益,而且自己很大度,我做我的,你們說你們的,這個時代的漢人創作了很多優秀作品,我們稱之為“元曲”,比如《竇娥冤》《西廂記》,可是這些作品都是抨擊當朝者的腐敗與不公,不利於社會安定,可是人家元朝統治者根本不放在心上,元朝是中國歷史上唯一一個沒有文字獄的朝代,也是文學創作者的天堂,因為讀書人都當不了官,只能去貼近生活了,就像我們常說的藝術來源於現實。

的確,想讓我們說元朝統治者的好話的確是不可能的,因為我們被人家滅了國,被人家大肆屠殺,被人家用不公的制度對待。但是我們有別的辦法,雖然我們打不過你,但是我打不過的就是我的親人,所以你們建立的蒙古帝國我們稱之為元朝,是我國曆史的一部分,所以你們欺負華夏的正統漢人就是殘暴無仁,這是站在我國的角度來說的;可人家蒙古人不這樣認為,人家以前是遊牧民族的時候你們不承認人家是中國人,人家也從來沒想自己是中國人,他們認為中國只是被自己征服的土地,他們在自己被征服的土地上,想做什麼就做什麼,最重要的是維護自己的利益,這是站在蒙古人的立場上說的。

所以說,誰也沒有自欺欺人,誰也沒有實事求是,只是立場不同,代表的利益不同而已。


大漢史談


這個問題很簡單,因為自明朝開始,儒家一直在用自己的知識論去理解元朝,但是由於儒家的知識面太窄,這就決定了他們根本無法全面理解元朝。

因為元朝壓根就不是一個完全按照古典中國套路來的王朝,以儒家知識分子狹窄的知識面根本理解不了元朝。


首先,大元君主向地方放權過多。大元龍興於漠北,早期的蒙古汗國實際上就是一個遊牧民族的聯盟,因為從宗教還是經濟生產方式來看,此時的蒙古帝國非常多樣化,這就註定了蒙古帝國並非東亞傳統意義上的單一制王朝。

而且,蒙古帝國在進入中原,也就是滅亡大金之前就接觸到了中亞、西亞的伊斯蘭文明以及東歐的基督教文明,所以至少蒙古大汗眼界非常開闊。

而這些地區的政治制度都是封建制度,或者說是城市自治制度,這比較入蒙古大汗的法眼。因為這種制度決定了蒙古大汗可以以最小的行政成本提高行政效率,就是讓地方在蒙古帝國的框架下自行管理,至於怎麼個自我管理,大汗不會管的,因為大汗只需要地方承認大汗的權威並繳納賦稅、提供兵役就可以了。其實說穿了就是給地方放權,只要沒有什麼大事,剩下得那些雞零狗碎的玩意你們自己去處理。在涉及地方管理的問題時候也是如此,你們按照自己的習慣法來就可以了。

而且,大元對於地方的因俗而治,也是大元並非歷朝歷代那種單一制王朝的明證。因為對於蒙古大汗來說,他們的臣民有多種語言文字,多種宗教信仰、多種生活習慣以及多種經濟生產方式,所以單一制並非統治方式,再加上蒙古封建聯盟的傳統,所以現實決定了大元只能是一個複合型王朝,或者說是多遠王朝,而非單一制王朝。

第二、大元也不是傳統意義上的古典王朝。中國歷史上每個古典王朝雖然有很多不同之處,但是有一點是相同的,也就是重農抑商。但是大元大元則是反過來的,因為元朝更重視工商業的發展。

因為蒙古帝國的興起離不開西亞和歐洲的軍事技術以及工程技術的支持,同時還有色目商人在商品流通得過程中帶來的財富增值。所以,蒙古大汗並不會侷限於儒家的之乎者也,而是更重視這些能創造價值的群體。

所以,儒家在元朝並不掌握絕對的話語權,反而以色目商人為代表的理財派則因為能幫助蒙古大汗解決財政問題而獲得青睞。

而且,由於蒙古大汗對工商業的重視,使得大元成為當時歐亞大陸上國際貿易的中心。所以,元朝在中國歷史當中是最接近於工商業文明的時期,而非像其他的王朝那樣都是農業社會。

元朝陸上和海上貿易十分發達,而且海上絲綢之路的繁盛期也在元朝,而且元朝在航海方面的經驗也為日後鄭和下西洋打下基礎。

所以,大元對於古典中國,是古典中國一個升維的過程,只不過這個升維隨著大元的崩潰而結束。

第三、大元本質上是封建制度。某種程度來說,大元也許才是封建社會。先不說四大汗國,蒙古大汗在中國北方就分封了一堆漢世侯,這幫人在蒙古帝國的體制內不僅擁有食邑,不僅可以享受食邑內全部的經濟產出,還有獨立的兵權、行政權和財政權。

雖然大元最後收回了這些世侯大部分獨立的權力,但是他們依然可以享受封地內全部的經濟產出。同時,這幫人在政治上還擁有特權,因為元朝用人要看跟腳,也就是出身。通俗理解,就是老子英雄兒好漢,因為元朝高層用人一般都是從貴族當中挑選,尤其是可以遞補怯薛的貴族,漢世侯恰恰就擁有這種權力,他們可以和蒙古貴族一樣享受先祖的軍功帶來的紅利。

然而,其他的王朝都是開科取士,都是從儒家的臭老九當中挑選,同時嚴厲打擊軍功貴族的政治地位。元朝卻反其道而行之,雖然元朝沒有明確打擊臭老九們,但是元朝不重視科舉恰恰就是實實在在的打擊,因為他們做官的渠道變窄了。

實際上元朝的科舉主要體現在地方上,也叫吏進。元朝招募知識分子作為官府的吏員,通過日常辦公來考核知識分子的行政能力,進而在這些吏員當中選拔官員。這種制度是最接近於今天的公務員遴選制度,在中國古典時代只此一家別無分號。

同時,元朝也將中亞、西亞的社區自治制度帶入了古典中國。元朝規定基層50戶為一社,50戶居民共同推舉一名社長,社長負責本社的管理事務,並作為官府同百姓的傳聲筒,而且很多地方行政事務社長不僅能協調官府,身只能獨立解決,官府此時就成了幕後的策劃者,或者說是一個協調者。


元朝崩潰之後,儒家的臭老九們鹹魚翻身返工翻盤,重新掌握了絕對的話語權。但是以儒家的知識論,他們根本無法理解元朝,而且他們還一直想要按照儒家的角度來理解元朝。

所以,他們自然理解不了,這也是今天很多關於元朝謠言的基礎。

全文完


北洋海軍炮手


蒙古人記載的元朝和我國記載的有何不一樣?是自欺欺人還是實事求是?

立君認為這是兩個問題,只有逐一解答才能指點迷津?

(一)有何不同?

在我國曆史上,元朝(1271—1368),是中國歷史上首次由少數民族建立的大一統王朝,統治者為蒙古孛兒只斤氏。

1、國名不同疆域不同。蒙古人稱這一時代為蒙古國,我國稱之為元朝。

1206年,成吉思汗統一蒙古各部,建立大蒙古國。隨後,成吉思汗和後代開始東征西討,發動戰爭,搶奪地盤,擴大疆域東起日本海、東海,西抵黑海、地中海地區,北跨西伯利亞,南臨波斯灣。

大蒙古國先後在西方建立起四大汗國:長子朮赤以及朮赤的兒子拔都所控制的金帳汗國(又稱欽察汗國) 次子察合臺控制的察合臺汗國,三子窩闊臺的地盤窩闊臺汗國和成吉思汗之孫、拖雷之子旭烈兀建立的伊兒汗國。

1227年,成吉思汗在對西夏的遠征中去世,由三子窩闊臺繼位。窩闊臺去世後,40歲長子貴由繼位,不到兩年去世。至此,權力也從窩闊臺家族轉移到了成吉思汗幼子拖雷家族長子蒙哥汗頭上。蒙哥汗去世後,引發了阿里不哥與忽必烈的汗位之爭,促使大蒙古國分裂,四大汗國脫離獨立。

在東方,1260年忽必烈即汗位,建元“中統”。1271年,忽必烈取《易經》“大哉乾元”之意改國號為“大元”,次年定都大都。忽必烈所掌握的疆域包括現在我國疆域。

因些,蒙古人的西方四大汗國和東方的大元帝國不僅在國名上不同,而且所掌握控制的地盤也不同。

2、元朝存世時間不同。1368年,朱元璋建立明朝,隨後北伐驅逐元廷攻佔大都。

如果從1206年成吉思汗建立蒙古政權始,到明朝建立,元朝存世為162年。

從忽必烈定國號元開始計算,到朱元璋建明,元朝歷時98年,這也是我們國家目前公認的時間。

然而,元廷並末滅亡,而退居漠北,史稱北元。1402年,元臣鬼力赤篡奪政權建立韃靼,北元才滅亡。北元存世34年。

如果若算上四大汗國消亡的時間,元朝存世時間更長。

當然,還有許多的不同,立君就不一一例舉了。

(二)為何不同?

成者為王敗者為寇。歷史是個任人打扮的小姑娘。歷史是勝利者的歷史,任由勝利者評說。由於立場及看法不同,因勝利者掌握著話語權,往往會站在有利於己的立場來記事兒說事兒。

此外,今朝人不寫今朝事,後世才可撰寫古人。我國一直採用這一相沿成風的做法。明朝成立後自然而然會對元朝的事兒修史。明朝為勝利者,自然會只寫與己有利的說,對己不利的少說或不說。

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同理,蒙古人也會站在自己的角度和立場來修史記載,他們依舊會記自己的好,少記或不記自己的壞事兒。

這些是自欺欺人還是實事求是?這就如同一枚硬幣有兩面,你站在任何一面都看不到另一面,無所謂於孰是孰非。

當然,無論是看待蒙古人記載的歷史還是我國記載的歷史,我們都要辨證客觀地一分為二地看,求同存異重證據,這樣才有利於我們更好地看清歷史,掌握歷史!


看遼寧


成吉思汗死後,分封四個汗,其它三個叫做XX汗國,只有中國叫元朝,願意繼承中國正統,並修編了前朝遼金宋史,不是後入這麼叫的,當時也沒有什麼蒙古國這麼個國家。今天的蒙古國是清朝滅亡了後才有的。相當於是兒子的兒子的兒子起下的這麼個名字。你說誰先誰後了。


貝嘉4


我可以確定:大部分人都不知道蒙古人記載的元朝歷史是什麼樣。

因為你不懂蒙古文。怎麼能評價人家說的內容呢?又憑什麼斷言“大相徑庭”呢?

蒙古民族自古以來就有修史的傳統。

如果你覺得人家記載的內容和你不同,至少要先翻翻都說了哪些內容吧?但問題是,不學無術的你看得懂嗎?


例如,下面這部《蒙古秘史》(Mongγol-un niγuca tobčiyan),來告訴我這說的都是什麼意思?


再比如,17世紀由蒙古學者薩岡徹辰(達延汗的後裔)撰寫的《蒙古源流》(Erdeni-yin tobči)。

你先把黃冊封面上的蒙古文給我辨認辨認,再說說其他內容的事好嗎?


還有蒙古史學家羅卜藏丹津創作的《黃金史》(Altan tobči),你就給我介紹介紹這書都說了什麼內容吧?


以上三部史著,被譽為蒙古族三大史學鉅著。

除此以外,在17-19世紀還有很多著名的蒙古歷史著作,諸如《白史》、《阿薩拉克齊史》、《恆河之流》、《金鬘》、《金輪千輻》、《水晶鑑》、《如意寶樹》,更不用說像是《咱雅班第達傳》、《四衛拉特史》這些託忒文史書了。


如果你想評價蒙古人寫的歷史,前提是把上面的著作全都看懂,但是你有這個能力嗎?

當然,蒙古人撰寫的史書不是沒有問題。

譬如,17世紀後的史書,佛教色彩非常濃重,並且均以格魯派的利益作為褒貶原則,但這些顯然是提這種問題的人,沒有能力理解的。


HuiNanHistory


在中國歷史上把元朝看作是中國的一部分,所以很多時候把元朝的一些輝煌都算作是自己民族的輝煌,有時候談起這些感到非常的自豪。不過在蒙古人眼中看來,恐怕並不是完全如此。

因為蒙古國認為那些輝煌是屬於蒙古國的,和中國沒有任何的關係,中國只是當時蒙古強大的時候征服了一個地區而已,和他們當時征服的中亞還有金帳汗國,伊爾汗國沒有什麼區別。而在蒙古統治中國時期,中國的漢人也就是南人當時地位是最低的,屬幹是被統治者,只不過後來造反成功將蒙古人又趕走了。

而在同樣的俄羅斯,在歷史書上把被蒙古人征服和統治的那段時間,稱為是俄羅斯最黑暗的時代。而西方的其他國家包括美國在內,他們不喜歡俄羅斯的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認為俄羅斯並不是純粹的白人血統,他們很多混雜了當時蒙古人的血統。顯然在他們眼中,蒙古人統治的時期絕對不能夠算作俄羅斯的輝煌,只能算作是蒙古人的輝煌。

在蒙古人甚至在當今世界其他國家人眼裡,當時蒙古人統治中國,建立元朝是他們把當時作為漢人主體的南宋政權給滅掉了,然後建立了征服者的政權元朝。這也是現在世界歷史的主流觀點,我們也不必諱言。畢竟在中國古人眼中,南宋被滅也絕對不是一件好事,在明朝的時候很多人對南宋最後的崖山之戰還是耿耿於懷。

總之不同國家的歷史不一樣,這一點也不稀奇,因為大家看的角度是不一樣的,這個沒必要去深究。

我是冰哥聊史論古今,期待您的關注和點評!


冰哥聊史論古今


本來不想參與回答了,看了網友評論,還是說幾句話吧。元史應該是明(明朝)俢。剛看完蔡東藩的《元史通俗演義》。蔡公為了還原元朝真實歷史,引用的大量資料不是明代修的元史,而是元代朝廷的皇帝詔書和大臣們上奏的有代表的詔書。

我認為蔡藩的《元代通俗演義》,可信度較高。

我不清楚所謂蒙古人記載的元史,指的是哪些蒙古人?也不清楚我國又指的是哪個國家?因為,蒙古人,有內蒙古和外蒙古之分,內蒙古本身就是中國人民共和國的領土。我國是個由多民族組成的國家,所謂我國絕不是漢人,如果那樣,我國也太小了'。可以這樣告訴孩子們:中國二十四史,蒙古元朝、滿族清朝,已是中華民族歷史的組成部分,我國包括了各族人民!


分享到:


相關文章: